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拉赫曼尼諾夫介紹

拉赫曼尼諾夫

拉赫曼尼諾夫拉赫曼尼諾夫- 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


病態美的鋼琴家兼作曲家

1873年4月1日,拉赫曼尼諾夫誕生於俄國的Semyonovo,家境富裕,出身於地主的家庭,父母皆為業馀鋼琴演奏家,其母充當他的第一位鋼琴教師。拉赫曼尼諾夫從四歲開始習琴,然而最初並無突出的表現。
由於家道中落,拉赫曼尼諾夫一家遷往聖彼得堡。 1882年,拉赫曼尼諾夫入讀當地的音樂學院進修,1885年經介紹往莫斯科拜師Nikolai Zverev門下接受嚴格的鋼琴訓練。
艱苦的訓練,令拉赫曼尼諾夫不久便展露出他的天份:他編寫的歌劇Aleko獲獎;19歲時,編寫了著名的《升c小調鋼琴前奏曲》,成為他於樂壇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1892年,拉赫曼尼諾夫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第一榮譽畢業,並開始他的作曲生涯。
1897年,拉赫曼尼諾夫《第一交響樂》的首演招來劣評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擊,他亦因而無法集中精神作曲。後來經暸解,由於當天的指揮並無充份練習,再加上指揮於演奏時醉酒,以致整個首演表現得一塌糊塗。但拉赫曼尼諾夫並未因而振作起來,往後的數年更因此停產,直至得到心理治療師的醫治,才重拾自信。 1900年,拉赫曼尼諾夫完成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並以此獻給他的治療師,他更親自於首演中擔任鋼琴獨奏。該次演出為大眾所接納,令《第二鋼琴協奏曲》成為大眾喜愛的作品。
拉赫曼尼諾夫除作曲外,亦是一位傑出的指揮家,他於1904年擔任Bolshoi Theatre的指揮。在俄國,他被譽為最傑出的歌劇指揮。 1906年,由於俄國政治上的動湯,拉赫曼尼諾夫舉家離開俄國暫居意大利,後來再遷往德國德累斯頓,期間他編寫著名的《第二交響樂》,並於歐洲多國巡迴指揮。
1909年,拉赫曼尼諾夫第一次往美國表演,他為表演更編寫了被譽為最困難的《第三鋼琴協奏曲》,令他在美國大受歡迎。回到俄國後,拉赫曼尼諾夫擔任莫斯科愛樂交響樂團的指揮,成為當地樂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1914年,俄國政治十分動湯,不少劇院為免受暴民破壞而關閉,最初拉赫曼尼諾夫並無離開祖國之意,但由於他出身富裕家庭,由曾是地主,拉赫曼尼諾夫開始意識到周圍的危險。 1917年,拉赫曼尼諾夫獲邀到瑞典演出,他乘此良機舉家離開俄國,最終於1918年移居美國。為謀生計,拉赫曼尼諾夫開始其鋼琴演奏生涯,在他人生馀下的廿多年裡,於美國及歐洲各地演奏,但卻再無踏足祖國的機會。
1931年,拉赫曼尼諾夫於瑞士盧梭湖邊置業,按照舊居模樣佈置,並編寫了以鋼琴及交響樂演奏的《帕格尼尼狂想曲》。
拉赫曼尼諾夫曾經說過:「我感到我工作時比閒散時更強,所以我祈求上帝讓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天。」上帝應允了他的祈禱,七十歲時,拉赫曼尼諾夫仍不停四處演出,直至於1943年2月才因身體不適被逼停止下來,然而不久卻診斷出患了癌症。同年3月,拉赫曼尼諾夫病情惡化致無法進食,到了3月26日更陷入昏迷狀態。一群音樂家聯名以電報預祝他的七十歲大壽,可惜他卻無緣慶祝自己的誕辰,最終於1943年3月28日辭世。
在拉赫曼尼諾夫離開俄國前,曾編寫彌撒曲Vesper Mass,這亦是他為自己喪禮編寫的作品,當中一句歌詞(英譯版本)如下:
"Lord, now lettest Thou Thy servant depart in peace."「主,現在就讓你的僕人在平安中離去。」
2 逸事
  
拉赫曼尼諾夫的雙手,左手能輕易按跨十二度的琴鍵。鋼琴對小時候的拉赫曼尼諾夫是一件懲罰工具,據說其母懲罰小拉赫曼尼諾夫時,會要求他坐在鋼琴底下。
拉赫曼尼諾夫的身材高大,擁有一雙巨大的手,左手能輕易按到跨十二度的琴鍵,故此並非所有人能演奏他的作品。他的身材可能與一種名為[[Marfan Syndrome]肢端肥大症]的遺傳病有關,患者其中一個症狀是修長的四肢及手指。
拉赫曼尼諾夫曾居於其師Zverev的寓所內,由於同學們練習的聲音過份嘈吵,拉赫曼尼諾夫向其師要求一個較寧靜的環境以專心作曲而引發爭執,最終令兩師徒拆夥。
拉赫曼尼諾夫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畢業時,獲評審委員一致推舉為第一榮譽畢業生,其師Zverev亦是評審委員之一。 Zverev於畢業禮時,更以金表作為賀禮贈予拉赫曼尼諾夫,兩師徒亦冰釋前嫌,此金表亦成為拉赫曼尼諾夫珍而重之的物品。
拉赫曼尼諾夫接受心理治療時,其治療師Dr. Nikolai Dahl要求他每天接受診治,拉赫曼尼諾夫每次均需坐於漆黑的房間內,聽治療師不停重覆說: 「你將開始創作協奏曲...你會工作得稱心如意...你的協奏曲會是最好的...。」拉赫曼尼諾夫最終於診療期末時,完成了著名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在《第二鋼琴協奏曲》中,我們可以通過聽覺,切身的感受到風的存在,更可以當時俄國的陰霾。
拉赫曼尼諾夫於1902年與Natalia結婚,其意大利籍的妻子亦是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的鋼琴家。
拉赫曼尼諾夫喜歡於安靜的環境創作,他曾說:「沒有比安靜獨處對我更有幫助。」
「拉赫曼尼」在俄語有「揮霍無度」之意,拉赫曼尼諾夫之父正是一個胡亂揮霍的賭徒,最後更典當家業,棄妻兒不顧。
3 重要作品
拉赫曼尼諾夫編寫了五首以鋼琴及交響樂演奏的作品,分別為四首鋼琴協奏曲及《帕格尼尼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其中以《第二鋼琴協奏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最著名,《帕格尼尼狂想曲》中一段行板更是膾炙人口之作,被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採納為背景音樂。
鋼琴獨奏方面,最著名的莫過於他的《升c小調前奏曲》。拉赫曼尼諾夫亦曾把多首古典音樂作品改編成鋼琴獨奏版本,較著名的有巴哈的前奏曲、Rimsky-Korsakov的Flight of the Bumble-bee、Kreisler的Liebesleid及Liebesfreud等。
拉赫曼尼諾夫曾編寫三首交響樂作品,《第一交響樂》對拉赫曼尼諾夫而言是失敗之作,他甚至把手稿撕毀,直至他死後,整份樂譜被才發現收藏於列寧格勒音樂學院中,至1948年才於美國作第二次公演以紀念拉赫曼尼諾夫逝世五週年。然而,《第二交響樂》及《第三交響樂》仍是較出名的作品。拉赫曼尼諾夫亦曾編寫多首交響詩,如:Isle of the Dead、The Rock、Symphonic Dances等。
拉赫曼尼諾夫亦有編寫聲樂及合唱作品,包括有彌撒曲Vesper Mass、The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及The Bells。短歌Vocalise更被改編成不同樂器的獨奏曲。
 

