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巴赫的音樂,上帝的語言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偉大的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成功地把西歐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渾然溶為一體的開山大師。他萃集意大利、法國和德國傳統音樂中的精華,曲盡其妙,珠聯璧合,天衣無縫。巴赫自己在一生中並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後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遺忘。但是在近來一個半世紀中他的名氣卻在不斷地增長,今天他被認為是超越時空的最偉大的兩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認為他是其中最偉大的作曲家。

巴赫於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今日德國中部杜林根森林地帶的愛森納赫。雖然這是一個小城鎮,可它的市民卻酷愛音樂。據說該市古代的城門上竟刻著“音樂常在我們的市鎮中照耀”的字樣。並且中世紀的吟歌者經常手執豎琴,在這裡吟唱詩歌並舉行歌唱比賽。瓦格納曾據此寫了著名歌劇《唐~豪塞》。而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也在此將《聖經》譯成德語。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樂世家,他的家庭早在他來世前許多年就已經在音樂界赫赫有名了。他父親是一位優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兩位是具有天賦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幾位是頗受尊敬的音樂家。
對於具有極高音樂天賦的小巴赫來說,在這樣的家庭成長原是十分幸運的,然而命運之神卻偏要找些麻煩:他9歲喪母,10歲喪父,只得靠大哥繼續撫養。儘管家裡存放著大量音樂資料,可專橫的兄長就是不允許他翻閱學習,無論他怎樣苦苦懇求也無濟於事。小巴赫只得趁哥哥離家外出與深夜熟睡之際,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愛的曲譜一筆一劃地抄下來,歷時長達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損壞了他的視力。他的晚年在雙目失明中痛苦地度過,直至去世。
一個年僅10歲且喪失雙親的孩子居然是以這種方式來向自己的家庭索取寶貴的知識,多麼可悲而又可敬啊!奇怪的是,如此高尚而執著的追求竟打動不了他的兄長--當他發現了弟弟的秘密時,立卻暴跳如雷,不僅無情地沒收了小巴赫的全部心血,而且還嚴厲地懲罰了他,毫無自省與憐憫之心。
巴赫15歲時,終於隻身離家,走上了獨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與出色的古鋼琴、小提琴、管風琴的演奏技藝,被呂奈堡米夏埃利斯教堂附設的唱詩班錄取,同時進入神學校學習。這裡的圖書館藏有豐富的古典音樂作品,巴赫一頭鑽進去,像塊巨大的海綿,全力汲取、融合著歐洲各種流派的藝術成就,開闊了自己的音樂視野。為了練琴,他常常徹夜不眠,通宵達旦。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數十里去漢堡聆聽名家的演奏。

回顧巴赫的成長道路,我們可以發現,他曾向許多有名的音樂家請教,但卻從未得到過一位正式的老師長期的指導。正因如此,他才如同一隻辛勤的蜜蜂,到處尋找與吮吸營養。後來,當有人問起他的藝術是怎樣才達到如此完美的境地時,他簡單而嚴肅地回簽:如果誰像我這樣下一番苦功,他也會達到同樣的境地。
18世紀上半葉的德國處於一種封建貴族割據的分裂狀態,一個城堡便有一國諸侯,領土不大的德國居然被瓜分在352個各自獨立​​的小國。大大小小的領主們為了炫耀自己的權勢與豪華,一般都設有歌劇團、宮適樂隊。民間藝術家們為求生存,大都淪為宮廷或教會的樂工、奴僕(當時的德國,無論在宮廷還是教堂,都把樂師當作與勤雜工、看門人、廚師等完全相同的奴僕來看待) ,巴赫自然也是其中一員。儘管他輾轉各地,頻繁地更換工作地點,但始終未能擺脫卑微的僕役地位。
巴赫從未居過高位,不過總能養家糊口,他在有生之年遠不如莫扎特和貝多芬(甚至不如弗朗茲•李斯特和弗雷德里克•蕭邦)那樣馳名。並不是巴赫所有的雇主都能賞識他的才能。萊比錫教會希望能聘到一位“第一流音樂家”,只是他們未能僱上最初認定的兩位人選,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讓巴赫擔任歌詠班領唱一職。但在幾年以前,他要辭去魏瑪公爵庭中的風琴手和首席小提琴手的職務,另謀新職,公爵卻對此耿耿於懷,結果將他投入獄中。巴赫度過了三個多星期的鐵窗生活,公爵終於慈悲大發,將他釋放。
德國大劇作家、政論家萊辛曾經這樣講道:“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極端貧困的階層,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艱苦的階層裡。老天好像有意要在這樣的階層裡比其他階層裡出更多的天才似的。”確是如此。在巴赫的一生中,貧困與死亡像一對可怕的魔影緊緊相隨。他不僅從未享有富裕舒適的生活,而且從9歲起就因父母相繼去世而開始感受到死亡的陰鬱,作父親後,又要忍痛地將自己孩子中的11個送進墳墓(他先後兩次結婚,共生有20個孩子)。
巴赫二十一歲時同他的叔伯二妹結為伉儷,他們一共生了七個孩子,但是當巴赫三十五歲時妻子不幸夭折。翌年他鸞鳳再續,他的第二個妻子又給他生了十三個孩子。巴赫死後只留下九個兒女,其中有四個成為真正著名的音樂家。這的確是一個音樂天才之家!
巴赫晚年為醫治眼睛曾兩次作了手術,結果不僅未能重見光明,反而摧垮了身體,終於在1750年7月28日離開了人間。   
巴赫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將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組成《平均律鋼琴曲集》的一套48首賦格曲和前奏曲;至少還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鍵琴樂曲; 23首小協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鳴曲;5首彌撒曲;3首聖樂曲及許多其它樂曲。總計起來,巴赫譜寫出800多首嚴肅樂曲。他的創作一般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魏瑪時代(1708-1717),可以說是創作臻於成熟的階段;柯登時代(1717-1723),則是他創作的高峰期,許多貢獻卓著的作品都完成於這個階段;而萊比錫時代(1723-1750),是巴赫將宗教藝術推至最高境界的時期。
巴赫篤信宗教,是個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樂曲為教會服務,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宗教音樂。他是最後一位偉大的宗教藝術家,他認為音樂是“讚頌上帝的和諧聲音”,讚頌上帝是人類生活的中心內容。他的音樂最初就是從被稱作讚美詩的路德聖詠而產生的。通過旋律可以看出作曲家結合了當時流行的通俗之聲,並將結合現有的藝術將其形式推上頂峰。
在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後的半個世紀裡,他的音樂大體上無人問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那個時代的最偉大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極為欣賞巴赫的天賦)。新的音樂風格在發展,巴赫的“舊式”樂曲一時聲消音滅。但是1800年以後,人們對巴赫樂曲重新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那時起,他的聲譽和名望與日俱增。在今天這個非宗教的時代裡,巴赫遠比他在世期間的名望更高。一位兩百年前在風格和主題方面都被認為是舊式的作曲家,今天卻受到了廣泛的頌揚,這確是一件怪事,其原因何在呢?
   首先,一般認為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藝術家。他諳熟他的時代的所有音樂形式,並對其中任何一種都能運用自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例如他對旋律組合法(同時演奏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曲調的方法)在藝術上的精通程度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此外,他的管弦樂作品邏輯性強,變幻多樣,主題貼切感人,旋律豐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讚頌。
大多數學習古典音樂的學生感到,巴赫作品結構的深刻性和復雜性比大多數其他作曲家那些更易理解的作品具有更加無窮的魅力。許多偶爾對音樂感興趣的人認為他是陽春白雪,但是應該指出他的追隨者並非少數幾個音樂名流,他的唱片可能比除貝多芬以外的任何其他古典作曲家的都要暢銷。從長遠觀點來看,巴赫或貝多芬的作品遠比一位風靡一時的“流行”作曲家的作品擁有更多的聽眾,因為“流行”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倏忽即逝。
   巴赫在古典作曲家中的地位應排在何處呢?單巴赫的作曲技巧以及對音樂的理解程度上,他足以馳騁在任何音樂家之上:貝多芬帶給人們的是上帝的怒火,莫扎特帶給人們上帝的歡笑,所以他們的音樂更受到人們的歡迎;然而,巴赫帶給人們的卻是上帝的語言,華麗高雅而不做作,繁複的曲調之中蘊含的作曲技巧幾乎在他後來的任何作曲家身上都找得到他的影子,卡拉揚曾經說過:“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聆聽巴赫的音樂,這好似清泉流淌經過心靈的音樂有助於我校正聽力。”如果您是位音樂愛好者的話,不聽巴赫的音樂就好像錯過了整個巴洛克。
   巴赫的音樂如其人,清泉一般的音調總是含蓄地表達感情,當你在仔細分析其樂式時,感情也許在你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已經到了你的心底。巴赫的音樂創作更是為後人做了鋪墊,就好像哲學家或數學家一般。當貝多芬第一次聽到巴赫的音樂時,他說:“這哪是小溪(Bach)啊,這明明是大海呀!”
與另一位巴羅克音樂大師亨德爾相比,他們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巴赫所走的道路,顯然要曲折許多。他們出生的時間僅相差26天,出生的地點僅相距150公里。亨德爾因父親反對他學習音樂而偷偷躲在閣樓上憑藉月光練琴,而巴赫則因大哥不肯給他樂譜不得不悄悄地在月光下抄寫。他們都成為巴羅克音樂的代表人物,而在晚年都雙目失明。
亨德爾愛交際,好活動,對周圍世界有著廣泛的興趣,並善於適應環境。他不僅在意大利贏得了成功,而且在英國更是聲名顯赫,受人尊敬。相比之下,巴赫內向、安靜,終身為教會與宮廷服務,不出國門一步,生時默默無聞,死時悄然離去。正如法國音樂評論家保羅.朗杜爾所言:“巴赫創作的目的並不是為流芳後世,甚至也不是為他那個時代的德國,他的抱負沒有越出他那個城市、甚至他那個教堂的範圍。每個星期他都只是在為下一個禮拜天而工作,準備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舊的曲子;作品演出後,他就又把它放回書櫃中去,從未考慮到拿來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存起來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沒有一首傑作的構思與實踐像這樣天真純樸了。”
巴赫的音樂作品除歌劇外涉及了當時所有的音樂領域(這一點也與亨德爾截然不同,亨德爾成功的道路正是從歌劇起始)。儘管作品中的大部分早已散佚,但仍有500多部保留下來。

其中比較主要的代表作包括:《平均律鋼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賦格的藝術》(The Art of Fugue)、《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6首、《小的琴協奏曲》兩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6首、《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與組曲》6首、《法國組曲》、《英國組曲》、《農民康塔塔》(Peasant Cantata) 、《咖啡康塔塔》(Coffee Cantata)、《馬太受難樂》(Matthauspassion)、《b小調彌撒曲》,等等。
  巴赫在音樂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將復調音樂推上一個空前的高度(亨德爾則偏重於主調音樂),在這個領地裡,可以說他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之境地。由於他具有人道主義的崇高信念和對美好生活不屈不撓的追求,他的音樂往往生氣勃勃,富有人情味。
巴赫在世時,作品不為人們所理解,他既沒有顯赫的地位,也沒有贏得社會的承認。1829年,門德爾鬆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馬太受難曲》復活了。肖邦在舉行他的音樂會之前練習巴赫的作品,李斯特把巴赫的一些管風琴作品改編為鋼琴曲,舒曼是巴赫​​協會的創始人之一,這個組織承擔了出版這位大師作品的完整版本的巨大任務。
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處都能聽到巴赫的音樂。其中,許多作品早已被列為藝術院校培養學生的必修教材和國際重大音樂比賽的參賽曲目。巴赫被稱為“不可超越的大師”,甚至被譽為“歐洲近代音樂之父”。

巴赫年表
1685 出生
3月21日,出生於圖林根愛森納赫,二天后受洗
1692 7歲
開始入學,儘管經常缺課,但成績優良,在此期間跟其父學習一些管弦樂器的演奏基本知識,並經常去喬治教堂禮拜
1695年10歲
父母雙亡。由又名約翰。克里斯托夫並奧爾得魯夫任管風琴的長兄撫養。他給小巴赫上了最早的正式鍵盤樂器課
1700 15歲
憑藉自己優美的嗓音在呂衲堡米夏爾斯教堂附屬學校的貧團男童唱詩班中獲得一個席位,變聲後在呂衲堡學習音樂知識。
1702 17歲
回到圖林根。此時已經是一位相當不錯的管風琴手。
1703 18歲
3月,被魏瑪公爵約翰。恩斯特僱傭,成為一名樂隊隊員。8月,受聘為阿恩施塔特教堂的管風琴師。
1705.10-1706.1 20-21歲
步行前往呂貝克,向管風琴大師D.柏格茲特胡德討教。
1707 22歲
10月7日,與堂妹瑪麗亞。芭芭拉。巴赫在多恩海姆結婚。
1708 23歲
2月4日,出版第一首作品-----康塔塔NO.71《上帝是我王》,又市議會出資印刷

1709 24歲
10月31日,主持布拉西鎢絲教堂管風琴重建工作落成典禮。
1713 28歲
2月,在魏瑪參加一次宮廷慶祝會,演奏第一首世俗康塔塔《何事使我愉快》BWV208
1714年29歲
3月,升任樂隊長,職責是每月創作一首康塔塔。
1717 32歲
辭去魏瑪職務,應聘擔任克滕的利奧波德親王的樂長,並移居克滕。
1720 35歲
創作《鍵盤樂器小曲集》,《法國組曲》中的幾首,《創意曲》。
7月,瑪麗亞。芭芭拉。巴赫去世。
1721 36歲
完成《勃蘭登堡協奏曲》
1722 37歲
完成《平均律鋼琴曲集》上卷
1723年辭去克騰職務並受人萊比錫城教堂音樂樂長一職。5月,演出康塔塔NO.75《窮人嗷嗷待哺》
1724 39歲
演出《約翰受難曲》
1729 44歲
創作《馬太受難曲》
1733 48歲
創作《B小調彌撒》
1735 50歲
《意大利風格協奏曲》和《B小調法國序曲》問世
1736 51歲
11月,成為薩克森選帝侯的宮廷作曲家。
1739 54歲
主持萊比錫大學音樂社。《管風琴彌撒曲》問世。
1742 57歲
創作《戈德堡變奏曲》,《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二卷彙編完成。
1746 61歲
出版《許布勒眾贊前奏曲》
1747 62歲
5月,前往波茨坦看望兒子埃曼努埃爾,並為晉魯士腓特大帝演奏。6月將根據《從天堂我來到人世》而作卡農式變奏曲的手稿交給其學生LC米茨勒創辦的“音樂科學會”,旋即出版
1750年
7月28日,在纏綿病榻數月之久後,在萊比錫與世長辭(準確點晚上8點10分),未完成《賦格的藝術》,該書未完稿於1751年出版
  
作品列表
JS 巴赫:勃蘭登堡協奏曲
JS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s
JS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德國著名作曲家。JS 巴赫是管風琴家,市鎮樂師約翰•安布羅西烏斯•巴赫(Johann Armbrosius Bach)之子。約翰•安布羅西烏斯•巴赫是克里斯托夫•巴赫(Christoph Bach)孿生子中的年幼者,克里斯托夫•巴赫是漢斯(Hans Bach)的次子,JS 巴赫是約翰•安布羅西烏斯•巴赫8個子女中最小的一個。JS 巴赫共生子女20個,其中10個生下就死去或在同年夭折。

巴赫作為一位管風琴家,身後享有盛譽,但作為一個偉大的作曲家,在他生前卻無人認可。他被世界承認,是直至1829年門德爾松指揮《馬太受難曲》獲得轟動之後。1850年,巴赫逝世100週年之際,德國成立巴赫協會,才開始系統出版他的作品。巴赫作有當時流行的各類音樂,作品浩如煙海,但一生未作過一部歌劇,因為他不喜歡當時意大利歌劇的輕佻膚淺。他創作上的最高成就是他的複調音樂,他以精湛的對位技巧賦予複調音樂無線的魅力。巴赫是一位虔誠的路德宗基督教徒,用音樂評論家阿洱弗雷德•迪爾9Alfred Dürr)的話說,他一生的創作,都是為“使上帝的話語廣為流傳,從而使宗教音樂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頂點。”他的音樂,被認為是音樂的建築:在簡單的音符組合中,內涵極其豐富,結構嚴謹、莊嚴。有人認為,他的音樂,是一種“神的聲音”,而瓦格納卻認為,它是“一切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蹟。”

巴赫的管弦樂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這部《勃蘭登堡協奏曲》,這部協奏曲一共6首,編號BWV1046-1501。這6首著名的協奏曲,一般認為是為當時的勃蘭登堡大公克里斯蒂安•路德維希而作,據德國音樂學家海因里希•貝塞勒(Heinrich Besseler)嚴格的考證,它們實際上是為當時克滕的青年王子利奧波德而作,利奧波德會多種樂器,是一位高水平的音樂愛好者。1718-1719年冬,巴赫從可滕到柏林,曾為勃蘭登堡大公演出,大公叫巴赫送一些作品給他,巴赫從他在克滕創作的作品中選了這6首協奏曲,抄完加上獻詞給了大公。這6首協奏曲本不是一套,各首需要的樂器組合不同,所以巴赫對它們所起的標題是《6首不同樂器的協奏曲》。這些協奏曲,巴赫實用了當時有可能的樂器編制,當時大公的音樂班子只有6位樂手,而這些協奏曲中即使配器最少的第六首也需要7件樂器,根本無法演奏,結果這些作品就在大公的收藏室內高擱了13年。大公去世後,召集的樂手解散,不用的樂譜以一部協奏曲48個分尼的廢紙價格賣掉。幸運的是這些協奏曲被巴赫的弟子、當時著名的作曲教師奇倫貝格買去,他又把它們送給了他的弟子、普魯士亞馬利亞公爵之女。這位公爵之女就是腓特烈大帝的妹妹,這些手稿才得以保存。

這6首協奏曲,大約在3-4年內寫成,其中第二、第四、第五號遵守的是合奏協奏曲的形式,其它3首則有所區別。在巴赫時代,巴赫所遵循的創作形態,是藝術與技術兩者的合成體。在他的作品中,並不表現主觀意志,歌頌的是神的榮光,這些協奏曲,從形式上考慮的是當時宮廷中社交的需要。在這樣的形式下,自由地展開自己對藝術的感悟能力與超人的技能。
這一套協奏曲,第一號,F大調,BWV 1046,樂器編制:主奏:兩把圓號、3支雙簧管。協奏群:第一、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另加Ciolino Piccolo,就是比現代小提琴調高三度的小型小提琴)、中提琴、數字低音(低音管、大提琴、低音提琴,大鍵琴)。此曲共4個樂章:1.快板(此速度並非巴赫所寫,巴赫手稿中這一樂章無速度標記),其中獨奏群與合奏群並無明顯對立,是以開始的疊句的反復出現構成。2.慢板,以圓號展開,高音小提琴時而脫離第一小提琴獨立活動,具抒情風格修飾的旋律由雙簧管開始,移至高音小提琴再移至低音樂器,調性逐次五度下移,在雙簧管、高音小提琴、低音樂器之間形成精美的賦格,結尾是雙簧管的一段花奏。3.快板,吉格舞曲節奏,這一樂章的高音小提琴聲部特別華麗,似乎是為這件樂器而作的協奏曲。4.小步舞曲,一個優雅的小步舞曲以迴旋曲方式於3個聲部中交替出現,結構為小步舞曲—第一個三重奏(管樂器兩支雙簧管和一支低音管)—小步舞曲—波拉卡—第二個三成走(兩支圓號與一支雙簧管)-小步舞曲。

第二號,F大調,BWV1047,樂器編制:主奏:小號、長笛、雙簧管、小提琴各一(創作這首作品時,巴赫考慮到克滕的音樂班子中技巧出眾的小號手約翰•路德維希•施里貝爾,他用的是一種高音小號,而這裡的長笛指的是直笛)。協奏:弦樂合奏,數字低音。此曲共3個樂章:1.快板,在低音波狀音形上,呈現富節奏感的主題,主奏小提琴奏出的主題與之交互纏繞,然後由雙簧管、長笛、小號呈現階梯式依次轉移,全樂章多次轉調,饒有情趣。2.行板,此樂章為長笛、雙簧管、小提琴與數字低音的合奏,由小提琴—雙簧管—長笛,再由小提琴—長笛—雙簧管依次以卡農的方式表現,多少有些沉思的意味。3.非常快的快板,略呈諧謔風格的主題,依次由小號、雙簧管、小提琴、長笛、小號以賦格方式一邊轉調,一邊應答,這一樂章為巴赫常用的賦格與奏鳴曲的混合形,協奏只負責伴奏,不演奏主題。

第三號,G大調,BWV1048,樂器編制: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3、數字低音樂器。這一首是突破形式的合奏協奏曲,主奏與協奏無區別,各樂器互為呼應,突出迴聲效果。共兩個樂章,其間以佛里吉亞終止的兩個和弦連接。兩個樂章是:1.中庸的快板,主題明亮地由齊奏奏出,以後各樂器將動機分割,以問答的方式再進行組接。發展部分先以小提琴弱音奏分散和弦,主題再度呈現,分散和弦與主題動機交替,以反復來逐漸接近尾聲。2.快板,由各自反复的兩個部分構成,選用了吉格舞曲節奏,不斷地在呈示中反復與轉調,形成富有活力的和聲及曲折環繞的旋律交織。

第四號,G大調,BWV1049,樂器編制:主奏小提琴、直笛各2。協奏:弦樂合奏、數字低音(管樂不加入)。這一首是這一套協奏曲中最為輕快的一首,共3個樂章:1.快板,由兩支直笛的二重奏展開這個樂章,隨後由小提琴帶入新的動機,這一樂章中間部分是獨奏小提琴激動人心的快速進行。2.行板,符合三段體,但各段沒有明顯的區分,充滿裝飾性的沉思氣息。3.急板,是由賦格曲與意大利協奏曲的有機結合,其中小提琴華彩與優秀的賦格結構的交織可謂精美絕倫。

第五號,D大調,BWV1050,樂器編制:主奏:長笛、小提琴、撥弦古鋼琴各1,協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各1。這首作品突出的是大鍵琴的效果,它是6首《勃蘭登堡協奏曲》中最受歡迎的一首。此曲共包括3個樂章:1.快板,以氣勢宏偉的全奏開頭,接著是小提琴、長笛、撥弦古鋼琴的互相嬉弄,在嬉弄過程中引出各種各樣輕巧的樂思,最後撥弦古鋼琴占主導地位,有一個宏偉的華彩樂段。2.深情地,這一樂章實際是3件樂器:長笛、小提琴、撥弦古鋼琴的三重奏,而撥弦古鋼琴左右手又構成兩件樂器,其中充分展現巴赫的對織體編織的高度技巧。3.快板,這一樂章是三段體,第一、第三部分是賦格風格的,中間部分有點像古典樂派發展部的風格,整個樂章各種技術手法交織,豐富異常。

第六號,降B大調,BWV1051,樂器編制:主奏:古中提琴、古大提琴2。協奏: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及大鍵琴6部。這一首被音樂研究家認為是6首中​​最早的一首,它實際是一首為兩把獨奏中提琴用的協奏曲。全曲共3個樂章:1.快板,三段體,在古大提琴與低音的八分音符上,古中提琴奏出卡農,其它主題也以卡農的方式呈現。2.從容的快板,這一樂章把悲哀與平靜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突出兩把中提琴的二重奏,大提琴只作裝飾。3.快板,吉格舞曲,吉格舞曲通常以二段體構成,此樂章卻是近似不規則的迴旋曲形式。其疊句是第一樂章開始處樂句的變型,末樂章和第一樂章一樣,也是圍繞反復出現的疊句而構成,其間引入二把古中提琴的對話和快速樂句。

JS 巴赫:樂隊組曲
JS Bach: Orchestra Suites
JS 巴赫為樂隊所作的4首組曲,BWV1066-1069,其實應該叫做序曲。這種序曲以歌劇序曲的範例寫成,這類歌劇序曲原為路易十四的宮廷制定步態而作,後來成為流行的一種獨立樂隊作品。因為它與凡爾賽宮有關,人們把這種序曲看成“太陽神”的權力及華貴的象徵,它代表著王室的尊嚴與權力。巴赫的這一套組曲表達的是至高無上的神的尊嚴。巴赫生前其實一定不止只創作了這4首組曲,但因巴赫生前不被重視,所以作品散失極多,目前留下的只有這4首。這4首組曲的創作年代,估計前3首作於他在1723年遷居萊比錫之前不久,第4首則作於他遷居萊比錫之後不久。

這4首組曲,第一首,BWV1066,C大調,估計作於1718年左右,為兩支雙簧管、一支大管、弦樂重奏及撥弦古鋼琴而作,包括:1.法國式序曲,採用慢、快、慢的法國序曲形式。2.庫朗舞曲,庫朗法文為Courante,意為“奔跑”,一種速度很快的三拍子舞曲。3.加伏特舞曲,加伏特法文為Gavotte,法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舞曲,中速,樸素而明快。4.福拉納舞曲,意大利北部的一種輕快活潑的舞曲,它令人想起威尼斯狂歡節。5.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源於法國民間,17世紀傳入宮廷,變成速度徐緩、風格典雅的宮廷舞曲。6.布列舞曲,布列法文為Bourree,意思為“振翅”,法國南部一種古老的民間舞曲,快速的兩拍子,代表歡樂的情緒。7.巴瑟比埃舞曲,巴瑟比埃法文為Passepied,法國布列塔尼亞地區的一種快速船夫舞曲。

第二首,BWV1067,B小調,這是一首獨奏長笛與樂隊曲,近似長笛協奏曲,這一首大約作於1721年左右,包括1.法國式序曲,還是慢、快、慢的形式。2.迴旋曲,這一樂章的吸引力在它的娛​​樂性疊句,迴旋曲以它開始,一共重返4次,一次比一次動聽。3.薩拉班德舞曲,薩拉班德法文為Sarabande,17世紀在歐洲傳播後,由原來的迅疾粗獷演變為緩慢莊嚴,是流行的舞曲節奏中最莊嚴的一種。4.布列舞曲,這個樂章中應用了古老的三部曲,中間部有一段形成對比的布列舞曲,隨後是開始部分的再現。5.波羅乃茲舞曲。6.小步舞曲,這個樂章是根據波羅乃茲舞曲中獨奏長笛部分而成的變奏曲。7.諧謔曲,以獨奏長笛的歡笑聲來結束全曲。

第三首,D大調,BWV1068,大約作於1722年,這一首在4首中最為重要。門德爾松1830年曾在鋼琴上把它彈給德國大詩人歌德聽,歌德聽後的感覺是“開頭是這樣華麗尊嚴,使人可以想像到一大群顯要人物沿著長長的樓梯魚貫而下。”這首作品包括:1.法國式序曲。2.詠嘆調,用弦樂合奏的方式,這個緩慢的樂章後由德國小提琴家威廉(Wilhelmj)改編成為小提琴曲,就是著名的《G弦上的詠嘆調》。3.加沃特舞曲。4.布列舞曲。5.吉格舞曲。這首作品的樂器配置為雙簧管3、小號3、定音鼓及通常的弦樂組及數字低音。

第四首,D大調,BWV1069,這首作品作曲時間大約不晚於1725年。樂器配置為小號3、雙簧管3、大管1、弦樂組、定音鼓和撥弦古鋼琴。它包括:1.法國式序曲,2.布列舞曲,3.加伏特舞曲,4.小步舞曲,5.歡快,這一樂章未採用特定舞曲體裁名稱,但同樣帶有快速舞曲的特徵。


JS 巴赫:小提琴協奏曲
JS Bach: Violin Concertos
巴赫留下的小提琴協奏曲,只有A小調、E大調和雙小提琴協奏曲D小調3首。除此之外,據說至少還有3首,它們是大鍵琴協奏曲D小調BWV1052、F小調BWV1056、雙大鍵琴協奏曲C大調BWV1061的原曲,可惜未見原譜。這3首僅有的小提琴協奏曲作於克滕時代,它們保留著意大利作曲家柯萊里、維瓦爾弟等人的風格,結構上採用急—慢—急的三樂章形式,伴奏採用弦樂合奏與數字低音。

這3首協奏曲,第一號A小調,BWV1041,大約作於1717-1723年間,全曲共3個樂章:1.快板,手稿上並無速度標記,最初由弦樂合奏呈示主題,主奏小提琴開始進入時甘美而帶有一些哀愁,中間部分與弦樂合奏有優美的應答。2.行板,以低音的嚴肅主題展開,主奏小提琴演奏優美無比的詠嘆調音型,中間部分兩把小提琴的協奏構成幅度很大的弧形起伏。3.非常快的快板,有點像庫朗舞曲的節奏,這一樂章是興奮的樂隊快步舞曲。

第二號,E大調,BWV1042,大約作於1717-1723年間,共3個樂章:1.快板,正主題以3下槌擊開始,這一樂章是平衡的ABA三段曲式,對比性的中間部分發展了疊句片段,第三段則是第一段的反复。2.慢板,這時這首協奏曲中最動人的樂章,獨奏小提琴奏出纖細高雅而又富有表情的旋律,其背景是有深長余韻的低音弦樂器不斷反复的節奏。3.非常快的快板,採用的是法國芭蕾迴旋曲與意大利復奏形式的符合形態,其中主題重複5次。在此期間,主奏小提琴出現4次,分別奏變化各異的華麗旋律,最後的主奏部分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巴赫的雙小提琴協奏曲,D小調,BWV1043,作曲年代大約在1717-1723年之間,仍由急—慢—急三樂章構成:1.活潑的快板,也是以弦樂合奏開始,這個樂章以卡農型對位法處理,開頭主題先由第二小提琴呈示,第一小提琴高五度模仿,然後互相應答。再改由第二小提琴對第一小提琴的模仿,始終以賦格方式對樂章進行華麗的裝飾。2.從容的最慢板,這一樂章充分展示了小提琴柔美的優雅,兩件獨奏樂器以二重奏的方式擴展主題,醞釀出極高雅的氣氛,然後再與合奏群相答。3.快板,這個樂章並非舞曲風格,以主奏與合奏的巧妙協調,在快活的氣氛中承購厚重的絢麗色彩。


