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莫扎特效應”獲證實

2016年01月24日19:49來源於 財新網

莫扎特K.448號樂曲能夠改善人類的空間推理和記憶,四川電子科技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莫扎特樂曲的節奏可能是大鼠出現莫扎特效應的關鍵

【財新網】(記者 於達維
很多人知道,可以用莫扎特的音樂拿來胎教,都說這樣孩子會更聰明,這究竟有沒有科學道理。1993年,美國加州大學的弗朗西斯·勞舍爾在《自然》雜誌 ​​發表論文介紹他的發現:聽莫扎特K.448號樂曲能夠改善人類的空間推理和記憶。
  莫扎特的K.448號樂曲就是《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這是莫扎特唯一的一首雙鋼琴奏鳴曲,日劇《交響情人夢》中千秋和野田妹也曾共同演奏這部作品,很多電視劇在表現男女主人公的愛情萌芽時,都用上了這首曲子。(如:轉角遇上愛)
  這部作品是莫扎特於1781年11月23日為了在維也納一個朋友家裡舉行的一次私人音樂會而作。這位朋友的女兒是莫扎持的學生。在創作這首奏鳴曲的前幾年時間裡,莫扎持過著顛簸流離的生活,經歷了人生的巨大悲痛與變故,嘗盡了世態炎涼的滋味。但是在這部作品中聽不到一絲苦痛和陰暗的聲音,都是陽光般的溫暖和深沉優美的旋律。
  這部《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胎教音樂。甚至為了喚醒因中風陷入昏迷的以色列總理沙龍,醫生在他病房裡播放的也是莫扎特。近10年來,莫扎特的美妙樂曲不僅被人們一遍遍地聆聽,還被認為對從粉刺到老年癡呆症在內的許多疾病都有神奇的治療作用,
  弗朗西斯·勞舍爾因此提出“莫扎特效應”:當你聽一曲莫扎特之後,你的大腦活力將會增強,思維更敏捷,運動更有效,它甚至可緩解癲癇病人等患神經障礙的病人的病情。但隨之而來的便是科學界對於這種效應存在和可靠性的質疑。
  對於莫扎特效應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莫扎特效應產生的機制問題,有研究者認為是由於被試者對音樂的偏愛,從而提高空間記憶能力;也有研究者認為該效應是由於音樂直接激活大腦神經元,從而提高被試者的空間記憶能力。
  在後續的一些研究中,音樂作品和測量工具的選擇都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無法客觀的證明莫扎特效應的存在。2010年,維也納大學對“莫扎特效應”曾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果,沒有證據說明聽莫扎特的音樂可以使人變得更聰明。但是這並不影響更多人對此進行研究。
  本週發表在《科學報告》一篇論文提出,莫扎特樂曲的節奏可能是大鼠出現莫扎特效應的關鍵。
  他們使用的樂曲,仍然是莫扎特的第448號作品。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堯德中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他們把45隻大鼠分成三組,讓​​它們分別聆聽莫扎特K.448,通過把莫扎特K.448的音符以相反序列排列所得的反向莫扎特,和什麼都不聽。然後進行莫里斯水迷宮測試。結果發現,聆聽莫扎特的大鼠,在測試表現上要明顯好於其他兩組。
  莫里斯水迷宮是醫學上一種辨別動物空間回憶的方法。讓測驗考試動物在水中尋覓躲藏的平台並分析它找到平台所用時間和所走路徑,判斷它回憶能力的高低。
  而且他們進一步發現,在這三組大鼠中,聆聽過莫扎特的一組,在它們大腦的海馬區和聽覺皮層中神經營養因子BDNF/TrkB的表達明顯高於另外兩組。
  神經營養因子家族成員BDNF是調控高等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發育與穩態的重要信號分子,通過結合神經元細胞膜表面受體TrkB調節神經元的發育、分化、功能維持以及突觸可塑性。
  但是在負責視覺功能的頂葉皮層,他們卻並未發現BDNF/TrkB的表達在三組之間有明顯差別。這也佐證了前人所提出的,莫扎特效應主要表現在提高被試對象的空間記憶能力,但並非聽了莫扎特音樂後,所有的認知能力都可以提高。
  為了測試莫扎特效應在人身上的表現,他們讓60個沒有正式的音樂訓練的大學生隨機分成三組,給他們聽相應的樂曲,並進行一系列的測試,包括用筆在紙上走迷宮,以及摺紙和裁紙測試。結果發現聽了莫扎特的那組表現的比其他兩組都更好。
  他們更重要的發現,不僅聆聽莫扎特對大腦有好處,而且聆聽反向莫扎特對大腦有壞處。聆聽莫扎特的一組,可以觀察到新生神經元的增加,聆聽反向莫扎特的一組新生神經元反而減少了。而且反向莫扎特組的表現,還不如什麼都不聽。
  這或許是莫扎特音樂的神奇之處,在他的樂曲中,或許隱藏著符合人類,乃至動物天性的節奏,畢竟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都是同一個大自然中進化而來的。
  如果莫扎特的樂曲可以,那麼別人的呢?此前曾經有科學家拿勳伯格的音樂來做實驗。作為無調音樂的代表,勳伯格的音樂雖然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但是總是讓很多普通人沒法接受。記得小時候我也聽過幾次勳伯格,真心是聽不下去。外灘畫報上曾經發表了一篇專欄,題目就叫《我們為何害怕勳伯格》,裡面有一句話,作曲家勳伯格巨大成就的一種體現,就是他有能力讓地球上所有音樂廳空空蕩盪。
  這些研究曾經發現,非節律性的勳伯格的音樂,往往會對大鼠的表現產生破壞作用。這種破壞作用,可以從聆聽反向莫扎特的大鼠表現上看出來,它們聽覺系統的形成、學習能力的建立過程,均出現了減弱的現象,海馬齒狀回內神經的生長,海馬區和聽覺皮層的BDNF/TrkB蛋白因子的生長也受到抑制。
  當然這項研究不得不考慮的一點,是大鼠基本上聾子。實際上大鼠幼仔聽不到大部分莫扎特音樂,成年大鼠則完全聽不到。那麼,莫扎特音樂如何起作用。
  考慮到這一點,實際上他們在實驗中給大鼠聽的是根據莫扎特K448的節奏重新編制的簡單樂曲,並不是莫扎特的原曲。這就為前面的疑問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大鼠並不需要聽到全部的音樂,只需要感受到莫扎特樂曲中最重要的節奏就夠了。
  為了研究其他節律性音樂是否有此種現象,他們選擇了巴赫的G大調託卡塔,結果發現在音樂組、反向音樂組和無音樂組之間的差別,雖然呈現類似的趨勢,但是沒有莫扎特音樂那麼大。
  對於學生的實驗也呈現這一趨勢,巴赫組的表現,不僅比反向莫扎特組的要好,也比勳伯格組要好。後面兩個組的表現則差別不大。
  看來好聽的音樂,背後都有一種相通之處,不管是對人還是囓齒動物,都更加符合大自然的天性。這種聯通可能是生理上的,更可能是數學上的。當然我們人類可能走的太遠,甚至走到了大自然的反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書是好事,要繼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