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行業潛規則....

年賺100億的中餐館,卻宣稱永不在中國開店!全球開店2000家,只因發現了一個行業潛規則.... 


有一家在美國的中餐館,
竟然在快餐巨頭林立的老美,
干成了美國最受歡迎的連鎖餐廳!
要知道,這可是巨頭林立的美國啊,
有肯德基、麥當勞、賽百味的美國啊,
可一家中餐店卻把老美給征服了!
年賺100億的中餐館,全球開店2000家
開遍了全美47個州,它就是:
熊貓餐廳(Panda Express)
一家只做外國人生意的中餐廳。
在美國快餐界熊貓快餐是可以和
麥當勞、一家漢堡王爭霸的存
厲害了,我的Pandada!
這些年美國人真是愛死熊貓餐廳了,
不僅天天在人家門口排長隊,
而且在各大熱門美劇中,
熊貓快餐更是標配,
儼然神似麥當勞在中國當地頭蛇的意思!
如今熊貓餐廳已開店超過2000+,
2000家餐廳是個什麼概念?
凡去過麥當勞的,
都見過他們的收銀機旁的零錢慈善盒子吧,
去年熊貓快餐僅這個捐款盒子
所收集到的錢幣就達到2000萬美元!
每年營收超過20億美元,
如今還在以每3天一家新店的速度,
在全球瘋狂開疆闢土,
賺地根本停不下來啊。
……