JS 巴赫:大鍵琴協奏曲
JS Bach: Harpsichord Concertos
JS 巴赫定居萊比錫之後,擔任兩個樂迷合奏團的指導,他與他的兩個兒子一起參加演出。他在1730-1733年間,一共創作了13首從一架至四架大鍵琴與弦樂隊的合奏曲。其中,一架大鍵琴的協奏曲一共7首,它們是:第一號D小調,BWV1052,創作年代不明,據說此曲乃今日已失傳的巴赫小提琴協奏曲的改編曲,共3個樂章:1.快板,2.慢板,3.快板。此曲第二樂章有兩處插入了非常華麗的大鍵琴華彩。第二號E大調,BWV1053,此首第一、第二樂章分別改編自第169號康塔塔的序曲、抒情調,而第三樂章改編自第49號康塔塔,編曲年代大約在1730-1733之間。共三個樂章:1.快板,2.西西里舞曲,3.快板。第三號D大調,BWV1054,此曲改編自《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編曲年代不詳,共3個樂章:1.快板,2.慢板,3.快板。第四號A大調,BWV1055,這也是改編曲,原曲已不存在,有人推斷是一首帶柔音的雙簧管協奏曲,編曲年代在1730-1733年間。3個樂章:1.快板,2.比較慢的慢板,自由的巴沙加牙舞曲,3.從容的快板。第五號F小調,BWV1056,這一首據考是改編自《G小調雙簧管協奏曲》,原曲也已不存。3個樂章是:1.快板,2.廣板,3.急板。第六號F大調,BWV1057,改編自第四號《勃蘭登堡協奏曲》,使用的是長笛和弦樂合奏的編制。3個樂章是:1.快板,2.行板,3.急板。第七號,G小調,BWV1058,3 個樂章是:1.快板,2.行板,3.很快的快板。

JS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JS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JS 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BWV988,是巴赫著名的鍵盤作品,大約作於1741-1742年間,其間巴赫在萊比錫,視力已開始減退。這部偉大的變奏曲原名叫做《有各種變奏的詠嘆調》(Sriamit Verschiedenen Ver?nderungen),1742年出版,此作為巴赫的學生哥德堡(Johan Theophil Goldberg)而作。哥德堡是侍奉當時駐在德累斯頓的俄國使臣凱瑟林(Her​​mann Karl Von Keyserlingk)伯爵的年輕演奏家。巴赫曾把他的《B小調彌撒》獻給凱瑟林,因此而獲得“宮廷音樂家”的封號。1741-1742年間,凱瑟林居住在萊比錫,讓哥德堡師從巴赫,學習演奏技巧。伯爵患不眠症,失眠時就需哥德堡為其演奏,哥德堡以演奏需要,求巴赫幫助譜曲。巴赫當時作成這部變奏曲之後,凱瑟林送他一隻裝滿100枚金路易的金杯以酬謝。

這是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也是最偉大的變奏曲。這部變奏曲是為兩層大鍵琴而作,巴赫在各段變奏裡都指定了鍵盤的種類。變奏曲的形式,是以一個基本主題,引導出對比命題和對應(反對)命題,然後再探求演繹與對比的各種可能性。巴赫這部作品,以他1725年為安娜•瑪格達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作為主題,發展成30段變奏。這30的數字,由3所支配,以3個成一組的變奏,以卡農的方式表達:一位齊聲的卡農,二為二度卡農,三為三度卡農……此後達到第九個卡農後,第十變奏為四聲部的賦格,之間不斷出現創意曲、託卡它、詠嘆調等各種形式。第一曾與第二層鍵盤交替。第十六變奏作為中心,速度分為前後兩半,這種作曲技巧所構成的建築結構之微妙,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部作品共分32段,第一段以那首薩拉班德舞曲的主題開頭,第32段是經過30段變奏後和緩地、平靜地重新回到主題(不同的是第一段的簡單主題經過30段變奏後,已變得異常豐富和復雜)。其間30段變奏分別是:1.使用第一層鍵盤,二聲部,前奏曲風格,拍子和調性與主題類同。2.三聲部,實用第一層鍵盤,上二聲部暗示主題,低音不隨基本旋律。3.卡農,三聲部,實用第一層鍵盤;4.模仿前一變奏。5.第一、第二層鍵盤交替表達。6.第一層鍵盤的二度卡農。7.第一、二層鍵盤交替表達,西西里舞曲風格。8.使用第二層鍵盤,二聲部,活潑的託卡它風格。9.使用第一層鍵盤的三度卡農,三聲部。10.第一層鍵盤,四聲部的小賦格。11.使用第二層鍵盤的託卡它風格。12.第一層鍵盤,四度卡農。13.使用第二層鍵盤,抒情風格。14.使用第二層鍵盤,活潑的前奏曲風格。15.由原來一直的G大調轉為G小調,第一層鍵盤,五度轉位卡農,行板。16.又變成G大調,前半部慢後半部快,序曲,把法國風格序曲的三段式改為兩部:前半部為二聲部前奏曲風格,行板;後半部為三聲部小賦格,快板。17.使用第二層鍵盤,二聲部的託卡它風格。18.使用第一層鍵盤的六度卡農。19.使用第一層鍵盤,舞曲風格,三聲部。20.使用第二層鍵盤,具華麗的技巧。21.七度卡農,部分使用半音階。22.託卡它風格,寧靜的調子。23.使用第二層鍵盤,模仿對位方式。24.八度卡農,使用第一層鍵盤。25.變成G小調,使用第二層鍵盤,浪漫的幻想曲性質,偏重於半音階技法。26.恢復G大調,前奏曲風格,慢拍和快拍子之間的旋律對比。27.使用第二層鍵盤,九度卡農。28.使用一貫的震音發揮華麗效果。29.主調音樂樣式,第一、第二層鍵盤交替。30.使用第一鍵盤,標記是Quodlibet。Quodlibet是起源於中世紀的演唱方式,一種組閣數首熟悉的民歌的樂曲。這裡使用了17世紀意大利流行的民歌《被甘藍和蕪菁所追趕》和德國民歌《離開家已有許久》,使兩者旋律以對位的方式互為纏繞。


JS 巴赫:意大利協奏曲
JS Bach: Italian Concerto
JS 巴赫的《意大利協奏曲》,F大調,BWV971,作於1734年,與《法國組曲》合為一集,於1735年作為《古鋼琴曲集》第二卷出版,此曲原標題為《按照意大利趣味的協奏曲》(Concerto nach Italienischem Gusto)。在巴赫的時代,意大利音樂發展之快,對整個歐洲影響極大,巴赫從青年時代起就研究意大利音樂,他採用維瓦爾第的協奏曲形態,嘗試在大鍵琴上表達合奏與主奏的效果。這首作品是為大鍵琴而創作的,巴赫為二層鍵盤指定了詳細的力度記號,充分展示豐富的合奏效果與富於陰影效果的獨奏之間的對比和和聲效果。這首作品的一般演奏時間只有15分鐘左右,共包括3個樂章:1.速度未予指定,大約是稍快的快板,活潑的主題以合奏方式表現,隨後是合奏與獨奏的交替表現,最後主題又以合奏方式表現。2.行板,轉為D小調,右手旋律模仿小提琴主奏的抒情調,左手始終是數字低音的音型。3.急板,又轉回F大調,迴旋曲風格,交互配置合奏與主奏,形成複雜而豐富的協奏效果。


JS 巴赫:法國組曲
JS BACH: French suites
JS巴赫為古鋼琴而作的《法國組曲》,BWV812-817,大約作於1722年。此時巴赫與第二位妻子安娜•瑪格達琳娜(Anna Magdalena) 新婚不久,這部組曲的5首收集在1722年巴赫為瑪格達琳娜編輯的樂譜集第一集中,其標題並非巴赫所起,可能是後人因其輕妙、典雅,近似法國風格的氣氛而予以命名。這套組曲規模較小,包括6首:第一號;D小調,BWV812,共包括5曲:1.阿勒曼舞曲,2.庫朗舞曲,3.薩拉班德舞曲,4.小步舞曲1和2,5.吉格舞曲。第二號,C小調,BWV813,共包括6曲:1.阿勒曼舞曲,2.庫朗舞曲,3.薩拉班德舞曲,4.歌調(Air),二段體,抒情風格, 5.小步舞曲,6.吉格舞曲。第三號,B小調,BWV814,共包括6曲:1.阿勒曼舞曲,2. 庫朗舞曲,3.薩拉班德舞曲,4.英國古老的土風舞曲,5.小步舞曲1和2,6.吉格舞曲。第四號,降E大調,BWV815,共包括7曲:1.阿勒曼舞曲,2.庫朗舞曲,3.薩拉班德舞曲,4.嘉禾舞曲,5.小步舞曲,6.歌調,7.吉格舞曲。第五號,G大調,BWV16,共包括7曲:1.阿勒曼舞曲,2.庫朗舞曲,3.薩拉班德舞曲,4.嘉禾舞曲,5.布列舞曲,6.路爾舞曲,7.吉格舞曲。第六號,F大調,BWV817,共包括8曲:1.阿勒曼舞曲,2.庫朗舞曲,3.薩拉班德舞曲,4.嘉禾舞曲,5.波蘭舞曲,6.布列舞曲,7.小步舞曲。



JS巴赫:英國組曲
JS BACH:English Suites
JS巴赫的《英國組曲》,6首,BWV806-811,作曲年代大約在克膝時期(1717—1723年)之間,特別可能是1722年之前。其標題並非巴赫所定,目前就其標題來源有3種說法:1.認為這是因為巴赫在這套組曲中選用了把前奏曲列入組曲的英國形式。2.因為亨德爾在英國1702年所作的《A大調組曲》與巴赫的《A大調第一號組曲》同一調性,類型也相似。3.巴赫在《第一號前奏曲》中使用的主題與普賽爾(Henry Purcell)的託卡它的吉格舞曲主題雷同。4.據JC巴赫的記載,這套組曲乃應英國人所約而作。這套組曲的6首分別為:第一號A大調,BWV806,共包括6曲:1.前奏曲,託卡它風格的小序曲後是嚴謹的模仿對位。2.阿勒曼舞曲。3.庫朗舞曲1和2及兩個變奏。4.薩拉班德舞曲,巴赫後來把此曲中的旋律用於《聖誕清唱劇》中的《搖籃曲》。5.布列舞曲,二聲部,模仿對位、6.吉格舞曲,二聲部。第二號A小調,BWV807,共包括6曲:l.前奏曲,意大利協奏曲合奏與主奏兩部分的交替表現。2.阿勒曼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1和2。5.布列舞曲1和2,1是二聲部,2是三聲部。6.吉格舞曲,快速,模仿對位。第三號G小調,BWV808,共包括6曲:l.前奏曲,第二號的協奏曲樣式。2.阿勒曼舞曲,對位型。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和變奏。5.嘉禾舞曲1和2,嘉禾2類似風笛舞曲。6.吉格舞曲,使用賦格技法。第四號F大調,BWV809,共包括6曲:1.前奏曲,協奏曲樣式,有不少賦格的運用。2.阿勒曼舞曲,多樣性節奏,亦運用對位技法。3.庫朗舞曲,對位方式。4.薩拉班德舞曲。5.小步舞曲1和2。6.吉格舞曲。第五號E小調,BWV810,共包括6曲:1.前奏曲,以三聲部賦格開頭,風格上近似意大利協奏曲。2.阿勒曼舞曲,二聲部的對位技法。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巴瑟比埃舞曲1和2,1是迴旋曲形式,2是E大調。6.吉格舞曲。第六號D小調,BWV811,共包括6曲: 1.前奏曲。2.阿勒曼舞曲,以對位法結合有兩個主題。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和變奏,具有和聲形態的管風琴風格。5.嘉禾舞曲1和2,1是D小調,2是明朗的D大調。6.吉格舞曲,託卡它型。

JS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
JSBACH: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平均律鋼琴曲集》(48首前奏曲與賦格)是巴赫鍵盤音樂中最偉大的作品,這套作品是巴赫音樂創作的峰巔,彪羅(Hans Guido Von Büllow)把它比喻為音樂上的《舊約聖經》。平均律的標題乃巴赫所起。平均律是一種律制,它對自然律進行修正,將八度音程分為十二半音的調律法,以便於轉調。這種調律法雖在18世紀已被提倡,但一直未予以重視、首先採用這種方法運用於全部二十四調的音樂家,就是巴赫。在巴赫之前,菲舍爾(Johaun Kaspar Fisher,1665—1746)曾作過二十調的《前奏曲與賦格》(作於1702年)。

《平均律鋼琴曲集》一共兩卷,各24首。第一卷BWV846—869;第二卷BWV870—893。在第一卷的扉頁,巴赫作有這樣的說明:“《平均律鋼琴曲集》(48首前奏曲與賦格)使用一切全音和半音的調,和有關的三大度do、re、mi ,小三度re、mi、fa作成的前奏曲和賦格曲集。這不僅能給熱心學習音樂的年輕人提供一個機會,也能使熟悉此類技巧的人從中獲得樂趣。”前奏曲與賦格或幻想曲與賦格,井不是古老的曲種。這種曲體起源,可能是自由的即興部分與賦格曲部分所交替的多段體的託卡它。託卡它的創世者可能是梅魯洛(Claudio Merulo,1533-1604),梅魯洛的託卡它是把對位方式部分放在中間的三段體。後來,弗洛貝爾格(Johann Jakbb Froberger,1616—1667)等,把即興性的第三部極端縮小,把第二部賦格曲擴大,最後把第三部刪去。把第一、第二部分開,就產生了前奏曲與賦格。前奏曲原來是樂曲的即興部分,並無確定形式,所以巴赫在這部作品中,賦予各種形態,大約可分為3類:1.音形裝飾化;2.旋律型,在和弦伴奏之上,流動著美妙的旋律;3.創意曲型,主題以對位方式運作。賦格曲形態也是千變萬化,大致也可分為兩類:1.濃縮型,有較多次的主題導入,主題的反行或緊密發展等使用較多的對位技法。2.弛緩型,與濃縮型相反,除呈示部,全部聲部的發展都是絕無僅有。

巴赫的這部《平均律鋼琴曲集》,以C大調開始,根據各音為主音的12種大調以及12種小調分別寫成前奏曲與賦格,按調性發展而排列。在排列過程中,以細微的差異體現變化、體現轉調的魁力。這些前奏曲與賦格,在主題上彼此並沒有直接的聯繫,它們靠調性與內在的思想感情結合在一起。巴赫在每一調性的表現中,都充分拓展了該調性的音樂內涵,每一凋性的表現和調性間的關係,充滿手法上的變化,使人回味無窮。這部平均律當時使用的樂器,音樂史家們一直爭執不已。有人認為是用擊弦的古鋼琴(Clavichord),有人認為是用撥弦的大鍵琴。持擊弦古鋼琴觀點者認為,擊弦古鋼琴雖比大鍵琴音量小,鍵盤上音域也窄,但能靠手指敲擊作力度漸強漸弱變化與圓滑奏,巴赫當時因此而鍾愛它,認為大鍵琴缺少精神性。而持大鍵琴觀點者則認為,當時,1719年,巴赫曾親自挑選,高價為克膝宮廷買了一台大鍵琴,他所有的鍵盤音樂都是在這台他心愛的大鍵琴上創作的。不管如何,這裡有一點可以確定:這部作品,巴赫所希望的是優美如歌的奏法。這部《平均律鋼琴曲集》的全部48曲為:

第一卷:
1.C大調,BWV846,前奏曲:按萊曼(Hugo Riemann,1849-1919)的評介,此曲“如奧林匹亞的平靜與晴朗”。賦格曲:四聲部,全曲由5個發展部組成。
2.C小調,BWV847,前奏曲:急板、慢板、快板等頻繁地變化速度,造成感情高潮,後半段是粗曠的託卡它風格。
3.升C大調,BWV848,前奏曲:按萊曼評說,氣氛如“沐浴夏日之陽光”。賦格曲:三聲部,嘉禾舞曲風格。
4.升C小調,BWV849,前奏曲:萊曼評此首為“音樂文化所呈示的最神聖、最崇高的樂曲”。各聲部模仿、變形,是“訴說著偉大靈魂的憧憬”。賦格曲:五聲部,三重賦格曲構造,有如巨大的神聖的教堂的結構。
5.D大調BWV850,前奏曲:單一音型的無休止進行,背景是四聲部和聲。賦格曲:四聲部,類似亨德爾風格的主題。
6.D小調,BWV851,前奏曲:以14小節為界分成兩半,末尾的減和弦分散所形成的半音階經過句,是李斯特、肖邦的先聲。賦格曲:三聲部,是最複雜的賦格曲之一。
7.降E大凋,BWV852,前奏曲:類似附有小序奏的賦格。賦格曲:三聲部,輕快而又諧謔。
8.降E小調,BWV853,前奏曲:萊曼評說:“悠長的旋律訴說高貴而又偉大的情感,有時以愛的眼睛凝視我們,有時卻被超越人間的痛苦襲擊而歎息著。”賦格曲:二聲部,格列高里聖詠風格的主題。
9.E大調,BWV854,前奏曲:近似創意曲形式,幸福的田園氣氛。賦格曲:三聲部,充滿活潑的氣氛。
10.E小調,BWV855,前奏曲:類似巴洛克協奏曲風格。賦格曲:二聲部,創意曲形式。
11.F大調,BWV856,前奏曲:以輕快的琶音進行,可謂二聲部創意曲。賦格曲:三聲部,巴瑟比埃舞曲節奏。
12.F小調,BWV857,前奏曲:分散三和弦,背景多少有些沉鬱。賦格曲:四聲部,半音階型,兩個對位旋律成為彼此對照。
13.升F大調,BWV858,前奏曲:複雜的音形裝飾型。賦格曲:三聲部,優雅的類似前奏曲的賦格曲。
14.升F小調BWV859,前奏曲:莢曼比喻此曲是“秋日陰鬱的原野”。賦格曲:四聲部,對位旋律是由所謂“嘆息的動機”形成的。
15.G大調,BWV860,前奏曲:輕鬆、明朗的風格。賦格曲:三聲部,舞曲風格。
16.G小調,BWV861,前奏曲:類似巴赫初期的聖詠組曲。賦格曲:四聲部。
17.降A大凋,BWV862,前奏曲:沉思的氣氛。賦格曲:四聲部,主題與前奏曲類似。
18.升G小調,BWV863,前奏曲:嚴格發展的三聲部創意曲。賦格曲:四聲部,全卷中情緒最豐富者,發展極為自然、美妙。
19.A大調,BWV864,前奏曲:類似F小調前奏曲,3個主題結合變成三聲部創意曲。賦格曲:三聲部。
20.A小調,BWV865,前奏曲:較粗獷的託卡它風格。賦格曲:四聲部。
21.降B大調,BWV866,前奏曲:輕巧跳躍的分散和弦,然後是託卡它的快​​速句型。賦格曲:三聲部,具快樂的舞曲風格主題。
22.降B小調,BWV867,前奏曲:類似教堂內的莊嚴祈禱。賦格曲:五聲部,類似16世紀的管風琴音樂。
23.B大調,BWV868,前奏曲:三聲部創意曲。賦格曲:四聲部,主題是典型的變格主題。
24.B小調,BWV869,前奏曲:類似科萊里的三聲部奏鳴曲,行板。賦格曲:四聲部,巴赫標示的速度為“極緩慢”。


第二卷:
1.C大調,BWV870,前奏曲:莊重如管風琴曲。賦格曲:三聲部,萊曼評述:“無邪的遊戲”。
2.C小調,BWV871,前奏曲:寧靜、優雅的阿勒曼舞曲。賦格曲:四聲部,但大半以三聲部展開。
3.升C大調,BWV872,前奏曲:快板部分是準賦格曲(fgato),此曲原是獨立的一首前奏曲與小賦格曲。賦格曲:四聲部,原是《6首小前奏曲》的第一首後半部,經改訂後,編於此曲。
4.升C小調,BWV873,前奏曲:抒情風格的三重唱。賦格曲:三聲部,類似吉格舞曲。
5.D大調,BWV874,前奏曲:此曲有《管弦樂組曲》的影子,已呈現初期奏鳴曲式構造。賦格曲:四聲部。
6.D小調,BWV875,前奏曲:活潑而充滿幻想類型。賦格曲:三聲部,沒有對位旋律,但有主題逆行的緊密法。
7.降E大調,BWV876,前奏曲:類似魯特琴組曲的第一首。賦格曲:四聲部。
8.升D小調,BWV877,前奏曲:阿勒曼舞曲形式的二聲部創意曲。賦格曲:四聲部,高貴、歌唱性的主題。
9.E大凋,BWV878,前奏曲:精緻的三聲部技法的完美體現,是這部曲集中最美的一首。賦格曲:四聲部,帕萊斯特利那風格,全曲分為6部分經文歌形式。
10.E小調,BWV879,前奏曲:科萊特舞曲風格的二聲部創意曲。賦格曲:三聲部,與E大調賦格曲形成強烈的對照。
11.F大凋,BWV880,前奏曲:嚴格的五聲部和聲進行,風琴音樂風格。賦格曲:三聲部,與內省型的前奏曲形成對照。
12.F小調,BWV881,前奏曲:有顯著的和聲形態,類似意大利作曲家哈斯(Johann Hasse,1699-1783)風格。賦格曲:三聲部,間奏部有明顯的主調音樂傾向。
13.升F大調,BWV882,前奏曲:巴洛克協奏曲風格。賦格曲:主題從導音開始,間奏部是嘉禾舞曲節奏。
14. 升F小調,BWV883,前奏曲:類似器樂協奏曲慢樂章的小抒情調。賦格曲:三聲部,3個主題的三重賦格曲。
15.G大調,BWV884,前奏曲:活潑的協奏曲形式。賦格曲:三聲部,由輕快的分散和弦組成。
16.G小調BWV885,前奏曲:嚴格的四聲部,最慢板。賦格曲:四聲部,此曲結構精緻,主題和對位旋律的關係,不只是通常的八度關係,採用了能轉換為十度、十二度的二重對位技法。
17.降A大調,BWV886,前奏曲:協奏曲形式。賦格曲:四聲部,此曲是使用了少有的、音域超過八度以上的高尚主題。
18.升G小調,BWV887,前奏曲:二聲部的創意曲風格。賦格曲:三聲部,搖籃曲般寧靜的主題。
19.A大調,BWV888,前奏曲:三聲部的創意曲風格。賦格曲:三聲部,此曲主題與前奏曲主題相似。
20.A小調,BWV889,前奏曲:第二卷前奏曲中最重要的一首,技法上是創意曲,但其組織卻近似舞曲形式的二段體。賦格曲:三聲部,強有力的主題和對位旋律快速運行形成緊張感,與前奏曲形成對照。
21.降B大凋,BWV890,前奏曲:全曲明確分為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3部分。賦格曲:三聲部,特徵是從第二部(第41小節)初次導入了一直環繞主題的兩個對位旋律。
22.降B小調,BWV891,前奏曲:嚴格的三聲部創意曲。賦格曲:四聲部,3個主題均具沉重的表情。
23.B大調,BWV892,前奏曲:活潑的託卡它風格。賦格曲:四聲部,高雅的品質體現。
24.B小調,BWV893,前奏曲:協奏曲形式的二聲部創意曲。賦格曲:三聲部,明朗,富於諧謔的對應與交織。

.S.巴赫:組曲
JSBACH:Partitas
JS巴赫為鍵盤樂而作的這一套組曲,遺留下來的共7首。其中,第一首完成於1726年;此後,到1731年為止陸續完成了其它各曲。因巴赫把第一至第六號合輯成《古鋼琴練習曲集》第一卷,最後一首與《意大利協奏曲》輯入第二卷,所以現在所稱的這套組曲其實只有6首(BWV825 -830)。Partita是意大利語,在意大利語中,它本是變奏曲之意,17世紀才有組曲之意。意大利風格的組曲,是對各類舞曲的組合,Partia的鍵盤作品17世紀—18世紀間在德國發展,由巴赫推成高潮。後人因有《英國組曲》、《法國組曲》名稱,也稱這部組曲為《德國組曲》。巴赫的這一套組曲,其實不光包括舞曲,還包括了幻想曲、諧謔曲等。

這一套組曲的6首分別是:
第一號,降B大調,BWV825,獻給克膝領主的長子。共包括6曲:1.前奏曲,2.阿勒曼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小步舞曲1和2,6.吉格舞曲。
第二號,C小凋,BWV826,共包括6曲:1.序曲,有傷感氣氛,2.阿勒曼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迴旋曲,6.奇想曲。
第三號,A小調,BWV327,共包括7曲:1.幻想曲,2.阿勒曼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幽默曲(Burlesca),6.諧謔曲,7.吉格舞曲。
第四號,D大調,BWV828,這是這套組曲中規模最大的一首,共包括:1.序曲,2.阿勒曼舞曲,3.庫朗舞曲,4.抒情調,5.薩拉班格舞曲,6.小步舞曲,7.吉格舞曲。
第五號,G大調,BWV829,此首在整部組曲中最充滿對比效果。共7曲:1.序曲,2.阿勒曼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小步舞曲,6.巴瑟比埃舞曲,7.吉格舞曲。
第六號,E小調,BWV830,共包括7曲:1.託卡它,2.阿勒曼舞曲,3.庫朗繹曲.4.抒情調,5.薩拉班德舞曲,6.嘉禾舞曲,7.吉格舞曲。除這一套6首外的第七號,B小調,BWV831,共8曲:1.序曲,2.庫朗舞曲,3.嘉禾舞曲1和2,4.巴瑟比埃舞曲1和2, 5.薩拉班德舞曲,6.布列舞曲1和2,7.吉格舞曲,8.迴聲(ECho)。

在巴赫創作的組曲中,有一些經常使用的舞曲,阿勒曼舞曲(Allemande):一般是4/4拍,原意是“德國風”或“德國舞曲”,大都以厚重的複調手法寫作,速度中庸,沒有特殊的節奏,一般放在組曲前面,充任前奏曲的任務。庫朗舞曲(Courante):這是從“奔跑”(Courir)一字演變出來的舞曲,有法國式與意大利式兩種。法國式一般為3/2或6/4拍,多聲部精緻而沉重。意大利式3/4或3/8拍,有輕巧快速的裝飾音型。薩拉班德舞曲(Sarabande):西班牙舞曲,在組曲中巴赫稍以誇大,當作溫和的慢板樂章,強調抒情性格。小步舞曲(Menuet):小巧可愛,3/4拍,是洋溢著路易十四時代那種優雅的宮廷氣氛的舞曲,性格單純、沉著而高雅,中庸速度。吉格舞曲(Gigue):一般放在組曲末尾,有終曲強烈的性格。速度快,氣氛明朗,節奏強烈,大都是有附點的三拍子,巴赫利用二聲或三聲的模仿對位手法,常使這種舞曲帶有賦格曲風。在組曲後半部,主題常以逆行方式出現,這種舞曲相當於奏鳴曲中的迴旋曲終曲,在組曲中極富變化,最具技巧味。嘉禾舞曲(Cavotte):跟小步舞曲一樣,屬小曲子,大都是1/2拍,這是法國民俗舞曲,容易親近,相當純樸,中板。布列舞曲(Bourree):法國的農民舞曲,2/2拍快板,爽​​朗而活潑,規模比嘉禾舞曲大。巴瑟比埃舞曲(Passpied):很古老的法國舞曲,3/8拍子,活潑而熱烈。


JS巴赫:二聲部、三聲部創意曲
JS BACH:2-Part & 3-Part Inventions
巴赫在克滕任宮廷樂隊樂正的1702年,為當時不到10歲的長子符利曼寫作鍵盤教材,《為符利曼. 巴赫的古鋼琴小曲集》裡包括《平均律鋼琴曲集》 11首和《創意曲》全部,這套《創意曲》是為兒子的音樂教育而作,巴赫1723年曾親筆寫過這樣的序文:“正確的指導書。按這部曲集,古鋼琴的愛好者,尤其是希望學習的人,不但有能力美妙地演奏二聲部;而且熟練之後,也會有能力巧妙地處理輔助奏的三聲部。此時將獲得創意和把這些巧妙展開的技術,領會如歌的演奏法,產生對於作曲的強烈興趣與意圖,同時提示了明確的方法。”這部作品的二聲部,由巴赫命名為Inventio,這套15首在《為符利曼•巴赫的古鋼琴小曲集》中稱為前奏曲,巴赫給它們定名為Inventio,可能是仿效當時意大利作曲家邦波爾蒂(Francesco Antonio Bonporti,1672—1749)的用法。邦波爾蒂把他《為小提琴與數字低音所作的合奏曲》命名為《創意曲》。創意乃創造之意,即利用一個樂思產生的動機或主題,使用各種技巧使之發展,包括逆向形、擴大形、縮小形。或用卡農的方式,使之創造出一個生機盎然的音樂世界。但三聲部部分,巴赫當時命名為Sinfonia,Sinfonia是多聲部樂曲,也是交響曲的前稱,多種樂器演奏的樂曲,也叫小交響曲。後來二聲部與三聲部各15首合起來通稱為《創意曲》。創意曲以單一主題構成全曲,完全不使用主題以外的素材,後來成為一種嚴格的曲種。著名的創意曲研究專家萊德霍夫(Ludwig Landshoff,1874—1941)認為:巴赫因為創作《創意曲》,而在藝術上以及歷史上完成了最重要的新形式。這種新形式,即從數個音組成的小動機胚胎成為主題,這個主題朝各種方向改變,或被分割、變形,一直到內容充足為止。一切對位技法都用來發展,直到把各部分都恰到好處地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這是巴赫的獨特發現,迄今為止的一切器樂都難免採納了這種有機地發展動機的方法。”克萊茨瑪(August Ferdinand Hermann Kretzgchmar,1848—1924)則認為“德國音樂的優越,正是基於巴赫從《創意曲》開始創造的原則。”

