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哈佛持續76年跟踪700人一生:什麼樣的人最幸福?

LinkedIn中國


幸福從何而來?金錢、名望或是成就感?76年前,哈佛開展了史上歷時最長的成人發展研究,跟踪724位男性,從少年到老年,探尋影響人生幸福的關鍵。

  故事從1938年開始。

這個名叫The Grant & Glueck Study的研究持續了76年,在此期間,他們跟踪記錄了724位男性,從少年到老年,年復一年地詢問和記載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狀況等,這個項目至今還在繼續中。


2015年11月,第四任負責此項目的主管、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Robert Waldinger在TED上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下面我們一起溫顧下這個史上最長的研究及其結論。 




這項研究選擇從兩大群背景迥異的美國波士頓居民開始。

第一組研究人員從當年哈佛大學本科生中選出了268名高材生,他們當年才大二,他們後來全都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且大部分人都參軍作戰了。


與此同時,哈佛法學院的教授Sheldon Glueck從波士頓貧民區選出了456名家庭貧困的小男孩,他們來自20世紀30年代波士頓最困難最貧困的家庭。大部分住在廉價公寓裡,很多人家裡甚至連熱水供應也沒有。


 
最終這兩組研究合二為一。這些年輕人都接受了面試,並接受了身體檢查。研究人員挨家挨戶走訪了他們的父母。

這批人可謂“史上被研究得最透徹的一群小白鼠”,他們經歷了二戰、經濟蕭條、經濟復甦、金融海嘯,他們結婚、離婚、升職、當選、失敗、東山再起、一蹶不振,有人順利退休安度晚年,有人自毀健康早早夭亡。

在76年的時間裡,這些年輕人長大成人,進入到社會各個階層。成為了工人、律師、磚匠、醫生,有人成為酒鬼,有人患了精神分裂。有人從社會最底層一路青雲直上,也有人恰相反,掉落雲端。


 
這些人裡包括四位美國參議院議員,有一位內閣成員,還有一位後來成了美國總統——對,沒錯,其中哈佛的那一組人中有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約翰·肯尼迪。

大概在75年前,根本沒有人可以想像這個研究至今仍持續進行。然而沒想到負責人換了四代,這項前所未有的研究居然成功持續了下來。

現如今還在人世的研究對像都已經是90多歲的耄耋老人。

那麼,這七十幾年來、幾十萬頁的訪談資料與醫療記錄,究竟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研究結果與啟發?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是我們想要的?如何才能健康幸福的生活?

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錢,名望,或者成就感?但並非如此。


一句話:好的社會關係能讓我們過得開心、幸福。

好的社會關係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具體來說:

1
孤獨寂寞有害健康
社會關係對我們是有益的

研究發現,那些跟家庭成員更親近的人、更愛與朋友鄰居交往的人,會比那些不善交際離群索居的人,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

孤獨的人不是可恥的,而是有害健康的。


那些“被孤立”的人,等他們人到中年時,健康狀況下降更快,大腦功能下降得更快,也沒那麼長壽。

2
關係的質量要比
數量更重要

不是說結了婚你就不孤獨了。而且即便你身在人群中,甚至已經結婚了,你還是可能感到孤獨。

朋友的數量、結婚與否,都不是真正的決定因素。整天吵吵鬧鬧的關係對健康是有害的。成天吵架、沒有愛的婚姻,對健康的影響或許比離婚還大。

不必在意朋友的數量,而應關注自己人際關係的滿意程度,心態決定一切。

良好和親密的婚姻關係能減緩衰老帶來的痛苦。參與者中那些最幸福的夫妻告訴我們,在他們80多歲時哪怕身體出現各種毛病,他們依舊覺得日子很幸福。而那些婚姻不快樂的人,身體上會出現更多不適,因為壞情緒把身體的痛苦放大了。

3
好的人際關係可以
保護人的大腦

幸福的婚姻不單能保護我們的身體,還能保護我們的大腦。如果在80多歲時,你的婚姻生活還溫暖和睦,你對自己的另一半依然信任有加,知道對方在關鍵時刻能指望得上,那麼你的記憶力都不容易衰退。

而反過來,那些覺得無法信任自己的另一半的人,記憶力會更早表現出衰退。

幸福的婚姻,並不意味著從不拌嘴。有些夫妻,八九十歲了,還天天鬥嘴,但只要他們堅信,在關鍵時刻,對方能靠得住,那這些爭吵頂多只是生活的調味劑。

除了以上,這個研究還有很多有趣的結論。比如:

  • 當智力達到一定水平之後,一個人金錢上的成功主要取決於他與他人的關係水平;

  • 一個擁有“溫暖人際關係”(warm relationships)的人,在人生的收入頂峰(一般是55到60歲期間)比平均水平的人每年多賺14萬美元;

  • 智力水平在110-115之間的人與150以上的人,在收入上沒有明顯差別;

  • 兒童時代受到良好母愛關懷的人,平均比沒有母親關懷的人,每年多賺87000美元;

  • 孩提時代和母親關係差的人,年老後更有可能換上老年癡呆症;

  • 在職業生涯的後期,一個人兒童時代和母親的關係,與他們的工作效率正相關;

  • 兒童時代受到父愛關懷的人,成年後的焦慮較少。

既然幸福和睦的關係對健康是有利的,但為什麼我們總是辦不到呢?


教授說,在他們研究的一開始,不管貧富,年輕人都堅信名望、財富和成就是他們過上好日子的保證。而回顧他們的一生,他們發現並非如此。

100多年前,馬克·吐溫回首自己的人生,寫下這樣一段話:

“時光荏苒,生命短暫,別將時間浪費在爭吵、道歉、傷心和責備上。用時間去愛吧,哪怕只有一瞬間,也不要辜負。”
 
最後,我們一起再來聆聽Robert Waldinger教授的演講吧:


假期到了,用心去愛你所愛的人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書是好事,要繼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