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諾獎得主迪頓:財富不等於快樂

016-05-21 20:45 中國新聞網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李晨韻攝
  中新網杭州5月21日電(趙小燕方堃)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21日出現在浙商大講堂,面對浙商,他並沒有講如何發展經濟,而是分享自己的幸福觀:除了物質,幸福還與健康、教育等密切相關,甚至應該是囊括所有因素。從研究數據來看,財富並不等於幸福,收入超過一定數額後,幸福感並沒有因為財富的增長急劇增長。
  迪頓分享的幾組數據圖表顯示,從1960年到2010年,隨著時間的變化,收入變高的速度最快的就是中國,而平均年齡也從40歲增長到了70歲。從其分享的數據圖表來看,各國壽命數據差距正在縮小,但幸福指數還是有很大差距。
  迪頓說,很多哲學家、宗教學家、心理學家等都對幸福有自己的定義,“幸福是重要的,但也許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生命中不可能時時快樂,總有某個時刻會有悲傷。”
  從他對幸福評測的數據來看,幸福和兩個維度有關。一個是生命評估:生活過得如何?是否達成目標?是否感到沮喪生氣?二是某個時間點的快樂度:是否能在昨天的某個時間點感到非常快樂?
  根據坎特利爾階梯理論,幸福指數從0-10計,非洲國家一般在3-4,而美國基本在7-8。“從中國蒐集到的數據差異比較大,但可以認為,財富並不等於幸福。”
  從對幾百萬的參與者的評估數據得出理論,迪頓認為,在周邊情緒變化中,週六日更加快樂,壓力、悲傷、憤怒等負面情緒比較少。
  迪頓也解釋,幸福指數也跟各國人民的含蓄程度有關。“中國人比較含蓄,美國人比較開放會願意表達幸福,而拉美人很喜歡說自己是幸​​福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什麼要講“幸福”,而不是經濟?
  生長在蘇格蘭的迪頓父親是煤礦工人,小時候家庭也非常貧困,他曾經認為“幸福”並非經濟學研究中的核心命題。然而,隨著學術研究的深入,他逐漸發現各種宏觀經濟數據的意義也許沒有“幸福”本身更具有本質性。
  迪頓說,最近30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是歷史上未曾發生過的,全球的大部分扶貧成果都來自中國。中國在各類幸福指數上的變化曲線也越來越和西方發達國家接近,並明顯優於拉美、非洲、前蘇聯國家等地區。
  但是,迪頓教授也指出,和許多國家一樣,中國人的收入增長並非和幸福感的提升成正比。在收入達到一定程度後,幸福感就開始呈平滑穩定,甚至開始下降。因此,經濟的發展固然是中國的偉大成就,但在此基礎上,用更好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來構築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同樣是當務之急。(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書是好事,要繼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