二、三部創意曲,各首都不相同,但大部分是三段體:第一段在屬調或關係大小調終止,以便與第二段劃分,第三段常是第一段的再現,多數情況都可以稱為二聲部賦格曲。這15首分別是:第一號,C大調,BWV772。第二號,C小調,BWV773。第三號,D大調,BWV774。第四號,D小調,BWV775。第五號,降E大調,BWV776。第六號,E大調,BWV777。第七號,E小調,BWV778。第八號,F小調,BWV779。第九號,F小調,BWV780。第十號,G大調,BWV781。第十一號,G小調,BWV782。第十二號,A大調,BWV783。第十三號,A小調,BWV784。第十四號,降D大調,BWV785,第十五號,B小調,BWV786。三聲部,第一號,C大調,BWV787。第二號,C小調,BWV788。第三號,D大調,BWV789。第四號,D小調,BWV790。第五號,降E大調,BWV791。第六號,E大調,BWV792。第七號,E小調,BWV793。第八號,F大調,BWV794。第九號,F小凋,BWV795。第十號,G大調,BWV796。第十一號,G小調,BWV797。第十二號,A大調,BWV798。第十三號,A小調,HWV799。第十四號,降B大調,BWV800。第十五號,B小調,BWV801。

JS巴赫:7首託卡它與賦格
JS BACH:7 Toccatas and Fugus
託卡它是意大利文,原意為”觸及”,是鍵盤音樂(管風琴、大鍵琴等)最古老的體裁形式之一。原來只是一個短樂章,常常只是一個前奏,它通過快速、纖巧的技巧而表現演奏音的觸鍵。賦格則是一種用對位法嚴格創作的體裁,有特定的聲部數量(比如三聲部、四聲部……)。賦格的主要特點是以聲部之間互相模仿的方式來產生交錯和重疊的效果,調的對置是賦格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第一個聲部進入所用的短的旋律或樂句稱為主題,聲部之間對這個主題的互為模仿進入,完成呈示部。呈示部中主題第一次出現在自然調,第二個聲部進入時高一個5度或降一個4度,這樣的聲部成為答題。第二聲部的進入是主題的重複,高一個8度或低一個8度。依此類推,按參與聲部的數量、主題與答題、主調與屬調交替下去。再通過插句轉到關係調,產生轉調聲部,體現變化。巴赫是創作託卡它與賦格的大師,他為古鋼琴而作的這《7首託卡它與賦格》,BWV910—916,第一號,升F小調,BWV910,大約作於1717年。第二號,C小調,BWV911,大約作於1717年。第三號,D大調,BWV912,大約作於1710年。第四號,D小調,BWV913,大約作於1708年。第五號,E小調,BWV914,大約作於1708年。第六號,G小調,BWV915,大約作於1708年。第六號,G大調,BWV916,大約作於1719年。


JS巴赫:幻想曲與賦格
JSBACH:Fantasie and Fugue
JS巴赫為古鋼琴所作的《幻想曲與賦格》,計有3首:《A小調幻想曲與賦格》,BWV904,作於1725年。《C小凋幻想曲與賦格》,BWV906,作於1738年。《D小調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BWV903,作於1720年。幻想曲從16世紀的意大利開始時興。一開始是一種嚴格按經文歌進行模仿,用對位方式模仿聲部效果的器樂曲,分為幾個段落,往往具有一個共同主題。巴赫的幻想曲,已是一種即興與自由的創作,追求的是一種自由與賦格的嚴整對比的效果。這3首作品中最著名的是《D小調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這首作品中的幻想曲部分多用變化和弦,其中飽含著抒情與戲劇性的高潮,呈現出極其豐富的色彩。賦格曲中,則以半音階進行,顯示出頻繁的速度變化,三聲部,其構成極其精密。


JS巴赫:為古鋼琴而作的前奏曲
JSBACH:Preludes for Clavichord
前奏曲原是教會中眾讚歌的器樂引子,後來變為賦格曲或組曲之前的引子。在巴赫的時代,前奏曲往往成為賦格曲的對比,也有成為獨立的小曲的。巴赫曾先後為古鋼琴作過3套前奏曲:《為WF巴赫而作的9首前奏曲》,BWV924-932,約作於1720年。WF巴赫(Wilhelm Friedemann Bach),威廉•弗里德曼•巴赫(1710—1784)是JS巴赫的第二個孩子和長子;是JS巴赫最為寵愛的兒子,《平均律鋼琴曲集》的第一卷,係為他而作。他在萊比錫大學畢業後,曾是德累斯頓教堂傑出的管風琴演奏家,創作過一些器樂曲。1746年任哈萊聖母教堂的管風琴師,最後的20年,WF巴赫無職業,靠出賣父親的手稿生活,還把父親的一些作品冒充自己的作品。《為WF巴赫所作的這9首前奏曲》分別為
第一號BWV924,C大調;
第二號BWV925,C小調;
第三號BWV926,D大調;
第四號BWV927,F大調;
第五號,BWV928,F大調;
第六號,BWV929,G小調;
第七號,BWV930,G小調;
第八號,BWV931,A小調;
第九號,BWV932,E小調。其中,BWV925、927、932。被認為是偽作。
《6首小前奏曲》,BWV933—938,創作年代不詳,分別為:
第一號,BWV933,C大調;
第二號,BWV934,C小調;
第三號,BWV935,D小調;
第四號,BWV936,D大調;
第五號,BWV937,E大調;
第六號,BWV938,E小調。
《5首前奏曲》,BWV939—943,創作年代不詳,分別為:
第一號,BWV939,C大調;
第二號,BWV940,D小調;
第三號,BWV941,E小調;
第四號,BWV942,A小調;
第五號,BWV943,C大調。



JS巴赫:為古鋼琴而作的賦格曲
JSBACH:Fugue for Clavichord
JS巴赫為大鍵琴而作的賦格曲,有《A小調賦格》,BWV944,(改編自為管風琴而作的賦格BWV543);《C大調賦格》,BWV946,作於1708年;《A大調模仿阿比諾尼的賦格》,BWV950,作於1710年;《B小調模仿阿比諾尼的賦格》,BWV951,作於1710年;《C大調賦格》, BWV953,作於1723年;《降B大調賦格》;BWV954,作於1710年;《降B大調賦格》,BWV955,作於1712年;《A小調賦格》,BWV959,作於1710年;《A小調賦格》,BWV959,作於1710 年。另有BWV945、947、948、949、952、956、957、960,認為是偽作。

JS 巴赫:降B大調隨想曲
JS BACH:Capriccio in Bb
JS 巴赫的《降B大調隨想曲》,BWV992,全名為《為送別即將出發旅行的哥哥而作的隨想曲》,作於1704年。當時,JS 巴赫19歲,正在阿恩施塔特擔任管風琴師,其兄約翰•雅各•巴赫因瑞典國王卡爾二世在居留波蘭時,曾為之所作許多音樂,受到賞識,任命為瑞典的宮廷樂長。此曲乃JS 巴赫為送別兄長而作。隨想曲(Capriccio)的名稱,首先用於16世紀某些意大利牧歌,在巴赫時代,隨想曲用於鍵盤樂器,指一種自由賦格式多少有些暢想的表現方式,這首作品,JS 巴赫在曲首有題辭:“意圖是使其中止旅行後感受朋友們柔情的話語。”全曲從小抒情調始,轉為行板,然後進入“在國外,可能發生的種種事情的象徵”(題辭) ,賦格曲風格,調性變化後以極慢速度進入“朋友們共同的悲嘆”(題辭);然後再進入“無法可想的朋友們,為其集會送別”;然後是通知出發的“馬車夫詠嘆凋”和喇叭聲;最後是模仿馬車、喇叭聲的賦格曲,意味著哥哥出發遠行。這是一首寄託了巴赫深情的作品.


JS 巴赫:16首為獨奏古鋼琴而作的協奏曲
JS BACH:16 Concertos for Solo Clavichord
JS 巴赫為獨奏古鋼琴而作的16首協奏曲,BWV972—987,1708—1717年作於魏瑪。這16首協奏曲分別為:
第1號D大調;BWV972,改編自維瓦爾第的OP.3的第九號;
第2號,G大調,BWV973,改編自維瓦爾第的OP.8的第2號;
第3號,D小調,BWV974,改編自馬爾切洛(Benedetto Marcello)的雙簧管協奏曲;
第4號,G小調,BWV975,改編自維瓦爾第的OP.4第6號;
第5號,C大調,BWV976,改編自維瓦爾第的OP.3第12號;
第6號,C大調,BWV977,源頭不詳;
第7號,F大調,BWV978,改編自維瓦爾第的OP.3第3號;
第8號,B小調,BWV979,源頭不詳;
第9號,G大調BWV980,改編自維瓦爾第的OP.4第1號;
第10號,C小調,BWV981,源頭不詳;
第11號,降B大調,BWV982,改編自恩斯特(Duke Johann Ernst)的協奏曲;
第12號,G小調,BWV983,源頭不詳;
第13號,C大凋,BWV984,改編自恩斯特的協奏曲;
第14號,G小調,BWV985,改編自泰勒曼的協奏曲;
第15號,G大調,BWV986,源頭不詳;
第16號,D小調,BWV987,改編自恩斯特的協奏曲。
這16首協奏曲,因均來目改編作品,藝術價值不大,但均改編自極優美的旋律,非常動聽。


JS 巴赫:為獨奏古鋼琴而作的組曲
JS BACH:Suite for Chavichod
JS 巴赫為獨奏古鋼琴而作的組曲共6首:《A小調組曲》,BWV818,約作於1722年,克滕;《降E大調組曲》,BWV819,約作於1722年,克滕; 《降D大調組曲》,BWV821,約作於1708—1714年,魏瑪;《G小調組曲》,BWV822,作曲年代不詳;《F小調組曲》,BWV823,約作於l708—1714年,魏瑪;《A大調組曲》,BWV824(這一首已查清實質是泰勒曼所作的偽作)。


JS 巴赫:為古鋼琴而作的奏鳴曲
JS BACH:Sonata for Clavichord
JS 巴赫為古鋼琴而作的奏鳴曲,共有5首:《D大調奏鳴曲》,BWV963,約作於1704年;《D小調奏鳴曲》,BWV964(這一首可能是屬於WF巴赫而作的偽作) 。《A小凋奏鳴曲》,BWV965,作曲年代不詳;《C大調奏鳴曲》,BWV966,作曲年代不詳;《A小調奏鳴曲》,BWV967,作曲年代不詳。巴赫這幾首奏鳴曲鮮為人知。

JS 巴赫:為獨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鳴曲與組曲
JS BACH:Sonatas and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
JS 巴赫為獨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鳴曲與組曲一共6首,BWV1001—1006,大約作於1720年,克滕。這6首奏鳴曲與組曲,巴赫設計了小提琴表達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幾乎不可能演奏的對位技巧。它們構成了巴赫小提琴音樂的最高峰巔。在巴赫之後,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很少有人再創作,是因為再也無法逾越這座峰巔。這6首無伴奏奏鳴曲與組曲,第一、三、五為奏鳴曲,二、四、六為組曲,據推測,乃為當時克滕宮廷樂團的小提琴演奏家約瑟夫•史比斯(Joseph Spiess)所作。

這6首奏鳴曲與組曲:
第一號,G小調奏鳴曲,BWV1001,共4個樂章:1.慢板,即興性的前奏曲風格。2.快板,長度達到了94小節的賦格曲。3.西西里舞曲,兩聲部對位法處理的田園風格。4.急板,兩段體,動機出現各種不同變化,形成複音重疊效果。

第二號,B小調組曲,BWV1002,4個樂章由4首舞曲和它們各自變奏組成:1.阿勒曼舞曲,巴赫在原譜上沒有標示速度記號,黑爾曼(Herrmann)版註定為“行板”,阿勒曼舞曲節奏流暢而富於裝飾,設計了巧妙的對位,然後是它的變奏。2.庫朗舞曲,黑爾曼注定為“活潑的快板”,二段體,其變奏主要是十六分音符的斷奏。3.薩拉班德舞曲,黑爾曼指定為“較慢的中板”,二段體,變奏部分黑爾曼指定為“不到較快板”​​。4.布列舞曲,活潑明快,快板,二段體,變奏主要是連續的八分音符斷音型的單音,使用模擬複音技法,在第二段使用真正的複音。

第三號,A小凋奏鳴曲,BWV1003,4個樂章為:1.極慢板,序奏型莊重地擴大,如歌優美地進行。2.精美的賦格曲,屢次使用三重音和四重音。3.行板,寧靜,清純,奧爾版指定為“和緩如歌的行板”。4.快板,活潑似託卡它風格,頗多複音音樂效果。

第四號,D小調組曲,BWV1004,共包括5個樂章,這首因其末樂章的夏空(Ciaccara)舞曲而成為6首中最為著名者。5個樂章為:1.阿勒曼舞曲,黑爾曼指定速度為”較慢的中板”,兩段都以十六分音符的連續為主,有時形成三連音,亦使用附點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有復音效果。2.庫朗舞曲,黑爾曼指定為“較快的快板”,全樂章以八分音符三連音和附點音符為主。3.薩拉班德舞曲,黑爾曼指定為“如行板”。4.吉格舞曲,極快。5.夏空舞曲,黑爾曼注定為“行板”,對位方式,以多重音作成,表達了極深逢的意境,是古今小提琴曲中極重要的一首,常單獨在音樂會上演奏。這個樂章中的主題重複30次之多,每次反复都給以變奏。

第五號,C大調奏鳴曲,BWV1005,共4個樂章:1.慢板,前奏曲風格。2.賦格曲,其主題來自聖詠《來吧,主的聖靈》,這個主題後來出現於同名的聖詠前奏曲,也出現於《愛護我們的》、《神呼叫他的羔羊》兩部清唱劇。3.極慢板,僅有21小節,但多豐富的複音效果。4.更快板。

第六號,E大調組曲,BWV1006,共包括7個樂章:1.前奏曲,黑爾曼指定為“不太快的快板”,此樂章亦在音樂會上經常作單獨演奏,巴赫後來把此曲轉用於清唱劇《我們感謝主》。2.路爾舞曲;黑爾曼指定為“比快板稍慢”,優美的田園風格。3.嘉禾舞曲和迴旋曲,黑爾曼指定為“比較快”。4.小步舞曲I。5.小步舞曲II。兩首小步舞曲都是二段體,各段都反复,黑爾曼指定為“中板”,這兩首小步舞曲,第一小步舞曲是有力的男性風格,第二是溫柔的女性風格。6.布列舞曲,黑爾曼指定速度為“極快”,二段體,反复各段。7.吉格舞曲,二段體。


JS 巴赫:小提琴奏鳴曲
JS BACH:Violin Sonatas
JS 巴赫的小提琴奏鳴曲,一般是指為小提琴和大鍵琴所作的6首奏嗚曲,BWV1014—1019,這6首奏鳴曲在音樂會上不如6首無伴奏演奏的概率高,原因是它對幻想的表達不如無伴奏表達得自由,而在技巧上表現得更加精密。音樂評論家們認為,6首無伴奏是幻想和感情交織的音樂,而這6首數字低音伴奏偏重於技巧化與通過技巧來表達知性。著名的巴赫評論家史懷哲認為,悲痛、神秘感是這6首有伴奏奏鳴曲的主要內涵,“悲痛支配了這些作品,巴赫可能是在失去前妻的印象之下創作的這些作品。”“這些作品如同貝多芬的奏鳴曲,也是表現感情和內在體驗的,但呈現出來的卻是力量代替了熱情。”
第一號,B小調,Bwv1014,共4個樂章:l.慢板,序奏型的前奏曲形,據泰利(CSTerry, 1868—1936)的解讀是:“無上的曲趣與美”。全樂章結構是A—B-B'—A三段體的變形。2.快板,開始是大鍵琴低音和小提琴優美的對話,賦格方式,展現出各種對位技巧,全樂章結構為明確的三段體。2.行板,從小調轉為明朗的大調,旋律附加了不少華麗的裝飾性音型。4.快板,活潑的終曲,以準賦格曲進行的對位法型,二段體,每段都反复。

第二號,A大調,BWV1015,這首第二號是6首奏鳴曲中最著名的一首,與第一首相反,第一首充滿悲痛的情感,這一首卻是充滿明朗的光輝。共4個樂章:1.行板,從賦格方式開始,大鍵琴以模仿的方式推進,中部主題改換以新形式,結尾以如夢般柔美結束。2.較快的快板,大致3段體構成,第一段以大鍵琴低音上小提琴充滿活力的旋律開始,以賦格方式進行,中段以大鍵琴16分音符分散和弦上呈示的小提琴8分音符分散和弦的3小節為新主題。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現。3.稍慢的行板,整個調子幽暗深沉,是一個既優美又深刻的樂章。4.急板,多少有些幽默感,賦格方式的兩段體。

第三號;E大調,BWV1016。這首第三號是介於第一號與第二號中間的作品,它的快樂章如第二號那樣活潑,慢樂章如第一號那樣深沉。共4個樂章:1.慢板,和聲曲風格,旋律如詠嘆調般流暢柔美,音樂評論家們認為,這是一個“在夢中聽見天使在歌唱般的樂章”。2.快板,賦格曲式的二段體,3.不太慢的慢板,夏空舞曲風洛,大鍵琴低音反復不斷採用變奏方式,至65小節為佛里吉亞終止式。4.快板,二段體,急促而充滿喜悅。

第四號,C小調,BWV1017,又是偏於沉痛。共4個樂章:1.西西里慢板,西西里舞曲感傷而如泣如訴的風格。二段體,各段分別反复。第一段旋律即巴赫《馬太受難曲》中女低音詠嘆調《神啊,請憐憫我們》。2.快板,雄壯而有力,三段體。3.慢板,如夏夜般溫曖、寧靜和柔美,主旋律充滿強弱變比,給人以應答的感覺。4.快板,富有生氣,二段體,各段都有反复。

第五號,F小調,BWV1018,這一首在全部6曲中調子最為低沉。共4個樂章:1.最慢板,這一樂章長達108小節,完整的四聲部—大鍵琴以三聲部推進,小提琴在這基礎上奏出獨立的旋律,其開頭動機類似祈求慰籍,這個動機與巴赫自己的八聲部經文歌《來吧,耶穌,來吧》大致相似。巴赫這一樂章中的大鍵琴部分後來曾被舒曼鋼琴四重奏的第三樂章採用。2.快板,二段體,各段分別反复,充滿活潑的生氣。3.慢板,小提琴自始至終都以8分音符雙音進行,大鍵琴以二手交錯呈示32分音符豎琴風般輕快的琶音。4.活潑的快板,三段體,小提琴與大鍵琴之間有絕妙的互為應答。

第六號,G大調,BWV1019,共5個樂章:1.快板,三聲部精彩的對位方式,頻繁使用雙重對位等手法,三段體。2.最慢板,充滿哀傷而優美的旋律。3.快板,這是大鍵琴獨奏曲,完全沒有小提琴,二段體。4.慢板,和第二樂章一樣,只有21小節,小提琴與大鍵琴如泣如訴地應答。5.變為輕鬆愉悅,三段體。

除這一套6首外,小提琴奏鳴曲還有BWV1021,G大調,為小提琴與低音大管而作,大約作於克滕,1120年。共4個樂章:1.柔板,2.活潑的,3.廣板,4.急板。BWV1023,E小調,為小提琴與低音大管而作,大約作於1714—1717年,魏瑪,共3個樂章:1.無速度標記,2.阿勒曼舞曲,3.吉格舞曲。另有懷疑是偽作的兩首:BWV1020,G小調,為小提琴和大鍵琴而作,共3個樂章:1.無速度標記,2.柔板,3.快板。BWV1022,F大調,為小提琴和大鍵琴而作,共4個樂章:1.無速度標記,2.很快的快板,3.柔板,4。急板。BWV1019還有一首BWV1019a,共兩個樂章:1.如歌的,稍為柔板,2.柔板。這些小提琴奏鳴曲總數加起來為10首。

JS 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
JS BACH:Cello Suites
JS 巴赫的獨奏大提琴組曲,BWV1007—1012,大約作於1717年,克滕。巴赫的這一套組曲採取標準的古典組曲形式,即集數種古典舞曲組成。當時克滕宮廷中有兩位古大提琴演奏家阿貝爾與李尼希克,巴赫以這兩位演奏家作為對像作成這套組曲,這套組曲譜系巴赫的第二位妻子安娜•瑪格達琳娜抄下來,原譜沒有速度標記。現在這套組曲的速度標記有多種歷代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所標標誌,公認的版本是19世紀著名大提琴家H.貝爾卡所標,卡薩爾斯所標版本也極為重要。

這一套組曲,第一號,G大調,BWV1007,共6曲:1.前奏曲,中板,自由的即興性。2.阿勒曼舞由,中板,二段體。3.庫朗舞曲,莊嚴的快板,二段體,兩段都反复。4.薩拉班德舞曲,極慢二段體。5.小步舞曲1和2,l是G大調.2是G小調。6.吉格舞曲,快板,二段體。這個吉格舞曲貝爾卡版的弓法有些問題,較正確的是卡薩爾斯版。

第二號,D小調,BWV1008,共6曲:1.前奏曲,較慢的中板,音階進行為主的主題,這個主題各種各樣的轉調、發展,最後是5個最強的和弦。2.阿勒曼舞曲,中板,二段體。3.庫朗舞曲,有力的快板。4.薩拉班德舞曲,極慢板。5.小步舞曲1和2。6.吉格舞曲,二段體。

第三號,C大調,BWV1009。這一首規模最大,其中第五曲布列舞曲最為著名,共6曲;1.前奏曲,莊嚴的快板。2.阿勒曼舞曲,快板,二段體。3。庫朗舞曲,莊嚴的二段體。4.薩拉班德舞曲。5.布列舞曲1和2,1是適中的快板,C大調;2是C小調,二段體。6.吉格舞曲。

第四號,降E大調,BWV1010,共6曲;1.前奏曲,中板。2.阿勒曼舞曲,較慢的快板,二段體。3.庫朗舞曲,莊嚴的二段體。4.薩拉班德舞曲,極慢板。5.布列舞曲1和2,莊嚴的二段體。6.吉格舞曲,較快的快板。

第五號,C小調,BWV1011,共6曲:1.前奏曲,序奏部為極慢板,然後轉為較慢的快板。2.阿勒曼舞曲,莊嚴的二段體。3.庫朗舞曲,二段體。4.薩拉班德舞曲,二段體。5.嘉禾舞曲1和2,第一節奏活潑,第二是平靜的流動,彼此對比。6.吉格舞曲。

第六號,D大調,BWV1012,當初古大提琴為六弦,這首第六號乃巴赫為自己發明的五弦古大提琴而作,此曲結構也比較宏大,共包括6曲:1.前奏曲,剛健有力。2.阿勒曼舞曲,慢板,具洛可可式裝飾的優雅。3.庫朗舞曲,有力的快板,二段體。4.薩拉班德舞曲,二段體,全部使用複音演奏。5.嘉禾舞曲1和2,二段體,這一首也較為著名。6.吉格舞曲,快板。


JS 巴赫:古大提琴奏鳴曲
JS BACH:Viola da gamba sonatas
巴赫為古大提琴和大鍵琴一共創作了3首奏鳴曲,BWV1027—1029。這3首奏鳴曲為當時克滕宮廷的古大提琴演奏家阿貝爾所作,大約作於克騰時期。當時的古大提琴是六弦琴,用現在的大提琴來演奏技巧上有一定難度,這3首奏鳴曲也不如6首無伴奏組曲變化多端,所以現在演出機會不多。但這一組奏鳴曲充分錶現了低音弦樂器優美的表現力。

這3首奏鳴曲,第一號,G大調,BWV1027,共4個樂章:1.慢板,田園曲風的優美主題。2.不太快的快板,賦格曲。3.行板,虔誠的、沉緩的冥想曲風格。4.稍慢的快板,賦格曲。

第二號,D大調,BWV1028,共4個樂章:1.慢板。2.快板,二段體,第一段大部以二重奏方式進行,第二段是古鋼琴呈示的主題形成的賦格曲。3.行板,平靜而富歌謠性質的主題。4.快板。

第三號,G小調,BWV1029,沒有緩慢的序奏,共3個樂章:1.較快的快板。2.慢板,二段體,大提琴與古鋼琴互為模仿地對答歌唱。3.快板,賦格曲
JS 巴赫:長笛奏鳴曲
JS BACH:Flute Sonatas
JS 巴赫的長笛奏鳴曲,根據斯密德《巴赫作品總目錄(BWV)》的記錄,共有8首:《3首長笛與大鍵琴奏鳴曲》,BWV1030—1032、《3首長笛與數字低音奏鳴曲》 ,BWV1033—1035、《C小調長笛獨奏組曲》,BWV1013、《為雙長笛與數字低音而作的奏鳴曲》,BWV1039。這8首中,BWV1031和1033兩首,現在的研究結果懷疑是偽​​作。

這8首長笛奏鳴曲,《3首長笛與大鍵琴奏鳴曲》大約作於1720年,克滕,可能是為當時德累斯頓著名的長笛演奏家布法爾丁(Pierre GabrielBuffardin,1689—1768)而作,巴赫的長笛奏鳴曲,基本是協奏曲形態,即由3個樂章構成。這一套3首奏鳴由:

第一號,B小調,BWV1030,3個樂章是:1.行板,其長笛展示的第一主題是巴赫表哥JB巴赫(Johann Beenhard Bach,1676-1749)《G小調管弦樂組曲》的賦格主題。2.溫柔的最慢板,各段分別反复的二段體,長笛主旋律有豐富的裝飾和巧妙處理的減七和弦。3.急板,此樂章由前半部的急板與後半部的快板兩段構成,急板部分為三聲部賦格曲,快板部分是吉格舞曲節奏。

第二號,降E大調,BWV1031。這一首現在認為可能不是巴赫的作品,研究者認為,此曲在整體技術上缺少巴赫複音音樂的嚴密性,未充分利用長笛的高音區,在終樂章中出現巴赫作品中不曾有過的近於18世紀後期奏​​鳴曲的方式,風格最不像出於巴赫之手。研究者認為,此曲可能是18世紀後期的作品,作曲者最大可能是巴赫的兒子或弟子。全曲3個樂章是:1.中庸的快板,總奏主題由大鍵琴呈示,主奏主題由長笛呈示,如協奏曲般交替。2.西西里舞曲,類似CFE巴赫的多愁善感風格。以唯一主題的三段體作成。3.快板,前半部和後半部分別反复的二段體。第三號,A大調,BWV1032,3個樂章是:1.活潑的快板,這個樂章的後半部遺失,乃由後人所修訂。2.溫柔的最慢板。3.活潑的快板。

《3首長笛與數字低音奏鳴曲》,BWV1033—1035,大約作於1717—1720年,克滕。在巴赫的年代,數字低音是指低音旋律樂器(大鍵琴、古大提琴等)的同時演奏,現在一般都只用大鍵琴來替代,但從聲部數來看,實際這一套作品是三聲部奏鳴曲。這3首奏鳴曲,
第一號,C大調,BWV1033,在《新巴赫全集》(NBAVI3)中;這​​一首沒有收入,懷疑是偽作,具體情況不詳。共4個樂章:1.行板—急板。2.快板,像是圓滑奏方式供快速練習用的練習曲,和聲則非常單純。3.慢板,抒情風格。4.小步舞曲前半、後半由雙小步舞曲構成。這一首作品有濃厚的舞曲風格。
第二號,E小調,BWV1034,共4個樂章:1.不太慢的慢板,和聲趣味重於旋律趣味。2.快板,非常自由的長笛與數字低音之間展開的二聲部賦格曲。3.行板,在自由的小步舞曲節奏上呈示優美的旋律。4.快板,充滿活力的舞曲風格。
第三號,E大調,BWV1035。4個樂章是:1.不太慢的慢板。2.快板,前後部分分別反复的二段體。3.西西里舞曲,也是前後部分分別反复的二段體,二聲部間的應答非常迷人。4.較快的快板,舞曲風格也是前後部分別反复的二段體。
《C小調長笛獨奏組曲》,BWV1013,大約作於1722—1723年,克滕,共4個樂章:1.阿勒曼舞曲,開始部分16分音符分散和弦的不斷律動,演奏有相當的難度。2.庫朗舞曲,快速,明朗而又雄健的風格。3.薩拉班德舞曲,抒情而徐緩。4.英國布列舞曲。
《G大調雙長笛與數字低音奏鳴曲》,DWV1039,大約作於1720年前後,克滕,共4個樂章:1.慢板,由第二長笛首先吹出優美的開頭旋律,兩段體。2.不太快的快板,賦格曲。3.微弱的慢板。4.急板。
JS 巴赫:三重奏奏鳴曲
JS BACH:Trio Sonatas
巴赫所作的三重奏奏鳴曲共有:《D小調雙小提琴與數字低音三重奏》,BWV1036;C大調,《雙小提琴與數字低音三重奏》,BWV1037;G大調,《長笛、小提琴與數宇低音三重奏》, BWV1038;G大調,《雙長笛與數字低音二重奏》,BWV1039。其中,《D小調雙小提琴與數字低音三重奏》,現在被懷疑是偽作。