OP.3 鋼琴獨奏曲 Morceaux de fantaisie
悲歌 No. 1 Élégie in Eb-
前奏曲 No. 2 Prélude in C#-
旋律 No.3 Melodie in E
丑角 No.4 Polichinelle in F#-
小夜曲 No.5 Serenade in Bb-
 

OP.10 鋼琴獨奏曲

圓舞曲 No.2 Valse
船歌 No.3 Barcarolle
 

 

OP.16 樂興之時 Moments Musicaux

OP.23 前奏曲 10 Preludes, Op.23

No.1 in F#-
No.2
No.4 in D
No.5 in G-
No.8
No.9 in Eb-
No.10
 

OP.32 前奏曲 13 Preludes, Op.32
No.1 in C
No.2 in Bb-
No.3 in E
No.4
No.5 in G
No.6 in F-
No.7
No.8 in A-
No.9
No.11 in B
No.13 in Db
 

鋼琴協奏曲第一號(Piano concerto No.1 in -F#)

No. 1, Mov. 1

No. 1, Mov. 2

No. 1, Mov. 3

 

鋼琴協奏曲第二號(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p.18 )

1.Moderato

2.Adagio sostenuto

3.Allegro scherzando

 

鋼琴協奏曲第三號( Piano concerto No.3 in d min,Op.30 )

1.Allegro ma non tanto

2.Intermezzo

3.Finale: alla breve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Op.43 )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 1.Allegro Vivace

Theme. L'istesso tempo

Var 2. L'istesso tempo

Var 4. Allegro

Var 5. Tempo precedente

 

交響曲第二號( Symphony No.2 in e min,Op.27 )

四手聯彈

義大利波卡舞曲Polka italienne, for Piano 4-Hands (1906)

俄國狂想曲Russian Rhapsody in E- for 2 Pianos (1891)



4 家庭
1902年,在親友的反對下,拉赫曼尼諾夫於表妹娜塔莉亞·薩提結婚。此後的拉赫曼你諾夫便在莫斯科當地從事創作,演奏事業。 1907年,同是畢克林的一幅畫《死之島》燃起了他創作同名曲的念頭。視覺的衝擊在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中佔了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列如1893年的《描畫幻想曲》即分別在1911,1917年創作的三首鋼琴曲《描畫練習曲》。
5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編輯
拉赫曼尼諾夫的創作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流露出強烈的追逝感,那是對過往舊時代的傷感,而也正是這種傷感,讓他個的幾首鋼琴協奏曲,特別能夠在現代愛樂者心中找到共鳴。



創作經歷

1897年,《第一交響樂》的首演失敗招致不少批評(儘管如今看來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加上個人生活的種種不順,令他在此後數年裡萎靡不振,並開始酗酒。直至得到心理治療師的持續醫治,他才重拾自信。 1900年,拉赫曼尼諾夫完成了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和第三樂章,並以此獻給他的心理治療師。儘管作品未完成,拉赫曼尼諾夫急切想知道公眾對這部新作品的反映,遂立即組織其公演,並親自於首演中擔任鋼琴獨奏,終於獲得了成功。 1901年,他才完成了第一樂章。

樂曲介紹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共有三段樂章。

第一樂章:中板。
第二樂章:舒緩的柔板。
第三樂章:詼諧的快板。

第一樂章:中板(moderato)
在展開主題部之前,協奏曲以鋼琴演奏的鐘聲一樣的和弦開頭,力度漸強,節奏緩慢而沉重。首段樂章從一系列在可引發緊張之鳴聲開始,最終以主題之引子引發高潮,而樂章之高潮亦從主題引進至進行曲部分。

第二樂章:舒緩的柔板(Adagio sostenuto)
第二樂章從一連串涉及弦樂之慢弦之和音作開端,而慢弦亦由原先之C小調轉化成E大調。鋼琴亦於其後引領至簡單琶音形式,題材則由長笛帶領。在音樂加速之前,題材穿越於鋼琴與其他獨奏者之間,並以華彩樂段引進高潮。接著重覆原始題材,音樂更逐漸地消失,及由獨奏者完成。

第三樂章:詼諧的快板(Allegro scherzando)
在鋼琴華彩樂段未出現以激烈見稱之首個主題前,管弦樂團亦簡短地帶領最終樂章之開始。激烈過後,引進由雙簧管吹奏之抒情段落。在長時間發展以後,緊張情節又由一個精采之鋼琴華彩樂段可觀地加強。次題材於一種極大的配器法引發,帶領一個極快的結尾樂段至完結。

現代的協奏曲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是當今最受歡迎的鋼琴協奏曲之一,被很多著名鋼琴演奏家演奏過,包括弗拉基米爾·霍羅維茨、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enazy)、Byron Janis、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Alexis Weissenberg、郎朗等。

