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想嫁老外?先看看別人的涉外婚姻現在怎麼樣了

嫁給老外是什麼樣的感受?也許你第一時間會想起好萊塢大片裡面的男主:壯碩的身材、英勇的面龐、紳士般的風度、風趣的談吐......

選擇找老外來做男朋友,不管她們是出於愛情、還是其他的什麼原因,但由於文化、性格等各個方面的差異導致很多情況下愛情並不能夠長久持續下去。

那麼嫁給老外到底好不好?這5位中國少婦都嫁給了老外,來聽聽她們的私密感悟!

美國丈夫的最大挑戰:“金錢”與“嘿嘿嘿”
口述者:閻菲,47歲,已婚7年

我是一個文學工作者,在中國是省級社會科學院的研究人員。7年前嫁到美國後,在一家雜誌社任編輯,我的美國丈夫大我10歲,也是搞文學研究的。

在中國,一個離了婚又帶一個小孩的40歲的女人,是很難有再婚機遇的。尤其像我有較高的學歷,就是我願意“屈尊”,別人未必願意高攀。中國男人喜歡小鳥依人型的女人。我嫁給美國人並不是為了出國(我有很多機會出國),就因為美國男人處事簡單,好相處。

我太渴望有個家了。我們7年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不無甜美,障礙也在所難免,最大的挑戰是“金錢”和“嘿嘿嘿”。

這是東西文化在婚姻裡的最大衝突。在中國,兩個人一結婚,就變成了一個人,他們好得像一個人似的。而在美國,兩個人無論好到什麼程度也是兩個人。在錢上分得清清楚楚。這並不等於離心離德,這就是他們的文化。

美國的夫妻各有自己的賬戶,但也有共同的賬戶,各種費用的支出誰該付多少都說得清清楚楚。還有婚前財產公證,這是每一個美國人在舉行婚禮之前例行的法律手續,沒有人讓愛情沖昏頭腦。

當我和先生結婚前,他要求我在一份財產公證材料上簽字,說明婚前他的財產與我無關,我心裡確實不好受。我打往中國的長途電話費他都向我要。有一次我接我的中國朋友從機場回來,10美元的汽油錢,他當著朋友的面也向我要,的確讓我下不來台。

母親節那天,我丈夫打電話請他母親吃飯,那天他父親也來了,母親打扮得很靚麗,老夫妻挽著手,步履矯健,一副恩恩愛愛的畫面。吃完飯,他父親主動付錢。這類事在中國連想都不敢想,哪有父母在兒子家吃飯還需付錢的事?有時,我總覺得丈夫沒人情味,和中國的親情禮節大相徑庭,但在美國,這些現像很普遍,這也許就是東方日出西方雨的人文差異吧!

丈夫和我算得那麼清,作為妻子的確尷尬不已。不過,當我真有困難經濟承擔不了時,他也會慷慨解囊。

去年夏天,我15歲的女兒考上了美國一所有名的藝術學院,需要一筆可觀的學雜費,我把全部的積蓄都拿出來還差1000美元。這時丈夫很慷慨地拿出1000美元給我,他說這錢就算對女兒學業的一點贊助,我真的很感激他。

中國水災,他拉著我去華人社區捐了500美元,那份熱心腸使我感動不已。我和他開玩笑說,這500美元給我,可以給我父母打多少次電話。他急了:“那不行,那不行。”

和丈夫相處久了,我理解了他們的生活中分得清和分不清的界線,有人情和沒人情的真諦。

我也開始懂得,中國人的婚姻是以共同理想愛好為基礎,美國人的婚姻是以和諧甜美的性生活為基礎。

我在中國雖然有幾年的婚姻生活,但仍然是個性盲。“性”絕對不是“無師自通”的,我的丈夫雖然比我大10歲,不但從容顏上看不出這麼大的差別,在精力、體力上也很充沛。

剛和這位洋丈夫結婚時,嘿嘿嘿技巧上不去,合作不和諧,我甚至討厭他的一些嘿嘿嘿行為,抑或視為“不堪忍受的醜陋的折磨”,因而我們的婚姻曾經面臨危機。後來,他多次帶我看心理醫生、性醫生,也租來很多X級影片看。現在我才體會到那種性生活的愉悅。當然,現在我也時而感嘆:在中國的家庭生活中,夫妻們太注重柴米油鹽過日子了。

澳國丈夫的不和諧影子:“消費”和“消遣”
口述者:小凡,32歲,已婚4年

我原是中國重點大學的英語教師,嫁到澳大利亞後便在一所高校當中文教師。

我們中國夫婦之間一定要“心貼心”,澳國人不懂心貼心的過程,他們也理解不了那麼深沉的愛。我承認和這位洋丈夫結婚就是為了綠卡,但我不想騙了綠卡就走,我願意真誠地和他過一輩子。