三重奏奏鳴曲是巴洛克室內樂中的一種重要類型,它以音域相近的兩個上聲部和支持這個二聲部的數字低音聲部組成三個聲部,通常用4種樂器演奏(雙小提琴或雙長笛或雙維奧爾琴)加低音聲部的一把古大提琴(或低音古提琴),烘托伴奏用的一部大鍵琴(或風琴等)。巴赫的時代,許多作曲家都創作了大量的三重奏奏鳴曲,相比之下巴赫創作得太少。這幾首三重奏奏鳴曲,D小調,《雙小提琴與數字低音三重奏》。BWV1036,共4個樂章:l.慢板,以兩把小提琴的彼此模仿為開始,旋即以三度或六度平行進行,開頭動機最後在數字低音中出現。2.快板,兩把小提琴以賦格方式模仿開始,形式如第一樂章。3.最慢板,引子作模仿後轉入和聲化的同時進行。4.比較快的快板,如巴洛克協奏曲以復奏形式構成。《C大調雙小提琴與數字低音奏鳴曲》,BWV1037,大約作於1720年,共4個樂章:1.慢板。2.快速二拍子,完整的賦格曲,包含對位主題在正中間自由展開部分的三段體。3.最慢板,抒情性質,A—B—A的三段體。4.吉格舞曲,急板。《C大調長笛、小提琴與數字低音三重奏鳴曲》,BWV1038,大約作於1720年,共4個樂章:l.最慢板。2.比較快的快板,小賦格曲,其中所用都是主和弦。3.慢板,優美而極富感情。4.急板,二聲部賦格曲。《G大調雙長笛與數字低音奏鳴曲》,BWV1039,大約作於1720年左右,共4個樂章:1.慢板、2.不太快的快板。3.微弱的慢板。4.急板。
JS 巴赫:魯特琴組曲
JS BACH:Lute Suites
魯特琴是一種古老的樂器,其中長頸的長魯特的歷史至少可推溯到公元前2000年,短頸的短魯特約自公元前800年起誕生。大約14世紀從西班牙演變為頸項上有7條弦的歐洲魯特,16世紀,發展成6個弦組11條弦。16、17世紀的魯特琴分為曼多拉、曼多林、安傑利卡等。巳赫為魯特琴所作的組曲共有:《G小調組曲》,BWV995,大約作於1727—1731年,萊比錫;《E小調組曲》,BWV996、大約作於1708—1717年,魏瑪;《C小調組曲》,BWV997,大約作於1737—1741年,萊比錫;《E大調組曲》,BWV1006a,大約作於1725年,萊比錫。為魯特琴而作的音樂,另外還有《降E大調前奏曲、賦格和快板》BWV998,大約作於1740年,萊比錫;《C小凋前奏曲》,BWV999,大約作於1720年,克滕;《G小調賦格》,BWV1000,大約作於1725年,萊比錫。

巴赫的4首魯待琴組曲分別是:第一號,E小調,BWV996,共包括:1.前奏曲,急板,2.阿勒曼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布列舞曲,6.吉格舞曲。第二號,C小調,BWV997,共包括:1.前奏曲,賦格,2.薩拉班德舞曲,3.吉格舞曲。第三號,G小調,BWV995,共包括:1.前奏曲,急板,2.阿勒曼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嘉禾舞曲,6.吉格舞曲。第四號,E大調,BWV1006a;共包括:1.前奏曲,2.路爾舞曲,3.嘉禾舞曲和迴旋曲,4.小步舞曲1和2,5.布列舞曲,6.吉格舞曲。


JS 巴赫:管風琴小曲集
JS BACH:Little Organ Book
JS 巴赫是一個虔誠的宗教徒,他一共為教堂創作了150首管風琴聖詠曲。管風琴聖詠曲是指根據教堂聖詠旋律作曲的一切管風琴曲。在17世紀以前,管風琴並不為教徒的歌唱作伴奏,而是為祭司或合唱團作序奏或和合唱團交替單獨地演奏,是合唱的代用者。根據教會1598年所製定的《斯特拉斯堡(Strassburg)典禮規範》,“在教徒詠唱之前或之間,風琴並非用來演奏不常聽的樂曲或經文歌,而是必須演奏將繼續詠唱的歌曲。為使風琴和歌唱的時間不過分長,風琴師在前奏後的教徒詠唱中間,是不可演奏一次或兩次以L的。”l7世紀的四、五十年代,管風琴在教會中一般已作為教徒詠唱的伴奏。在巴赫的年代,管風琴伴唱的習慣雖已風行,但在萊比錫,管風琴與詠唱還是交替進行的狀態。

因為,管風琴在教堂中早期的作用,是合唱團的代用者或交替者,因此,管風琴聖詠曲在技法、形態上,與聲樂的聖詠經文歌大致一致,是合唱曲也是風琴曲。在巴赫以前,管風琴聖詠曲最​​重要的作品是德國作曲家沙伊德(Samuel Scheidt,1587—1654)的《新樂譜》(Tabulatura nova)(1624年,共3卷)。沙伊德之後,管風琴聖詠曲的發展,形成了完全對立的兩派,一派是以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1637—1704)為代表的北德樂派;另一派是以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1653-1706)為代表的中德樂派。初期的聖詠都是泛模仿經文歌的形式產生,其方式是聖詠旋律每一行為單位的模仿,一行終止後再開始第二行的模仿。這也就是把數個不同主題的賦格曲發展部連接組成一首作品,全曲缺少統一。布克斯特胡德的功績是進一步強調各部之間的差異,加強對比的效果。帕赫貝爾則從變化之中進一步強調了統一。巴赫從這兩派中間汲取營養,則把管風琴聖詠曲這種形式發展到了最高境界。他把帕赫貝爾追求的整體性和布克斯特胡德追求的局部的豐富性有機地統一了起來,從技巧上達到了後人難以逾越的高度。

巴赫的《管風琴小曲集》是風琴聖詠曲中的重要作品,這部曲集編定於1717年,其中的作品大約作於1708—1717 年,魏瑪時期。巴赫在親筆譜開頭,有這樣的文字:“風琴小曲集,這是給以初學的風琴家,以各種各樣方式發展聖詠曲的指引。由於收入此集的聖詠曲是以助奏方式處理腳鍵盤​​,所以也是學習和熟練腳鍵盤技法的指導手冊。願高高在上的神以其神光,助可憐的人依此能有所幫助。”

這部曲集,巴赫原計劃要作曲160首,實際完成的只有45首(BWV599—64​​3)。這些聖詠曲按教堂行事歷次序記錄:待臨節4首,聖誕節8首,為季節遷移而作的3首,救世主顯節2首,蒙難節7首,復活節6首,聖靈降靈節1首,然後是一般性的聖詠曲。按巴赫研究專家施魏策爾(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的說法,這部《管風琴小曲集》是巴赫的“獨有形式,因為它不同於以前的聖詠前奏曲的任何形態,巴赫以4分音符為基本時值,自由構想,副聲部不以定旋律為模型,是自由、如歌的發展。”施魏策爾認為,此曲集是“整個音樂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副聲部的特殊動機是“從聖詠歌詞內容中誕生,又含豐富的詩意”,“把定旋律處理成了詩一般的清晰。”

這部曲集中45首的標題分別是:1.來吧,異教徒的救世主(Nun Komm' der Heiden Heiland),BWV599;2.上帝,通過你的寬容(Gott, durch deine Gute),BwV600;3 .我主基督,唯一的聖子(Herr Christ, der ein'ge Gottes-sohn)BWV601:4.讚美萬能的上帝(Lob sei dem allmachtigen Gott),BWV602;5.伯利恆的幼嬰(Puer natus in Bethlehem ),BWV603;6.稱頌耶穌基督(Gelobet seist du, Jesu Christ),BwV604;7.多麼歡樂的日子(Der Tag des ist so freudenreich),BWV605;8.天國萬歲(Vom Himmel hoch, da komm'ich her),BWV606;9.一群天使來自天國(Vom himmel kem der Engel schar),BWV607;10.我的歡樂全在於你(In dulci Jubilo),BWV608;11.讚美上帝(Lobt Gott, ihr Christen, allzugleich ),BWV609;12.耶穌,我的歡樂(Jesu, meine Frude),BWV610;13.我們當然應當稱頌基督(Christum wir sollen loben schon),BWV611;14.我們是基督的僕人(Wir christenlent'), BWV12;15.幫助我讚美上帝的寬容(Helft mir Gottes Gute preisen),BWV613;16.舊歲已逝(Das alte Jahr vergangen ist),BWV614;17.你是歡樂(In dir ist Freude),BWV615; 18.我平靜而歡樂地走向那裡(Wit Fried' und Freud' ich fahr dahin),BWV616;19.我主上帝,敞開天堂的大門(Herr Gott, num Schleuss den Himmbe auf),BWV617;20.無罪的上帝(O lamm Gottes unschuldig),BWV618;21.基督,你是上帝(Christe, du Lamm Gottes),BWV619;22.基督,你使我們有福(Christus, der uns Selig macht);BWV620;23.耶穌站在十字架上(Da Jesus an dem Kreuze stund'),BWV621;24.啊,人,為你的罪惡痛哭(O Mensch, bewin' dein' sunde gross),BWV622;25.我們感謝你,主耶穌基督(Wir danken dir, Herr Jesu Christ),BWV623;26.上帝拯救我,成全我(Heif Gott, dass mir's gelinge),BWV624;27.基督身陷死囚中(Christ lag in Todesbanden),BWV625;28.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世主(Jesu Christ, Nuser Heiland),BWV626;29.基督的複活(Christ ist erstanden),BWV27;30.神聖的基督的複活(Erstanden ist der beil'ge Christ),WV628;31.莊嚴的日子來了(Erschienen ist der herrliche Tag),BWV629;32.聖子今日獲勝(Heu't triumphieret Gottes sohn),BWV630;33.來吧,造物主,上帝(Komm, Gott Schopfer, heiliger Geist),BWV631 ;34.耶穌基督,幫助我們(Herr Jesu Chrest, dich zu uns wend')BWV632;35.最親愛的耶穌,我們在這兒(Liebster Jesu, Wir sind hier),BWV33;36.這是神聖的摩西( Dies sind die hei'l gen zehn Gebo't),BWV634;37.我們的父親在天國(Vater unser in Himmelreich),BWV35;38.亞當的墜落使一切腐朽(Durch Adam's Fall ist ganz Verderbt),BWV636; 39.幸福降臨我們(Es ist das Heil uns Kommen her),BWV637;40.我呼喚你,耶穌基督(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BWV638;41.主啊,我曾渴望你(In dich hab'ich gehoffet, Herr),BWV639;42.當我身處絕境(Wenn Wir in hochsten Noten sein),BWV640;43.惟有上帝統治一切(Wer nur den lieben Gott lasst walten),BWV641;44.凡人皆有終結(Alle Menschen nussen sterben),BWV642;45.啊,多麼渺小,多麼短暫(Ach wie nichtig,ach wie fluchtig),BWV643。
JS 巴赫:6首舒布勒聖詠曲
JS BACH:6 Schubler Chorales
JS 巴赫的BWV645—650,6首聖詠曲因為1747年由舒布勒出版社出版,故稱為《舒布勒聖詠曲》。這6首聖詠曲有5首(除BWV646)轉自康塔塔。《6首舒布勒聖詠曲》分別是;1.醒來吧,守望之神呼喚我們(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BWV645,此曲轉用於第140號康塔塔中男高音合唱《聽,錫安的守望者之歌》。2.我們逃亡何處?(Wo Sell ich fliches hin),BWV646。3.只服從神的人(Wer nur den lieben Gott Lasst Walten),BWV647,轉自第93號康塔塔,女高音與女中音的二重唱《檔他知道真正的喜悅時》。4.我的靈魂崇拜主(Meine Seele erhebet der Herren),BWV648,轉自第10號康塔塔中女中音與男高音二重唱《他不忘慈悲之心,扶起了以色列的僕人》。5.啊,主耶穌基督,請和我們在一起(Ach bleib'beluns, Herr Jesu Christ),BWV649,轉自第六號康塔塔《黃昏時候請和我們在一起》。6.耶穌,你今天降臨在地上(Kommst du nun, Jesu, Vom Himmel),BWV650,轉自第137號康塔塔《崇拜主》中女中音詠嘆調。

JS 巴赫:18首聖詠曲
JS BACH:18 Chorales
巴赫的《18首聖詠曲》,BWV651—668,約作於1708—1717,魏瑪,成集於1750年,乃舊巴赫全集的編輯魯斯特(Rust)所命名,但新巴赫全集的編者科洛茨(Klotz)卻刪除了第18首,稱為《17首聖詠曲》。

這《18首聖詠曲》是:1.請來吧,聖靈,主神(幻想曲)(Fantasia Super. Komm, heiliger Geist, Herre Gott),BWV651;2.請來吧,聖靈,主神(Komm, heiliger Geist, Herre Gott),BWV652;3.巴比倫流水(An Wasseflussen Babylom),BWV653;4.裝扮吧,我的靈魂(Schmucke dich, O Liebe Seele),BWV654;5.主耶穌基督,請幫助我們( Hers Jesu Christ, dich zu uns wend),BWV655;6.啊,無罪的神的羔羊(O Lamm Gottes unschuldig),BWV656;7.眾人齊來感謝上帝(Nun danket alle Gott),BWV657;8.我不會離開上帝(Von Gott will ich nicht lassen),BWv658;9.來吧,異教徒的救世主(Nun Komm,der Heiden Heiland),BWV659;10.來吧,異教徒的救世主(三重唱)(Trio super, Nun komm, der Heiden Heiland),BWV660;11.來吧,異教徒的救世主(Nun Komm, der Heiden Heiland),BWV661;12.讚美高高在上的上帝(Allein Gott in der Hoh' Sel Ehr'), BWV662;13.讚美高高在上的上帝(三重唱〕(Trio Super,Allein Gott in der Hoh' sel Ehr')BWV663;14.讚美高高在上的上帝(A1lein Gott in der HOh' sel Ehr'),BWV664;15.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世主(Jesus Christus, user Heiland),BWV665;16.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世主(Jesus Christus, unser Heiland),BWV666;17.來吧,造物主,上帝(Komm,Gott Schopfer, heiliger Geist ),BWV667;18.我們煩惱之極(Vor deiner Thron tret' ich),BWV668(此曲根據《管風琴小曲集》的第42首改編)。


JS 巴赫:古鋼琴練習曲集第三卷
JS BACH:Clavier Ubung 3 Teil
JS 巴赫的《古鋼琴練習曲集》第一卷,包括6首組曲,BBV825—830;第二卷,包括《意大利協奏曲》、《法國組曲》和《英國組曲》;獨有這第三卷,實際是21首風琴曲(BWV669—689),第三卷的出版日期是1739年,巴赫為這一卷親筆寫的題辭是:“古鋼琴練習曲集,第三卷,根據教理問答歌及其它各種風琴前奏曲而成集,為安慰愛好此種樂曲的愛好者,尤其是專家的情感……。”

這部古鋼琴練習曲集中所包含的21首,實際是管風琴眾贊前奏曲,由管風琴曲所組成的此曲集,為什麼命名為《古鋼琴練習曲》呢?原因大約一是因為《古鋼琴練習曲》當時已成為很著名的曲集,以其為名稱便於請刪除此帖;二是因為其中也包含了數首可以用古鋼琴演奏的作品。這部曲集的另一名稱是《管風琴彌撒曲》,因為其中的結構和路德派教堂彌撤儀式的順序一致:前後由前奏曲(第一首)和三重賦格曲(末首)成為呼應,中間各部分順序為:《憐憫經》、《榮耀頌》,《十誡歌》、《信經》、《主禱歌》、《洗禮歌》、《悔改歌》、《聖餐歌》 。除《榮耀頌》,各首聖詠都分為使用腳鍵盤的大曲和使用手鍵盤的小曲兩種,大小兩種曲子是按照路德教的《大教理問答書》和小教理問答書》而作。而《榮耀經》,3首則像徵三位一體。

這套《古鋼琴練習曲集第三卷》中所包含的21首分別是:《憐憫經》BWV669—674,根據3首聖歌的內容,1.《上主,求你憐憫》(Kyrie, Gott Vater in Ewigkeit),BWV669(大曲),BWV672(小曲)。2.《基督,求你憐憫》(Christe, aller Welt Trost),BWV670(大曲),BWV673(小曲)。3.《神聖的神憐憫我》(Kyrie, Gott Heiliger Geist),BWV671(大曲),BWV674(小曲)。大曲都是精緻的風琴經文歌,小曲都是聖詠準賦格曲。《榮耀經》,BWV675—677,根據聖詠《天主高高在上,願榮耀歸於你》(Allein Gott in der Hoh sei Ehr)而作成的3首,第一首,BWV675,小曲,三聲部,纏繞著旋律(中音部)的二聲部象徵天使的飛翔。第二首,BWV676,大曲,類似“6首奏鳴曲”的協奏曲形態三聲部。第三首,BWV677,聖詠準賦格曲。《十誡歌》,BWV678、679,根據聖詠《聖哉十誡》(Dies sind die nei1' gen zehn),第一首,Gedote,BW678,右手二聲部和腳鍵盤的進行各自獨立,三聲部中間出現長音符的定旋律賦格。按施魏爾澤的解釋,自由的副聲部表現人世間道德的墮落,而賦格的定旋律象徵神的哲理。第二首,聖詠準賦格曲,主題來自聖詠第一行的裝飾型,其中穿插了10次吉格舞曲的節奏。《信經》,BWV680,681,根據聖詠《我們一起相信唯一的神》(Wir glauben all'an einen Gott)而作的兩首,第一首,BWV680,聖詠賦格曲,此曲使用了與主題發展無關的頑固低音,其堅定的步伐似乎象徵信仰下可動搖,末段出現聖詠的末行。第二首,BWV681,聖詠準賦格曲,法國序曲的風格,象徵著主的全能。《主禱歌》,BWV682、683,根據聖詠《我們的天國之父》(Vater unser im Himmelreich)而作的兩首,第一首,BWV682,五聲部,手鍵盤是四聲部,腳鍵盤演奏第五聲部,手鍵盤的四聲部中,二聲部是聖詠旋律的賦格,其它二聲部是由裝飾化的聖詠旋律第一行形成。富於節奏變化的華麗旋律,並互相模仿,此曲是多里亞調式。第二曲,BWV683,聖詠前奏曲。《洗禮歌》,BWV684,685,根據聖詠《我們的主基督來到約旦河》(Christ, unser Herr, Zum Jordan Kam)所作的兩首。第一首,BWV684,腳鍵盤演奏定旋律的8尺管,以在下面不間斷流動的16分音符象徵基督之血的約旦河。第二首,BWV685,以極複雜的對應手法作成的聖詠準賦格曲。《悔改歌》,BWV686,687,根據聖詠《我從深淵中呼喚你》(Aus tiefer Not Schreich zu dir)而作的兩首,第一首,BWV686,使用二重腳鍵盤的六聲部曲,佛利吉亞調式,六聲部之中四聲部在低音部的蠕動形成暗淡、陰沉的效果,象徵深淵之中的困苦壓迫。第二首BWV687,升f音上的佛利吉亞調式。《聖餐歌》,BWV688,689,根據聖詠《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世主》(Jesus Christus unset Heiland)而作的兩首。第一首.BWY688,定旋律在次中音使用腳鍵盤,纏繞在旋律的上二聲部分別用不同的手鍵盤演奏,形成似是二聲賦格曲的發展,這個主題據說是指示聖詠的歌同, “你們信仰不可動搖”。第二首,BWV689,F調多利亞調式,完美的賦格曲。

按長久以來的方式,這套“管風琴彌撒曲”的首曲和終曲,都以《降E大調前奏曲與賦格曲》予以結合BWV552,這是自格利潘克爾(F. Griepenkerl ,1782—1849)以來的習慣。這種結合的演奏方式,據斯泰格利希(Stegich)的解說,前奏曲與三重賦格曲都像徵為三位一體,第一重表示統治者,第二重表示轉生為人類的主之子,第三重表示聖靈的降臨。按過去的形式,4首二聲部曲BWV802—805,也與這套“管風琴彌撒曲”一起演奏,有人認為,這4首二聲部曲是為《聖餐歌》伴奏而作,斯泰格利希認為4首分別像徵氣、水、土、火。現在的演奏則一般都把這4首排除在外,認為它們實際是鋼琴曲而非風琴曲。


JS 巴赫:眾贊前奏曲
JS BACH: Choral preludes
巴赫創作了大量為管風琴而作的《眾贊前奏曲》,除《古鋼琴練習曲集》第三卷《管風琴彌撒曲》21首外,另外的計有:BWV690—771,83首,它們是:
BWV690;《唯有上帝統治一切》(Wer nur den lieben Gott lasst wdlten)
BWV691:《唯有上帝統治一切》(Wer nur den lieben Gott lasst walten);
BWV692;《啊,上帝,主》(Arh Gott und Herr,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693:《啊,上帝,主》(Ach Gott und Herr,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694:《我逃向何處》(Wo soll ich fliehen hin)
BWV695;《基督身陷死囚中》(Christ lag in Todes Barden);
BWV696:《我們理應稱頌基督》(Christum wir sollen loben schon);
BWV697:《耶穌基督受到稱頌》(Golobet seist du Jesu Christ);
BWV698;《我主基督;唯一的聖子》(Herr Christ der einig Gottes sohn)
BWV699;《來吧,異教徒的救世主》(Nun Komm, der Heiden Heiland);
BWV700:《天國萬歲》(Vom Himmei hoch, da komm ich her)
BWV701;《天國萬歲》(Vom Himmel hoch, da Komm ich her);
BWV702:《耶穌是我的安慰》(Das Jesulein solldoch mein Trost,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03:《聖子來了》(Gottes sohn kommen);
BWV704:《讚美萬能的上帝》(Lob sei allmachtigen Gott);
BWV705:《亞當的墜落使一切墜落》(Durch Adam's Fall ist ganz Verderbt,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06:《最親愛的耶穌,我們就在這兒》(Liebster Jesu, wir sind hier);
Bwv707;《我的一切都歸上帝所有》(Ich hab' mein sach,Gott heimgestellt,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08:《我的一切都歸上帝所有》(Ichhab'mein sach, Gott Heimges tellt,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09;《耶穌基督,幫助我們》(Herr Jesu Christ,dich zu uns wend);
BWV710:《我們是快樂的基督的僕人》(Wir Christenleut habn jetzund Frend);
BWV711:《讚美天上唯一的上帝》(Allein Gott in der hon Sei Ehr);
BWV712:《主啊,我曾渴望你》(In dich hab ich gehoffet, Herr);
BWV713:《耶穌,我的歡樂》(Jesu, meine Freude);
BWV714:《啊,上帝我主》(Ach Gott und Herr);
BWV715:《讚美天上唯一的上帝》(Allein Gott in der Hoh sei Ehr);
BWV716:《讚美天上唯一的上帝》(賦格曲,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17:《讚美天上唯一的上帝》;
BWV718:《基督身陷死囚中》(Christ lag in Todes Banden);
BWV719:《充滿歡樂的一天》(Dar Tag, der ist so freudenreich,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20:《堅固的堡壘是上帝》(Ein feste Burg ist user Gott);
BWV721:《主啊,憐憫我的不幸》(Erbarmdich mein, O Herre Gott);
BWV722:《耶穌基督受稱頌》(Celobet seist du, Jesu Christ);
BWV723:《耶穌基督受稱頌》(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24:《上帝,透過你的寬容》(Gott,durch deine Gute);
BWV725:《上帝,我們讚美你》(Herr Gott,dich loben wir);
BWV726:《耶穌基督,幫助我們》(Herr Jesu Christ, dich zu uns wend);
BWV727:《真誠地期望》(Herzlich tut mich Verlangen);
BWV728:《耶穌,我的信心》(Jesus, meine Zuversicht);
BWV729:《歡樂的佳節》(In dulci Jubilo);
BWV730:《最親愛的耶穌,我們在這兒》(Liebseer Jesu, wir sind hier);
BWV731:《最親愛的耶穌;我們在這兒》;
BWV732:《讚美上帝》(Lobt Gott, ihr Christen allzugleich);
BWV733:《我的靈魂見到了主》(Meine Seele erhehet den Herren);
BWV734:《愛基督使你們歡樂》(Nun freut euch,lieber Christen Ggmein,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34a:《愛基督使你們歡樂》;
BWV735:《我將和你道別》(幻想曲,Valet Will ich dir geben);
BWV736:《我將和你道別》;BWV737:《我們的父親在天國》(Vater unser im Himmelreich);
BWV738;《天國萬歲》(Vom Himmel hoch, da Kamm ich her);
BWV739:《晨星閃耀多麼美好》(Wie Schon leucht't uns der Morgenstern);
BWV740;《我們一切相信天主》(Wir glauben。a11'an einen Gott, Vater,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41:《啊,上帝從天國看透一切》(Ach Gott Vom Himmel Sieh darein);
BWV742:《啊,主,饒恕我的罪》(Ach Herr mich armen Sunder,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43;《啊,什麼是我們的生活》(Ach,was istdoch uuser Leben,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44:《上帝在我的一切之上》(Auf Meinen liben Gott,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45:《走出深深的困境》(Aus der Tiefe rufe ich,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46:《基督使我們感到驚訝》(Christ ist erstanden,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47:《基督,來自天國的力量》(Christus der uns Selig macht,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48:《天堂就在我們身邊》(Gott der Vater Wohn' uns bei,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49:《主耶穌基督,幫助我們》(Herr Jesu Christ, dich zu uns wend';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50:《主耶穌基督,照亮我的生命》(Herr Jesu Christ, mein's Lebens Licht,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51:《在受難日》(In dulco Jubilo,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52:《耶穌,我的靈魂》(Jesu, der du meine Seele,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53:《耶穌,我的歡樂》(Jesu, meine Freude);
BWV754:《最親愛的耶穌,我們在這兒》(Liebster Jesu, Wir sind hier,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55:《愛基督使你們歡樂》(Nun freut euch, Lieben Christen,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56:《在森林中安息》(Nun ruben alle Walder,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57:《啊,神聖的上帝》(O Herre Gott, din gottlich's Wort,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58:《啊,父親,萬能的上帝》(O Vater, allmachtiger Gott,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59:《給你美好的靈魂》(Schmucke dich, O liebe Seele;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60:《我們的父親在天國》(Vater unser im Himmelreich,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61:《我們的父親在天國》(懷疑是偽作);
BWV762;《我們的父親在天國》(懷疑是偽作);
BWV763:《晨星閃耀多麼美好》(Wie Schon leuchtet der Morgensten,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64:《晨星閃耀多麼美好》;
BWV765:《我們一切相信主》(Wir glanben all'an einen Gott,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66:《基督,我們一天的光明》(Christ, der du bist der helle Tag);
BWV767:《啊,主,有益的主》(O Gott, du frommer Gott);
BWV768:《善良的耶穌》(Sei gegrusste Jesu gutig);
BWV769:《天國萬歲》(Vom Himmel hoch, da kommich her);
BWV770:《啊,什麼使我們有罪》(Ach, Was Soll ich Sunder machen?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771:《讚美天上唯一的上帝》(Allein Gott in der Hoh Sei Ehr')。
巴赫這些《眾贊前奏曲》大約都作於1708—1717年,魏瑪時期。

JS 巴赫:為管風琴而作的6首三重奏奏鳴曲
JS BACH:6 Trio Sonatas for Organ
巴赫為管風琴而作的6首三重奏奏鳴曲,BWV525—530,大約作於1727年,萊比錫。這6首三重奏奏鳴曲分別是:
第一號,降E大凋;
第二號,C小調;
第三號,D小調;
第四號,E小調;
第五號,C大調;
第六號,G大調。
JS 巴赫:為管風琴而作的前奏曲與賦格
JS BACH:Preludes and Fugues for organ
JS 巴赫為管風琴而作的前奏曲與賦格,共有:《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31,大約作於1707年;《D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32,大約作於1708—1717年;《E小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33,大約作於1708年,《F小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34,大約作於1708—1717年;《G小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35,大約作於1708—1717年;《A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36,大約作於1708年—1717年;《D小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39,大約作於1720年;《G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41,大約作於1708—1717年;《A小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43,大約作於1708一l717年;《B小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44,大約作於1727—1731年;《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45,大約作於1708—1717年;《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47,大約作於1723年;《E小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48,大約作於1727—1731年;《C小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49,大約作於1708—1717年;《G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50,大約作於1708年;《A小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51,大約作於1708年,《降E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52;大約作於1739年;《E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566,大約作於1708年;這19首前奏曲與賦格中,最為著名的是D大調,BWV532、A小調,BWV543、C大調,BWV547和E小調,BWV548。

JS 巴赫:為管風琴而作的8首小前奏曲與賦格
JS BACH:8 Little Preludes and Fugues for Organ
JS 巴赫為管風琴而作的8首小前奏曲與賦格,BWV553—560。BWV553:C大調;BWV554:D小調;BWV555:E小調;BWV556:F大調;BWV557:G大調;BWV558:G小調;BWV559:A小調;BWV560:降B大調。
 JS 巴赫另作有3首為管風琴而作的前奏曲:BWV567—569。BWV567:C大調(此首懷疑是偽作);BWV568:G大調;BWV569:A小調。
JS 巴赫作有8首為管風琴而作的賦格曲,BWV574—581。BWV574:G小凋;BWV575:C小調;BWV576:C大調;BWV577:G大調;BWV578:C小調;BWV579:B小調;8WV580:D大調;BWV581:G大調(其中BWV576、577、 580、581懷疑是偽作)。
JS 巴赫:為管風琴而作的託卡它與賦格
JS BACH:Toccatas and Fugues for Organ
JS 巴赫為管風琴而作的託卡它與賦格一共有3首:《D小調多利安託卡它與賦格》,BWV538;《F大調託卡它與賦格》;BWV540;《D小調託卡它與賦格》,BWV565。這3首中最膾炙人口者,是D小調,BWV565,斯托科夫斯基曾把它改編為管弦樂。這首BWV565大約作於1708—1717年。現模最大的是F大調,BWV540,大約作於1716年,而D小調,BWV538,使用的是多利安調式,大約作於1708—1717年。除這3首託卡它與賦格外,還有一首《C大調託卡它、慢板與賦格》,BWV564,這首BWV564大約作於1709年,在託卡它與賦格之間插入慢板,形成意大利協奏曲的三樂章方式。


JS 巴赫:為管風琴而作的幻想曲與賦格
JS BACH: Fantasias and Fugues for Organ
JS 巴赫為管風琴而作的幻想曲與賦格一共4首:《C小調幻想曲與賦格》,BWV537,大約作於1708—1717年;《G小調幻想曲與賦格》,BWV542,大約作於1717—1723年;《A小調幻想曲與賦格》,BWV561(此首懷疑是偽作);《C小調幻想曲與賦格》,BWV562,大約作於1708—1717年。這4首中最為著名的是BWV542。

除4首幻想曲與賦格,巴赫還作了5首幻想曲;《B小調幻想曲》,BWV563,大約作於1707年;《C大調幻想曲》,BWV570、大約作幹1707年;《 G大調幻想曲》,BWV571(此首懷疑是偽作);《G大調幻想曲》,BWV572,大約作於1708年;《C大調幻想曲》,BWV573,大約作於1722年。