該鋼琴協奏曲旋律優美,富有浪漫氣息,是花樣滑冰較常用的選曲之一。單人滑選手伊藤綠、陳露、薩莎·科恩、村主章枝,雙人滑選手Jamie Salé和David Pelletier、龐清和佟健等知名運動員都曾使用過該曲。其中陳露在1996年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中因精彩演繹了該曲第二樂章,獲得了兩個藝術分滿分。

該協奏曲第二樂章的旋律亦出現於美國流行歌手Eric Carmen的《All by Myself》一曲之中。

日本富士電視台日劇「交響情人夢」亦曾出現過該曲,而且更由千秋真一(玉木宏飾)親自彈奏。

6 關於第三鋼琴協奏曲 編輯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Rachmaninoff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即d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作品號OP30,作於1908—1909年,1910年11月28日由拉赫瑪尼諾夫自己主奏鋼琴首演,呈獻給鋼琴家約瑟夫·霍夫曼(Josef Hofman,1876—1957)。而我們大多數人今天對這部協奏曲的認識大概源自於電影《shine》。第三鋼琴協奏曲是始終圍繞著電影故事情節的主題音樂。這是讓人思考的音樂,這是鼓舞人奮進的音樂,這是上帝的音樂。當然這也是悲慘的過去,無奈的現實,美好的憧憬。

“拉三”被稱為“世界上最難演奏的作品”是名副其實的。真實生活中的戴維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教授西里爾·史密斯(Cyril Smith),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體力上的付出等於“鏟十噸煤”。 1909年11月,拉赫馬尼諾夫本人作為鋼琴獨奏者在紐約首演時,也把自己這首協奏曲戲稱為“大象之作”,以比喻其龐大與沈重。從各方面看來“拉三”都是作曲家的代表作“拉二”(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的延伸,但前者的演奏難度顯然大大超過了後者。

  全曲共3個樂章:

  1.不太快的快板,D小調,自由的奏鳴曲式。弦樂與低音管前引後,鋼琴立即以八度音程表現第一主題,移到樂隊後,鋼琴做裝飾。單簧管和圓號出現新的動機,形成第二主題素材要素。插入鋼琴華彩後,第一主題再出現於樂隊,平靜之後鋼琴右手在左手分散和弦之上呈示第二主題。擴大抒情性平靜後進入發展部。發展部第一主題在各種調性中作變化,在更加活潑的部分用新要素作發展,然後進入極快的快板的華彩。再現部極似華彩之後的終結部。

  2.間奏曲,慢板,A大調, 變奏曲式,三段體。第一段在弦樂暗示下,由雙簧管表現出主題,鋼琴以三連音構成的狂想曲型樂念加入,轉為降D大調,主題作浪漫處理。中段為“更加活潑”,鋼琴左手展開半音階型的滑奏,右手為強有力的和弦,單簧管、低音管奏第一樂章第一主題衍生出的旋律。轉為慢板後,鋼琴配合半音階性音型如歌的旋律。然後鋼琴以厚重和弦奏稍快的主題,與鋼琴發展成雄壯的樂念,鋼琴奏華麗樂段,趨於平靜後,鋼琴才以華彩終結。

  3.終樂章,D小調,奏鳴曲式。在樂隊進行曲節奏下鋼琴有力地奏第一主題、反复幾次後,速度更快,鋼琴以切分法向前推移,再以G大調奏抒情的第二主題,反復後變為極快板快速音群,緩和下來後結束呈示部。發展部以降E大調諧謔地開始,樂隊奏第一主題的變形,鋼琴裝飾推進。然後鋼琴進行第一樂章第二主題精練後的旋律,鋼琴單獨發展,速度更快,在快速音群的曲趣後轉為廣板,鋼琴更富表情奏第一樂章第二主題的原貌。再現部按原順序,第二主題以F大調,接著有活潑的快速音群,短暫的華彩後進行D大調終結部,實為大型的最急板,強有力地結束。



故事《紫丁香》
  
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19歲時,編寫了著名的《升c小調鋼琴前奏曲》,成為他於樂壇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1892年,拉赫曼尼諾夫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第一榮譽畢業,並開始他的作曲生涯。 1909年,拉赫曼尼諾夫第一次往美國表演,他為表演更編寫了被譽為最困難的《第三鋼琴協奏曲》,令他在美國大受歡迎。回到俄國後,拉赫曼尼諾夫擔任莫斯科愛樂交響樂團的指揮,成為當地樂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1914年,俄國政治十分動湯,不少劇院為免受暴民破壞而關閉,最初拉赫曼尼諾夫並無離開祖國之意,但由於他出身富裕家庭,由曾是地主,拉赫曼尼諾夫開始意識到周圍的危險。 1917年,拉赫曼尼諾夫獲邀到瑞典演出,他乘此良機舉家離開俄國,最終於1918年移居美國。為謀生計,拉赫曼尼諾夫開始其鋼琴演奏生涯,在他人生馀下的廿多年裡,於美國及歐洲各地演奏,但卻再無踏足祖國的機會。
  
《紫丁香》的看點:
  
本片以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一生為藍本的電影,講述了拉赫曼尼諾夫在美國的晚年歲月,以及年少時期在俄羅斯的革命時代生活和成長的故事。

  
英文:Lilacs
中文:紫丁香
地區:盧森堡 俄羅斯(2008)
導演:帕維·龍根
主演:Liya Akhedzhakova
   維克托里亞·托爾斯託加諾娃
   葉甫蓋尼·塞格諾夫
類型:劇情 音樂



7 升c小調前奏曲
升c小調前奏曲,作於1892年,是作者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時所作,題獻給作曲教師阿倫斯基,鋼琴獨奏曲,為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曲集《幻想小品集》中的第二首。同年在莫斯科首演,並由作者親自演奏。本曲後由作者本人改編為兩架鋼琴演奏的二重鋼琴曲。後人又將其改編為管弦樂曲等其他器樂形式。本曲的主題被後人譽為拉赫瑪尼諾夫的“命運主題”。

