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奇異果傳奇

新西蘭貿發局的官員告訴記者,如今譽滿全球的新西蘭奇異果最早師祖其實是中國,數百年前中國的獼猴桃引入新西蘭,起名KIWI FRUIT(奇異果),從此在這片大地上大紅大紫,出口到全球各地,而中國本土獼猴桃卻在世界無人問津,上演了一出南橘北枳的故事,但這其中的原因卻很少有人知道。

記者在新西蘭看到的一些景像或許能做出局部的解釋:一個叫Plant Research的政府研究機構每年可收到來自社會奇異果公司超過2.5億元人民幣的科研費用,以此來為新西蘭的奇異果公司研究品種改良技術,目前廣受歡迎的黃肉、扁綠肉和圓綠肉等三大品種,其實是花費了該機構10年以上時間的研究才獲得的成果。

然而對比一下國內的農業公司,則更多的將精力投入到機械式的產能擴充、抑或是產品營銷上,很少有企業願意將大量的開支用於源頭科研。尤其是最需要科技含量的種子產業,雖然擁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但無一家是以科研取勝,更談不上任何技術優勢。

高額的科研投入也對應了回報的豐厚,2013年,ZESPRI(中文譯名為“佳沛”)奇異果公司營業收入達7億元人民幣左右,作為一家純出口型的水果公司而言,這個成績堪稱驕傲。

而不同於國內中糧集團、光明食品集團等巨無霸型農業公司的股權結構,新西蘭的農業公司幾乎清一色的是類似農業合作社的模式。ZESPRI的股東是2000多名奇異果果農,這些果農擁有著自己的農場,掌控了公司的股權,形成了來自上游源頭的控制和保證。

所以,類似三聚氰胺的事件不會出現在新西蘭,因為農民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被最大化的捆綁在了一起,而並非國內食品農業公司對利潤具有絕對把控,農民僅僅是生產初期的一種生產資料而已。

再比如,年收入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的恆天然集團,其股東是10500位新西蘭奶農組成,這在其它商業領域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但它確實發生在新西蘭。由於股東眾多,這些公司永遠不會踏入資本市場,但它卻實實在在的創造了財富而不是泡沫。

其實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記者至今仍很難想像出一群農民可以把握住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甚至躋身於這個國家的精英階層之列。

作為英聯邦的成員國之一,新西蘭舉國人口數量不過450萬人,不及北京上海的四分之一。但2013年,新西蘭人均GDP接近4萬美元,美國當年的人均GDP接近5萬美元,而德國、法國去年的人均
GDP分別是44000美元和42000美元,而中國則為6767美元,可見新西蘭人均財富擁有量之高。

在以往經濟思維的觀念裡,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比例應該是第三產業居高、第二產業其次、第一產業最小。但是不同於美國極度發達的服務業、德國日本龐大的製造業,新西蘭的第二第三產業比例極為幼小,而第一產業則占到舉國經濟的80%以上。而對比中國的第一產業比例僅為10%左右。

以畜牧業為代表的農業成為了新西蘭經濟的支柱,在新西蘭當地,記者看到除了奧克蘭、惠靈頓等少數大城市外,幾乎都是一望無際的牧場和丘陵,天然牧場佔國土面積的一半,畜牧業產品的出口占全國出口總產值的50%,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占世界第一位。

與中國出品的聯想、海爾等製造業500強公司不同,在新西蘭當地引以為傲的大集團幾乎是清一色的農業公司,更形象點說,其實是農業合作社,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恆天然和ZESPR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書是好事,要繼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