JS 巴赫:管風琴作品全集
JS BACH:Organ works
JS 巴赫創作了大量的管風琴作品,這些管風琴作品,一部分為管風琴聖詠曲,包括《管風琴小曲集》,BWV599—64​​4,45首;《6首聖詠曲》(《舒布勒聖詠》) ,BWV645—650;《18首聖詠曲》,BWV665—668;眾贊前奏曲,BWV669—771,103首。另一部分是幻想曲、前奏曲、託卡它和賦格曲,三重奏鳴曲等展技型作品,BWV525—598,大約70多首。
JS 巴赫:巴沙加牙舞曲,田園曲
JS BACH: Passacaglia & Pastorale
JS 巴赫所作的管風琴作品中,有幾首著名的小曲,它們是C小調《巴沙加牙舞曲》,BWV582,大約作於魏瑪時期,具體年代不詳;《F大調詠嘆調》,BWV587,大約作於魏瑪時期,具體作曲年代不詳;《D小調坎佐納》(歌調),BWV588,大約作於1715年;《D大調大二拍》(BWV589,此首懷疑是偽作)和F大調《田園曲》,BWV590,大約作於1710年;《踏板練習曲》,BWV598,大約作於魏瑪時期,具體年代不詳。這幾首中,最為著名的是《巴沙加牙舞曲》和《田園曲》。巴沙加牙是一種古老的舞曲,是在低音部反复的頑固主題的一種變奏曲,在巴赫時代,這種形式已落伍,這首作品分為巴沙加牙舞曲和賦格兩部分,因此也稱為《巴沙加牙舞曲與賦格曲》。這首作品萊斯庇基、斯托科夫斯基和奧曼迪分別有3種改編為管弦樂的版本,此曲在巴沙加牙舞曲部分有精緻的20段變奏,然後是四聲部賦格。《田園曲》是意大利風俗的古老音樂體裁,在當時,這種形式並非表現田園氛圍,而是一種慶祝基督聖誕的音樂,這首《田園曲》全曲分為4段:1.F大調.2.C大調,3.C小調,4.F大調。


JS 巴赫:音樂的奉獻
JS BACH: The Musical offering
JS 巴赫的《音樂的奉獻》BWV1079,作於1747年。1747年巴赫到柏林看望他的愛子卡爾•菲利普•艾曼紐•巴赫(Carl Philip Emanuel Bach),當時柏林的腓德烈大帝請他到宮中獻藝,他根據腓德烈大帝所給主題,即興創作演奏尋求曲(Ricercare,略長的賦格),使大帝讚歎不已。從柏林回萊比錫後,巴赫根據腓德烈大帝所給主題作成一套作品,獻給大帝,他自己親筆作了獻詞,這部作品共包括:1.三聲部尋求曲,樂器配置:古鋼琴獨奏;2.無終卡農曲,樂器編制: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3.各種卡農曲:a.二聲部卡農(兩把小提琴);b.由小提琴演奏的二聲部同度卡農(兩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C.二聲部反行的;d.二聲部擴大與反行的(兩把小提琴和一把中提琴);e.每次升高一全音,變調的​​二聲部(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各一把);4.卡農型賦格,樂器編制:長笛(或小提琴)、古鋼琴;5.六聲部尋求曲(古鋼琴獨奏);6.二聲部卡農(中提琴與大提琴);7.四聲部卡農(3把小提琴和大提琴);8.三重奏(長笛、小提琴、古鋼琴);9.無終卡農(樂器與8同)。


JS巴赫:賦格的藝術
JS BACH: the Art of Fugue
JS 巴赫的《賦格的藝術》,BWV1080,作於他生命的最後階段,大約是1749—1750年。1749年,巴赫將要失明,身體也日見衰退,這部作品可看作是他的音樂遺囑。這部曲集共包括22首賦格與卡農,但其編號只有19首,原因是16、17、18各號均含兩曲,而第十九號未完成。在第十九號中,巴赫想把自己的姓名作成B—A—C—H4個主題組成的四聲部賦格,可惜未完成:他的手跡停止的地方就是這位大師要將他的名字的第四個字母填上去的地方。這部作品被看成是高級對位的教科書,全曲分為;1.對位法第一,4聲部賦格;2.對位法第二,4聲部賦格;3.對位法第三,4聲部賦格;4.對位法第四,四聲部賦格;5.四聲部賦格;6.法國型的四聲部賦格;7.擴大與縮小的四聲部賦格;8.3聲部賦格;9.12度的4聲部賦格;10.10度的4聲部賦格;11.4聲部賦格;12.8度卡農;13.反行的擴大卡農;14.在3度對位上的10度卡農;15.在5度對位上的12度賦格;16.對位法第十六,4聲部賦格(正反兩首);17.3聲部賦格(正反兩曲);18.兩台古鋼琴賦格曲(正反兩首);19.​​3個主題的賦格曲,實際出現BACH4個主題。這部作品,巴赫只對第十八號兩首作品注定了使用的樂器,早期研究,認為此曲集應由附有踏板的古鋼琴或管風琴演奏。自20世紀後由指揮家卡爾•斯特勞貝(K.Straube,1873—1950)1927年第一次以管弦樂的方式演奏,編曲是格拉薩(W.Graser,1906—1928)。他在18歲時改編了這部作品,22歲時自殺身死,現在這部作品的演奏,基本使用古鋼琴。

JS 巴赫:康塔塔全集
JS BACH:Cantatas
康塔塔,意大利文,原意是歌唱,在17世紀初,康塔塔是一種單聲部的戲劇性牧歌,用魯特琴與通奏低音伴奏。17世紀後期,發展為分幾個聲部演唱,有些由宣敘調組成,有些則是一連串的詠嘆調。當時分為室內演唱的世俗康塔塔與教會演唱的宗教康塔塔兩種,18世紀成為更適合於劇場演出的音樂,其結構通常由一段利都奈羅(Ritornello)、一段具兩個對比主題的詠嘆調和結尾呼應的利都奈羅組成。利都奈羅是意大利文,意為小的反复,指器樂引子的反復和整個樂隊返回演奏的部分。18世紀的康塔塔主要用於教堂,用一個或幾個獨唱者、合唱、管風琴和樂隊,歌詞采用聖經經文。在巴赫以前,泰勒曼、許茨、亨德爾都對這種形式的發展起過作用,巴赫在此基礎上發展而形成了典範。

巴赫的康塔塔大部分是宗教性的,這些宗教康塔塔建立在路德讚美詩的傳統之上,馬丁•路德(1483—1564)的宗教改革,規定教友共同參與禮拜儀式。為這目的,他首創在宗教儀式中採用德語而不用拉丁語。路德和他的助手們創作了第一批讚美詩,巴赫在路德讚美詩基礎上,使康塔塔這種形式得以更加完美。當時的德國康塔塔吸收了歌劇中的宣敘調、詠嘆調、二重唱的風格;吸收了法國歌劇序曲與意大利器樂表現的色彩感,變成一種完美的藝術整體。宗教性的康塔塔在宗教儀式中和佈道及佈道後的祈禱一樣,與當天宣講的福音書有關。宗教年度的每一個星期天都需要一部康塔塔,加上假日和特殊場合所需的作品,每年大約需要60部康塔塔。巴赫大約創作了總數4—5套的康塔塔,總計在300首左右,除散佚的以外,現在留下來的大約有200多首宗教康塔塔。除宗教康塔塔外,還有一些世俗康塔塔

巴赫的宗教康塔塔
巴赫的宗教康塔塔,按編號登記,計有:BWV1:《晨星閃耀多麼美麗》(Wie Schon leuchter der Morgenstern chorade),首演:1725年;BWV2:《啊上帝,你從天國看透一切》( Ach Gott, VomHimmel Sieh derein,Chorale),首演:1724年;BWV3:《啊上帝,有多少痛苦的人》(Ach Gott, Wie manches, Herzeleid, Chorale),首演:1725年;BWV4:《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鎖上》(Christ lagnin Todes Banden, Chorale),首演:1708年;BWV5:《我該逃往何處》(Wo Soll ich fiebhen hin, Cborale),首演;1724年;BWV6: 《黃昏時候,請和我們在一起》(Bleib bei uns, denn es Will Ahend wenden),首演:I725年;BWV7:《我主基督來到約旦河》(Christ unser Herr zun Jordan Kam, Chorale),首演:1724年;BWV8:《最親愛的上帝,我何時死去?》(Liebster Gott, Wann Werd ich Sterben? Chorale),首演:1724年;BWV9:《幸福降臨我們》(Es ist das Heil uns Kommen her, chorale),首演:1732—1735年;BWV10:《我的靈魂頌揚主》(Meine seel erhebt den Herren),首演:1724年;BWV11:《頌揚上帝》(Lobet Gott in Seinen Reicben),首演:1735年;BWV12:《眼淚、嘆息、顫抖、悲傷》 (Weine, Klagen, Sorgen,Zagen),首演:1714年;BWV13:《我的嘆息,我的眼淚》(Meine Seufzer, meine Tranenr),首演:1726年;BWV14:《要是上帝這時不和我們在一起》(War Gottnicht mit uns diese Zeit, chorale),首演:1735年;BWV15:《您是我的靈魂》(Denn du wist meineseele, 此首懷疑是偽作);BWV16:《上帝我主,我們頌揚您》(Herr Gott, ich loben wir),首演:1726年;BWV17:《誰奉獻謝意,誰就頌揚我》(Wer Dank Opfert, der Freeiser mich),首演:1726年;BWV8:《恰似雨雪從天降》(Gleichwie der Ragen und Schnee Vom Himmel Fulle),首演:1714年;BWV19:《他開始為自己爭執》(Es erhub sich ein Streit),首演:1726年;BWV20:《啊,永恆,響亮的名詞》(O Ewigkeit, du Donnerwort, chorale),首演:1724年;BWV21:《我曾有許多苦惱》(Ich hatte viel Bekummernis),首演:1714年;BWV22:《耶穌接納了12門徒》(Jesus nahm zu sich die Zwolfe),首演:1723年;BWV23:《真正的上帝的大衛之子》(Du wahrer Gott und Davids sohn),首演:1723年;BWV24:《一個未受玷污的人》(Ein ungefarbt Gemute),首演:l723年;EWV25:《我的肉體沒有健康》(Es ist nicht Gesundes an meinem Leibe),首演:1723年;BWV26:《啊,多麼短暫,多麼微不足道》(Ach wie fluchtig, ach wie nichtig, chorale),首演;1724年;BWV27:《誰知我的死期有多近》(Wer weiss, wie nahe mir mein Ehdel chorales),首演:1726年;BWV28:《年終歲末頌揚上帝》(Gott lob! nun geht das Jahr zu Ende),首演:1725年;BWV29:《上帝,我們感謝您》(Wir danken dir, Gott, Wir danken dir),首演:1731年;BWV31:《歡樂啊,得到拯救的人們》(Freue dich, erloste Schar),首演:1738年;BWV31:《天國歡笑,人間歌唱》(Der Himmel lacht! die Erde Jubilieret),首演:1715年;BWV32:《最親愛的耶穌,我的渴望》(Liebster jesu, mein Velanged, dialogue),首演:1726年;BWV33:《主耶穌,只是為了您》(Allein zu dir, Herr Jesu Christ, chorale),首演:1724年;BWV34:《啊,永恆的火》(O ewiges Feuer, O Ursprung der Liebe),首演:1740年;BWV34a:《啊,水恆的火》,首演:1726年;BWV35:《精神的家園被俗世騷擾》(Geist und seele wird verwirret),首演:1726年;BWV36:《歡樂地向上飛升》(Schwingt freudig euch empor),首演:1731年; BWV37:《請相信並接受洗禮》(Wer da glaubet und getauft wird),首演:1724年;BWV38:《從更深的苦難中向您呼喚》(Aus tiefer Not Schrei ich zu dir, Chorale),首演:1724年;BWV39:《您的麵包趕走飢餓》(Brich dem Hungrigen dir Brot),首演:1726年;BWV40:《上帝之子出現了》(Dazu ist erschienen der Sohn Gottes),首演:1723年;BWV41:《此時頌揚耶穌》(Jesu, unm sei gepreiset, Chorale),首演:1725年;BWV42:《夜晚共同的安息日》(Am Abend sber desselbigen sabhats),首演:1725年;BWV43:《上帝在歡呼中來到》(Gott laheret auf mit Jauchren),首演:1726年;BWV44:《你們將要入迷》(Sie werden euch in die Bann tun),首演:1724年;BWV45:《對你說》(Es ist dir gesagt),首演:1726年;BWV46:《在驚恐中不安》(Schauet doch und schet),首演:1723年;BVV47:《誰來提升他自己》(Wer sich selbst erhuhet) ,首演:1726年;BWV48:《我這不幸的人,誰將拯救我》(Ich elender Mensch, wer wird mich erlosen),首演:1723年;BWV49:《我帶著渴望在尋找》(Ich geh und suche mit Verlangen, dialogue),首演:1726年;BWV50:《幸福和力量就在這兒》(Nun ist das Heil und Sie Kraft),首演年代不詳;BWV51:《歡呼上帝》(Jauchzet Gott in alien Landen!)首演:1730年;BWV52:《虛妄的世界,我不相信你》(Falache welt,dir trau ich nicht),首演:1726年;BWV53:《受到打擊的時刻》(Schlage doch, gewunschte Stunde),此首懷疑是偽作;BWV54:《抵抗罪孽》(Widerstehe doch der sunde),首演:1714年;BWV55:《我這窮人,我這有罪的奴僕》(Ich armer Mensch, ich sundenknecht) ,首演:1714年;BWV56:《我願背起我自己的十字架》(Ich will den kreuzstab gerne tragen),首演:1726年;BWV57:《升天的人》(Selig ist der Mann, dialogue),首演:1725年;BWV58:《啊上帝,世間有這麼多的苦惱》(Ach, Gott, Wie manches Herzleid, dialogue),首演:1727年;BWV59:《誰愛我,就應遵我言》 (Wer mich liebet, der wird mein Wort halten),首演:1723—1724年;BWV60:《啊,水恆,響亮的字眼》(O Ewigkeit, du Donnerwort, dialogue),首演:1723年;BWV61: 《來吧,異教徒的救世主》(Nun komm, der Heiden Heiland, chorale),首演:1724年;BWV62:《來吧,異教徒的救世主》;首演:1724年;BWV63:《基督,嘲諷這一天》(Christen, atzet diesen Tag),首演:1716年;BWV64:《看,這樣的愛》(Sehet, welch eine Liebe),首演:1723年;BWV65:《他們都將來自賽巴王國》(Sie, werden aus saba alle kommen),首演:1724年;BWV66:《歡樂啊,你們的心》(Erfreut euch, ihr Herzen, dialogue),首演:1724年; BWV67:《心系耶穌基督》(Halt im Gedachtnis Jesum Christ),首演:1724年;BWV68:《上帝熱愛世界》(Also hat Gott die welt geliebt),首演:1725年;BWV69:《我的靈魂頌揚主》(Lobe den Herrn , meine seele),首演:1740年;
19:56

BWV70:《守夜!祈禱!祈禱!守夜!》(Wachet! betet! betet! Wachet!),首演:1723年;BWV70a:《守夜!祈禱!祈禱!守夜!》,首演:1716年;BWV71;《上帝是我們的國王》(Gott ist mein konig),首演:1708年;BWV72:《一切只按上帝的​​意願》(Alles nur nach Gottes Willen),首演:1726年;BWV73:《主,如您願意與我共患難》(Herr, wie du willt, So schicks mit mir),首演:1724年;BWV74:《誰愛我,就該遵我言》( Wer mich liebet,der wird mein wort halten),首演:1725年;BWV75:《虛弱的人應該進食》(Die Elenden sollen essen),首演:1723年;BWV76:《可敬的上帝描述天堂》( Die Himmel erzahlen die Ehre Gottes),首演:1723年;BWV77:《你必須愛你的主上帝》(Du Sollt Gott, deinen Herrn Lieben),首演:1723年;BWV78:《耶穌,我的靈魂》 (Jesu, der du meine seele, chorale),首演:1724年,BWV79:《天主是我們的​​太陽與盾牌》(Gott der Herr ist sonn und schild),首演:1725年,BWV80:《我們的上帝是堅固的堡壘》(Ein 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首演:1724年;BWV80a:《從上帝而來的一切》(Alles, was von Gottgeboren),首演:1715年;BWV80b:《我們的上帝是堅固的堡壘》,首演:1723年;BWV81: 《耶穌睡了,我希求什麼?》(Jesus schlaft, was soll ich hoffen?),首演:1724年;BWV82:《我滿足了》(Ich babe genug),首演:1727年;BWV83:《新約中的愉快年代》(Erfreute zeit imneuen Bunde),首演:1724年:BWV84:《我為我的幸運高興》(Ich bin verguugt mit meinem Glucke),首演:1727年;BWV85:《我是一個善良的牧人》(Ich bin ein guter Hirt),首演:1725年;BWV86:《真的,真的,我對你們說》(Wahrlich, Wahrlich, ichsage euch),首演:1724年;BWV87:《至今你們沒有禱告》(Bisber habt ihr nichts gebeten),首演:1725年;BWV88:《看,我將挑出許多魚》(Siehe, ich will viel Fischer aussenden),首演:1726年;BWV89:《以法蓮,我應從您那兒得到什麼?》(Was soll ich ans dir machem, Ephraim?)首演:1723年;BWV90:《它將你們拖入可怕的結局》(ES reisset euch ein schrecklich Ende),首演:1723年;BWV91:《頌揚耶穌基督》(Gelobet seist du, Jesu Christ, chorale),首演:1724年;BWV92:《我用心感知上帝》(Ich hab in Gottes Herz und sinn, Chorale),首演:1725年;BWV93:《只有親愛的上帝》(Wer nur den lieben Gott lasst Waletn, chorale),首演:1724年;BWV94:《我向世界尋求什麼》(Was frag ich nach der welt, chorale),首演:1724年;BWV95:《基督,我的生命》(Christus, der ist mein Leber, chorale),首演:1723年;BWV96:《我主耶穌》(Herr Christ, der einge Gottessohn, chorale),首演:1724年;BWV97:《以我的全部行為》(In allen meiner Taten, chorale),首演;1734年;BWV98:《上帝所作一切都有益》(Was Gott tut, das ist wohlgetan),首演1726年;BWV99:《上帝所作一切都有益》,首演:1724年;BWV100:《上帝所作一切都有益》,首演:1732—1735年,BWV101:《天主,拿去我們的一切》(Nimm Von uns, Herr, du truer Gott , Chorale),首演:1724年;BWV102:《主啊,明察我們的信仰》(Herr, deine Augen seher nach dem Glauber),首演:1726年;BWV103:《我們將要哭泣》(Ihr werdet weiner und heulen),首演:1725年;BWV104:《以色列的牧羊人》(Du Hirte Israel, Hore),首演:1724年;BWV105:《主啊,不要譴責》(Herr, gehe nicht ins Gericht),首演:1723年;BWV106:《上帝的時間是最好的時間》,(Gottes zeit ist die allerbeste zeit),首演:1707年;BWV107:《有什麼事情使你苦惱》(was willst du dich betruben, chorale),首演:1724年;BWV108:《對你們是善的》(Es ist euch gut, dass ich hingehe),首演:1725年;BWV109:《我相信》(Ich glaube, lieber Herr, hilf meinem Unglauben!),首演:1723年;BWV110:《我們開懷大笑》(Urser Mund gei voll Lachens),首演:1725年;BWV111:《如我主所願》(Was mein Gott will, das g' scheh allzeit, chorale),首演:1725年;BWV112:《主是我的忠誠的牧人》(Der Herr ist mein getreuer Hirt, chorale),首演:1731年;BWV113:《主耶穌基督》(Herr Jesu Christ, du hochstes Gut, chorale),首演:1724年;BWV114:《啊,我們愛基督​​教》(Ach, lieben, christen, seid getrost, chorale),首演:1724年;BWV115:《我的靈魂,你已作好準備》(Mache dich, mein Geist, bereit chorale),首演:1724年;BWV116:《您是救世主》(Du Friedefust, Herr, jesu christ, chorale),首演:1724年;BWV117: 《讚美上帝》(Sei Lob und Ehr dem Hochsten Gut, chorale),首演:1728—1731年;BWV118:《主耶穌,我生命中的光》(O Jesu Christ,mein Lebens Licht),首演:1736 —1737年;BWV119;《讚美耶路撒冷》(Preise, jerusalem, den Herrn),首演:1723年;BWV120:《我們在靜穆中讚美上帝》(Gott, man lobet dich in der Stlle),首演;1729年;BWV120a:《上帝佔有一切》(Herr Gott Bcberrscher aller Dinge),首演:1729年;BWV120b:《我們在靜穆中讚美上帝》,首演:1728—1729年;BWV121:《我們應該讚美基督》 (Christum wir sollen loben Schon, chorale),首演:1724年;BWV122:《剛剛誕生的嬰兒》(Das neugeborne Kindelein, chorale),首演:1724 年;BWV123:《最親愛的以馬內利》( Liebster lmmanuel, Herzog der Frommen, chorale),首演:1725年;BWV124:《我不要求我的耶穌》(Meinen Jesum lass ich nicht, chorale),首演:1725年;BWV125:《我懷著寧靜和愉悅走向那裡》(Mit Fried und Freud ich fahr dahin, chorale),首演:1725年;BWV126:《主,用你的語言養護我們》(Erhalt uns, Herr, bei Deinem Wort, chorale),首演; 1725年;BWV127:《主耶穌基督》(Herr Jesu Christ, waahr' Mensch und Gott, chorale),首演:1725年;BWV128:《只有基督升入天堂》(Auf Christi Himmelfahrt allein),首演:1725年;BWV129:《頌揚我主》(Ge​​lobet sei der Herr, mein Gott, chorale),首演:1726—1727年;BWV130:《我們都頌揚我主上帝》(Herr Gott, dich loben alle wir, chorale) ,首演:1724年;BWV131:《主啊,我從心底呼喚您》(Aus der Tiefn rufe ich, Herr, zu dir),首演:1707年;BWV132:《道路向遠處延伸》(Bereiter die Wege bereitet die Behn!),首演:1715年;BWV133:《我因為您而歡樂》(Ich freue mich in dir, chorale),首演:1724年;BWV134:《耶穌在我心中》(Ein Herz das seinen Jesum lebend weiss),首演:1724年;BWV135:《主啊,憐憫我的罪》(Ach Herr, mich armen sunder, chorale),首演:1724年;BWV136:《考驗我,上帝》(Erforsche mich, Gott, und erfahre mein Herz),首演:1723年;BWV137:《讚美主》(Lobe den Harren, den machtigen, konig der Ehren, chorale),首演:1725年;BWV138:《你為何鬱鬱不樂》(Warum betrubst du dich, mein Herg? chorale),首演:1723年;BWV139:《信上帝的人有福》(Wohi dem, der sich auf seinen Gott, chorale),首演:1724年;BWV140: 《醒來吧》(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 chorale),首演:1731年;BWV141:《這是他真實的良知》(Das ist je gewisslich wahr),此首懷疑是偽作;BWV142:《我們是剛出生的他的嬰兒》(Uns ist ein kind geboren, 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143:《讚美主,我的靈魂》(Lobe den Herrn, meine seele),此首懷疑是偽作;BWV144:《拿走屬於你的》(Nimm, wasdein ist, und gehe hin),首演:1724年;BWV145:《我愛我主》(Ich lehe, mein Harze, zu deinem Ergotzen),首演;1729年;BWV146:《我們必須悲傷》(wir mussen durch viel Trubsal),首演:1726—1728年; BWV147:《心與口》(Herz und Mund und Tat und Leben),首演:1723年;BWV147a:《心與口》,首演:1716年;BWV148:《尊奉主的名義》(Bringet dem Herrm Ehre seines Namens),首演:1723年;BWV149:《我們懷著勝利的喜悅歌唱》(Man singet mit Freuden Vom sieg),首演:1728—1729年: BWV150:《主啊,我們的心仰望您》(Nach dir, Herr, verlanget mich),首演:1708—1709年;BWV151:《甜蜜的慰籍》(Susser Trost, mein Jesus Komme),首演:1725年;BWV152:《登上信仰之路》(Tritt auf die Gleulbenababn),首演:1714年;BWV153:《看,親愛的上帝》(Schau, lieber Gott, Wrie meine Feind),首演:1724年;BWV154;《我失去了最親愛的上帝》(Mein liebster Jesus ist Varloren);首演:1724年;BWV155:《我的上帝》(Mein Gott, wie'lang, ach lange),首演:1716年;BWV156:《我的一隻腳踏進墳墓》(ich stehe mit einem Fuss im Grabe),首演:1729年;BWV157:《我不允許你》(Ich lasse dich nicht,du segnest mich denn),首演:1727年;BWV158:《安寧與你同在》(Der Frede sei mit dir),首演日期不詳;BWV159:《我們走向耶路撒冷》(Sehet wir gehn hinauf gen Jerusalem),首演:1729年;BWV160:《我知道我需要拯救》(Ich weiss , dass mein Erioser lebt),此首懷疑是偽作;BWV161:《來吧,甜蜜的毀滅時刻》(Komm, du Susse Todesstunde),首演:1715年;BWV162:《啊,我看見》(Ach! iCh Sehe, jetzt, da ich zur HoChzeit gehe)首演:1715年;BWV163:《每人都有他自己的所有》(Nur jedem das Seine),首演:1715年;BWV164:《自稱基督徒的你們》 (Ihr die ihr euch von Christo nennet),首演:1725年;BWV165:《啊,神聖的上帝》(O heilges Geist und Wasserbas),首演:1715年;BBV166:《你去向哪裡》(Wo gehest du hin?),首演:1724年;BWV167:《你們人類讚美親愛的上帝》(Ihr Menschen, ruhmer Gottes Liebe),首演:1723年;BWV168:《了結吧》(Tue Rechneng! Dornerwort),首演:1725年;BWV169:《我的心唯屬上帝所有》(Gott soll allein mein Herze haben),首演:l726年;BWV170:《快樂的安寧》(Vergnugte Ruh'beliebte seelenlust),首演:1726年;BWV171:《上帝,你的名就是榮耀》(Gott, wie dein Name, so ist anch dein Ruhm),首演:1729年;BWV172:《唱起你們的歌》(Erschallet, ihr Lieder),首演:1714年;BWV173:《聖潔的血肉》(Erhohtes Fleisch und Blut),首演:1724年;BWV174:《我用全身心熱愛上帝》(Ich liebe den HOchsten von ganzem),首演:1729年;BWV175 :《他用名呼喚他的羔羊》(Er fufet seinen Schafen mit Namen),首演:1725年;BWV176:《他是一個固執而又膽怯的東西》(Es ist ein trotzig, und, verzagt Ding),首演:1725年;BWV177:《我呼喚您,主耶穌基督》(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首演:1732年;BWV178:《為什麼主不同情我們》(Wo Gott der Herr nicht bei uns halt, Chorale),首演:1724年;BWV179:《注視你敬畏的神》(Siehe Zu, Dass Deine Gottes Furrcht),首演:1723年;BWV180:《照料靈魂吧,裝扮你自己》(Schmucke dich, o liebe seele, Chorale),首演:1724年;BWV181:《膚淺無常的人》(Leichtgesinnte Flattergeister),首演:1724年;BWV182:《歡迎天主》(Himmelskonig, sei willkommen),首演: 1714年;BWV183:《他們將受到懲罰》(Sie werden euch in den Bann tun),首演:1725年;BWV184:《預期的快樂》(Erwunschtes Fredenlicht),首演:1724年;BWV185:《永遠有愛的憐憫心》(Barmherziges Herze der ewigen Liebe),首演:1715年;BWV186:《靈魂啊,不要發怒》(Argre dich, O seele, nicht),首演:1723年;BWV186a:《靈魂啊,不要發怒》,首演:1716年;BWV187:《一切都在等您》(Es wartet alles auf dich),首演:1726年;BWV188:《我有我的信念》(Ich babe meine zuversicht),首演:1728年;BWVV189:《讚美我的靈魂》(Meine Seele ruhmt und preist),此首懷疑是偽作;BWV190:《對上帝唱新曲》(Singet dem Herrn ein neues Lied!),首演:1724年;BWV190a:《對上帝唱新曲》,首演:1730年;BWV191:《榮耀歸我主頌》(Gloria ir excelais Deo),首演:1740年;Bwv192:《現在我們感謝上帝》(Nun danket alle Gott, Chorale),首演:1730年;BWV193:《通向猶太國之門》(Ihr Tore Zu zion),首演:1727年;BWV194:《無上祝福的慶典》(Hochsterwunschtes Freudenfest),首演: 1723年;BWV195:《正義必然放射光芒》(Den Gerechten muss das licht),首演1737年;BWV196:《主一向眷戀我們》(Der Herr denket an uns),首演:1708年;BWV197:《上帝是我們的信念》(Gott ist。nusre zuversicht),首演:1742年;BWV197a:《上帝就在天上》(Ehre sei Gott in der Hobe),首演:1728年;BWV198:《悲哀頌》(Trauer Ode),世俗康塔塔,首演:1727年;BWV199:《我的心在血泊中》(Mein Herze schwimmt im Blut),首演:1714年;BWV200:《我信奉你的名》(Bekennen will ich seinen Namen),首演:1742年;BWV201:《沃由斯和潘的爭鬥》(Der streit zwiechen phoebus und pan)世俗康塔塔,首演:1729年;BWV202:《你退讓吧,憂鬱的陰影》(Weichet nur, betrubte Schatten) ,世俗康塔塔,首演:1718一1723年;BWV203:《傳說中的愛神》(Amore traditore);世俗康塔塔,首演年代不詳;BWV204:《我為自己而歡樂》(Ich bin in mir vergugt)世俗康塔塔,首演;1726—1727年;BWV205:《令人滿意的埃奧洛斯》(Der zufriedengestellte Aolus),世俗康塔塔,首演:1725年;BWV206:《微微起伏的波浪》(Schieicht, spielende Wellen, dramma per musica),世俗康塔塔,首演1736年;BWV207:《調諧變換的琴弦》(Vereinigte zwietracht der wechselnden saitn),世俗康塔塔,首演:1726年;BWY208:《什麼使我感​​到愉快》(Was mir behagt, ist nur die muntre Jagd),世俗康塔塔,首演:1735年;BWV209;(Non sa che sia dolore),世俗康塔塔,首演:1734年;BWV210:《啊,多麼美好的一天》(O holder Tag, erwunschte zeit),世俗康塔塔,首演:1740年;BWV211:《願閒話停息》(Schweigt stille, plaudert nicht),世俗康塔塔,即《咖啡康塔塔》,首演:1734—1735年;BWV212:《我們的新長官》(Mer hahn en neue oberkeet),世俗康塔塔,即《農民康塔塔》,首演:1742年;BWV213:《十字路口的赫克勒斯》(Hercules auf dem Scheidewege),世俗康塔塔,首演:1733年;BWV214:《敲起鼓,吹起小號》(Tonet, ihr pauken! Erschallet, Trompetenl, dramma per musica),世俗康塔塔,首演:1733年;BWV215:《謳歌你的幸運,上帝保佑的薩克森》(Preise dein Glucke, gesegnetes Sachsn);世俗康塔塔,首演:1734年;BWV216:《歡樂的Pleissenstadt》,世俗康塔塔,首演:1728年;BWV217:《主,我們怎麼走》(Gedenke, Herr, wie es uns gehet,此首懷疑是偽作) ;BWV218:《上帝使你們充滿希望》(Gott der Hoffnung erfulle euch,此首懷疑是偽作);hBWV219:《看,他戰勝、擁有​​了獅子》(Siehe, es hat uherwinden der lowe,此首懷疑是偽作);BWV220:《心與口的頌歌》(Lobt ihn mit Herz und Munde,此首懷疑是偽作);BWV221:《誰嚮往華麗,誰嚮往輝煌》(Wier sucht die Pracht, wer Wunscht den Glanz,此首懷疑是偽作);BWV222:《我因他而變得虛弱》(Mein Oden ist schwach,此首懷疑是偽作);BWV223:《上帝讚揚我的靈魂》(Meine seele soll Gott loben,此首懷疑是偽作)。