樂曲採用複三部曲式,升c小調,速度徐緩,4/4拍。第一部分的主要主題即所謂的“命運主題”, 莊重而有力。以慢板起奏的三個音堅定而沉著,帶有宣敘調特點, 接著轉為行板, 在較高的音區發出如眾讚歌的樂聲(片段1)。據說這一主題是作者受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鐘聲的啟發而寫成的。這一主題確實能夠使人聯想到悠遠的鐘聲和教堂中此起彼伏的祈禱般的頌歌聲,其中充滿了莊嚴肅穆的情緒。樂曲的中間部轉至關係大調(E大調)上,呈示出抒情性的主題,採用較快的快板, 洋溢著幻想般的激情。隨後,鋼琴又用較強的力度再現開始部分的主要主題,飽滿而堅定的音響處理使樂曲顯得更為莊重。樂曲最後用漸弱的方式表現鐘聲隨風飄去,漸飄漸遠,在寧靜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8 帕格尼尼狂想曲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是拉赫瑪尼諾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瑪尼諾夫所有的音樂都被世界遺忘了,最後剩下的也會是《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很多音樂愛好者通過這部作品認識拉赫瑪尼諾夫,後來才接觸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鋼琴協奏曲》、《交響舞曲》等等。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寫於1934年,此時世界樂壇正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傳統的調性體系、曲式、節奏等慣用的音樂法則被拋棄,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紛呈的“新音樂”,無調性音樂、表現主義、後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十二音列等等相繼出現,“求異響於新聲”是歐美音樂的時代潮流,而拉赫瑪尼諾夫不為所動,仍然在十九世紀的風格和形式裡尋求個性的表現。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取材於一百多年前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隨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隨想曲的音樂主題,寫成單樂章的鋼琴與樂隊曲,技巧複雜精深、氣勢輝煌,成為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炫技一派的絕響。

帕格尼尼這位小提琴魔鬼被許多人描繪成炫技能手,看不到他的輝煌技巧給浪漫派帶來的風格上的影響,這不但低估了帕格尼尼的藝術價值,也是對浪漫主義藝術本質的忽略。浪漫主義是一種不受拘束和無窮無盡的美,浪漫音樂最突出的特點是狂熱的主觀表現。音樂家表現狂放無羈的感情世界,必須有爐火純青的技巧為依托,才能進入橫無際涯的藝術境界。有一件趣聞說明的正是這個問題,有一次,一位提琴手拿著樂譜去找貝多芬,提出某些小提琴部分的音樂太難,不好演奏,請作曲家修改一下,貝多芬卻說:“當上帝喚醒我的時候,你以為我還會去考慮你那倒霉的提琴嗎?”

帕格尼尼精妙絕倫的演奏技巧和火熱的演奏風格正是浪漫派作曲家渴求的境界,激發了許多音樂家的熱情,追隨效法者甚眾。他們一方面在技巧和演奏風格上提高精進,另一方面直接從帕格尼尼的音樂里獲取靈感,把他的作品改編成其它樂器的獨奏曲,或者是以他的音樂主題為素材創作出自己的音樂。在大量的改編曲裡,最著名的當然還是幾位大作曲家的手筆,其中包括舒曼、勃拉姆斯、李斯特、拉赫瑪尼諾夫,作為音樂會曲目至今還頻繁演出的當推拉赫瑪尼諾夫的這首《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狂想曲是這樣一種曲式:它以烈焰般的激情歌頌狂傲不羈的英雄氣概,用飽滿的熱情表現民族精神。狂想曲不是從古典時期繼承來的形式,它是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家的激情鍛造出的曲式,音樂內容一氣貫通的單樂章作品。拉赫瑪尼諾夫寫的這部《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也可以稱之“帕格尼尼主題變奏”,音樂取材於帕格尼尼的第24首小提琴隨想曲,在一個音樂主題上展開24個變奏,鋪衍成一部氣勢輝煌的大型作品。這24個變奏前後分成三組,很像是不間斷連續演奏的協奏曲的三個樂章,而且獨奏鋼琴與樂隊展開炫技性的競奏,又很符合協奏曲。但是從音樂狂熱的激情和艱深的技巧看,還是應該按照作曲家自己的標題理解為狂想曲。

作為一位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首先是一位鋼琴演奏家,而且技巧精湛,風格健朗,他的名字被列入偉大鋼琴家的行列,他在當時唱片錄製技術已經很完善,所以我們今天還能聽到他的演奏藝術。如此說來,拉赫瑪尼諾夫要比他的老師柴科夫斯基幸運得多,他不必像柴科夫斯基那樣拿著新完成的協奏曲去征求鋼琴家的意見,結果觸了霉頭,一部不朽之作被說了個一無是處。拉赫瑪尼諾夫寫鋼琴音樂從不擔心技術問題,有些技巧艱深的部分,音樂甚至是在跟著飛舞的手指奔跑,聽憑它把音樂帶到哪裡,浪漫派音樂里充滿的熱情往往就是這樣表現出來的。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以輝煌的技巧表現作曲家的個人風格,然而作品裡最令人難忘的卻不是眼花繚亂的技巧,而是慢速的第18個變奏,整部狂想曲到這裡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純樸抒情的曲調,這個旋律開朗優美,動人心魄,其中當然也隱含著永不褪色的“俄羅斯憂鬱”,這個旋律先在鋼琴上唱出,質樸而平和,然後讓位給弦樂,熱情在逐步增長,隨後發展成浪漫激情的頌歌。這段音樂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尤其富於浪漫氣息,它雖然只是一個音樂片段,不是一個樂章,也被抽出來編入一些浪漫曲集的唱片,在芭蕾舞台上也可以見到這段音樂的芭蕾小品。拉赫瑪尼諾夫當初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時有意表現帕格尼尼傳說中的舞台形象,瘦骨嶙峋、蒼白、狂熱、鬼魅般的軀殼包裹著熱情的靈魂,被藝術之神喚醒時,便光芒四射地瘋狂演奏,輝煌的音樂照亮整個大廳。拉赫瑪尼諾夫甚至在寫這部狂想曲的同時就在考慮把它搬上芭蕾舞台,他提供了芭蕾劇情構思,編舞導演當然又是芭蕾大師福金。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表現的是一位狂熱的浪漫派藝術大師的藝術個性,也是拉赫瑪尼諾夫自己的寫照,他消瘦清癯,表情憂鬱,舉止矜持,不苟言笑,登台演出則激情進發,高貴而尊嚴,這是他的性格特點,也是他的藝術個性。他尊崇古典浪漫傳統,厭惡庸俗的藝術趣味,他青年時代寫的升C小調前奏曲名揚海外,移居美國後只要一有演出,觀眾便一定要求加演這首前奏曲,使他對自己的這首傑作產生了懷疑,他認為這首前奏曲裡一定有某種東西迎合了庸俗的趣味,於是他開始憎惡自己的這首作品。

