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嫁給這個中國男人,你肯定會後悔!要是你們有孩子,我就去自殺!”1940年,當英國女孩戴乃迭向母親公佈她要和楊憲益訂婚的消息時,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另一方面,楊憲益的母親也急病了,她不能接受去牛津留學的兒子,給她找了個洋媳婦。
戴乃迭的父親戴樂仁曾經在燕京大學教書,後來去甘肅從事公益活動。 1919年,戴乃迭在北京出生,直到5歲時,才被母親帶回英國。所以,她對中國一直有一種親切的嚮往。晚年時她笑言,自己愛上楊憲益,是愛上中國傳統文化,楊憲益就很直白:“我喜歡她長相漂亮。”
對於21歲的戴乃迭固執要嫁給楊憲益的決定,母親也無可奈何,只得語重心長地勸解:“女兒,不要急著結婚,一定要在中國內地住上幾年,如果認為可以受得了那份苦,再結婚。”
楊憲益是天津巨富之家的獨子,自幼備受寵愛、特立獨行。 1940年,中國正處在抗戰時期,雖然收到了哈佛邀請他去執教的邀請,還是毫不猶豫地要帶未婚妻戴乃迭返回中國,他說:
“如果我放棄中國國籍,留在國外,我將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
熱戀中的戴乃迭,義無反顧地跟楊憲益去了中國。因為戰爭原因,當時楊憲益家裡已經破產,戴乃迭和媽媽借了一筆錢才有了路費。當時楊憲益已經25歲,給戴乃迭辦簽證的英國官員甚至忍不住提醒“你到了中國,也許發現他家裡原來有妻子。”
1941年2月16日,戴乃迭與楊憲益在天津舉行了婚禮。婚後小夫妻輾轉於西南地區教書。先後生育3個子女。雖然住的地方多偏僻,甚至沒有水電和廁所,但兩人卻自得其樂,安心合作翻譯中國文化典籍。
抗美援朝的時候物質匱乏,楊憲益提出要捐一架飛機,戴乃迭典賣了自己所有的首飾(包括婚戒),和楊憲益湊了4萬塊錢,捐給國家購買飛機。
特殊年代,夫妻二人雙雙身陷囹圄。四年裡他們雖然被關在一處,卻從未能相見。即使在那樣的情況下,戴乃迭都保持著禮貌溫和,每次都對送飯給她的人道謝。她放心不下的,除了丈夫和孩子們,就是她和丈夫翻譯未完的《紅樓夢》。
兩人出獄後立刻投入到《紅樓》的翻譯中,1978年,《紅樓夢》英譯本第一卷出版,這是西方世界第一次讀懂了曹雪芹筆下的寶黛之戀。然而,大兒子因為時代創傷備受打擊,在痛苦中選擇了自焚,這給戴乃迭夫婦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兒子的去世,讓戴乃迭夫婦自責一生,他們無償捐獻了所有收藏的明清字畫,將餘生的信念都獻給了翻譯事業,雙劍合璧把中國幾大部古典名著介紹給了世界。
長久伏案打字,加上喪子之痛難愈,戴乃迭喝酒很頻繁,身體健康每況愈下。 1989年,大病之後戴乃迭喪失了記憶,楊憲益停下一切工作,寸步不離的細心陪伴,10年之後,戴乃迭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從她1940年跟隨丈夫來到中國後,除了因公出訪,她只回英國探過一次親,60年裡任風吹雨潑,她從沒想過離開。母親當年的預言猶在耳邊,但她卻從未後悔,她在自傳中寫道:
“我來中國……是出於我對楊憲益的愛、我兒時在北京的美好記憶以及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仰慕之情。”
戴乃迭死後,楊憲益停止了自己的翻譯工作。回首昔時,妻子在生活和工作上的付出和陪伴,歷歷在目,每思及都淚下,他為亡妻寫了一首詩,其中幾句尤為動人:
青春作伴多成鬼,白首同歸我負卿。
天若有情天亦老,從來銀漢隔雙星。
這朵英倫玫瑰,將自己最好的年華和絢爛,綻放在她丈夫的祖國,在相濡以沫的愛情裡,苦難反而堅定了兩人的相守,所以她才會說出那句:
“我從不後悔嫁給了一個中國人,也不後悔在中國度過一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