JS 巴赫:第四號康塔塔: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鎖上
JS BACH:Cantata NO 4: Christ lag in Todes Banden, Chorale
JS 巴赫的這首作品,BWV4,可能作於1708年。巴赫1707—1708年在米爾豪森居住,這首康塔塔是為複活節的第一天而創作的。1724年和1725年,巴赫都曾在萊比錫指揮演出過這首康塔塔,但演出時,巴赫對這首康塔塔進行了一些修改,將其中的第二、三及第八段加上了伸縮號(1708年的原稿上,並沒有伸縮號)。目前,世界演唱這部作品時都是以1724年的修改譜本為基礎。

這首康塔塔是根據當時德國路德宗教會從1542年左右始經常在教會中詠唱的一首《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鎖中》眾讚歌而創作的,該眾讚歌的歌詞也就是這部康塔塔的歌詞。這首康塔塔共分8段,第1段是序曲似的“交響樂”,其它7段,每段都是原眾讚歌的一節,共7節。其內容敘述耶穌基督為了將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而受難受死再而復活的全過程。8段標題分別是;1.小交響曲;2.合唱: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鎖上;3.二重唱:因為人都犯罪,沒有人能逃避死亡;4.男高音:上帝的兒子基督來到人世;5.合唱:在死亡與生命之間展開了重要的戰爭;6.男低音:上帝的羔羊被掛在十字架上;7.二重唱:歡呼耶穌基督復活;8.合唱:我們在復活日,因相信基督復活,基督就是我們的生命,哈利路亞。

JS 巴赫;第五十六號康塔塔:我願背起我自己的十字架
JS BACH:Cantata No.56: Ich will den Kreuzstab gerne
巴赫這首《我願背起我自己的十字架》,BWV56,1726年10月26日在萊比錫聖•托馬斯教堂,為聖靈降臨節(復活節後50天)而作,這首康塔塔的特色是:1.它為獨唱而作,原曲為男低音而作,但也可改為其它聲部的獨唱如男高音或男中音,甚至可改為女低音獨唱。2.這部作品的詞與曲密切相關,如第1段中詞'背負”(Tragen)出現時,曲調是每兩個音一度一度地向下進行,巴赫以此表示背負十字架行進。又如第2段“我的一生好像在海中航行”,助奏的大提琴以琶音表示水浪的波動。3.全首康塔塔的主旨是“從沒有希望的死亡,過渡到回到上帝的懷抱中而快樂地接受死亡”。

作品分為5段,除最後第5段是以合唱形式演唱一直眾讚歌外,其它4段都是獨唱。所有詞句均來自聖經,詞曲編寫者不詳。

這部作品開始處,沒有序樂,直接由樂隊引入男低音獨唱:“我願背負我自己的十字架。”音樂表示出人生在世都會有困難(十字架),但基督徒信靠上帝能面對困難、承擔困難而戰勝困難。在曲中間部分曲調突然變為三連音,歌詞是:“我要埋葬我的一切悲傷和嘆息”,巴赫以此來表示戰勝困難和勇往直前。第二段男低音獨唱:“我的一生好像在海中航行,”將近完結時,琶音的大提琴助奏突然停止,表示航行的完結,進入了永遠的安祥和平靜之中。第三段男低音獨唱的歌凋由通奏低音和雙簧管助奏,在助奏和獨唱的旋律中,唱出“最後,最後,我的負擔已經結束”,表示免除負擔時的輕鬆和愉快。第四段男低音宣敘調,後半部,又出現了第一段曾出現的三連音,仍然是表示勇往直前。第五段是樂隊伴奏,合唱團唱簡單樸素的四聲部眾讚歌:“我願背負我自己的十字架”,這是這首康塔塔中唯一的合唱。

JS 巴赫:第七十九號康塔塔:天主是我們的​​太陽和盾牌
JS BACH:Cantata No.79:Gott der Herr ist sonn und Schila
巴赫這首《天主是我們的​​太陽和盾牌》,BWV79作於1725年,為紀念馬丁•路德的新教運動而作,首演也在1725年。並分6段:
第一段是管弦樂隊伴奏的合唱“上帝我主是我們的​​太陽和盾牌”,合唱之前有44小節的樂隊伴奏,在伴奏中有兩個主題出現:第一個主題是從第一小節開始由圓號奏出的很響亮的旋律,巴赫以此來代表“太陽”。第二個主題是緊跟在第一主題停止後,由長笛和第一小提琴奏出的,巴赫以此來代表“盾牌”。巴赫由此來表示上帝的兩個特性:生命之源—大陽、生命的保護者—盾牌。第二段女低音歌調,由長笛或雙簧管助奏,通奏低音伴奏,歌詞是“既然上帝我主是我們的​​太陽和盾牌,我們就應當歌頌他的無限慈愛,感謝他保護我們脫離塵世。當敵人攻擊我們時,他一定保護我們,並掌握著我們與敵人戰鬥中的主動。”第三段合唱是一首眾讚歌,但伴奏的圓號、定音鼓及通奏低音則是以第一段的兩個主題,作為這首眾讚歌的伴奏,兩個聲部的圓號從開始的第一小節起就擔負著那段“太陽”旋律,而定音鼓則一直奏著那“盾牌”的音型,就在這“太陽”旋律和定音鼓的音型和通奏低音的伴奏下,合唱唱出了“齊來感謝主”的眾讚歌。第四段男低音宣敘凋,只以通奏低音來伴奏,歌詞號召大家都來讚美上帝,更加信靠救世主,並一生行走在公義的道路上。第五段是在第一第二小提琴的助奏和通奏低音伴奏下的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二重唱(或兩聲部合唱),歌詞是回憶起戰爭的年月,祈求上帝永遠不要丟棄他的兒女。二重唱在以三度間隔的一個樂句後,以小提琴部分奏出巴赫有名的“騷動的動機”(Tumult motier)(史偉策Albert schweilzer 1875-1965語)來表達對上帝的祈求。最後的第六段又是一首16小節樸素的眾讚歌合唱,眾讚歌和伴奏部分都沒有什麼裝飾,合唱團在唱著“願真理和自由是我們永遠所追求的目標,讚美主的聖名,直到永遠。阿門!”中結束全曲。

這首眾讚歌的詞是德國一位牧師林卡特(M. Rinkart 158​​6年—1649年)所寫,一共3節,巴赫在這部作品中只採用了第一節。林卡特是位牧師,擔任過萊比錫托馬斯大教堂的聖詩班指揮,他在教會時正值歐洲的30年代戰爭。戰爭之後,林卡特創作了這首眾讚歌。這首眾讚歌,1933年薛平西譯成的中文是:“今當齊來謝主,以心,以手,以聲音,主既完成奇事,世人歡頌主聖名;我從初生時起,蒙主福佑到今,昔受無窮之愛,今猶慰藉溫存。”

這首眾讚歌曲調是德國著名作曲家和音樂家呂格爾(J. Cruger 1598—1662)所作,他曾任柏林大教堂的樂監。連同林卡特的歌詞,這首眾讚歌至今仍為世界各地的基督教新教所詠唱。巴赫在此首作品中,只選用了呂格爾的曲調,沒有用呂格爾的原和聲。


JS 巴赫:第八十號康塔塔:我們的上帝是堅固的堡壘
JS BACH: Cantata No.80:Ein feste Burg ist uuser Gott
巴赫的這首《我們的上帝是堅固的堡壘》,BWV80,乃巴赫為10月31日紀念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日而作,作品選用馬丁•路德所作的一首眾讚歌《我們的上帝是堅固的堡壘》的歌詞和馬丁•路德從民歌中改編的這首眾讚歌旋律,配以和聲,因此這部作品也稱為《宗教改革清唱劇》。

這首康塔塔是巴赫所作的多部“嚴格根據眾讚歌所寫的康塔塔”中的一首。馬丁•路德的原眾讚歌以聖經中詩篇第46篇為基礎,巴赫的這首康塔塔共分8段,8段中,巴赫4次引用了原眾讚歌的曲調分詞;在第一段中,巴赫把這首眾讚歌的曲調全部置於通奏低音部分,而放慢了速度,女高、男低二重唱,完全是原眾讚歌、曲調的變奏。第三段男低音宣敘調;第四段女高音歌調,只由通奏低音伴奏;第五段是混聲齊唱,只唱那首眾讚歌的曲調,由樂隊伴奏;第六段男高音獨唱宣敘調通奏低音伴奏;第七段女低、男高二重唱;最後第八段,是純粹的眾讚歌。

據說馬丁•路德寫此詩時,曾親自感覺到魔鬼向他進攻,所以巴赫在第一段歌詞“惡魔盤踞世上,仍謀興波作浪”處,以音樂表現出惡魔興波作浪的情景。這首詩被稱為“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聖詩”,稱為“宗教改革的戰歌”。其歌詞據楊蔭瀏先生,1933年譯成的中文為:1.上主是我堅固保障,莊嚴雄偉永堅強,上主是我安穩慈航,助我乘風衝駭浪,惡魔盤踞世上,仍謀興波作浪,猖狂狡猾異常,怒氣欲吞萬象,世間唯它猛無雙。2.我若但憑自己力量,自知斷難相對抗,幸有神人踴躍先登,率領著我往前方,如問此人是誰,乃是萬軍之將,又是萬有君王,自古萬民共仰,耶穌基督名浩蕩。3.魔鬼雖然環繞我身,向我盡量施侵凌,我不懼怕因神有旨,真理定能因我勝,幽暗之君雖猛,不足令我心驚,他怒我能忍受,日後勝負必分,主言必使他敗走。4.此言權力偉大非常,遠勝世上眾君王,聖靈恩典為我所有,因主耶穌在我方,親戚貨財可舍,渺小浮生可喪,它雖殘殺我身,主道依然興旺,上主國度永久長。


JS 巴赫:第八十二號康塔塔:我滿足了
JS BACH: Cantata No.82: Ich habe genug
巴赫的這首《我滿足了》,BWV82,作於1727年,是為1727年2月2日“聖母行潔淨禮日”的節日禮拜所作。“聖母行潔淨禮日”是紀念聖母瑪利亞在生下耶穌後的40天,前往耶路撒冷聖殿,行潔身禮後,將她的兒子耶穌獻給上帝的一種禮儀。按照《聖經》記載,瑪利亞將耶穌抱往耶路撒冷聖殿時,遇見了一位又公義、又虔誠的老人西緬。西緬接過這嬰孩耶穌後,曾說:“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贖。”這首康塔塔,表達的是西緬看到上帝的拯救,把耶穌抱在自己懷中,雖死無怨的情緒。
巴赫創作的康塔塔中,這一首專為男低音獨唱而作。全曲共3個獨唱歌調,被兩個宣敘調分開,一共5段。這3個歌調可以說是巴赫獨唱藝術的典範,第一段以柔音雙簧管助奏,通奏低音及大提琴伴奏;第二段歌調以通奏低音樂隊伴奏;第三段歌凋則又是以柔音雙簧管助奏,通奏低音伴奏。第一段歌調,表達年邁的西緬看見耶穌,心中非常滿足,並抱起了耶穌。第三段歌調表現將要安息在主懷中的情調,第五段以快樂、欣慰的氣氛表達脫離這個世界去見上帝時的歡樂。

其歌詞為。1.歌調:我滿足了,我已經接收了我的救主,我信仰的希望。進入我渴慕的懷抱中,我滿足了。我的信心促使主耶酥進入到我心中,現在我只希望,甚至今日,找就結束我的屬世生命。2.宣敘調:我滿足了,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主耶穌屬於我,而我也屬於他。我以信心緊緊依附於主耶民,像西緬一樣,已經看見永生的快樂。讓我和西緬一起進入水生,啊!因為主已將要從人生的桎梏中解脫了出來。啊!如果現在就是要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要快樂地向這個世界宣布:我滿足了!3.歌調:困乏的眼睛,安睡吧!平靜地、安適地閉上眼睛吧!世界,我將不會長久停留在這裡,世上沒有什麼可使我的靈魂得到安慰!我在世界上只能忍受。但在上主的懷中,我能望見,甜蜜的快樂,安靜的休恬。4.宣敘調:我的上帝,何時才能將你的榮華展示給我?現在就展示吧!叫我平安地離開人世,使我的肉體躺臥在寒沙的墓地中。而我的靈魂安息在你的懷中,我就要離開這世界,世界:再見!5.歌調:我快樂地迎接我肉體的死亡;啊!但願現在我就能逃脫痛苦與患難,逃脫這使我被捆綁的世界。

JS 巴赫:第一百三十七號康塔塔:讚美主
JS BACH:Cantata No.137: Lobe den Herren, den Machtigen
巴赫這首《讚美主》,BWV137,創作於1725年,當年8月19日在巴赫的指揮下首次演出。巴赫在此康塔塔中所用的5節歌詞都來自德國的一首眾讚歌。全曲5段分別為:第一段混聲合唱,第二段女低音獨唱,第三段女高音與男低音二重唱,第四段男高音獨唱,第五段混聲合唱。在第一段中,巴赫設計了高妙的賦格技巧;第二段以小提琴助奏;第三段兩支雙簧管與通奏低音伴奏;第四段突出小號;第五段則是7部和聲—3支小號和4個聲部合唱。
這首康塔塔的曲調,巴赫曾在其《舒布勒聖詠曲》管風琴曲集(Schubler Charnles)的第六首中應用過,同時也曾在他的《婚禮康塔塔》(BWV120a)中應用過。

在巴赫所創作的康塔塔中,有10首都是不改變(變奏)地採用了原眾讚歌曲調和歌詞, 這首就是其中的一首。和一般康塔塔不同的是,在這首康塔塔中,沒有宣敘凋(Recitatire)。巴赫非常尊重原來的眾讚歌,在他安排這首康塔塔的獨唱、伴奏或伴唱時,他是要突出表現出原眾讚歌的快樂讚美心情,除去結尾的第五段歡快莊嚴崇高之外,其他四段都是非常典型的快樂和歡慰。

這首作品的原曲調曾刊於1665年出版的一本德國眾讚歌集中,原曲作者已無從考證,詞作者為德國的一位牧師尼恩德(J. Neander,1650—1680),這位牧師在臨終前1680年創作了這首眾讚歌。其歌詞1930年時楊蔭測先生有過翻譯:讚美上主,全能神明,宇宙萬有君主;我靈頌主,因主永遠是你救贖,健康、兄弟姊妹都來靠近主胸懷,歡然向主恭敬讚揚!讚美上主,如此奇妙,統治世間萬物;展開恩翼,如此溫柔將你時常保護,你豈不見,有求皆蒙主恩典?主聲應你指引道路!讚美上主,扶你護你,使你作工順利;上主好意,上主慈恩一定天天跟你,仔細思量,全能的主愛深長!做你朋友何等福氣!讚美上主,讓我整個心靈讚美上主!但願天下,凡有血氣,同來稱揚上主!屬主的民,重新一致說:“阿門”,歡然恭敬,讚揚上主。

JS 巴赫:第一百四十號康塔塔:醒來吧
JS BACH: Cantata no.140: 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
巴赫的第一百四十號康塔塔,全名為《醒來吧,一個聲音在高喊》,一般稱作《醒來吧》。這首康塔塔係為三一節後第二十七個星期天而創作,這一天的福音書(《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1—13節)講述了10個少女拿著燈半夜去迎接新郎的故事。這10個少女中,5個聰明的準備了燈油,另5個愚笨的沒有準備;新郎來了,沒準備的5人去買燈油,回來時天國的大門已經關上了。巴赫為這一天的佈道,選擇菲力普•尼可萊(1556—1608)所作的讚美詩《醒來,一個聲音在高喊》作為他創作的基礎,共7個樂章:1.讚美詩幻想曲,歌詞大意為:醒來,一個聲音在高喊—守夜人站在高高的塔端。醒來,耶路撒冷城,現在已是半夜,他們用宏亮的聲音召喚我們:聰明的貞女,你們在哪裡?歡呼吧,新郎快要來看你,起來,拿起你們的明燈,哈利路亞,你要前去迎接他,準備舉行婚禮。2.男高音的宣敘調,歌詞大意是:他來了,他來了,新郎來了。錫安山的女兒們,出來吧,他從天國趕來,來到你們居住的地方。新郎來了,他像鹿,像一隻小鹿,跳躍在山間,給你帶來婚禮的盛宴。醒來,歡歡喜喜,迎接這位新郎。看哪,他來了。3.女高音和男低音二重唱(詠嘆調),歌詞大意是:女高:你何時到來,我的救世主?男低:我來了,是你約定的一位。女高:我拿著點燃的燈等待著你,把天國盛宴的大門敞開,來吧,耶穌。男高:我敞開天國盛宴的大廳,我來了,來了,可愛的人兒。4.讚美詩,歌同大意為:錫安山聽到守夜人在歌唱,她醒來後快快起床,她的心裡歡樂舒暢,她的朋友來自天堂,燦爛輝煌,真摯誠懇,優雅溫柔。她的燈閃閃發亮,她的星冉冉升上,來吧,榮耀的君主,主耶穌,上帝之子,和撒那;我們相隨去那歡樂的殿堂,把主的晚餐分享。5.男低音的宣敘調,歌詞大意為:向我走來吧,我的新娘!我發誓,永遠忠於你,在我心上,在我懷中,我向你保證,還要驅散你心中的憂愁,親愛的人兒,忘卻你不得不經受的,極度痛苦,你可以在我的左邊安息,在我的右邊接吻。6.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二重唱(詠嘆調),歌詞大意為:女高:我的朋友,我的!男低:我是你的!兩人合唱:別讓任何事分開真正的愛情。女高:我和你,你和我。兩人合唱:我們得在天國的玫瑰花叢中,歡天喜地,盡情歡樂。7.讚美詩,歌詞大意為:向你歌唱讚美詩,用人和天使的語言,用精美的琴和镲伴奏。十二顆珍珠鑲嵌在,你的城門上,我們伴隨著,在你王位上飛翔的天使,從未有人見過,從未有人聽過我們所享受的如此歡樂,依—噢,依—噢,讓我們永遠享有這美妙的歡樂。

JS 巴赫:第一百五十號康塔塔:主啊,我們的心仰望您
JS BACH: Cantata No.150:Nach dir, Herr, Verlanget mich
巴赫這首《主啊,我們的心仰望您》,BWV150,是巴赫遷居到米爾豪森前所創作,估計作於1708—1709年。這首康塔塔不是為教會節日而寫作的,而是一部教會什麼時候都可以用的康塔塔,其內容涉及人們在世界上遇到的苦難,期望得到耶穌的拯救。這首康塔塔的各部分標題是:J.序曲式的小交響曲:耶和華啊,我們的心仰望您;2.合唱:耶和華啊,我們的心仰望您;3.女高音:然而我永遠快樂;4.合唱:求您以您的真理引導我;5.三重唱:看柏樹必然被風吹動;6.合唱:耶和華,我的上帝;7.善良正直的耶和華,他必按公平引導謙卑的人。這部作品的第二、四、六段引自舊約聖經《詩篇》第二、第五篇,第七段夏空的主題來自帕赫貝爾(Jahann Pachelbel,1653—1706)。帕赫貝爾是巴赫父親的朋友,巴赫為表示對其尊敬,在這裡借用了他的主題,這個主題,布拉姆斯後來用於他的《第四交響曲》。

這首作品巴赫1750年逝世後,1753年由他的學生潘澤爾(CF Penzel)將手稿謄清,目前演出都是根據潘澤爾這份抄寫稿。

JS 巴赫:第一百九十六號康塔塔:主一向眷戀我們
JS BACH: Cantata No.196: Der Herr denket an uns
巴赫的這首《主一向​​眷戀我們》,BWV196,是巴赫根據聖經“詩篇”第一百一十五篇第十二節至第十五節的詞句所寫,是一首祈禱至求上帝祝福並感謝上帝的康塔塔。原詞中有:“願耶和華叫你們和你們的子孫,日漸增加”的字句,因此推斷這首康塔塔可能是巴赫為一種小型結婚典禮而寫。一般都認為斯皮塔(P. Spitta)牧師和巴赫妻子的姑母(1708年6月5日)結婚時曾演唱過這首康塔塔,因此也稱它為《婚禮康塔塔》,這首康塔塔的和聲、氣氛都很安詳,並有一種祈禱的心情。

這首作品,首先第一段是小交響曲(序曲),隨著就是一首合唱:“耶和華向來眷念我們,他還賜福給我們。”第三段是以小提琴以及大提琴和風琴伴奏的女高音獨唱:“凡敬畏耶和華的無論大小,上必賜福給他們。”第四段是男高音與男低音的獨唱曲(實際上是二重唱,巴赫為了兩個歌調並在一起唱,所以叫獨唱曲):“願耶和華叫你們和你們的子孫,日漸加增。”第五段終曲是一首合唱:“願你們接受了造天地的耶和華賜福,阿門。”

JS 巴赫:馬太受難曲
JS BACH: St Matthew Passion
《馬太受難曲》是巴赫最偉大的宗教音樂作品。根據巴赫治喪委員們的訃聞,巴赫一生共寫作了5首受難曲,他在自己所寫的文字中(信件),也說過他曾寫過5部受難曲。受難曲是為紀念耶穌被釘十字架而寫的大型套曲。其中,如果主要詞句是按照《聖經》中《馬太福音書》的記載而作的,就叫《馬太受難曲》:按《約翰福音書》的記載而作的,就叫《約翰受難曲》。根據文獻記錄,巴赫雖曾作過5部受難曲,但至今仍被保存的只有兩部,即《馬太受難曲》及《約翰受難曲》。從1950年萊比錫所編目錄看,另記有兩部:BWV246為《聖•路克受難曲》,BWV247為《聖•馬可受難曲》另一部在編目錄時不詳。

《馬太受難曲》是巴赫在1729年於萊比錫根據亨理奇(CF Henrici)在1728年從《聖經》中《馬太福音》26及27章中所編寫的文字譜曲。全曲共分兩部分:BWV1—35 首為第一部,BWV36—78首為第二部。巴赫設計在公演此曲時,由牧師在兩部之間加入佈道章,這就使3個多小時的樂曲演出又加上了約半個小時的牧師的佈道,共3個半小時。其歌詞的來源有三部分:最多一部分是來自《聖經•馬太福音》26及27章,在出版時以正常字體印刷;在巴赫的原稿上,所有《聖經》上的字句都是用紅色墨水書寫。第二部分是來自當時德國路德宗教會所通用的眾讚歌(Chorale),全曲中巴赫選用了13首眾讚歌,在出版時用小正楷體印刷。這些眾讚歌曲調一般人都會唱,歌詞大家也常用。在演唱《馬太受難曲》時,每逢到眾讚歌時,全體聽眾要與聖詩班一同唱—或合唱,或齊唱。在13首眾讚歌中有一首名叫《神聖之首受重傷》(O Sacred Head, Sore Wounded),巴赫5次用此旋律在不同的調中配以不同的和聲(BWV版本中系21、 23、53、63、72)。第三部分歌詞是以獨唱和合唱形式描述當時的某些人或現在人們的思想感情,在出版時以斜體字印刷。

《馬太受難曲》中的角色很多,最主要的有:宣道者—男高音,《聖經》中的話語多半由他來敘述,在《馬太受難曲》中他多唱宣敘調(Recitative );耶穌基督—男低音,《聖經》中凡是耶穌的原話都是由他以宣敘調演唱;4個聲部的獨唱—用來表達群眾的心情,祈禱和作為對細膩情感的描述,此4位獨唱有時以宣​​敘調有時以歌調(aria)演唱。此外尚有彼拉多—男低音;彼得—男低​​音;猶太—男低音;以及大祭司,作偽證者和婦女等。全曲需兩個大型合唱團、兩個樂隊、兩架風琴及提琴、長笛、雙簧管等樂器。

《馬太受難曲》全曲,按BWV(1950年萊比錫所編的巴赫作品的目錄),為78首,按NEA(1954年哥廷哈根巴赫研究所所編目錄)為68首,其中許多首樂曲都非常有特色。如B​​WV第四十六首彼得否認他與耶穌有關係後,聽到雞叫,想起耶穌曾預言他要“3次否認主”。BWV第六十三首耶穌臨終前聖殿的幔子裂開和地震一​​段。BWV第五十八首女高音歌調“主為愛我而受死”,形成了長笛與女高音的重奏(唱)。BWV第五十一首“把我主還給我”一段男低音獨唱卻由小提琴協奏,形成了男低音與小提琴的二重奏(唱)。BWV第九首用小提琴來表示為耶穌受難而流下的眼淚。而BWV第六十首,樂隊的節奏和音樂雖是為女低音伴奏,卻是表現耶穌受鞭打的情形。終曲BWV第七十八首,在兩個合唱團的合唱中,表示人類對耶穌基督受難的痛苦和悲傷,並結束了全部《受難曲》。這首終由與其BWV第一首合唱團I與II的合唱前的序曲相互呼應,因為第一首合唱前的樂隊序曲,正是表現耶穌被捕後,兵丁押送耶穌的隊伍和人們知道耶穌被出賣而被捕後的悲憤。

這些非常有特色的段落,使我們今日的人都驚嘆巴赫會如此運用獨唱、合唱、樂器、和聲及節奏。用一切的音樂手段來充分錶現在耶穌受難時的情景及各種不同人(包括耶穌、猶大、彼得、彼拉多等人)的非常不同的情感、無怪乎1729年4月15日這部《馬太受難曲》在萊比錫的聖•托馬斯教堂首次公演時,那些尊貴的仕女們和嚴肅的高官們一起與合唱團在唱第一首眾讚歌(“親愛的耶穌,你違犯了什麼條例以致受此極刑”),發覺巴赫的和聲處理和通用的和聲大不相同,(因為此曲調是他們平時在教堂中經常唱的),於是有人迷惑不解,彼此互問“這是什麼意思? ”一位老婦女甚至說:“上帝幫助我們吧,這簡直是個喜劇!”

但與此種情況完全相反的是,按柏遼茲回憶,他於1843年(在巴赫逝世後93年,巴赫自己指揮公演此曲後的114年,在門德爾松把此曲介紹給柏林的14年後)在柏林參加了一次巴赫《馬太受難曲》的演出,他寫道:“德意志的聽眾是以怎樣的聚精會神並以敬畏和虔誠的心情來聆聽這部分為兩部分的《受難曲》!他們每人都用眼睛跟踪著他們手中的歌詞本,大廳中鴉雀無聲,平靜嚴肅,沒有讚賞,沒有指責,更沒有鼓掌喝彩。人人都像真正在教堂中傾聽福音而不是默默地聽音樂,這完全是參加一次禮拜儀式。”

巴赫在處理《聖經》的詞句時,也是經過仔細考慮的:一般《聖經》上的詞句,他用樂隊、通奏風琴或木管樂器加上通奏風琴來伴奏;但所有耶穌說的話都是以男低音和弦樂伴奏,用以刻劃耶穌的孤獨感情和他對一切世人的憂慮。

《馬太受難曲》中的另一個特點是:巴赫所運用的複調音樂和對位式的和聲、由曲調交織起來的和聲,把人類用語言、文字所難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完整表達了出來,在這一點上,巴赫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位歐洲的音樂評論家說:“《馬太受難曲》中充滿崇敬、虔誠和讚美的心情,在音樂藝術中,很少有人能如此地表達出這層深刻的情感,樂曲好像巴赫非常奇妙地向每個人談出他的肺腑之言。”休伯特•帕里爵士(Sir Hubert Parry)說:“《馬太受難曲》是所有宗教音樂中最偉大、最豐富的典範。”

《馬大受難曲》的標題目錄為:第一部:1.合唱(兩個合唱團):“來吧,眾女子們,同我一起悲痛。”2.宣敘調(男高,男低):“耶穌說完這一切的話。”3.眾讚歌:“親愛的主耶穌,你犯了哪條戒律以至遭此毒刑?”4.宣敘調(男高):“那時,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5.合唱(兩個合唱團):“當節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間生亂。”6.宣敘調(男高):“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7.合唱:“何用這樣枉費呢”。8.宣敘調(男高,男低):“耶穌看出他們的意思。”9.宣敘調(女低):“我主,我神!眾門徒枉自爭吵。”10.歌調(女低):“我心悲痛如撕裂我心為二。”11.宣敘調(男高,男低):“當下,十二門徒裡有一個稱為加略人猶大的。”12.歌調(女高):“親愛之主,心已碎,如被毒蛇咬傷。”13.宣敘調(男高):“親除節的第一天,門徒來問耶穌。”14.合唱:“你吃逾越節的筵席,要我們在哪裡預備?”15a.宣敘調(男高,男低,男高):“你們進城去,”“他們就甚憂愁。”15b.合唱:“是我嗎?”16.眾讚歌:“因我犯罪,使主被囚。”17.宣敘調(男高,男低):“同我蘸手在盤子裡的,就是他要賣我。”18.宣敘調(女高):“我眼中充滿淚水,因主耶穌要離開我們。”19.歌調(女高):“主啊!我的主!我屬於你。”20 .宣敘調(男高,男低):“他們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21.眾讚歌:“我的主啊,求你記念我。”22.宣敘調(男高,男低,男低):“彼得說,我卻永不跌倒。”23.眾讚歌:“我在主旁,靠主站立。”24.宣敘調(男高,男低):“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叫客西馬尼。”25.宣敘調(男高,合唱隊):“他的心受多大震動!”26.歌調(男高,合唱隊):“我要愉快地與主同在一起。”27.宣敘調(男高,男低):“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28.宣敘調(男低):“我主向上帝天父祈求。”29.歌調(男低):“我真願與主同負十字架。”30.宣敘調(男高,男低):“來到門徒那裡。”31.眾讚歌:“父啊,主要是你的意思。”32.宣敘調(男高,男低,男低):“又來見他們睡著了。”33.歌調(女高,女低,合唱):“我的主已被捉拿。”合唱:“雷聲,閃電狂怒!”34.宣敘調(男高,男低):“跟隨耶穌的一個門徒,拔出刀來。”35.眾讚歌:“人們啊,為你們的罪惡而惋惜吧!”