拉赫瑪尼諾夫1917年移居美國,按照民族主義的理論,他應該就此失去了靈感,寫不出什麼東西了。他創作的新作品的確不多,但這不能印證這種斷言,因為拉赫瑪尼諾夫把主要精力用於演出,作品自然就少了。他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時已六十有奇,這不是創作的最佳年齡,但他的熱情並沒有減退,仍然寫出了堪稱經典的傑作。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也是1980年美國拍攝的電影《時光倒流70年》的主題曲。

9 年代表
1873年 4月1日出生於賽姆約諾夫。
1882 進入聖彼得堡音樂院就讀。
1888 轉入莫斯科音樂院就讀。
1892 獲得得了音樂院八法發的『大金質獎章』。
1893 完成《描畫幻想曲》。
1895 發表了《第一號d小調交響曲(作品13)》。
1897 開始接受心理治療。
1892 完成《第一號交響曲》。
1900 完成《第二號c小調鋼琴協奏曲》。
1902 與表妹娜塔莉雅.薩提娜結婚。
1905 發表歌劇《吝嗇的騎士(Skupoy Rystar)》。
1909 完成《死之島》。
1912 完成合唱曲《鐘》、《第二號B大調鋼琴奏鳴曲》。
1918 逃亡到瑞士。
1926 完成《第四號g小調鋼琴協奏曲》及《三首俄羅斯歌曲(Three Russian Songs) 》
1931 完成《柯雷利(Corelli) 主題變奏曲》。
1934 完成《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1935 舉家遷移美國。
1936 完成《第三號a小調交響曲》。
1941 《交響舞詩 Op.45》首演。
1943 3月28日於美國加州比佛利山莊去世。


10 病態美的鋼琴家兼作曲家
1873 年4 月1 日出生於賽姆約諾夫,當時俄國正是沙皇統治最腐敗的時期,社會瀰漫著一股頹廢、反抗和革命交織而成的氣氛。拉赫曼尼諾夫出身名門,家族是俄羅斯貴族,父親擔任皇家禁衛隊隊長,擁有分封領土,然因父親不斷揮霍,加上共產主義興起農奴獲得解放,家族遂逐漸沒落。父母親對拉赫曼尼諾夫未來發展的歧見── 父親希望他成為有前途的軍人;母親卻發現他的音樂才能而欲予以完整的音樂教育── 更造成了家庭失和,父母離異。拉赫曼尼諾夫隨母親度過童年,也由母親完成了音樂的啟蒙教育;之後的家庭教師安娜·歐娜塔斯凱亞(Anna Ornatskaya) 則擔任了他九歲以前的音樂教育工作。 1882年,在安娜的協助下,拉赫曼尼諾夫獲得聖彼得堡音樂院獎學金; 9 歲時母親呂波芙. 布塔柯娃( Lyubov Butakova ) 帶著他離開父親,遷往聖彼得堡。年幼的他在這個寒冷的俄羅斯西北城市,正式開始了音樂家生涯。

之後進入聖彼得堡音樂院就讀,在聖彼得堡音樂院中,拉赫曼尼諾夫跟隨古斯塔夫·葛羅斯(Gustav Kross)習琴。在音樂院裡他天生的音樂才能使他都能輕易的通過考試, 可是一般科目幾乎使他被退學。生性沉默內向的小拉赫,並沒有在新環境中適應得很好,1885年的考試,使他遭到了留級一年的厄運。在姑姑的兒子建議下,拉赫曼尼諾夫被轉往莫斯科接受名師尼可拉·茲威列夫(Nikolay Zverev)指導鋼琴。此時大他一歲的史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亦受教於茲威列夫門下。

茲威列夫是當時莫斯科音樂圈的核心人物;由於家產富裕,他不收受弟子學費。當時的教育內容除了習琴外,還包括語言、禮儀課程;學生們必須在清晨六時起床,穿上特有的製服,工作整整16小時;因此能夠接受這樣教育方式的學生也不多。慈威列夫的訓練是出名的嚴格,他常將他覺得較有前途的學生安排在家裡寄宿,當然拉赫曼尼諾夫也不例外。他除了密集的鍵盤彈奏訓練外也經常去聽音樂會,看歌劇、芭雷與話劇。另外慈列威夫每週日都會在家裡舉辦聚會,莫斯科所有的音樂巨星都會去作客,其中還包括魯賓斯坦與柴可夫斯基。慈列威夫的寄宿生經常有機會在這些大師面前演奏,這讓拉赫曼尼諾夫學得不少經驗。在夏天裡,慈威列夫會與學生離開莫斯科去別處避暑,通常是到南方的克里米亞半島,並在那裡學習基礎和聲學,以便回去莫斯科時能進入阿倫斯基的和聲班中學習。這個時候拉赫曼尼諾夫也開始自己學習作曲,不但寫了鋼琴獨奏曲,甚至還寫了管絃樂曲。

1888 年15 歲時轉入表哥西洛第在音樂院的鋼琴高級班就讀,同時開始跟湯尼耶夫學對位,不過正當要開始發展他的作曲天份時卻受到恩師慈威列夫的阻撓,他認為拉赫曼尼諾夫是鋼琴家的料,作曲只會浪費了他的鋼琴天賦,所以當拉赫曼尼諾夫要求要有個人的鋼琴及琴房來從事創作時,跟慈威列夫起了相當嚴重的衝突,嚴重到他必須搬出慈威列夫的家,後來他只好搬到他姑姑瓦伐拉. 薩汀娜家住,而他也不顧一切地進入與聖彼得堡音樂院對立的莫斯科音樂院。之後於1892年18 歲時,他以《阿雷可》獲得了音樂院頒發的『大金質獎章』(史克里亞賓則獲『小金質獎章』)。這一年他以最優異的成績提前一年自莫斯科音樂院畢業。除了在作曲方面展露才華外,拉赫曼尼諾夫的琴藝也日趨完美。漸漸成長的他,擁有一雙無與倫比的巨大手掌,可以輕鬆自在的彈奏十二度音。修長的十隻手指,能緊密柔軟地控制整個鍵盤,使得每一個觸鍵都在掌握之中。除生理的優勢外,拉赫曼尼諾夫還擁有一種天生對樂曲的分析能力;彈奏時他絕非濫情式地、或是機械式地彈奏,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塑造出的深刻演出。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他驚人的記憶力;據說他在聽過一首複雜的大曲子後,即能隔日立時演奏。曾是他同學的鋼琴家暨教師亞歷山大·葛登韋瑟曾述及一事︰西洛提將布拉姆斯的《韓德爾主題變奏曲》交予拉赫曼尼諾夫,兩日後他就能將它彈奏得『唯妙唯肖』。