由於生活環境不同,我和我的洋丈夫在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特別是消費和消遣,無論如何也統一不起來。我白天工作很累,下班一進屋就想躺下,他累了一天下班後還要去打球、跑步。週日我很想在家安安靜靜休息,洋丈夫卻一定要開車到很遠的地方體會大自然。我喜歡節省花錢,每個月存一點錢,他則喜歡用信用卡,超前消費。我家的房子、汽車、家電全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的,他每個月都要把錢花光。為此我經常和他有些磕磕碰碰。

這位洋丈夫幹什麼事都遵循程序。他每天動員我洗兩次澡,晚上沐一次,早晨沖一次。在飯桌上,不能直接用筷子揀菜。菜要先揀在自己的小碟裡,然後放進嘴裡。在路上,不能隨便亂扔廢紙,不能在公共場所高聲談話。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要讓老人和孩子先行等等。

我覺得很委屈,請求放鬆管制。他極端認真地說:“親愛的,你已經嫁給澳國人了,要適應新的環境,任何社會都講究秩序、講究公德,你​​的行為要以不影響他人為原則。”一席話,說得我滿臉通紅。我心想,自己接受了十幾年的教育,況且又做了幾年教育人的導師,在他眼裡卻成了什麼也不懂的“文盲妻子”。我感到無地自容又倍感委屈。

一次,我忙了一整天,跑到一家中國商店買回不少中餐食品,做了一頓中餐。那天正好是冬至,我又準備了棕子,燉了一鍋豬蹄子湯。

洋丈夫下班回來了。他一見桌上擺著那麼多的紅紅綠綠的菜,激動地擁抱著我,動情地說:“親愛的,你真好。你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一個溫柔、熱情、體貼的家的存在。”他說著,關上電燈,點亮蠟燭,打開音樂。在浪漫、朦朧、靜謐的情調中,我們邊吃邊聊。豬蹄子湯燉好了,我端到桌子上。他驚奇地問:“這是什麼?”我告訴他是豬蹄,味很美。

他嚐了一口不吃了,過了一會兒,他說:“親愛的,我建議你不要吃它。人吃飯不能光講味道,要講營養搭配,它會把你改變成大胖子。我希望你會重視我的建議。”就這樣,幾個豬蹄把浪漫的情調破壞了。

暑假中,一次他想和我到海邊去旅遊。而我卻想節省點錢,堅決不同意去。他固執地說:你太辛苦了。你必須輕鬆一下。我說我們沒那麼多錢啊!他卻說我們不是存了1000澳元嗎?怎麼能說沒錢呢?我告訴他我們成了家,存點錢要準備應付突然的事件。他笑話我,想那麼多幹什麼?他硬拉著我去旅遊了。3天把1000澳元全部花光了。他說,中國人光知道存錢,好像人活著就是為了存錢!如果有錢不去享用,光存錢那不成了金錢的奴隸?你只有花錢才能拼命地掙錢。

我總覺得澳國人太崇尚享受,我們又太主張節儉。要維持婚姻,又改變不了我的澳國丈夫,往往是壓抑和委屈自己。這也是中國女人對涉外婚姻的一種付出吧。


扎伊爾國丈夫的多妻文化:“寬容”和“友好”
口述者:王瑛,27歲,已婚5年

我嫁到扎伊爾已快5年了。扎伊爾是個經濟與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中國公民前往扎伊爾旅遊觀光及經商者甚少,許多人對扎伊爾的了解近乎“空白”。我在扎伊爾有一個很滿意的職業,在一所有名的醫院里當一名婦科醫生。

洋丈夫和我在一個單位,他是個藥劑師。像我們擁有這樣職業的家庭在扎伊爾已屬上流公民。但我仍然不覺得快樂與幸福,我不適應扎伊爾的民族風情。

5年前我在南京醫科大學就讀期間與扎伊爾留學生相戀相愛。我倆完成學業後結為夫婦,當我們有了愛情的“結晶”時,我便懷著一個美麗的夢來到扎伊爾定居。

然而,我怎能想到,當我從結婚登記處領到那張印著燙金“喜”字的證書時(丈夫隱瞞了已婚事實),我只是他的“第三房太太”。那一日,我在機場從迎接我和他的人群中發現他的大太太、二太太正滿面春風地迎接我與她們共同擁有的丈夫。這一切都明明白白了,我抑制不住受騙的打擊,當即暈倒在一雙雙熾熱的目光之中。

我無法忍受被騙的滋味,就逼他和大太太、二太太離婚。他說這是他們的民族文化,“一夫多妻”制受法律保護,他不會和她們離婚的。我大吼道:“中國人受不了'一夫多妻'的生活,中國人崇尚'一夫一妻'制,這也是中國的民族文化,你更應該尊重我國的文化。”

