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z Liszt) 於1811年10月22日出生於匈牙利的一個小村瑞汀(Raiding)。他的父親亞當.李斯特 (Adam Liszt)本身能夠演奏多種樂器,他在李斯特長大到六歲起剛能坐在鋼琴椅上時,就為他準備了一架鋼琴。從此便走進了音樂這個領域
十九世紀浪漫樂派的音樂家積極追求新的音樂表現方式,鋼琴與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大為擴展
與創新。李斯特就是當時最出名的炫技鋼琴演奏家與作曲家。他以特殊的演奏風采、獨特的
個人魅力及超凡的演奏技巧,風靡整個歐洲。在樂曲創作方面,除了許多高難度的鋼琴曲
外,李斯特獨創一種新的標題音樂形式,稱為「交響詩」(Symphonic詩) ,直接影響到後
代的音樂創作。
李斯特(弗蘭茲Liszt,1811-1886)是一位音樂神童,十二歲就以精湛的鋼琴演奏聞名歐
洲,其演奏生涯順遂,從十二歲到三十七歲間,在歐洲各地,甚至土耳其、愛爾蘭、俄國等
地到處巡迴演奏,獲得許多愛樂者的支持。受到當時小提琴鬼才帕格尼尼(Nicolo
Paganini,1782-1840)的影響,李斯特在鋼琴演奏中加入許多大跳、快速震音、音群等高
難度的炫技技巧,他將音樂演奏視為一種舞台表演,配合豐富的表情變化、優雅的肢體動
作、變化多端的琴聲,快速地征服台下的聽眾,成為許多女性心中的偶像。
除了鋼琴演奏之外,李斯特亦展現出創作的天份。1848年以前,李斯特的作品多為鋼琴曲,
年輕時的李斯特接觸了蕭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的鋼琴作品後,在自己的鋼琴
曲中融入優美旋律與彈性速度方式,使這些作品兼具炫技與高雅的美感。代表作品有《愛之
夢》(Liebestraume,S.541)、《匈牙利狂想曲》(Hungarian Raphosodies , S.244
) , “超技練習曲” (練習曲德執行transcendante , S.139 ) , “帕格尼尼大練習
曲” ( GRANDES練習曲德帕格尼尼, S.141 )等。
標題音樂(音樂節目)是浪漫樂派很重要的一種音樂創作概念,與絕對音樂(絕對Music)相
對。絕對音樂盛行於巴洛克與古典時期,強調以聲音的組合與曲式來表現樂曲的精神,不與
音樂之外的事物有所關聯,如奏鳴曲、賦格等;而標題音樂的作品有特定的主題,通常與文
學、繪畫或故事相關,李斯特獨創的新音樂體裁「交響詩」便屬於標題音樂。
1848年以後,李斯特結束演奏事業,專注於音樂創作上。此後他的作品以交響曲與交響詩為
主。「交響詩」是一種較短、沒有分樂章的管絃樂作品,曲中分為連續的段落,通常以對比
方式呈現。李斯特一共寫了十三首交響詩,標題分別來自文學、詩詞、繪畫等,著名的作品
有《前奏曲》(Les前奏曲, S. 97 ) ,以法國詩人拉馬丁(阿方斯·德Lamartine,1790-
1869)的詩作所創;《馬捷帕》(Mazeppa,S.100),描寫雨果(Victor Hugo,1802-
1885)筆下一位酋長的生活。而交響詩影響到後代的音樂創作,如史麥塔那(Bedřich斯美
塔那0.1824至1884年)的“我的祖國” (MA Vlast ) ,穆索斯基(謙虛彼得羅維奇·穆
索爾斯基0.1839年至1881年)的“荒山之夜” (夜在禿頭山) ,以及蓋希文(喬治·格甚
溫0.1898-1937 )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等,都是交響詩的作
品。
在眾多音樂家中,李斯特是非常長壽與成功的一位,他的音樂生涯由浪漫派初期延續到浪漫
派晚期,無論演奏或創作事業都很受歡迎,高難度的鋼琴曲在現代仍被許多人視為挑戰。而
其所創造的巨星風采,以及多采多姿的風流韻事,亦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討論的話題。
圖:李斯特鋼琴演奏(約瑟夫Danhauser繪)1840
前排坐著左起大仲馬(大仲馬) ,喬治桑(喬治Sand),彈奏鋼琴的李斯特,鋼琴前是李斯
特的情婦,達戈爾伯爵夫人(Countess瑪麗·德Agoult ) ;後排左起為雨果(雨果) ,帕格
尼尼(尼科洛帕格尼尼) ,以及羅西尼( Gioacchinio羅西尼) 。
延伸閱讀
1布魯斯‧莫利森(布賴斯莫里森) ( 1995)偉大作曲家群像 - 李斯特(偉大的生活說明
作曲家:李斯特)智庫。
2,張友珊( 2009)西方音樂家故事。元麓書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