畢業後的拉赫曼尼諾夫,在柴可夫斯基的鼓勵下,立刻與出版商簽定合約。對他而言,雖然擁有了一切偉大鋼琴家的優點,但真正讓他魂牽夢縈的,還是作曲。 『我感覺作曲好似說話一樣簡單;唯一可惱的是我握筆寫譜的速度跟不上腦中樂念(musical ideas) 的飛馳....』 這一年他寫下了著名的《升c小調前奏曲(prelude) 》,為他在歐洲大陸打響了名聲。

就在這一切順利的時刻,一件重大的挫折打擊了我們內向沉默的作曲家。 1895年,拉赫曼尼諾夫發表了《第一號d小調交響曲(作品13)》,並於1897年3月15日在聖彼得堡舉行初演,指揮由格拉茲諾夫(Alexander K.Glazunov)擔任。試演時林姆斯基便對此曲不表好感;初演之後,各報發表的樂評更是對他攻擊有加︰ 『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是一件尚未完全發掘自己的作曲家之作品....就這一點來說,他將來不是成為音樂上的瘋子,就是成為布拉姆斯這類的人.... 』收到這樣的回應,並不是拉赫曼尼諾夫的錯── 這可由此曲已在現在恢復它應有的地位得證。但是他卻不認為是外在的因素造成此曲之失敗,而將過錯歸於自己作曲才能的缺乏。就這樣,懷著對失敗的恐懼和對自己能力的懷疑,使他整整三年無法從事正常的創作;就連大文豪托爾斯泰(Count Leo Tolstoi)的勸慰,也無法治療他的沮喪︰ 『年輕人啊!你以為我的一生都非常的順利嗎?你以為我從來沒有任何煩惱、從來不曾躊躇不前、也不曾喪失自信嗎?你有沒有認真想過,所謂信念就是種強勁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不免有一時的困難,不過,這就是所謂的人生。抬起頭來吧,勇敢地朝向你既定的目標邁進吧! 』

 

『我〔當時〕就像一個受中風重擊的人,已好久不知如何使喚我的頭腦和雙手....』 這是拉赫曼尼諾夫在遭遇《第一號d小調交響曲》的嚴重失敗挫折後對當時情境的追憶。事實上,在1897年後的三年,他甚至無法從那已被撕扯成碎片的心靈中擠出半個音符。長久處於精神上的崩潰狀態,使得拉赫曼尼諾夫的親戚開始四處奔走求助,希望有人能挽救他被重擊而破碎的心靈。最後,他們找到著名的心理學家尼可萊.達爾博士(Dr. Nikolai Dahl)。根據拉赫曼尼諾夫本人的回憶︰ 『我的親戚們告訴達爾博士務必不惜一切代價治癒我,直到我能再度動筆作曲為止。達爾便問他們需要哪一種形式的作品?他們告訴他,是一首鋼琴協奏曲;這是因為先前我曾答應倫敦那兒的人(指的是倫敦皇家愛樂協會Royal Philharmonic Society )要給他們一首鋼琴協奏曲,但由於心力交瘁無法完成。結果是,日復一日我在半睡眠的情況下躺在達爾博士研究室的躺椅上,反覆不停地聽著催眠的處方︰ "你將開始寫作《協奏曲》... 你將工作得非常順利... 這將是一首完美的作品..." 語句都是相同而不間斷的。雖然聽起來不可思議,這樣的治療卻真的幫助了我。在夏天開頭(1900)我已可以作曲;樂念(musical ideas) 和素材大批大批地湧現在我腦際,多得超過一首協奏曲所需(這或許可以解釋其後的第二及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之間的相似性)。到秋天時我已完成了行板(Andante,為第二樂章,後改為Adagio sostenuto)和終曲(Finale,第三樂章)兩樂章....』

這大概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心理治療與音樂的結合了!或許由此我們還可以思考一個更有趣的問題︰若拉赫曼尼諾夫當初被暗示要作一首突破傳統調性的作品,那麼今天他在音樂史上的地位恐怕便要改寫。而這首作品到底算是達爾博士的傑作,還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完全原創呢(拉赫曼尼諾夫將此曲題獻給達爾博士)?是不是一切作品的產生(或推廣言之,一切人類創作)皆非人類自由意誌所能掌握?這牽涉了哲學、心理學方面的問題,就不是這篇文字所能探討的了。總而言之,我們的大作曲家完成了此協奏曲《第二號c小調鋼琴協奏曲》的二、三樂章,並在12月莫斯科的一場慈善音樂會舉行『未完成』的初演,獲得極大的成功(這次他總算選對地方首演了)。翌年春天,他完成了第一樂章中板(Moderato),並在同年10月27日,由堂兄西洛提在莫斯科舉行首演。後來這首曲子曾經過他小部份的修改,演出至今,受歡迎的程度有增無減。

 

在1901年後的兩年,拉赫曼尼諾夫進入了作曲家創作生命的黃金時期。在這兩年中,《g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Op.19》、合唱曲《春》、《12首歌曲Op.21》、《蕭邦主題變奏曲》及十首《鋼琴前奏曲Op.23》( 1904出版)一一誕生。拉赫曼尼諾夫的前奏曲分散在三個Opus裡︰Op.3、23及32。 Op.3中的即是他畢業那年所寫,為他在歐陸打響名聲的那首;Op.23 為此時所作; 至於Op.32 的13首前奏曲,則是1904年後拉赫曼尼諾夫為了效法蕭邦在半世紀前,以所有大、小調性寫成24首完整前奏曲的手法,所增補寫成的。 Op.32 在1910年出版,已是他風格成熟之際。這三集共24首的鋼琴前奏曲,在技巧、質量上都比蕭邦的作品來得大和複雜; 在Op.3和23中還可以明顯感受到蕭邦的影響,但其後他的風格愈趨穩定。整體而言,這套作品洋溢著浪漫派的曲趣,及貴族式的風格。不像貝多芬的鬥爭、莫札特的恬靜童心、蕭邦的抒情,這裡有的是一篇篇獨語(不似何其芳先生的《獨語》),偶爾幽暗、偶爾燦亮;更不會錯認的,是那種拉赫曼尼諾夫獨有的『夢的陰影』。當然俄羅斯獨有的音樂語言,在此也可察覺。 24首作品中,通常被認為最佳的是Op.32 中第10首(b小調); 這首曲子的動機來自畢克林(Arnold Böcklin)的一幅畫『The Return』;當一切高貴生命的鬥爭過後,最後仍是順從;但卻在臨末了的時刻(原曲最後三小節由b小調瞬間轉至B大調),一眼瞥到了這一生所愛所憎、所堅持的事物; 但美好的瞬間,卻敵不過倏然而來的終結(這是塑造悲劇氣氛的一大要素︰在絕望前給你短暫美好的曙光)。