終於,有一家中餐廳,躋身世界餐飲連鎖巨頭之列。預備唱:“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盼了好久終於把夢實現~”
話說熊貓餐廳到底有多牛,今兒就來扒一扒,這家火遍全球的中式快餐連鎖第一品牌!
創始人是一對華裔博士夫妻
父親曾是蔣介石的廚師
熊貓快餐的創始人是華裔程正昌和妻子蔣佩琪,兩人都是高知分子,丈夫是數學博士,妻子是是電子工程學博士,開餐飲還真有點家族使命的意思。
老闆程正昌的父親曾是蔣介石的廚師。於是他5歲就隨父親一起搬到了台灣,後來又舉家遷往美國,上大學期間,每年暑假程正昌都會去紐約的餐廳打工。
1973年,程正昌取得數學碩士學位,卻一心想著為父親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餐館。後來他聽說市裡一家飯店要倒閉,立刻勸父親開餐廳,全家湊了6萬美元,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了一家名叫“聚豐園”的餐館,他做經理,母親和父親做廚師。
一路磕磕絆絆靠“巴結”顧客賺錢,
10年後熊貓餐廳才開第一家分店。
以前的中餐館,賺的大部分還是中國人的錢,老外一般不去,但程正昌覺得中國人畢竟很少,要想賺大錢,還得迎合老外的口味。
程正昌回憶道:“我記得有一天,晚上8點鐘我們整個餐館是空的,一個客人都沒有,那個心情真是難過啊。突然來了兩個人,哇,你可以想像我們那個時候多麼激動!”
窮則思變。程正昌決定,“要俘獲美國人的胃,先要俘獲他們的心”,他家的餐廳不僅做得好吃。
“我和客人的交情不一般。比如有10個人來吃飯,我會幫他們點好菜,一個人5塊錢,就能弄得非常豐盛。有時菜上去以後,他們吃得精光。我也不問,就再加兩個菜,他們會很驚喜。”
如果客人因為沒有座位去了別的地方,程正昌還會追到停車場道歉。
他說,一些30年前的客人,在馬路上碰到,他都能叫得出名字。
慢慢地,憑著經營了10年的好口碑,聚豐園一改頹勢,生意開始天天爆滿,這引起了附近新開的一家購物中心開發商的注意。1983年,程正昌應邀入駐購物中心,開了第一家中式快餐,因為當時美國正興起喜愛大熊貓熱潮,程正昌乾脆將店名改成“熊貓快餐”。
這時候妻子也辭去了航空公司軟件工程師的工作,當起了丈夫的賢內助,妻子是神助攻,後面會講到。
“誰說中餐館連鎖店做不大?
我們就要做中餐界的麥當勞!”
在80年代初期,美國顧客還沒有像今天這麼愛中餐,熊貓快餐打開市場,建立了一條獨特的“試吃機制”。每位顧客在購買前都有試吃所有菜品的權利,即使嚐遍了所有菜品吃飽了再走也沒關係。
“試吃創意”一直沿用至今,幫助餐廳度過了最艱難的品牌建立期。
再加上過往經營餐廳的經驗,程正昌的第一家店,開店第一個月就實現了盈利,程正昌就此立下豪言:“我們要做中餐館的麥當勞!”
但談何容易,大家都知道餐飲行業是個入門門檻很低的行業,但同時,這也是個很難形成規模化的行業,誰也覺得他就只是說說而已,但沒想到,30年摸索和試錯後,這對兒理科博士真的做到了。
如今全美國人都知道熊貓快餐,全球也正在瘋狂開店,每3天一家新店,比漢堡王還猛,這家中餐館一路走來究竟有何秘訣?
1. 中餐標準化問題究竟能不能解決?
大家都知道,洋快餐容易標準化,但中式菜餚博大精深,全靠火候和技術,實現標準化很難。其實,中式快餐的標準化並沒有那麼不可操作,高速發展的時代,當效率和品質出現矛盾的時候,品質更容易服從於效率。
2000家門店,熊貓快餐依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即使如此,熊貓也堅持現場明火炒菜,而它解決菜品標準化問題的方法就是,原材料全部交給供應商提供,統一的複合調味料、死磕每一個流程…
熊貓總部內景。
做中式連鎖快餐最難的就是解決維持中國食品特色與標準化的矛盾。從店面大小、物流成本以及菜單簡單易懂幾個方面考慮,熊貓餐飲選擇了“少做幾個菜”。不管菜單如何更換,菜品只有24種~
而且,在管理方面,自從電子工程學博士妻子這位高級人才加入後,就對熊貓餐廳的運營、財務、供應鏈來了個180度的技術提升。
妻子利用軟件知識,自主研發出了一個名叫“熊貓自動工作站”的後台管理系統,除了讓點餐變得簡單、門店之間還可以互相分享信息,還可以自動追踪庫存、自動添購食材、控制資產、廚餘浪費問題,後台的大數據可以及時分析和調配菜品,廚師減少到最少,但效率卻大大提高…
熊貓餐廳成為了當地唯一使用標準化、數據化管理系統的中餐廳,標準化程度對標麥當勞,絲毫不懈怠,一切以大數據說話,要知道那可是20年前啊。
這對夫妻倆當時就甩了友商兩條街,老公比較感性,負責管理,老婆比較理性,擔任首席技術官,負責餐廳運營,財務追踪系統和供應鏈管理系統建設,簡直不能更配。
2. 拓展海外市場口味到底要不要本土化?
熊貓餐廳有多受外國人歡迎,就有多不受留學生喜歡。這幫人認為,雖然它成了全球中式連鎖快餐第一品牌,但熊貓快餐並非正宗中餐。
面對這樣的質疑,創始人程正昌的回應是:什麼是“正宗”?賣得掉就是正宗啊!賣不掉就不正宗!在全球做快餐連鎖,一定要本土化,不然只能是等死!
程正昌從1973年做餐廳至今,一直做的是老美的生意,但是相較於麥當勞僅僅是把炸雞放到米飯上,熊貓快餐的本土化策略顯然更深入。
程正昌要求熊貓快餐堅持用傳統的中國烹飪手法,但在調味階段,他們一直在研究美國人口味,他們更加偏愛的“酸甜、微辣”那我們就做好了。果然,“陳皮雞”、“宮保雞丁”已經長盛不衰幾十年了,搞得全世界都知道中餐有一道菜叫宮保雞丁。
一些比較特殊的飲食習慣他們也會注意,比如原材料不會選用帶刺的魚和帶骨頭的肉,大家越來越注重健康,那就盡量少油炸少放糖…
熊貓快餐裡面就像中國的食堂,廚師將菜炒好後,裝入一尺見方的餐盤內放在前台保溫銷售,但為了保證菜品新鮮,每盤量不大,賣完後再炒,如果45分鐘後仍舊沒有賣出,會重新換新。
3. 如何讓一家中國餐館真正被老外接受?
程正昌覺得,對外輸出和對內管理都要抓。在餐廳整體的對外輸出上,一定要突出“中國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因此程正昌用濃郁的中國風格的“配色”——黃色、鮮紅色作為主色調,以中國建築的特點“尖頂小屋”為門面,並將“大熊貓”作為企業標識,萌的外國人一臉。
二是在內部的管理層面上,直接大膽引入美國本土的優秀管理團隊。
為了達到“美國水準”, 程正昌先是請了連鎖餐館管理專家Don McComas出任熊貓管理公司總裁,隨後又請來Chi-Chi連鎖的總裁Joseph Micatrotto、原El Torito的行政主管Russell Bendel等分別擔任公司的高層管理職位,強化內部管理,加快連鎖步伐。
全球瘋狂擴張
唯獨不進軍中國
從此,程正昌的事業一發不可收拾,2011年,程正昌進軍國際市場,在墨西哥開了第一家熊貓快餐,緊接著擴張至加拿大、迪拜、韓國、波多黎各、日本,如今在全球有超過2000家店。
熊貓快餐洛杉磯總部。
但就是不來中國,程正昌態度明確:“中國不需要熊貓快餐,那裡的競爭也太過激烈,我們是做給外國人吃的。”
從無人問津的小餐館到全球最大中式快餐連鎖,程正昌花了30多年。距離“中餐館的麥當勞”這一目標,熊貓快餐目測也很快了。70多歲的程正昌,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把中餐開到全世界,就像他以前說的:
“哪裡有問題,就解決哪裡的問題。
你們說中餐裡不可能出現麥當勞,
我就把它變成可能。”
在中國國內,懂餐飲行業的投資人太少,過去很少有資本涉足這一領域,但這幾年消費升級讓情況漸漸變好。
紅杉資本合夥人王岑說過:互聯網餐飲,這兩年雖然受人追捧,但是弱點就是後面的餐飲兩個字做的太輕了,更別說供應鏈了。
熊貓的科學研發系統,一切用大數據說話,是很好的運用科技升級傳統行業的典範
作者:肉肉

來源:創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前天太累了,忘記了昨天宋楚瑜和黃志芳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