第二部:36.歌調(女低,合唱):“啊,現在我上已去!”37.宣敘調(男高):“拿耶穌的人把他帶到大祭司那裡去。” 38.眾讚歌:“世界多虛偽,拒絕了公正。”39.宣敘調(男高,男低,女低,男高):“雖然有好些人來作假見證。”40.宣敘調(男高):“耶穌卻不言語。”41.歌調(男高):“不言不語。”42.宣敘調(男高,合唱隊):“大祭司對他說,”​​“他是該死的。”43.宣敘調(男高,合唱隊):“他們吐唾沫在他臉上,”“基督啊,你是先知。”44.眾讚歌:“主啊,誰敢唾棄你。”45.宣敘調(男高,女高,女高,男低):“彼得在外面院子裡坐著。”46.合唱:“你素來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穌一伙的。”宣敘調(男高,男低〕:“彼得又不承認”'47.歌凋(女低):“主啊,垂賜憐憫。”48.眾讚歌:“你受試練,使我更接近你。”49.宣敘調(男高,男低):“到了早晨。”合唱:“那與我們有什麼相干。”50.宣敘調(男高,男低):“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裡。”51.歌調(男低):“把主耶穌還給我吧。”52.宣敘調(男高男低):“他們商議。”53.眾讚歌:“將你的一切信託與主。”54.宣敘調(男高,男低,女高,合唱):“每逢這個節期,釋放一個囚犯給他們。”55.眾讚歌:“偉大的愛心,忍受此殘酷的釘刑。”56.宣敘調(男高,男低):“巡撫對眾人說。”57.宣敘調(女高):“耶穌作過許多義事。”58.歌調(女高):“為了愛我主而犧牲。”59.宣敘調(男高):“他們便極力喊著說。”合唱:“把他釘十字架!”宣敘調(男高,男低):“彼拉多見說也無濟於事。”合唱:“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子孫身上。”宣敘調(男高):“於是彼拉多釋放巴拉巴給他們。” 60.宣敘​​調(女低):“仁慈的上帝。”61.歌調(女低):“如果我的淚水不能到達你面前。”62.宣敘調(男高):“巡撫的兵。”合唱;“恭喜猶太人的王。”宣敘調(男高):“吐唾沫在他臉上。”63.眾讚歌:“神聖之首受重創。64.宣敘調(男高): “戲弄完了就給他脫了袍子。”65.宣敘調(男低):“沒有人願背負此十字架。”66.歌調(男低):“來吧,讓我幫你背負此十字架。”67.宣敘調(男高):“他們到一個地方名叫各各他。”合唱:“你這拆毀聖殿的,三日又建造起來的。”宣敘調(男高): “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也這樣戲弄他。”合唱“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68.宣敘調(男高):“那和他同釘的強盜。”69.宣敘調(女低):“啊,各各他!”70.歌凋合唱:“看啊!主耶穌伸出手來等候你。”71.宣敘調(男高.男低):“從午正到申初。”合唱;“這人呼叫以利亞呢。”宣敘調(男高):“內中有一個人趕緊跑去。”合唱:“且等著,看以利亞救他不來。”宣敘凋(男高):“耶穌又大聲喊叫。”72.眾讚歌:“主啊,此時不要離開我。”73.宣敘調(男高):“忽然,聖殿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合唱:“這真是上帝的兒子。”宣敘調(男高):“有好些婦女在那裡。”74.宣敘調(男低):“在傍晚,寧靜的時刻。”75 歌調(男低):“讓我的心靈,像你一樣純潔。”76.宣敘調(男高):“約瑟,取了耶穌的身體。”合唱:“大人,我們記得那誘人的。”宣敘調(男高,男低):“彼拉多說。”77.宣敘調(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安放主耶穌在新墳墓中。”78.合唱:“在你的墓前我們哭泣。”

JS 巴赫:約翰受難曲
JS BACH: St John Passion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722—1723年冬季於萊比錫寫作了這部《約翰受難曲》(BWV245)。當年。也許是在次年(1724)受難節,在萊比錫大教堂演唱了這部受難曲。

受難節在教堂中詠唱受難曲已有幾百年的傳統,但新教成立前(1517年以前)教會中是以單聲部平詠的形式詠唱《聖經》中的記載,由其他聲部詠唱大祭司、羅馬兵丁、群眾等角色。新教成立後,受難曲的形式大為擴展,加入了大合唱、眾讚歌、詠嘆調、宣敘調等。巴赫所作的這部《約翰受難曲》又大大地豐富了這些形式並且高度戲劇化,把《約翰福音》中所記載的耶穌受難的情節,甚至其哲理,都用音樂表達了出來。

全部歌詞引用《約翰福音》第十八及第十九章所記載耶穌受難的情節,但其中少量地插入一些《馬太福音》的詞句和漢堡參議員BH 布羅克斯的詩句。全曲中的宣敘調(詠唱《聖經》中的詞句的人)是由男高音演唱,風琴伴奏。個人如耶穌所說的話由男低音演唱,也是風琴伴奏的宣敘調。群眾的話語則由合唱演唱、樂隊伴奏。為了表達對某些個人,包括耶穌所說的話的反應,巴赫另選用一些詞句,寫成詠嘆調,以各種聲部,如男高、男低、女高、女低來詠唱。在全曲中巴赫選用了11首眾讚歌,歌詞全是巴赫自己編寫的;詠嘆調和眾讚歌詞,則是以布羅克斯的詩句為藍本,但僅為藍本,並無一句照抄,甚至韻腳也改變了。不過,巴赫卻從JG 波斯特爾所作的《約翰受難曲》中,引用過一些字句。全曲共分兩部分:大小68段。1—20為第一部分,21—68為第二部分,演唱時,中間是牧​​師的講道。

在這部受難曲中,巴赫在處理一些群眾的合唱曲調時,有一曲兩用的情況。有一首樂曲,巴赫加以變奏後,共用過5次。第三段和第五段,第二十五段及第二十九和四十六段都是源於同一首樂曲。

在巴赫所作的5首受難曲中,只有此首和《馬太受難曲》被保存下來。而這首《約翰受難曲》是在《馬太受難曲》之前所作。《聖經》中記載耶穌受難的事蹟(包括復活)《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四本福音書中都有,但長短不一、觀點各異。《馬太》用了大約2328個字,《馬可》用了1608個字,《路加》用了1776個字,而只有《約翰》用字最多,共用了4823個字。四福音中,《馬太》、《馬可》和《路加》被認為是觀點比較一致的福音書,而《約翰》則被認為最富有哲理。《馬可》記載耶穌在世時的奇蹟,醫病事蹟較多;《馬太》最詳細地記載了耶穌的教訓;《路加》的記載富有詩意,作者有較高的文學修養;而《約翰》則從哲理、神學方面闡述了耶穌的言行。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巴赫首先以《約翰福音》記載為基礎創作《約翰受難曲》。

巴赫以《約翰福音》作為全曲的基礎,《馬太受難曲》的最後一首是表示人類對耶穌基督受難的痛苦與悲傷,在此氣氛中結束全曲。而《約翰受難曲》的終曲則是祈求上帝差遣小天使在我們生命將終了時,接收我們的靈魂,使我們能看到上帝的榮耀。《約翰受難曲》的中心思想“耶穌受難是為了拯救我們”,正好在全曲的中心那一段,即第四十段眾讚歌中,其歌詞是:“上帝之子啊!因你被囚,我們得以自由;因你選擇了忍受殘害,我們獲得了解放。如果你不選擇成為人們的奴僕,我們則永遠處於奴役之中。”如果以第四十段為中心,第四十段的前一曲,第三十八段合唱:“我們有條律法,他是該死的。”與其後面一曲第四十二段合唱:'你若釋放這人,就不是該撒的忠臣。”是對稱的(第三十九段和第四十一段都是宣敘調,無唱腔),也都是由被當時文士和法律賽人所鼓動起來的猶太人所唱的。第四十段再往前第三十六段:“除掉他!除掉他!”和第四十段再往後的第四十四段:“釘死他,釘死他”也為對稱的。再往前和往後則分別都是一組樂曲,向前是第二十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段和第三十四段,往後則是第四十六、第四十八段和第五十段(其中第三十六、第三十五,第三十三、第三十段,和往後的第四十三、第四十五、第四十七段及第四十九段又都不是唱腔而是宣敘調),每一組都是合唱、獨唱、合唱,又前後對稱。再往前和往後則第二十六段和第五十二段又全是眾讚歌,因而又對稱(第二十八段和第五十一段也是宣敘調)。

曲中的第十八段的宣敘調和第十九段男高音詠嘆調是描寫彼得三次不認主時,一聽到雞叫,回想主曾向他說“雞叫前,你將三次不認我”就後悔而流淚,巴赫把其悲悔的情緒以音樂描繪了出來。第四十八段男低音獨唱(女聲及男高伴唱),巴赫又將音樂推向高潮以描繪耶穌被帶往各各他被釘時,他所心愛的門徒及人們焦急悲慟地跑向各各他的情景。第三十二段歌詞中有“烏雲散開,日光照射,天空出現彩虹”字句,巴赫則配以獨唱男高音與伴奏樂隊中大提琴和管風琴對唱,以表現上帝的救贖。

這部受難曲的中心思想是:“基督在拯救中所得到的勝利”,而《馬太受難曲》的中心思想則是:“沉思人類所得到的拯救”。巴赫在處理所有的伴奏方面非常注意,為使聽眾能聽清楚歌詞,決不能使伴奏聲音過大。當時教會的聖詩班中,沒有女聲,女高音和女低音都由男孩子演唱,或由男人用假聲(Falsetto)唱女高音和女低音聲部。樂隊大約由15—17人組成,弦樂加上雙簧管、大管、小號及定音鼓。

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後一句話是:“成了。”巴赫在《約翰受難曲》中,為表示基督已經為人類犧牲,“成了”這一句編成女低音獨唱(第五十八段“成了,成了”),開始時速度緩慢,清楚地唱出了“成了!成了!一切受感動的靈魂可以安息了”;中間突然速度加快,女低音又唱出“猶太的英雄戰鬥獲得了勝利”,全部由弦樂合奏並伴以低音大管,用以描繪耶穌從死亡中得到了勝利。第五十八段是整個《約翰受難曲》中最有戲劇性的一段。亨德爾在其《約翰受難曲》中也有類似處理。《約翰受難曲》的最後一段,第六十八段,巴赫原來是要安排一首合唱曲作為終曲,但後來還是以他喜愛的一首眾讚歌來結束全曲。這首“上主啊!當我的肉體生命將要完結時,請你差遣你的小天使,將我靈魂接入天堂……使我將來能夠看到你的榮耀”,巴赫配上了輝煌的和聲。

《約翰受難曲》的標題目錄為:第一部:1.合唱:“主啊,你是上主。”2.宣敘調:“耶穌和他的門徒,過了汲淪溪。”(男高,男低)3.合唱“我拿撤勒人耶穌。”4.宣敘調:“耶穌說:'我就是我'(男高,男低)5.合唱:“耶穌,拿撒勒人耶穌。”6.宣敘調:“耶穌說,我已經告訴你們,我就是。”(男高,男低)7.眾讚歌:“奇妙的愛,超過一切的愛。”8.宣敘調:“你的賜給我的人,我沒有失落一個。”(男高,男低)9.眾讚歌:“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10.宣敘調:“那隊兵和千夫長。”(男高)11.歌調:“親愛的主將我從罪惡痛苦中解脫出來。”(女低)12.宣敘調:“西門彼得及另一位門徒跟著耶穌。”13.歌調:“我快樂地跟隨你。”(女高)14.宣敘調:“那門徒是大祭司所認識的。”(男高,男低)15.眾讚歌:“誰敢鞭打主耶穌?”16.宣敘調:“亞那將耶穌傷害了。”(男高)17.合唱:“你不也是這人的門徒嗎?”18.宣敘調:“彼得否認說'我不是'。”(男高,男低)19.歌調:“我的靈啊!你在何處找到你的終極。”(男高)20.眾讚歌:“彼得,意志睡熟而否認主!”

第二部:21.眾讚歌:“我們從主得到祝福。”22.宣敘調:“他們把耶穌帶到衙門。”(男高,男低)23.合唱:“這人若不是作惡的。”24.宣敘調:“波拉多說;'你們自己帶他去'​​。”(男高,男低)25.合唱:“猶太人說:'我們沒有殺人的權柄'。”26.宣敘調:“這就要應驗耶穌所說的。”(男高,男低)27.眾讚歌:“萬世的全能之王。”28.宣敘調:“波拉多說:'這下你是王嗎?'”(男高,男低)29.合唱:“不要這人,要巴拉巴。”30.宣敘調:“這巴拉巴是個強盜。”(男高)31.歌調: “我的靈啊,要仔細思想。”(男低)32.歌調:“主受許多鞭打。”33.宣敘調:“兵丁用荊棘編作冠冕。”(男高)34.合唱: “恭喜猶太人的王。”35.宣敘調:“他們就用手掌打他。”(男高,男低)36.合唱:“釘他十字架。”37.宣敘調:“彼拉多說:'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來'。”(男高、男低)38.合唱:“我們有律法。”39.宣敘調:'彼拉多聽見這話。”(男高,男低)40.眾讚歌:“主啊,你被囚,我們得以自由。”41.宣敘調:“猶太人喊著說。”(男高)42.合唱:“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該撤的忠臣。”43.宣敘凋:“彼拉多聽見這話,就帶耶穌出來。”(男高,男低)44.合唱:“除掉他,除掉他。”45.宣敘調:”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十字架嗎?”(男高,男低)46.合唱:“除了該撒,我們沒有王。”47.宣敘調:“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男高,男低)48.歌調:“快快跑回髑髏地。”(男低,女聲及男高伴唱)49.宣敘調:“他們就在那裡釘他在十字架上。”(男高)50.合唱:“不要寫猶太人的王。”51.宣敘調:“彼拉多說,我所寫的,我已經寫上了。”(男高,男低)52.眾讚歌:“在我心中,你的十字架和你的名字放光芒。”53.宣敘調:“四個兵丁,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男高)54.合唱:“我門不要分開,只要拈鬮。”55.宣敘調:“這要應驗經上所說的話。”(男高,男低)56.眾讚歌:“他在死前還關心他的母親。”57.宣敘調:“這事以後。”(男高,男低)58.歌調:“成了。”(女低)59.宣敘凋:“他便低下頭,將靈魂交給了上帝。”(男高)60.歌調:“我的救主,請回答我。”(男低,合唱伴唱)61.宣敘調:“看那,聖殿的幌子。”(男高)62.歌調:“我的心啊,世上一切因主而悲傷。”(男高)63.歌調:“我心靈啊,進發出極大的悲傷。”(女高)64.宣敘調:“猶太人因為這日是預備日。”(男高)65.眾讚歌:“主啊幫助我。”66.宣敘調:“有亞力馬太人約瑟。”(男高)67.合唱;“主啊,安息吧,我也安息。”68.眾讚歌:“主啊,當我的生命將要完結時。”

JS 巴赫:馬可受難曲
JS BACH: St Mark Passion
巴赫根據新約的4大福音書,曾作有成套的4大受難曲,這部《馬可受難曲》,BWV247,作於1731年,以後大部分散佚。

馬可是彼得的門徒,《馬可福音》據說乃馬可根據彼得敘述而作,共16章,主要內容包括:耶穌受洗及成長,包括在曠野接受撒旦40天的試探;約翰下獄後,取穌開始宣傳上帝福音,包括收12名使徒,治病救人;被猶大出賣後,耶穌受難復活。

JS 巴赫:路加受難曲
JS BACH:St Lukas Passion
巴赫的《路加受難曲》,BWV246,其手稿註明是巴赫1730年左右所創作,但許多巴赫研究者認為其中許多都不像巴赫的作品,好像是巴赫在其中使用了一些無名作曲家的樂段,對它們進行了改寫與組合。這種組合,使得作品各部分風格不統一,所以這部存疑的作品目前演奏很少。路加是保羅的門徒,《路加福音》根據保羅的宣講材料編撰而成,許多內容來自《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共24章,敘述耶穌的降生,耶穌的家譜;敘述耶穌的傳教活動及他最終被出賣、受難、復活升天,與《馬可福音》有很多篇幅講述耶穌行醫不同,《路加福音》中有許多篇幅講述耶穌的傳教。

JS 巴赫:聖誕節清唱劇
JS BACH: Weihnachts - Oratorium Christmas Oratorio
巴赫的《聖誕節清唱劇》,BWV248,作於1734年,為獨唱者、合唱隊及管弦樂隊而作,由皮坎德和巴赫本人根據《聖經》中的耶穌誕生的內容撰詞。由6部康塔塔組成,計劃於萊比錫聖誕節期間分6天即聖誕節3天,元旦、元旦後的禮拜及主顯節(1月6日)演出,這部清唱劇的各部標題為:

第一天:聖誕節:1.合唱:齊聲歡唱救贖之日來臨;2.宣敘調(男高):那些日子,該撤亞古大督有旨意下來;3.宣敘調(女低):至終,大衛的後裔,可愛的救世主來到人間;3.歌調(女低):錫安哪,準備迎接那至善者;5.眾讚歌:我怎能很好迎接你;6.宣敘調(男低):就生了頭胎的兒子;7.眾讚歌(女高、男低):主來到我們卑微、貧困的人中間;8.歌調(男低) :創造萬物的全能之主;9.眾讚歌:耶穌基督是個嬰兒,我的心裡充滿歡樂。

第二天:聖誕節後一天:10.小交響曲;在野地裡,有牧羊人;11.宣敘調(男高):在伯利恆的野地裡,有牧羊人;12.眾讚歌:晨光快快照耀,充滿天光大地;13.宣敘調(男高,女高):那天使對他們說;14.宣敘調(男低):上帝對亞伯拉罕發誓;15.歌調(男高):快樂的牧羊人,快去看那可愛的嬰兒;16.宣敘調(男高):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兒;17眾讚歌:看哪,在幽暗的馬槽中,躺臥著我們的君王; 18.宣敘調(男低):牧羊人,去吧,去看那奇妙的嬰兒;19.歌調(女低):我親愛的孩子,睡吧,安靜一會吧;20.宣敘調(男高):忽然有一大隊天兵護送著天使;21.合唱:榮耀歸主,歸最高的神;22.宣敘調(男低):天使們,高聲歡樂地歌唱;23.眾讚歌:我們高唱讚歌。

第三天:聖誕節後二天:24.合唱:天主,我們歌聲雖低,心中卻充滿歡樂;25.宣敘調(男高)眾天使離開他們升天了;26.合唱:我們去伯利恆,看看所成的事;27.宣敘調(男低):眾人的救世主,解脫了以色列人之軛;28.眾讚歌:上帝祝福他的子民,獻出他的慈愛;29.歌調(男低,女高):主啊,你的憐憫安慰了我們;30.宣敘調(男高):牧羊人急忙去了,去尋見瑪利亞及約瑟;31.歌調(女低):奇妙的祝福,永遠記在心中;32.宣敘調(女低):我的心將永遠懷念所領受的祝福;33.眾讚歌:主啊,我將永遠服從主;34.宣敘調(男高):牧羊人回去了,將榮耀歸於上帝;35.眾讚歌:歡樂地高唱,天主今天降生。

第四天:元旦:36.合唱:頂禮膜拜,親愛的主;37.宣敘調(男高):滿了八天,就給孩子行了割禮;38.宣敘調(男低,女高,男低合唱):以瑪內利,甜蜜的聲音,基督為救我們而死;39.歌調(女高及女高迴聲):主啊,你的名字令我戰戰兢兢;40.宣敘調及眾讚歌(女高,男低):主耶穌,只有你是屬於我的;41.歌調(男高):你的名字,我水遠讚揚;42.眾讚歌:耶穌將我從試探中解救出來。

第五天:元旦後的禮拜日:43.合唱:榮耀歸於全能的上帝;44.宣敘調(男高):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45.合唱,宣敘調(女低):那生下來做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46.眾讚歌;你的榮光驅散了黑暗;47.歌調(男低):啟開我的眼睛,使我能看到光明;48.宣敘調(男高):當希律王聽見,心中就不安;49.宣敘調(女低):耶穌來了,你為什麼驚慌;50.宣敘調(男高):希律召齊了祭司長和文士;51.二重唱(女高,女低,男高):何時救恩,使平安降臨我們;52.宣敘調(女低):我主居住在何方; 53.眾讚歌:我的心幽暗不明,求主照亮我們。

第六天:主顯節(三王來朝之日):54.合唱:主啊,當那些傲慢的敵人襲擊我時;55.宣敘調(男高、男低):當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來;56.宣敘調(女高):你這毒蛇,尋找我主是想殺害他;57.歌調(女高):上帝不會降臨到將朽之地;58.宣敘調(男高):博士們聽了王的話就去了;59.眾讚歌:我站在馬槽旁;60.宣敘​​調(男高):博士們因在夢中接受了主的指示;61.宣敘調(男高):去吧,我的至寶,仍留在這裡;62.歌調(男高):狂妄的敵人被打倒;63.宣敘調(合唱):罪惡之世、地獄的恐懼都已過去;64.合唱:勝利已到來,死亡、地獄、魔鬼都已落空。

JS 巴赫:復活節清唱劇
JS BACH: Oster - Oratorium
巴赫的這部《復活節清唱劇》,BWV249,作於1736年。復活節是基督教會紀念耶穌在十字架受刑死後第三天復活的重大節日,巴赫這部作品當時為聖托馬斯教堂而作,全曲的標題為:1.小交響曲;2.柔板;3.匆忙的趕路人;4.男人冷酷的慾望;5.靈魂,你的精美食品;6.這兒是他的墓穴;7.我溫柔而又恐懼地安睡;8.當我們嘆息的時候;9.告訴我,快告訴我;10.我們為他高興;11.讚美歌。

JS 巴赫:聖母頌歌
JS BACH: Magnificat
巴赫的這部《聖母頌歌》,BWV243,是1723年在萊比錫為聖誕節左右舉行的晚禱會所作,在晚禱時,演唱完《聖母頌歌》,牧師進行講道。《聖母頌歌》是巴赫以《聖經》路加福音第1章46—55節的拉丁文為詞而譜寫的。這段《聖經》記載著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在生耶穌以前,聽見天使向她說,她將被聖靈感孕生一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聖母頌歌》的首句是“我心尊主為大”,拉丁原文為Magnificat(意為尊主)。巴赫共作了兩首《聖母頌歌》,另一首為女高音獨唱,現已遺失,1855年編輯巴赫作品全集時,就沒有找到。另一首,現存兩個原稿,早期的原稿是E大調,後來巴赫又寫了一個D大調。今日所出版演唱的多為此D大調,手稿上標有1730年抄寫,全曲共分12段,但在巴赫的原稿上,第二段、第五段、第七段及第九段的後面各都插入了一首眾讚歌,現行的樂譜演唱會和各種唱片版本上,卻都沒有這幾首眾讚歌。據考證,這些眾讚歌,原是萊比錫大教堂每次晚禱時都要詠唱的,而且也不由擔任演唱《聖母頌歌》的聖詩班的歌手們演唱,而是另有一個小型聖詩班,用另一架小型風琴伴奏詠唱。

當時教堂安排在晚禱時唱《聖母頌歌》的時間不得超過半小時,因此巴赫譜寫此曲演唱的時間,也不超過半小時。我們很難想像一位少女尚未結婚,聽到她將懷孕,而生一子時,仍能如此快樂,滿懷信心地接受如此非常特殊的“任務”。第一段合唱“我的心尊主為大”。採用5個聲部的合唱和樂隊的編制,巴赫又另加了3個聲部的小號來加重快樂的情緒,並伴有兩個聲部的長笛、兩個聲部的雙簧管及弦樂來為這首5聲部合唱伴奏。在第七段及第十二段的合唱中,巴赫也同樣採用瞭如此的樂隊編制及五聲部合唱。第十二段“榮耀歸於至高的上帝”中,合唱部分的比重則更強一些。

第二段女高音獨唱“我的靈以上帝我的救主為樂”,只用了弦樂伴奏,以表現出瑪利亞的愉快和沐於陽光之下的心情。第三段女高音獨唱“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只用柔聲雙簧管及通奏低音伴奏。巴赫在開始的伴奏中以一個下降旋律來表達“卑微”之意,而在女高音開始獨唱處,使用了他那著名的“聖母瑪利亞旋律”。第四段的合唱“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則緊接第三段女高音獨唱之後,各聲部的主題互相追逐,形成賦格型式。第五段的男低音獨唱“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全段的伴奏只是一聲部的通奏低音,實際是男低音與通奏低音的二重唱(奏)。而第六段女低、男高二重唱:“他憐憫敬畏他的人”的伴奏,從始至終是以加了弱音器的弦樂和兩個聲部的長笛。第七段合唱:“他用臂膀施展大能”是以雄壯的合唱為表達的,巴赫又加了3個聲部的小號以增強其雄偉的力度。值得注意的是,這首樂曲的通奏低音的伴奏和第六段女低、男高二重唱一樣,都是以兩種固定音型貫穿全曲。此曲的末7小節​​,巴赫以眾讚歌形式來作結尾。第八段男高音獨唱“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富足的空手回去,”巴赫使用了3個旋律:自高而低的小調旋律表示“叫有權炳的失位”,短促的小調音型式的旋律則表示“權柄的丟失”,另一個由下而上的快速旋律則表示“叫卑賤的升高”。第九段女低音獨唱“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巴赫也用了兩個旋律,一個上行快樂的旋律,好像帶有光明的微笑,表示“飢餓的得飽美食”;另一個短促下行的旋律表示“叫富足的空手回去”;再伴以兩個聲部的長笛和從頭至尾的以手拔弦的通奏低音。第十段兩個女高音和一個女低音的三重唱中包含著兩個眾讚歌,一個是“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以女聲三重唱;另一首眾讚歌:“我的心尊主為大”則由柔音雙簧管以“助奏”的形式在那一首眾讚歌旋律之上奏出。第十一段又是五部合唱:“為要紀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以賦格的形式,5個聲部合唱的伴奏,又有通奏低音。最後第十二段,雄壯和有力度的合唱“榮耀頌和阿門”酷似一首維瓦爾弟的協奏曲並加了許多裝飾音。在樂曲的後半部,我們又聽到了第一段合唱曲中的歡樂氣氛,最後以合唱阿門結束全曲。

JS巴赫:B小調彌撒
JS BACH: Mass in B minor
巴赫一共作有5部彌撒曲,這一部規模最大,無疑也是5部中最優秀的一部。
彌撒是一種極為古老的形式,是基督教從一開始就經常舉行的為紀念耶穌在被賣的前夜所舉行的“末次晚餐”,13世紀起,彌撒成了教會中重要的儀禮。彌撒一詞源於:“It missa est”,即舉行儀式後,神職人員向會眾所說的“會眾可以退席”,因此儀式沒有名稱,後即以“mass”一詞作為專指此儀式之名詞。正規彌撒分幾大部分,即:1.懇求主,賜憐憫(Kyrie eleison);2.榮耀頌(Gloria);3.使徒信經(Gredo);4 聖哉,聖哉,聖哉(Sanctus) ;5.奉主名來的當受稱頌(Benedlictus);6.上帝的羔羊(Agnus Dei)。

巴赫於1733年寫成了這部彌撒中的“懇求主。賜憐憫”(Kyrie)和“榮耀頌”(Gloria)這兩段,是為奉獻給薩克遜的選侯西格斯蒙德三世( Sigismund III)的,當時這位選侯是巴赫所居之地的地方長官,後來成為波蘭的國王。巴赫將這兩段樂曲奉獻給他並附有一信,請求選侯指派他為選侯的宮廷作曲家,信中還說:“這兩首作品可以算作我的作品中非常有特殊意義的樂曲。”
巴赫是一位新教路德宗的信徒,但1514年馬丁•路德進行宗教改革,成立新教之後,在新教的崇拜中,並沒有廢除原來天主教所用的彌撒這一崇拜儀式,只是有時把彌撒中“奉獻”(Offertory)部分改為由牧師宣教,所以《B小調彌撒》中沒有“奉獻”這一部分。新教崇拜儀式中仍保留傳統天主教彌撒中的“懇求主,賜憐憫”(Kyrie eleison),榮耀頌”(Gloria),“使徒信經”(Credo),“聖哉,聖哉,聖哉!”(Sanctus)和“上帝的羔羊”(Agnus Dei)5部分。作品中又加上了高度成熟的技術,使之更有濃重的宗教氣氛。

