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前兩天和一個社團朋友聊天,聊到了社團相處之道,讓我學到了很多,事後,便將一些人事物做了一下人性心理探索,發現有個現象較普遍就是~~對你/妳產生偏見的人不是不了解你/妳,他們只是故意的單純的壞~

大家大概都了解不應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可現實生活中幾乎每天都會接觸人,很難不受別人評價的影響。有時候我們覺得是別人誤會了自己,想要努力地證明自己、解釋自己,事實是,當你發現無論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的時候,就應該意識到對你產生偏見的人不是不了解你,只是單純的不懷好意。從心理學解釋叫做“偏見”。偏見與誤解是不一樣的,偏見是充滿敵意的。

為何別人對你產生偏見?

☝️你在某方面勝過對方

心理學家認為,偏見的精神動力來自於對他人的敵意。因為別人對你產生了敵意,所以故意生出偏見。別人之所以會對你產生敵意,就是因為你在某些方面勝過對方,讓對方嫉妒或者認為你搶走了對方的什麼東西。比如:你在某些方面可能比較受歡迎,而恰好詆毀你的人也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彼此之間形成一種競爭關係。對方就會故意詆毀你,對你產生偏見。有時候你會覺得莫名其妙,為什麼素不相識的人也會故意針對你。根本原因,就是你在某方面勝過對方。

提升他們的自我形象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關注,於是都在努力地表現自己,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可是這種競爭並非全然是正向的,還會出現一些反向的競爭。所謂正向競爭,指的是每個人依靠自己的能力來獲勝;而反向競爭,指的是通過別人的弱點來凸顯自己的優勢來獲勝。在反向的競爭環境中,有些人為了提升自我形象,就會不斷地詆毀別人、貶低別人。在這些人的認知中,只要在某個方面否定對方,就好像可以全盤否定對方似的。然而受到偏見影響的人,常常誤認為自己真的做錯了什麼似的,還一度默認了別人的指責。

禍水東引

兩個人之間的相處,很少會產生偏見。大部分偏見,都來自於至少三個人以上的環境中。根據社會心理學理論,處在集體中的人為了保護自己,就會不自覺地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小群體”。一些新加入的個體可能要在不同的“小群體”中選邊站,否則就會遭到別人的排擠。同時需要注意到,有些人為了避免自己成為焦點,避免自己受到排擠和傷害,就會故意將矛盾指向別人。這種行為也可以稱之為禍水東引,目的是轉移矛盾焦點,讓自己全身而退。有些心思單純的人遇到這種情況,就會拼命地解釋自己,可是這無啥意義。

偏見會產生什麼影響?

自證預言

所謂自證預言,指的是被偏見的個體會不自覺地按照某種預言行事。偏見就是一種預言,是一種對個體未來行為的刻板印象。積極的偏見對個體產生積極的影響,消極的偏見對個體產生消極的影響。這意味著,如果你身邊的所有人,對你產生了消極偏見的時候,如果你不能做好你自己,可能真的會朝像別人說的那樣發展了。有些經典案例:老師故意誇獎一批成績平平的學生,一段時間後這些學生成績越來越好。同樣的,如果你接受了老師的負評,你可能會走向不好的一面。

疏離

偏見對該個體的影響是直接的,會導致個體的疏離行為。比如:別人說你不受歡迎,當你遇到這些人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迴避他們,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別人不歡迎你,甚至是詆毀你,會讓你有一種不被接納,甚至是被拋棄的感覺。每個人都渴望別人接納自己,哪怕是自己不喜歡的人,也希望對方尊重自己。如果你的積極情感,總是建立在別人的認可之下,那麼你的情緒開關就掌握在了別人手裡。別人的一句話就能讓你開心,一句話就能讓你傷心。

如何處理別人對你的偏見?

不要費力解釋自己

別人對你產生偏見之後,不要費力地解釋自己,人們只能理解與其本性相呼應的東西。你越是解釋自己,就越容易被人誤解。你要做的就是無視詆毀你的人,做好你該做的事情。你要明白,對你產生偏見的人,是為了從你身上獲得某種好處。如果你選擇做出反應,無論你怎麼做都會讓他們感到興奮。只有選擇什麼都不做,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應。這意味著你需要強大的內在力量,不僅能夠在行為上無視對方,還能在心理上無視對方的偏見詆毀。能做到寵辱不驚之後,你才會更強大起來。

多與還沒有對你產生偏見的人互動

一個人無論被故意的偏見詆毀多麼嚴重,他/她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控制了。在人際交往中,對你產生偏見的人往往就那麼幾個,大多數人只持看客心理。所以當你發現別人對你產生偏見的時候,千萬不要把所有人放在自己的對立面。多於沒有對你產生偏見的人互動,向他們展示真實的自己,讓他們更好地了解你,偏見也就不攻自破了。然而在現實中,很多人遭到偏見之後選擇退縮,這並不是最佳的自我保護方式。只有選擇面對,才能夠彰顯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觀。

總之,在群體中如果遭遇某個人的偏見,不要意圖解釋,因為他們本就不懷好意。只需多於心胸開闊三觀一致,有道德,心術正的人為伍,便能夠遠離這些心術不正的非良善之人!請記住~「物以類聚」是絕對的真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書是好事,要繼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