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哪些城市最能吸引大學生:上海大學生留滬比例達70%

最近轟轟烈烈的雙一流大學結果塵埃落定了,幾家歡喜幾家愁。對城市而言,有好大學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能否吸引更多的大學生過來發展。
最近,城市數據團聯合ofo小黃車, 抽樣了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成都、武漢、鄭州八座城市的數十萬個大學生註冊用戶,並對他們就讀學校所在的城市,與他們最近高頻使用小黃車的城市進行了比較,以識別其流向。通過這一方法,我們針對各類大學生的城市選擇做了一個有趣的小研究(由於學生樣本和城市樣本的有限性,本次研究的結論可能會有一定的偏差)。
首先,請看下圖:


在這張圖上,每一個亮點就是一座城市。亮點越大,說明該城市留住的本地大學生、或接收的外地大學生越多。從全國尺度來看,可以清晰地看到幾個大學生流向的重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其次則是杭州、南京、鄭州、武漢與成都。而這張圖中線條流動的往復關係,則說明了大學生在城際之間的流動。
無論留在就讀大學所在的城市,還是前往一線城市,或者回到家鄉、乃至去往第三城市,都是大學生們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的選擇。選擇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只是每個人對未來生活的期望不同。
但我們仍然不妨來看看,大學生的流動意向,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為了簡化分析,我們把“流動意向”簡單地分為留在大學所在城市、去一線城市和其他三類,並重點對前兩種去向進行比較。
先來看看,大學生流動意向與學校有關嗎?
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學校分為重點大學(包括雙一流、原985、原211)和非重點大學,分別統計了每類學校的畢業生留在就讀城市的比例,以及去往北上廣深的比例(以下統計中不包含坐落在一線城市的學校),結果如下圖所示:


趨勢非常明顯,對於非一線城市的大學生而言,重點大學的畢業生,留在本地的比例更低、去往一線城市的比例更高。再按學歷比較呢?
我們將大學生按學歷分為研究生、本科生和其他三類,趨勢也是非常明顯的:越是高學歷的大學生,留在本地的比例越低、去往一線城市的比例越高。


如果我們同時考慮學校級別和學歷,則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重點大學的大學生,無論是研究生還是本科生,超過三分之一都選擇了前往一線城市。而非重點大學研究生前往一線城市的比例不到20%,本科生的比例更是只有4%。
總的來說,越是高學歷和好學校的大學生,越願意去一線城市拼殺;留下的大學生,則樂於在熟悉的環境中悉心經營自己的未來。
那麼,這種差異是否也存在於不同性別之間呢?請看下圖:


總的來說,男女大學生留在就讀城市的比例是非常接近的。但當比較前往一線城市的比例時,將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重點大學的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更願意前往一線城市,非重點大學則是男生對一線城市熱情更高,二者之間略有差異。
當我們同時考慮性別、學校級別和學歷,則可以繪製出以下這張圖:


這張圖請大家自行解讀吧。
以上,是基於學生視角的觀察。我們可以把視角回到城市,看一下到底哪些城市更吸引大學生呢?
首先,我們看一下不同城市的對本地大學生的“城市就業吸引力指數”——我們篩選出雙一流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大學生用戶,以留在就讀城市的大學生數量與大學生總數的比值,衡量城市對本地大學生的吸引能力,並給出排名:


毫無疑問,一線城市比二線城市的大學生本地就業吸引力指數更高。
在一線城市中,上海大學生留滬比例達到70%,相比北京的大學生本地就業吸引力指數高出10個百分點,而廣州的本地就業吸引力指數為45%。
在二線城市中,成都對本地大學生的吸引力指數最高,為45%。而杭州以35%緊隨其後,南京和武漢水平接近,而鄭州大約為20%。
對於這些離開了讀書所在城市的大學生,又有多少去了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呢?請看下圖:

在這張圖上,向上的柱子代表留在就讀大學城市的大學生比例,向下的柱子代表大學生去往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比例(對一線城市,向下的柱子表示前往其他一線城市的比例)。
我們可以看到:

在一線城市中,北京和上海畢業的大學生去往其他一線城市的比例是非常低的;相比之下,廣州則有相對較多的畢業生前往其他一線城市。
在二線城市中:
留在本地比去一線城市多的:成都、杭州
留在本地和去一線城市差不多的:南京、鄭州、武漢
每個城市之間的大學生畢業流向,我們也可以用圖示清晰地表示,請看下圖:


在這張圖上,城市間的連線代表大學生流動的方向。每兩個城市之間都有兩條連線,線條的粗細表示這兩個城市間流動的大學生數量佔流出城市的外流大學生總數的比例,線條的顏色則代表流入的城市。
我們可以從上圖中清晰地看到城市間人才輸送關係:比如上海-南京之間有一條橙色的粗線和一條藍色的細線,橙色粗線表示有較大比例的南京大學生流向了上海,藍色細線表示有較小比例的上海大學生流向了南京。很明顯,這種就是典型的城市間人才輸送關係(南京輸送人才給上海)。同樣的這種關係還存在於:鄭州-北京、武漢-北京、武漢-上海等。我們還可以觀察到,整個圖中幾乎沒有深紅色和橙色的粗線存在,因為幾乎沒有北京和上海大規模向外流出的畢業生。
我們再選擇5個城市看看大學生的具體去向:
1、廣州:偏好廣東省內城市。


廣州大學生相對偏好省內城市,超過30%都去往了深圳,也有部分去往了周邊東莞、佛山、珠海等地,前往北京上海的比例僅佔12%。
2、成都:不是省內就是一線。


我們可以看到,從成都前往異地發展的大學生中,有大約30%去了北上廣深,但仍有20%的大學生去往了本省內的綿陽、德陽、樂山等城市。
3、南京:長江經濟帶人才輸送中心。


南京的大學生的發展去向是比較明顯的,基本上以長三角為主。從南京去往其他地方的大學生中,20%去往上海,15%去往無錫、杭州、揚州、合肥等長三角城市,另外也有15%去往北京、深圳、廣州等地。
4、杭州:除了本地,首選寧波。


與大部分城市不同,杭州大學生尋找異地發展機會時,首選城市並不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大學生有很高的比例留在杭州,還有相當大比例前往寧波,臨近的上海市對於杭州大學生的吸引力僅排在第二。
5、武漢:天天向上,目標均衡。


比起同為二線城市的成都、南京、杭州等城市,武漢大學生對一線城市的偏好更強,去往一線城市的比例高達45%。
看過了這些,不知道你選擇(當年的選擇/現在的選擇/即將做出的)是怎樣,是否和他們一樣呢?

(來源:城市數據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不直接溝通會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