美國著名指揮家斯托科夫斯基(Stokowski, Leopold 1882—1977)曾說過:“巴赫的這部作品確實是音樂領域中最崇高的作品。”他又說,“巴赫的《B小調彌撒》是從一個很廣泛的音域中構築成功的,音樂的結構非常複雜而且其技術集中反映出巴赫的靈感是緩慢而很豐富地流露出來的。在巴赫筆下,把傳統彌撒的段落加以擴充了,幾乎在《B小調彌撒》中,包含了全宇宙所有的情感和意識……”

巴赫的這首《B小調彌撒》屬於“康塔塔—彌撒”(Cantata-Mass)。在這種彌撒中,獨唱與合唱之間有強烈的對比,管弦樂色彩宏麗,把一切歌劇及清唱劇(Oratorio)中的手法也引用進來。在這部作品中,女高音的花腔式唱法來自意大利的歌劇,華美壯麗的二重唱則來自阿戈斯蒂諾•斯特凡尼(Agostino Steffani 1654—1728)的手法。

巴赫把這部彌撤分為5部分2​​4段,這種分法完全是他自己的決定,絕無先例。他把“使徒信經”分為8段也完全沒有任何先例,而第8段(總第19段)又明顯地可以再分為兩段,這就使“使徒信經”成了9段,這9段中是以“被釘於十字架”(第5,總第16段)為中心,前後各有4段。巴赫作為基督徒,其信仰的中心就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這也就是耶穌所以降生於世上的目的,從而我們可以證明巴赫的這部作品是以深刻的神學思考為背景的。
巴赫一生創作的5部彌撒中,這首彌撒與其它4部有很大不同,其它4部都沒有分如此多的段,例如《A大調彌撒》(BWV234)只有6段,《G大調彌撒》(BWV236)只有6段,《G小調彌撒> (BWV235)也只有6段,只有這部《B小調彌撒》(BWV232)卻有24段。
5部分24段內容為:

一、懇求主,賜憐憫:1.“上主賜憐憫於我們”(Kyrie eleison)合唱;2.“主耶穌賜憐憫於我們”(Christe, eleison)女高,女中二重唱;3.“上主,賜憐憫於我們”(Kyrie eleison)合唱。

二、榮耀頌(Gloria);4.“榮耀歸與至高的上主,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Gloria in excelsis Deo)合唱;5.“我們讚美你,祝福你,崇敬你,榮耀你”(Laudamuste, benedicimus te)女中音獨唱;6.“因你偉大的光榮我們向你獻上感謝”(Gratias agimus)合唱;7.“上帝我主,天上君王,全能的上主,上主的獨生於耶穌基督,上帝我主,上帝的羔羊,上主之子,”(Domine Deus, rex Coelestis)女高音,男高音二重唱;8.“你除掉了世界的罪惡,賜憐憫於我們,傾聽我們的祈求”,(Qui tollis peccata mundi)合唱;9.“你坐在天父的右邊的主,賜憐憫與我們”(Qui sedes ad dextram Patris)女中音獨唱;10.“因為只有你是聖潔的,只有你是上主,只有你,耶穌基督,至高無上。”(Quonian ta solas Samtus)男低音獨唱;11.“與聖靈一起,在天父上帝的榮耀中阿門”(Cum Sancto Spirita )合唱。

三、使徒信經(Credo):12.“我信唯一上帝”(Gredo in unum Deum)合唱;13.“我信唯一上帝,天父大有權能創造天地與一切可見的和不可見的主” (Credo in unum Deum, Patrem omnipoten tontem)合唱;14.“我信唯一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在萬世以前就曾生成,神中之神光中之光,真神中的真神是生成非造成,與上帝天父的本質相同,萬物都是藉著他造成的,為了我們和為了拯救我們,從天上降生於人世間。”(Et in unum Dominum, Jesum Christum)女高音,女中音,二重唱;15.“因聖靈感孕由童貞瑪利亞所生”(Et incarmatus est de Spiritu Sancto)合唱;16.“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受死,埋葬”(Crucifixus etiam Pronobis Pontio Pilato)合唱;17.“按《聖經》所記載的,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他的國度直到永遠無窮盡”( Et resurrexit tertia die secundum)合唱;18.“我信聖靈從聖父聖子而來,並與聖父聖子同受崇拜,同享榮耀,是古代先知所說的,我信一個聖而公的教會”(Et in Spiritum Santum)男中音獨唱;19.“我信洗禮可除掉罪惡,我指望死人復活和生命的來世,阿門”(Confiter unum baptisma)合唱。

四、聖哉、聖哉、聖哉(Sanctus):20.“聖哉、聖哉、聖哉萬靈之主,他的榮光充滿大地”(Sanctus, Sanctus, Snctus)合唱;21.“和散那歸最高神”(Osanna in excelsis)合唱;22.“奉主名來的當受祝福”(Benedictus, qui Venit)男高音,獨唱;22.“和散那歸最高神”(Osanna in excelsis)合唱(重唱b段)。

五、上帝的羔羊(Agnus Dei):23.“上帝的羔羊除掉世界上罪惡的,懇求賜憐憫於我們”(Aguns Dei)女中音獨唱; 24.“賜給我們平安”(Dona nobis Pacem )合唱。

JS 巴赫:G小調彌撒
JS BACH: Messe G-moll
巴赫除作有《B小調大彌撒》外;還作有4部小彌撒。這部《G小調彌撒》,BWV235,作於1730年,其音樂素材來自72、102、187號康塔塔。此作按傳統小彌撒形式分為“懇求主賜憐憫”和“榮耀頌”兩部分,“榮耀頌”部分分為5段:1.榮耀歸於主,2.神來到我們身邊,3.主,聖子,4.請饒恕我的罪過,5.神聖的天主。演唱時間約半小時。

JS 巴赫:F大調彌撒
JS BACH: Messe F-dur
巴赫這部《F大調彌撒》,BWV233,作於1730年,其音樂素材來自第11、40、102號康塔塔。此作按傳統小彌撒形式分為“懇求主賜憐憫”和“榮耀頌”兩部分。“榮耀頌”部分分成5段:1.榮耀歸於主,2.至高無上的主,3.請饒恕我的罪過,4.孤獨的聖人你前往問處,5.神聖的天主。

JS 巴赫:A大調彌撒
JS BACH: Messe A dur
巴赫這部《A大調彌撒》,BWV234,作於1730年,其音樂素材來自67、79、136、179號康塔塔。此作按傳統小彌撒形式分為“懇求主賜憐憫”和“榮耀頌”兩部分,“榮耀頌”部分分5段,標題同《F大調彌撒》。演唱時間約半小時。

JS 巴赫:G大調彌撤
JS BACH: Messe G-dur
巴赫這部《G大調彌撒》,BWV236,作於1730年,其音樂素材來自17、79、138、179號康塔塔。此作按傳統小彌撒形式分為“懇求主賜憐憫”和“榮耀頌”兩部分。“榮耀頌”部分分成5段:1.榮耀歸於主,2.神來到我們身邊,3.至高無上的主,4.孤獨的聖人你前往何處,5.神聖的天主。演唱時間約半小時。

JS 巴赫:經文歌
JS BACH:Motets
巴赫作有7首經文歌,BWV225-231,作於1727—1723年之間。7首經文歌標題分別為:BWV225:《為上帝唱一首新歌》(Singet dem Herrn ein neues Lied);BWV226:《上帝的人》(Der Geist hilft);BWVZ27:《耶穌,我的歡樂》 (Jesu meine Freude);BWV228:《別害怕》(Furchte dich nieht);BWV229:《來吧,耶穌,來吧》(Komm Jesu, Komm);BWV230:《頌揚上帝》(Loben den Herrn);BWV231: 《頌揚和榮耀之獎》(Sei Lobe und Preis mit Ehren)。


巴赫:眾讚歌
BACH: Chorales
巴赫為教會所創作的眾讚歌計有BWV250—253。為4首婚札眾讚歌:BWV250:《上帝所行皆善事》(Was Gott tUt das ist Wohigetan);BWV251:《讚頌至高無上的上帝》(Sei Lob und Ehr'dem Hochsten Gut);BWV252:《一切感謝上帝》(Nun danket alle Gott);BWV253:《啊,主耶穌基督,留在我們身邊》(Ach bieid bei uus, Herr Jesu Christ);BWV254:《啊,上帝,請聽我的嘆息》(Ach Gott , erhor' mein Seufzen);BWV255:《啊,上帝,我的主》(Ach Gott und Herr);BWV256:《啊,親愛的基督》(Ach Lieben Christen seid getrost);BWV257:《此刻上帝不會拋棄我們》(War' Gott nicht mit Uns diese zeit);BWV258:《上帝定與我們同在》(Wo Gott der Herr nicht bei uns hollt);BWV259:《啊,我犯了什麼錯》(Ach, was soll ich Sunder machen);BWV260:《讚美天上唯一的上帝》(Allein Gott in der Hoh' Sei Ehr);BWV261:《只因為您,主耶穌基督》(Allein zu dir, Herr Jesu Christ);BWV262:《凡人皆有終》(Alle Menschenmussen sterben);BWV263:《凡事要看神的恩典》(Alles ist an Gottes Segen);BWV264:《善良的上帝》(Als der gutige Gott);BWV265:《夜晚的耶穌基督》 (Als jesus Christus in der Nacht);BWV266:《走向東方的40天》(Als vierzig Tag nach Ostern);BWV267:《巴比倫的流水》(An Wasserflussen Bobylon);BWV268:《來吧,我的心》( Auf, auf, mein Herz, und du mein ganzer, sinn);BWV269:《從我的心底》(Aus meines Herzens Grunde);BWV270-272:《您指引道路》(Befiehl du deine Wege);BWV273、274: 《基督,您是光明和白天》(Christ, der du bist der helle Tag);BWV275:《基督,幫助您的信徒》(Christe, du Beistand denier kreuzgenaeinde);BWV276:《基督的複活》(Christ ist erstander );BWV277—279:《基督身陷死囚中》(Christ lag in Todesbanden);BWV280:《我主基督來到約旦》(Christ, unser Herr, zurn Jordan Kam);BWV281—282:《基督是我的生命》(Christus, der ist mein Leben);BWV283:《基督使我們有福》(Christus, der uns selig macht);BWV284:《基督出現了》(Christus ist erstanden, hat uberwunden);BWV285:《我主基督坐在桌旁》(Da der Herr Christ Zu Tische sass);BWV86:《感謝主》(Danker dem Herren);BWV287:《感謝天國的上帝》(Dank Sei Got tin der Hhhe);BWV288、289:《舊歲已逝》(Das alte Jahr Vergangen ist);BWV290:《聖父和聖子同在》(Das walt'Got Vater und Gott Sohn);BWV291:《上帝在這兒,聖父、聖子和聖靈》( Das Walt'mein Gott, Vater, Sohn und heiliger Geist);BWV292:《父親就在天上》(Den Vater dort oben);BWV293:《三位一體都是您》(Der du bist drei in Einigkeit);BWV294:《多麼快樂的日子》(Der Tag der ist so freudenreich);BWV295:《聖靈充滿了仁慈》(Des heil' gen Geistes reiche Gnad');BWVZV296:《夜晚降臨》(Die Nacht ist Kommen);BWV297:《聖子發出光輝》(Die Sonn' hat sich mit ihrem Glanz);BWV298:《這是神聖的摩西十誡》(Dies siud die heil' gen zehu Gebot');BWV299:《我歌唱您,耶和華》(Dir, dir , Jehova, will ich Singen);BWV300:《您這偉大的苦難者》(Du grosser Schmerzensmann);BWV301:《你啊,壯麗的世界大廈》(Du,O Schones Weltgebuude);BWV302:《我們的上帝是堅固的堡壘》(Ein' 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BWV303:同BWV302;BWV304:《是苦難》(Eirs ist Not! ach Herr, dies Eine);BWV305:《主啊上帝,憐憫我》(Erbarm' dich mein, O Herre Gott);BWV306:《神聖的基督出現了》(Eestanden ist der heil' ge Christ);BWV307:《肯定是時候了》(Es ist gewisslich an der zeit);BWV308:《此話一定是從笨嘴出來》(Es Spricht det Unweisen Mund wohl);BWV309:《上帝的寶座》(Es Stehn Vor Gottes Throne);BWV310:《末日終將到來》(Es Wind Schier der letzte Tag lzerkommen);BWV311: 《上帝會對我們仁慈》(Es Woll' uns Gott gemadig sein);BWV312:同BWV311:BWV313:《我們歡樂而跳躍》(Fur Freuden lasst uns springen);BWV314:《讚美耶穌基督》(Gelobet Seist du, Jesu Christ);BWV315:《讓你滿足》(Gib dich zufrieden und sei stille);BWV316:《上帝本身就是光》(Gott der du Selber bist das Licht);BWV317:《上帝我父,與我們同住》 (Gott, der Vater, wohn uns bei);BWV318:《聖子來了》(Gottes Sohn ist Kommen);BWV319:《上帝有福音》(Gott hat das Evangelium);BWV320:《上帝還活著》(Gott lebet noch);BWV321:《​​感謝上帝,從此了結了》(GOttlob, es geht nummehe zu Ende);


BWV322:《上帝受讚美和祝福》(Gott sei gelobet und gebenedeiet);BWV323、BWV324:《上帝對我們仁慈》(Gott sei uns gnadig);BWV325:《神聖啊神聖》(Heilig, heilig);BWV326:《主啊上帝,我們全都讚美你》(Herr Gott, dich loten alle Wit);BWV327:《我為你加冕》(Fur Feuden Thron trent' ich hiernit);BWV328:《主啊上帝,我們讚美你》(Herr , Gott, dich Loben wir);BWV329:《主啊,我在考慮那一天》(Herr, ich denk' an jene zeit);BWV300:《主啊,我有了錯》(Herr, ich habe missgehandelt); BWV331:同BWV330;BWV332:《主耶穌基督,幫助我們》(Herr Jesu Christ, ich zu uns wend');BWV333:《主耶穌基督,你準備好了》(Herr, Jesu Christ du hast bereit't) ;BWV334:《主耶穌基督,你是最大財富》(Herr Jesu christ, du hochstes Gut);BWV335:《主耶穌基督,我的生命之光》(Herr Jesu Christ, mein's Lebens Licht);BWV336:《主耶穌基督,真正的人和上帝》(Herr Jesu Christ, wahr'r ​​Mensch und Gott);BWV337:《主啊,現在安靜了》(Herr, hun lass in Frieden);BWV338:《主啊,別在震怒中懲罰我》(Herr, straf mich nicht in deinem zom);BWV339:《主啊,你意即我願》(Herr, wie du willst, so schick's mit mir);BWV340:《主啊,我全心愛你》(Herzlich lieb hab ich dich,O Herr);BWV341:《人啊,今天是一個大喪日》(Heut' ist O Mensch, ein grosser Trauertag);BWV342:《今天聖子戰勝了》(Hilf, triumPhieret Gottes Sohn);BWV343:《上帝成全我》(Hilf, Gott, dass mir's Geling);BWV344:《主耶穌成功了》(Hilf, Herr Jesu, lass gelingen);BWV345:《主啊,我在您的掌握之中》(Ich bin ja Herr, In deiner Macht);BWV346:《上帝,我為一切善舉感謝您》(Ich dank' dir, Gott, fur all' Wohltat);BWV347:《我感謝您,親愛的主》(Ich dank' dir, lieber Herre);BWV348;同BWV347;BWV349:《我通過您的子感謝您》(Ich dank' dir schon durch deinen Sohn);BWV350:《我感謝您,上帝啊,在您的寶座上》(Ich danke dir, O Gott, in deinem Throne);BWV351:《我將我的事業獻給上帝》(Ich hab' mein' Sach' Gott heimgestellt);BWV352:《耶穌,您是我的靈魂》(Jesu, der du meine seele);BWV353:同BWV352;BWV354;同BWV352;BWV355:《耶穌,您自身就是歡樂》(Jesu, der du Selbstes wohl);BWV356:《耶穌,您是我最愛的生命》(Jesu, du mein liebstes leben);BWV357:《耶穌,耶穌,您是我的》(Jesu, Jesu, du bist mein);BWV358:《耶穌,我的快樂》(Jesu, meine Freude); BWV359:《耶穌是我靈魂的快樂》(Jesu meiner Seelen Wonne);BWV360:同BWV359;BWV361:《耶穌,我心的快樂》(Jesu, meines Herzenns Freud');BWV362:《耶穌受稱頌》(Jesu , nun sei gepreiset);BWV363:《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世主》(Jesus Christus, unser Heiland);BWV364:同BWV363;BWV365:《耶穌,我的信念》(Jesus, meine zuversicht);BWV366:《你們的大腦一片空虛》(Inr Gestirn' ihr hohlen Lufte);BWV367:《我的業績》(In allen meinen Taten);BWV368:《歡樂的佳節》(In dulci jubilo);BWV369:《上帝從不拋棄你》( Keinen hat Gott Verlassen);BWV370:《來吧,造物主上帝》(Komm, Gott schopfer, heiliger Geist);BWV371:《憫我吧,永生的天父》(Kyrie, Gott Vater in Ewigkeit);BWV372:《主啊,請側耳聆聽》(Lass, O Herr, dein ohr sich neigen);BWV373:《親愛的耶穌,我們就在這裡》(Liebster Jesu, Wir Sind hier);BWV374:《讚美主》(Lobet den Herren, denn er ist freundlich);BWV375:《讚美上帝》(Lobt Gott, ihr Christen allzugleich);BWV376:同BWV375;BWV377:《上帝,以你的慈悲與我行事》(Mach's mit mir, Gott, nach deiner Gut' );BWV378:《我現在睜開我的眼睛》(Meine Augen Schliess' ich Jetzt)​​;BWV370:《我不要求我的耶穌》(Meinen Jesum lass' ich nicht Jesus);BWV380:同BWV379;BWV381:《我的生命之路》(Meine Lebens Letzte Zeit);BWV382:《我平靜而快樂地前往那裡》(Mit Fried' und Freud' ich far' dahin);BWV383:《我們在生命之中》(Mitten wir im leben sind);BWV384:《不要如此悲傷》(Nicht so traurig, nichtso sehr);BWV385:《現在我們懇求神聖的靈魂》(Nun bitten wir den heiligen Geist);BWV386:《現在全體感謝上帝》(Nun danket alle Cott);BWV387:《現在讓你們快樂》(Nun freut euch, Gottes kinder all');BWV388:同BWV387;BWV389:《現在我的靈魂讚美主》(Nun lob', mein' seel', den Herren );BWV390:同BWV389;BWV391:《現在全體讚美上帝的仁愛》(Nun preiset alle Gottes Barmherzgkeit); BWV392:《現在一切森林都安息了》(Num ruhen alle Walder);BWV393:《世界,著你們的生活》(O Welt, sieh hier dein LeBLen);BWV394:同BWV393;BWV395:同BWV393;BWV396:《現在日子完了》(Nun sich der Tag geendet hat);BWV397:《啊,永生,您是主》( O Ewigkeit, du Donnerwort);BWV398:《啊,上帝,善良的上帝》(O Gott,du frommer Gott);BWV399:同BWV398;BWV400:《啊,內心的恐懼和憂慮》(O Herzensangst, O Bangigkeit) ;BWV401:《啊,無辜的耶穌》(O Lamm Gottes, unschuldig);BWV402:《人啊,為你的罪惡痛苦》(O Mensch bewein' dein' sunde gross);BWV403:《人啊,看耶穌基督》(O Mensch, schau Jesum Chrisum an);BWV404:《悲傷啊,痛苦》(O Traurigkeit, O Herzeleid);BWV405:《你們虔誠的人有福了》(O Wie selig seid ihr doch, ihr Frommen);BWV406 :同BWV405;BWV407:《啊,我們是可憐的罪人》(O Wir armen Sunder);BWV408:《看罪人》(Schant, irt Sunder);BWV409:《靈魂—基督耶穌》(Seelen-Brautigam);BWV410 :《問候仁慈的耶穌》(Sei Gegrusset Jesu gUtig);BWV411:《向主唱一支新曲》(Singet dem Herrn en Lied);BWV412:《向我的耶穌道晚安》(So gibst du nun mein Jesu, gute Nacht);BWV413:《難道我不應該向我的上帝歌唱》(Solt' ich meinem Gott nicht singen);BWV414:《一個嬰兒在今日降生》(Uas ist ein Kindlein heut' gebor'n);BWV415:《我將與你道別》(Valet will ich dir geben);BWV416:《我的父親在天國》(Valet uuser im Himmelreich);BWV417:《我不會離開上帝》(Von Gott Will ich nicht laasen);BWV418:同BWV417;BWV419:同BWV417;BWV420:《我的心,為何為您悲傷》(Warum betrubst du dich, mein Herz);BWV421:同BWV420;BWV422:《我為何憂愁》(Warum sollt' ich mich denn gramen );BWV423:《我的心,為何為您悲傷》(Was betrubst dudich, mein Herze);BWV424:《啊,靈魂,什麼讓你如此悲傷》(Was bist du doc​​h, O Seele, so betrubet);BWV425 :《啊,我的靈魂,你要什麼》(Was willst du dich, O meine Seele);BWV426:《塵世的光榮和塵世的上帝》(Weltlich Ehr' und zeitlich Gut);BWV427:《每當我憂愁悲傷》(Wenn ich in Angst und Not);BWV428;《我有多長的時日》(Wenn mein Stundlein Vorhanden isr);BWV429:同BWV428;BWV430;同BWV428i;BWB431:《當我陷入絕境》(Wenn Wir in hochsten Noten Sein);BWV432:同BWV431;BWV433:《上帝信賴誰》(Wer Gott Vertraut, hat wohl gebaut);BWV434:《唯有上帝統治一切》(Wer nur den lieben Gott lasst Waltten);BWV435: 《靈魂,你為何如此憂慮》(Wie bist du, Seele in mir so gar betrubt);BWV436:《晨星閃耀多麼美麗》(wie schon leuchtet der Morgenstern);BWV437:《我們只信一個上帝》(Wir glauben all ' an einer Gott);BWV438:《上帝只進加寵的房屋》(Wo Gott zum Haus nicht gibt sein' Gunst)。


JS 巴赫:聖歌
JS BACH: Sacred Songs
JS 巴赫為教堂創作的聖歌包括;BWV439:《啊,不要在最後一刻》(Ach, dass nicht die letzte Stunde);BWV440:《來啊,來啊,正當此剛時》(Auf, auf! die rechte zeit ist hier);BWV441:《跳啊,跳啊,我的心充滿歡樂》(Auf, Auf, mein Herz, mir Freuden);BWV442:《喜悅的氣氛,忠實的靈魂》(Begluckter Stand getreuer Seelen) ;BWV443:《世上智者受約束》(Beschrankt, ihr weisen dieser Welt);BWV444:《我的可憐的心碎了》(Brich entzwei, mein armes Herze);BWV445:《一切造物的源泉》(Brunnquell aller Guter );BWV446:《陽光燦爛》(Der hieben Sonnen Licht und pracht);BWV447:《白天盡了》(Der Tag ist hin, die sonnegehet nieder);BWV448:《光明的白天》(Der Tag mit seinem Lichte); BWV449:《我向你祈禱,至高無上的上帝》(Dich bet' ich an, mein hochster Gott);BWV450:《受難的日子又將開始》(Die bittre Leidenszeit beginnet abermal);BWV451:《金色的太陽,充滿幸福快樂》(Die goldne sonne, Voll Frend' und wonne);BWV452:《我將歌唱您,耶和華》(Dir, dir Jehovah, will ich singen);BWV453:《就是苦難》(Eins ist not! ach herr, dies Eine);BWV454:《喚醒你,我軟弱的靈魂》(Ermuntre dich mein schwacher Geist);BWV455:《扼死羔羊》(Erwurgtes lamm, das die Verwahrten Siege!); BWV456:《基督光輝》(Es glanzet der Christen);BWV457:《我的生命就此了結》(Es ist nun aua mit meinem leber);BWV458:《實現了》(Es ist villbracht! Vergiss ja nicht);BWV459:《成為一個基督徒要付出許多》( Es Kostet Viel, ein Christ zu sein);BWV460:《滿足而平靜》(Gieb dich zufrieden und sei stille);BWV461:《上帝仍然存在》(Gott lebet noch, Seele, wai verzagst du doc​​h);BWV462:《上帝,您多麼仁慈》(Gott, wie gross ist deine Gute);BWV463:《主啊,不要復仇》(Herr, nicht schicke deine Rache);BWV64:《主啊,我在你的權力掌握中》(Ich bin Ja, Hert, in deine Macht);BWV465:《我高興》(Ich freue mich in der);BWV466:《我忠實地保持平靜和愛》(Ich halte treulich still und liebe);BWV467:《我離不開你》(Ich lass' dich nicht);BWV468:《我每時每刻愛耶穌》(Ich leibe Jesum alle stund');BWV469:《我在馬厩等候》(Ich steh' an deiner Krippen hier);BWV470: 《耶穌,耶穌,你是我的》(Jesu, Jesu, du bist mein);BWV471:《耶穌,你的愛創造奇蹟》(Jesu, deine Liebeswunden);BWV472:《耶穌,你是信仰的化身》( Jesu, meines GLaubens zier);BWV473:《耶穌,我心的歡愉》(Jesu, meines Herzens Freud');BWV474:《耶穌是最美的光》(Jesu ist das schonste Licht);BWV475:《耶穌,我們的慰籍和生命》(Jwsus, unser Trost und Leben);BWV476:《你們的大腦一片空虛》(Ihr Gestirn' ihr hohen Lufte);BWV477:《時光停逝》(Kein Stundlein geht dahin);BWV478:《來吧,甜美的死》(Komm, susser Tdd, KOmm, Sel' ge Ruh');BWV479:《來吧,靈魂》(Kommt, Seelen, dieser Tag);BWV480:《自昏黃的墳墓復出》(Kommt Wieder aus der finstern Gruft);BWV481:《讓我們與耶穌同往》(Lasset uns mit Jesu ziehen);BWV482:《愛慕之心還在猶豫》(Liebes Herz, bedenke doch);BWV483:《最親愛的主,我在哪一天死去》(Liebster Gott, Wann werd' ich sterben?)BWV484:《最親愛的主耶穌》(Liebster Herr Jesu! wo bleibest du so lange);BWV485:《最親愛的馬內利,虔誠者的領袖》(Liebster Inmaanuel, Herzog der Frommen);BWV486:《我的耶穌,撒拉弗天使》(Mein Jesu,dem die Seraphinen);BWV487:《我的耶穌!》(Mein Jesu! was fur Seelenwen);BwV488:同BWV487;BWV489:《不要那麼悲傷》(Nicht so traurig, nicht so sehr);BWV490:《唯有耶穌是我的愛》(Nur mein lesus ist mein Leben );BWV491:《啊,你是我的愛》(O du Liebe meine Liebe);BWV492:《啊,黑夜》(O finstre Nacht);BWV493:《啊,親愛的耶穌》(O Jesulein suss,O Jesuleir mild);BWV494:《啊,親愛的靈魂》(O liebe seele, zieh' die sinnen);BWV495:《啊,你們虔誠的人有福了》(O Wie selig seid ihr doch, inr Frommen);BWV496:《靈魂—耶穌基督》(Seelen-Brautigam, Jesu, Gottes Lamm);BWV497:《靈魂的牧場》(Seelenweide, meine Freude);BWV498:《心想耶穌的人有福了》(Selig, wer an Jesam denkt); Bh499:《問候仁慈的耶穌》(Sei gegrusset, Jesu gutig);BWV500;《現在我的耶穌去了》(So gehst du run,mein jesu,hin);BWV501:《現在向我的耶穌道晚安》( So gehst du nun, mein jesu, gute Nacht);BWV502:《我祝愿一切善終》(So wunsch' ich mir zu guter Letzt)​​;BWV503:《我在上帝身邊》(Steh' ich bei meinem Gott);BWV504: 《別忘了我》(Vergiss mein nicht, dass ich dein nicht);BWV505:同BRV504;BWV506:《啊,靈魂,什麼讓你如此悲傷》(Was bist du doc​​h, O Seele, So betrubet);BWV507: 《我愛的羔羊在何處》(Wo ist mein schaflein, das ich liebe)。

BWV508以後還有10多首聖歌,懷疑是偽作:BWV508:《你在我身旁》(Bist du bei mir);BWV509:《但要記起我的生命》(Gedenke doch, mein Geist);BWV510 :《在祭壇上得到滿足》(Gib dich zufrieden, chorale);BWV514:《上帝和我一起是大好事》(Schaffs mit mir Gott);BWV516:《你為什麼憂傷》(Warum betrubst du dich);BWV517: 《給我什麼和諧,啊,靈魂的朋友》(Wie Wohl ist mir, O Freund der Seelen);BWV519:《現在我躺在這裡》(Hier lieg' ich nun);BWV520:《我的上帝》(Das Walt'mein Gott);BWV521:《從心裡感謝我的上帝》(Gott mein Herz dir Dank);BWV522:《我的靈魂》(Meine Seele);BWV523:《你的慈悲使我感到堅強》(Ich gnuge mich an meinem Stande)。



JS 巴赫:安娜•瑪格達勒娜•巴赫的筆記簿
JS BACH: Notebook of Anna Magdalena Bach
巴赫這套“筆記簿”是為他第二個妻子、歌唱家安娜•瑪格達勒娜•巴赫而創作的歌曲集,共包括10首歌曲:BWV508:《你在我身旁》(Bist du bei mir);BWV509:《但要記起我的生命》(Gedenke doch, mein Geist);BWV10:《在祭壇上得到滿足》(Gib dich zufrieden, chorale);BWV511:《在祭壇上》(第二稿);BWV512;《在祭壇上》(第三稿);BWV513:《啊,永恆的,雷鳴般的聲音》(O Ewigkeit du Donnerwort);BWV514:《上帝和我一起是大好事》(Schaffs mit mir Gott);BWV515:《每當想起很久以前》(Sooft ich meine Tobackspfeie);BWV516:《你為什麼憂傷》(Warum betrubst du dich);BWV517:《給我什麼和諧,啊,靈魂的朋友》(Wit wohl ist mir, O Freund der seelen);BWV518:《你願意把你的心給我》(Willst du dein Herz mir Schenk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不直接溝通會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