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發現,生活中越是親密伴侶越無法直接講出心中所想,我們常用的語言,其實背後都暗含著另一種訴求,然而卻往往很難被對方窺探和聽到。
沒感受到愛,並不等於對方沒給你愛,問題可能出在“愛的語言”。而為什麼我們總是說不出真實的感受?愛,又該如何直接有效地表達?
為何講不出真正的想法?
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比較含蓄
在親密關係中講出真實內心需求和情緒,似乎很容易有萬水千山的阻隔,障礙重重。為什麼?首先是氣質因素:中國人表達愛的方式確實比較含蓄。不光親密伴侶之間,你會看到父母與孩子之間,親人、朋友、同事之間,也經常言不由衷地表達,更別提對於“愛”與“關切”的私密流露了,頭腦與身體的連結感受被切斷,很難由心而發表達,而情感表達的障礙根源上還是對於身體和性表達的晦澀和猶抱琵琶半遮面。
沒有宗教約束和性教育比較先進的國家裡,孩子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對身體感受的真實表達”, 只要是不違背社會規範,那麼兩個人之間的親密表達是很自然的。而我們呢?一般不談,到了需要談一談的時候形勢嚴峻的恨不得都要分手、離婚了,還夾雜著各種指責抱怨:你怎麼這樣?
社會文化束縛了人的自然表達
社會文化束縛了部分自然人屬性的天然表達,無法坦坦蕩盪把感受曝露出來。我們的文化是集體社會型的,不同於西方個體意識凸顯的文化特色,在成長過程中,集體潛意識期待、要求人們如此這般行動、表現,久而久之很少有人願意冒險站出來:我的感受是……很多 男孩在成長過程中都遭遇過精神“虐待”:男人就得抗著,哭什麼哭!可是堅強就一定得是男人的嗎?哭就一定得是女人的嗎?社會性別的刻板印象,沒有按照個體活在世上基本的需求來教育,而是先按照一個“男人”或“女人”的思路去套,而非首先是“人”。
每個人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人們的家庭成長經驗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如無意識承襲家長互動模式、向伴侶索求父母式的愛、內心渴望無界限的呵護與包容……看到一棵樹的果實營養不良,應該從根上去找原因,而不能一味怪果實沒長好。同樣,成人的心理不適,大部分時候還是要回歸到家庭裡追根溯源。幼時,父母與孩子互動的方式都會在他/她未來與外界的互動中呈現,特別是親密關係。一個人是否具有清晰的人我界限、充足完備的自我價值、正向的異性認知,這些全部是生命源頭——父母所給予的能量,只有順暢流動,才有可能擁有和諧、美滿的兩性關係。
敞開心內可能存在風險
敢於敞開內心,真實表達是需要冒風險的,也只有真正足夠自信的人能夠做到。很多人擔心:暴露自己的弱點,讓別人知道我需要什麼,多不安全啊!人是群體性動物,一個人需要別人很正常,不需要別人才不正常。從小受過傷的孩子會把自己內心掩飾起來,造成很多很多成人後的親密關係問題。最常見的,明明想要對方留,但是口裡說:你走,誰怕啊?這種幼稚低級的心理招數,用一次兩次還湊合,
親密溝通,你是哪一型?
在親密關係中,人們往往有多種溝通姿態,我們會不自知地踏入某種溝通模式難以覺察,從而看不清雙方語言真正往來的狀況。對照一下,你是哪一型?
討好型
討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內在價值感比較低。言語中 經常流露出“這都是我的錯”,“我想要讓你高興”之類的話。行為上則過度和善,習慣於道歉和乞憐。而往往越是討好則越討不來對方對你的“好”,因為內在的真正語言是“我不配擁有你的好、你的愛”“我就是不值得被人好好珍惜”。要想改掉這一點,首先得從滿足自己的愛開始。
指責型
指責型的人則常常忽略他人,習慣於攻擊和批判,將責任推給別人。“都是你的錯”、“你到底怎麼搞的”、“要不是因為你……”是他們的口頭語。究其內在經歷,指責型的人通常孤單失敗,但他們寧願與別人隔絕以保持權威。中國國際薩提亞學院的創辦人以及院長、首席導師蔡敏莉說,這是最常見的兩種姿態。有趣的是,指責型的人通常會找一個討好型的人做伴侶,相反,討好型的人也傾向於選擇指責型的伴侶。所謂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超理智型
超理智型的人極端客觀,只關心事情合不合規定,是否正確,總是逃避與個人或情緒相關的話題。他們告誡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保持冷靜、沉著,決不慌亂。”“表達親密感是過於感性的”……這類人表面上很優越,舉動合理化。而實際上,他們內心很敏感,也經常讓他/她們的伴侶感覺到一種空虛和疏離,似乎無論如何都觸碰不到那個人的“人性”,如果整天與一位具有偉大神性光輝的伴侶生活在一起,你是否習慣?
表裡一致型
表裡一致型是薩提亞所倡導的目標。這種模式建立在高自我價值的基礎之上,達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諧互動。這種模式的人言語表現出一種內在的覺察,表情流露和言語一致,內心和諧平衡,自我價值感比較高,也讓親密伴侶感覺真實、溫暖與被鼓勵,溝通暢達,兩個人共同成長、愈加親密,也愈加自由與尊重。
如何真實、有建設性地表達?