 

1902年,在親友的反對聲中,拉赫曼尼諾夫與表妹娜塔莉雅.薩提娜結婚。此後的拉赫曼尼諾夫便在莫斯科當地從事創作、演奏的事業。 1907年,他創作了《第一號鋼琴奏鳴曲》。 1909年,同是畢克林的一幅畫『死之島(The Isle of the Dead)』燃起了他創作同名曲的念頭。視覺的衝擊在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中佔了相當重要的一部份;例如1893 年的《描畫幻想曲(Fantaisie-tableaux)》及分別在1911、1917 年創作的三首鋼琴曲︰ 《描畫練習曲(Etuds-tableaux)》。

 
拉赫曼尼諾夫的陰暗特質在這首曲子中表現無遺。不知為何,這種對夢境、死亡的特殊傾向,是這樣長久而持續地攪擾著我們的音樂家。以『神怒之日』的主題來講,這首有關末日審判的聖歌旋律,持續地在他一生的作品中出現︰ 1892年《第一號交響曲》、1909年《死之島》、1912的合唱曲《鐘》、1934年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1936年的《第三號a小調交響曲》及1941年首演的《交響舞詩Op.45》都一再浮現這熟悉的旋律。是不是俄羅斯嚴寒的氣候造成了他深沉陰暗的性格呢?由他的外貌來看,也許可略察此人個性一二︰他有著192公分的巨人身高,削瘦的臉上布滿歷經風霜的皺紋;頭上頂著短短的平頭,雙眼充滿憂鬱的色彩。走路時微微駝背,一副落寞寡歡的模樣。有人戲稱他是『西伯利亞的囚犯』、『六呎半的苦瓜臉』、『俄國人原型』、『殯儀館老闆』,亦不為過。

 

同樣纏繞拉赫曼尼諾夫一生的,是俄羅斯教堂的鐘聲。 1912年他得到一份俄國象徵主義詩人巴爾曼(Konstantin Balmont)翻譯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詩作,而引起了想寫一首合唱曲《鐘(The bells )》的念頭。由於在莫斯科不斷有指揮和其它的工作佔去他的時間,使他無法專心作曲。為了能心無旁鶩地創作,他帶著全家人出國,來到羅馬的斯帕那(Piazza di Spagna)一間公寓安頓下來。這間公寓也是柴可夫斯基生前數度拜訪羅馬下榻之處── 想必這點觸發了拉赫曼尼諾夫作曲的靈感。 《鐘Op.35》的大部份在此完成,而全曲則在1913 年夏天在俄國伊凡諾夫卡(Ivanovka) 的住所完成,並於同年11月30日在聖彼得堡首演,是拉赫曼尼諾夫自認最優秀的作品。這首曲子藉著鐘聲象徵人的生、婚禮、恐懼及── 想當然的── 死亡。拉赫曼尼諾夫必定在腦海深處存留著對家鄉諾夫果羅得的聖索菲亞大教堂(St. Sophia Cathedral)鐘聲深刻的印象; 在他前面的作品裡(1893的《描畫幻想曲》、1905年的歌劇《吝嗇的騎士(Skupoy Rystar)》 )就曾多次使用下行四音符的鐘聲表示憂愁。樂曲一開始,由長笛和代表生之喜悅的雪橇銀鈴聲揭開序幕;男高音的獨唱與喜氣洋溢的合唱說出了對生命的悅愛。第二樂章則運用了女高音和抑弱的合唱代表婚禮溫厚的金鐘,樂曲充滿著拉赫曼尼諾夫感傷華麗的旋律。第三樂章先由木管悄悄進入,接著是愈見強勁的銅管及小鼓,伴和合唱團倏然爆出的呼喊── 是恐懼! 『聽哪!那警鐘!那咆嘯著的銅鐘..在訴說恐懼的故事..』合唱時而微弱,『如夜晚呼號的求救』,時而歇斯底里; 『每一聲,每一聲,愈來愈強,愈強! 』(這使我憶起孟克的畫作『吶喊』),最後在合唱狂呼中倏而靜止。此時第四樂章在弦樂低沉的脈動中進入了;空心的弦樂伴和時而突起的銅管,象徵死亡寧靜中的不安。男中音唱出死的宣示︰『聽,那喪葬的鐵鐘..宣告死的哀愁..』啊,雖然我們遠離玩樂,在這兒哭泣,但有朝一日我們亦將深陷永恆的死眠(注意聆聽又可發現熟悉的『神怒之日』)。樂曲最後在死者的安息中結束。

 

當拉赫曼尼諾夫1912年在羅馬振筆疾書《鐘》之際,另一首《第二號B大調鋼琴奏鳴曲》亦於此時完成。有趣的是這兩首同一時期創作的作品有不少相似處︰在《奏鳴曲》多處閃現鐘聲的影子(如第一樂章發展部)。 《奏鳴曲》後在1931 年又由拉赫曼尼諾夫重新作了部份的修改,因此此曲有兩個版本。

