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迪亞貝利變奏曲 Diabelli Variations


迪亞貝利變奏曲 Diabelli Variations
   這是貝多芬難度最艱深的一部鋼琴音樂作品,我們從這套變奏曲裡豐富、層次厚度精彩的結構可以看到“交響性”的器樂音響效果,展現貝多芬深厚的音樂語彙建構能力,而巴赫的《戈德堡變奏曲》相比起來多是聖詠讚美詩的詠嘆,貝多芬寫作的變奏曲已經像一隻精神奕奕的雄獅,音響和聲效果更為雄壯、剛健、有力、莊嚴。



《以安東·迪亞貝利的圓舞曲為主題的三十三首變奏》,作品 120,通稱迪亞貝利變奏曲(英文:Diabelli Variations),是路德維希·範·貝多芬根據安東·迪亞貝利創作的一首圓舞曲所作的鋼琴獨奏變奏曲,創作於1819至1823年。該作品充分體現了貝多芬高超的作曲技藝和晚期的藝術風格,躋身一流鋼琴作品,常與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相提並論;歷來受到極多讚譽,亦成為點石成金的變奏曲的典範。



背景
迪亞貝利的號召
安東·迪亞貝利是當時一位知名的音樂出版商和作曲家。1819年前半年,他將自己創作的一首圓舞曲寄給了當時奧匈帝國內所有知名的重要作曲家,包括舒伯特車爾尼、胡梅爾,以及魯道夫大公,請求他們每個人為之寫1個變奏,目的是湊成一部叫做“Vaterländischer Künstlerverein(祖國的藝術家們)”的曲集,將出版所得用來資助拿破崙戰爭所致的孤寡家庭。李斯特當時七歲,並未被包括在內,但也許他的老師車爾尼讓他也做了一首。
貝多芬當時與迪亞貝利已有多年的交情。但他起初拒絕參與迪亞貝利的這項號召,因為他認為圓舞曲主題平庸無奇,不過是單調地模進,並沒有什麼價值。但據說後來迪亞貝利同意付一筆很可觀的稿費,使得貝多芬改變主意,並且還想試一試自己從簡單的材料中能做出何等變化。另一種說法是,貝多芬感到逢迎如此低級的作品是一種羞辱,就寫了整整33個變奏來展示自己的才華。不過這些軼事的真實性值得懷疑;因為已經證明,當初收錄此事的傳記作者並沒有相關的一手材料。
但可以肯定的是,貝多芬最終接受了迪亞貝利的要求,而且還大大超額 ​​完成。對於貝多芬為何寫如此龐大的一組變奏,有說法稱魯道夫大公起到了很大影響:在1818年,在貝多芬的指導之下,後者以貝多芬的一個主題,創作了一組多達40個變奏。而1819年貝多芬致大公的一封信中寫道“在我的書桌上有幾件作品可以紀念殿下”,有可能就是指迪亞貝利變奏曲。





開始創作這組變奏時,貝多芬暫停了《莊嚴彌撒》草稿的工作,並在1819年前完成了四個變奏。貝多芬的學生車爾尼稱,貝多芬寫變奏的時候心情非常好。1819年夏天,他已經完成了33個變奏中的22個。1820年,貝多芬在書信中提及到一部“大變奏曲”,但當時還並未完成。之後,他中斷了變奏曲的創作(貝多芬很少做這樣的事情),又轉過頭去進行《莊嚴彌撒》和晚期的鋼琴奏鳴曲。1822年貝多芬再次提到該作品,並在同年秋天就稿費問題與迪亞貝利進行了協商。大約在1823年2月,貝多芬回到變奏的創作上來,並於3月4月左右最終完成全部作品。同年4月30日,一份完整的有33個變奏的稿件已完成,原計劃送往倫敦付印,但由於航船延誤,最終還是迪亞貝利將它出版。
至於貝多芬為何選擇33這樣一個數目,也有幾種假說。他也許是為了超越自己1806年所作的32個變奏。甚至有可能是為了超越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後者就由32部分組成(2個主題呈示,30個變奏)。還有一個故事說迪亞貝利向貝多芬催稿,貝多芬問他已經從其他作曲家那裡得到了多少個變奏,回答說32個;貝多芬於是讓他將這些作品出版,因為他“要自己一個人寫33個”。布倫德爾撰文稱,在貝多芬的鋼琴作品中,32和33有著特殊的意義;在32首鋼琴奏鳴曲之後,將一組33個變奏作為頂峰之作,是十分適宜的。




迪亞貝利很快在1823年6月將此作品出版,標為作品 120。並寫下了充滿溢美之詞的介紹語:
我們在此呈現給世界的,絕不是一般的變奏曲;而是一部偉大而重要的傑作,足以和古老的經典不朽作品相抗衡。……最具原創性的結構和樂思,最大膽的音樂方式與和聲,都無所不用其極。每一種鋼琴所能發出的效果都有用到,並且有堅實的技術基礎。……輝煌的兩首賦格可以震撼所有的朋友和嚴肅的學究,其余光彩照人的樂段,也可以震撼技巧非凡的演奏家。……其高貴的形式、精細的性格,最富有藝術性的變化和美感,都可以使之與巴赫著名的傑作分坐一席。”
翌年,兩卷本Vaterländischer Künstlerverein出版,貝多芬的這首變奏曲作為其第一卷。其他的50位作曲家的變奏則是第二卷。然而貝多芬的變奏曲之後的版本都單獨出版。



其他作曲家的變奏

據稱,其他作曲家的變奏在方法上多有類似,首先因為他們之間互不知情,其次當時的鋼琴技巧和變奏方式都有一些固定的法則。“許多作曲家都用跑動的音型對主題加以裝飾,還有一些集中在一個細節上(例如貝多芬的學生魯道夫大公),效果亦佳。……當時的鋼琴技巧大師們的作品總體而言華麗而淺薄,其中年僅11歲的李斯特的作品有著充足的力量,但缺乏自己的風格。舒伯特和他的朋友們貢獻了一些水平更高的作品,但舒伯特自己的c小調變奏則鶴立雞群。”
標題與題獻
貝多芬最早稱此作為“Große Veränderungen über einen bekannten Deutschen Tanz(以著名德國舞曲旋律為主題的大變奏曲)”,但出版時改為現名,明確指出迪亞貝利的名字。貝多芬沒有用更為普遍的由意大利語衍生來的“ variationen ”而是德語詞彙“ veränderungen ”,一方面是由於貝多芬自己傾向於使用德語作樂曲的標示,另一方面可能也有更深的涵義:由於“ veränderungen ”一詞不僅指“變奏”,也可指“幻化、變形”之意,因而貝多芬也許在暗示此作品比先前的變奏曲更為深刻、高妙。

這部作品題獻給“安托妮·馮·布倫塔諾夫人”。有些評論家由此認為她即是貝多芬所謂的“不朽的愛人”。然而,這個獻辭最初並非如此。貝多芬的這部作品是要送到倫敦的,因為在那裡他的朋友里斯可以幫他找一個出版商;因而貝多芬一開始答應把作品獻給里斯的妻子。但後來航船延誤,導致貝多芬無法將樂譜及時送到,於是臨時改變主意獻給布倫塔諾夫人。為此,貝多芬寫信向里斯解釋了緣由,道了歉,還承諾將來另寫一部作品送給他的妻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書是好事,要繼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