尊重對方,學會管理情緒
在互動過程中,往往容易模糊掉的邊界就是“尊重”。因為親密,所以反而忘記了雙方之間本該有的一份尊重的距離。很多夫妻情侶吵架就 愛擺 事實講道理,其實該溝通的是情緒。只顧著自己劈裡啪啦說,不聽對方的感受,這種溝通也是無效的,還非常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日常生活中,壓力大、節奏快,情緒很容易積 累。建議大家可 以在下班前把情緒消化掉,走路、健身、聽音樂、與朋友逛街……盡量不要牽扯到家庭生活中去,讓對方成為你投射的受氣包。在兩性關係中體察和管理情緒非常重要,能量總得找一個出口,不然就亂竄傷人。
走出“你應該懂我”的誤區
很多人(尤其女性)容易覺得:連這都不懂,還是我要的人嗎?要允許他不懂,這不是“必須、應該”的,但我們必須得說。不把內心情感表達了,對方如何包容?自己表達清晰,對方才能知道如何回應。學會辨識自己的“安全感”,並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切忌倆人一天24小時綁在一塊,要求對方只有自己一個朋友——每個人都得有社交圈子,自己的朋友和業餘生活(可以培養共同圈子和朋友)。更不要一天到晚緊盯對方,壓榨得沒有喘息空間,這很糟糕。漸漸地對方會變得不是不懂你,而是懂了後害怕你,想要逃離。
不要期待“完美改造”
理論上來說,每個人都期待“完美伴侶”的存在,但是太渺茫了。於是有的人就把這種期待轉變成了“改造”,還口口聲聲“都是為你好”“是想讓咱家幸福”“根本不是為我自己”……而且會摻雜著指責型的態度:你讓他11點前睡覺,他就覺得熬到夜裡一點才困;你想讓他天天喝滋補湯,他就是不習慣中藥味,你希望她為你去隆胸,她覺得是一種侮辱— —以自己的方式愛別人,是很容易的,而如果能夠以對方喜歡的方式來愛,來理解,才是大愛。更好的愛一定含有犧牲和包容:我不能保證像你一樣愛你,但能保證像愛我自己一樣愛你。
家庭瑣事中無對錯
千萬別抱著一種你錯我對的觀念來溝通,要記住:家庭瑣事裡面沒有對錯。對錯的概念只有在法庭上判別。總是計較爭論你錯、我錯,其實不太好,都是在積累互相傷害,兩口子交流要談感受。現實中的很多問題都是靠情感溝通解決的。
女人學會適當示弱
女人是關係中的主導因素。現代社會鼓勵競爭,鼓勵陽性激素,你強我也強,追求所謂“男女平等”。可實際的平等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只有陽沒有陰,其實還是在男權崇拜。真正的強者,能剛也能弱。男人天然呈陽性,而女人則需要在追求外在力量的同時別忘了自己本身的陰性力量,這才是滋養萬物(包括關係)的穩定因素。
練習:男人和女人如何學會傾聽?
如何聽到對方真正在說的話是需要努力學習的功課,而如何聽到自己內心真正所想表達也是一輩子的修行。每個人若能被對方真正聽見,就會有被重視的感覺,而聽懂伴侶話語裡的弦外之音,就會發展出更深厚的感情關係。《傾聽幸福的心聲》作者吳若權說,傾聽,是比說話更重要的功課。而當你學會專注傾聽,表達就變得不會太困難。
男人別只聽“邏輯、重點”,學聽“期待”
男人聽講話的邏輯,研究事情的前因後果。當他找不到連結時,會聽不到重點。如果女人說:“今天雨下得好大,百貨公司週年慶還要一大早去排隊。”他會聽不出這幾件事中間的關連性和邏輯。但其實女人講這些話只是在描述一種心情,或者是想要你去接她。女人很希望男人能聽出她的“期待”,但通常是大失所望。而女人在傾聽過程中,經常會覺得男人太目的性。他們說話常會省略“鋪陳”,直接把心裡想要的講出來,聽在女生耳中,會認為“原來你就是為了吃這頓飯才出來”或是“原來你就是要跟我上床”,誤解就產生了。
女人別催他講話,學聽“時間差”
兩性在傾聽時,有個“時間差”。女性的傾聽時間實時、隨時、長時;男性則會規畫時間,他有時並不是那麼喜歡傾聽。有國外研究顯示,男性在出門前4分鐘以及進門後4分鐘,是最不想講、不想听的時候。偏偏女性最愛在那時講話,急於分享,喜歡問“鑰匙帶了沒”、“***買了沒”或一進門就開始報告今天發生什麼事。下次,不妨在他休息、放鬆到一個程度之後(想講話,也比較能夠傾聽)再說些甜蜜的條件交換:“我們很久沒有出去旅行了”“那個包我看很久了”“哪天陪我回去看看爸媽吧”……避過溝通地雷帶,會讓雙方都更愉悅、更輕鬆,也更親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