1917年,俄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爆發,蘇維埃政權成立,身為沒落貴族後裔的拉赫曼尼諾夫在革命中失去了大筆財富,共產黨對於藝術的檢查和管制,使得拉赫曼尼諾夫決定離開俄國,1918年,帶著家人和少許的家產,藉出國巡迴的機會走上逃亡之途,一家在瑞士定居下來,且終生未再重踏故土。 45 歲時決定在美國紐約開創事業的第二春,並完成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為了維持生計,他『正式』開始了職業演奏家的生涯; 彈奏的曲目包括了貝多芬、李斯特、舒曼、蕭邦及同輩的俄國作曲家史克里亞賓、麥特納(Nikolay Medtner , 1880-1951)和師輩的葛拉茲諾夫及柴可夫斯基。對拉赫曼尼諾夫來說,這時作曲已是一件奢侈的事;他最關心的是如何在琴藝上下功夫。拉赫曼尼諾夫不論在生理和天資上都佔盡一切完美鋼琴演奏家應具的優點,這使他成為演奏巨匠(Virtuoso)。儘管如此,熱愛作曲的本能驅使著他,在這段四處旅行演奏期間仍抽空作曲。二十世紀初他以大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的身份活躍於美國樂壇。

 這時期重要的作品包括1926年《第四號g小調鋼琴協奏曲》及《三首俄羅斯歌曲(Three Russian Songs) 》、1931年《柯雷利(Corelli) 主題變奏曲》及1934年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其中《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在效果上等於是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五號鋼琴協奏曲』,只是僅有單樂章而已(拉赫曼尼諾夫共有四首編號的鋼琴協奏曲) 。他為了專心作這首曲子,在1934春縮短了本已計畫好的旅行演奏來專心作曲。 7月3日他在魯森湖(Lake Lucerne) 畔的別墅開始作曲,在僅一個月後的8月24日就完成了這首作品。同年10月4日他攜帶著完成的總譜來到紐約,在8天之內總譜完成印製工作,並於費城音樂學院試演︰由拉赫曼尼諾夫本人任鋼琴獨奏,史托柯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註十)擔綱指揮;首演在同年11月7日舉行。在接下來的半年中,紐約、英國曼徹斯特、倫敦相繼舉行了演出;速度之快,是史上罕見的。這首受人們喜愛的程度不下於《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曲子,是根據帕格尼尼著名的《小提琴隨想曲(Caprice for Solo Violin)》 第24首(a小調) 之主題作不斷的變奏而來的。樂曲一開始即由弦樂和鋼琴點出帕格尼尼主題部份,隨後反行、逆轉、加強、削弱地加以各種變奏。全曲在一種狂熱、神經質的氣氛下進行(當然少不掉拉赫曼尼諾夫特有的夢境),最後在『神怒之日』主題的強奏中結束。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似曾相識》裡曾使用了一段此曲中優美感傷的旋律;另外在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以劇作《貓》、《歌劇魅影》聞名)的作品裡也大量使用了此曲素材。

 

1935年,拉赫曼尼諾夫舉家遷移美國。這並不是他第一次踏上新大陸的土地;早在1909年他的《第三號d小調鋼琴協奏曲》在紐約首演時,就是由他擔任鋼琴獨奏。不同的是,這會兒我們的作曲家可是要在這兒終老一生了。這段期間拉赫曼尼諾夫不斷舉行演奏會︰演奏巨匠演出自寫的曲子,恐怕是李斯特以來第一人了。曾與他合作的指揮家包括萊納(Fritz Reiner)、史托柯夫斯基、奧曼地(Eugene Ormandy)等。他在美國樂界的地位崇高,就算再大牌的指揮也對他畢恭畢敬。這段期間他的重要作品包括1936年《第三號a小調交響曲》及1940 年的《交響舞詩(Symphonic Dances) Op.45》等。

 

拉赫曼尼諾夫的一生,也如同《交響舞詩》的終曲,漸漸接近尾奏(coda)了。 1942 至1943 年的旅行演奏,是他此生的最後一次。 1943年一月,經醫生診斷罹患了胸膜炎的他,仍執意地繼續旅行演奏。 2月17日的一場演奏會中,拉赫曼尼諾夫終於不支;此時已是癌症末期,回天乏術。 1943年3月28日,懷著對家鄉鐘聲的眷戀、對死亡的不解,拉赫曼尼諾夫在遠離家鄉半個地球之外的加州比佛利山莊,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站,享年70 歲。或許他的亡魂,將乘坐著夏隆的孤舟,在無邊的大海中找到最後的目的吧!

 

拉赫曼尼諾夫個性執拗、嚴肅、沉默寡言,只有對少數至交才願意開口說話,同時對自我的要求和形象的維護非常重視,比較無法忍受別人對他作品的批評。他的第一號交響曲發表會非常失敗,不僅樂評界給予無情刻薄評價,一般人也都異口同聲對它交相責難,拉赫曼尼諾夫因此自信全失,有三年的時間他精神衰弱,無法寫出任何音符,他說:「我就像中風的人一樣,不知所措」。拉赫曼尼諾夫晚年德高望重,許多知名演奏家都以他為首腦人物,包括鋼琴家霍洛維茲、小提琴家密爾斯坦、以及大提琴家皮亞提高夫斯基,他們都崇拜拉赫曼尼諾夫,以他為音樂權威。

拉赫曼尼諾夫雖然是二十世紀的作曲家,可是一生都堅守在後期浪漫派陣營裡​​(被譏為保守派)沿續的仍然是十九世紀由柴可夫斯基繼承下來的浪漫傳統,而19與20世紀的交替,正是音樂史上轟轟烈烈的革命期。根據密爾斯坦的說法,他認為拉赫曼尼諾夫與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除了保有了蕭邦音樂中的浪漫元素、李斯特大鋼琴家的巨匠風範、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旋律是俄國式的,悲切、哀傷、優美而富旋律,雖然有的時候稍嫌冗長,但卻是真摯情感的氾濫,聽他們的音樂,不能用貝多芬那種德國式的邏輯去要求或衡量。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雖留有20世紀的烙印,但實際上仍屬浪漫派。他作品中表達的方式雖不是很多樣性,但是樂曲背後隱藏的神秘動力,卻使聽者猶有思考的空間。由今日他留下曲目所受的歡迎,亦可證其可取之處。要怎樣更確切地說明他的音樂呢?這樣說吧!有些作家的作品(像巴哈、貝多芬等),可以給你多樣不同的感受;但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卻永遠是屬於他自己的語言; 你一定會感動,但它並不代表全部;就像柴可夫斯基一樣,拉赫曼尼諾夫永遠是一個擁抱自己的音樂家!

 
參考資料:
1.
『拉赫曼尼諾夫之歌』- 席爾吉‧柯恰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https://m.lnka.tw/detail.aspx?articleId=3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