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位置+體驗:零售的核心與未來

和你說說零售業的核心和未來
大衛·貝爾是美國沃頓商學院的市場營銷學教授,還寫了一本書叫《不可消失的門店》,前不久這本書的中文版也在國內上市了。書裡主要講的就是在線上、線下結合的零售時代,門店怎麼做,才能發揮自身的優勢。4月出版的《哈佛商業評論》對大衛·貝爾進行了採訪,下面和你說說這次採訪的主要內容。
首先,雖然互聯網發展很快,但貝爾覺得,實體零售是絕對不會消失的,只是存在的方式需要改變。數據顯示,美國的經濟結構中,大約七成都是消費支出,但線上交易只佔經濟活動的10%,也就是說,“實體零售消失”的說法是錯的。那實體零售應該如何改變呢?貝爾認為,如果實體零售繼續承擔傳遞信息和儲存商品這兩個功能,效率就非常低。所以以後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的,消費者一邊喝咖啡,一邊在店裡體驗產品,聽著專業人員的建議,購買後直接走人,商品快遞到家。換句話說,零售業必須滿足消費者購物、社交和娛樂這三方面的體驗需求,這個本質是不會變的。既然門店不會消失,那位置就依然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現在的位置指的是體驗、交易等活動的位置。
其次,貝爾認為,線上和線下零售,各有各的挑戰。電商的挑戰有兩點,一是消費者摸不到商品,但有些東西是要體驗之後才能購買的;二是如果只看線上數據,商家無法真正了解消費者,也無法建立深層的情感聯繫。實體零售的挑戰需要我們了解兩個概念,一個叫搜索阻力,就是說消費者不容易獲得商品的信息;另一個叫位置阻力,是說消費者的居住地,阻止了他們購買商品,比如某個品牌只在北京、上海有店鋪,那其他城市的消費者就無法購買。網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兩種阻力,但不能完全消除。
此外,貝爾曾經在自己的​​書裡提到了一個理論,叫空間長尾理論。貝爾說,需求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來自相鄰的消費者,另一部分來自相似但是距離較遠的消費者,這對零售企業有什麼啟示呢?貝爾認為,選擇企業的所在地非常重要。比如優步選擇在舊金山起步,就非常正確,因為舊金山人喜歡新鮮感,也有乘車需求。企業必須注意到,網絡市場是由相似的人群組成的,跟實際居住地關係不大,所以零售企業一定要和距離較遠的相似消費者產生聯繫。
貝爾還提到,O2O主要是指消費者在網上搜索商品,查看信息,去實體店體驗購買,有一定的局限性。現在應該強調O+O,指的是將線上線下打造成一個強大的企業,是一個更延展的概念,如果說O2O只是一種策略的話,那O+O就是要建立一個生態系統。
貝爾還談到了亞馬遜在中國的發展,他認為亞馬遜進入中國太晚,很難成功,一是消費者的習慣已經養成了,二是中國電商市場在不斷變化,但他也表示,如果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偏愛品牌化的產品,亞馬遜也會有優勢。他認為零售和國家文化有很大的關聯,在一個國家能成功,換個地方可能就成功不了,但如果非要選一種模式,他會選輕資產型、平台導向的商業模式,比如投資Airbnb ,而不是喜來登酒店。另外,貝爾認為,零售不存在新舊之分,零售的概念始終如一,就是好的產品,有競爭力的價格,和優質的服務,需要改變的只是戰略工具。
最後,貝爾預測了未來的零售發展趨勢,他覺得應該是生產的民主,也就是以個性化的設計和生產為主的定制化。比如穀歌、IBM這樣的科技公司,以後可以通過平台和基本架構,去連接生產者、設計師和消費者,總之,最強大的零售公司會是平台型的科技公司。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4月刊(專訪沃頓商學院教授大衛·貝爾:零售沒有新舊之分)
音頻稿:普魯托
講述:鄭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