他卻絲毫未動怒,溫和地對我說:“我知道你受騙是很痛苦的,但我會用行動證明給你看,我們的家庭是非常友好的,你會幸福的!”我無言以對,“木已成舟”,無法改變。

後來,我和丈夫被調進一家醫院,過著扎伊爾式的普通生活。在扎伊爾,通常丈夫對大小夫人均能一視同仁,大小夫人們也不像中國舊時妻妾那般難以相處,更不會互相算計,百般刁難,還常常一塊兒上街或勞作,互相關愛。

我進了他們的家門後,也受到了兩位夫人的禮遇,生活上、精神上關心備至,她們心甘情願屈居。丈夫對我也格外照顧,從不讓操勞家務,小心翼翼地陪伴著我。這些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安慰。

一次大太太的婦科病復發,丈夫請求我幫她治療。作為醫生給病人看病這是我的責任,何必要來求情。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治療,大太太的病很快就康復了。丈夫帶領全家人向我道謝,感恩,使我受寵若驚。在扎國,你在家庭成員中表現突出時,一家人對你就像對待客人一樣尊敬,你在他們的心目中會永遠至高無上的。現在我也享有了這種“特殊待遇”。

來扎7個月我便有了自己的兒子,我給他取了中國名字———飛天。現在飛天已會走路了,他能講兩國的語言,和爸爸說話時講扎語,和我說話時講漢語。飛天既聰明又可愛,大家都十分喜愛他,丈夫更視他為心肝寶貝,他答應我飛天長大後回中國留學深造。

日本丈夫可怕的本能:“小氣”和“霸道”
口述者:欣悅,40歲,已婚10年

我在日本生活已很長時間了,已是兩個兒子的母親。這期間我們夫妻的恩怨與悲苦,真是一言難盡。日本人個性暴烈、粗魯,民族觀念極強。我的東洋丈夫還相當小氣、霸道,不像中國人大度、隨和,處處關愛妻子。

我畢業於上海復旦,後因出國浪潮的湧動,我也幾經周折來到日本,不久結了婚。婚後,丈夫就暴露出了對中國人的蔑視和歧視的情緒。每當電視出現中國偏遠農村的窮困生活場景時,他就說:“怎麼樣,你這個中國人嫁給我享福了。瞧瞧你們中國這個窮樣子!”

他除了在精神上懷有所謂“大和民族”的優越感,對我侮辱、歧視外,還不給我做人的起碼權利。他不准我告訴別人我的地址和電話號碼,也不讓我經常往上海掛電話,後來我好說歹說,才允許我兩個星期往上海掛一次3分鐘的電話。他的姐姐也時常侮辱我,說什麼“你這個中國窮光蛋,來日本佔便宜”。強烈的民族歧視,使家庭的矛盾不斷升級。

中國和日本存在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上的差異。這種差異產生了丈夫對我甚至對中國的侮辱、歧視的情緒。我能忍受他對我人格的侮辱,但我忍受不了他對我祖國的褻瀆。因此爆發了一次又一次的“家庭暴力”事件。

丈夫在一家公司上班,結交了一些朋友,他下班後經常和朋友一起去喝酒,喝到深夜才醉醺醺地回來。然而,他在家裡卻節省得要命,白天不准開燈、開空調,洗衣服不准多用洗衣粉,連洗澡也規定時間,過了時間,就把熱水器關了。晚上不讓看電視,8點鐘準時睡覺。

他每天一回到家,兒子們就叫“爸爸回來了”,然後一哄而散,回房間去睡覺了。我想:在中國不會出現像我這種家庭的。中國的丈夫處處為家裡著想,取得每一份收穫都要和妻兒同享,創造一個幸福美滿溫馨的小巢是中國丈夫的持家傳統。而日本丈夫似乎只是尋求個人快樂和享受。

丈夫很會訓練小孩。有一次他買了一節300元錢的電池回家,他知道小兒子汽車的電池沒了。回家後他拿出電池給兒子看,跟兒子說,這是爸爸花了300元錢特意為你買的。兒子說“我要我要”,他就讓兒子寫借條。兒子說不要了,他又哄兒子多好玩呀,哄了半天結果兒子還是要了,寫了一張借條。從他那裡拿東西,每個孩子都要寫借條,到現在他已經積了一大疊了,他說以後要他們還的。

我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諄諄教導,啟發孩子做某事,讓他們像中國的孩子一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丈夫只一味地教育他們懂得錢的重要性。

日本男人崇尚“大男子主義”,我的丈夫更是如此。在家裡什麼事都要順著他來,和他作對則會遭到他的大罵大打。有一次我為某件事和他爭吵,他抓著我頭髮往牆上撞,使我失去記憶,長期精神恍惚。還有一次我被打得忍無可忍,叫來了警察,警察表示對此無能為力,不了了之地走了。

與中國女性結婚的日本男性,他們帶著強烈的功利色彩。我現在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擔心有一天會被丈夫打死或氣死。我想帶孩子們回中國,這又違反日本法律。現在我是進退兩難!

法國丈夫高於一切的天性:“隱私”和“自由”
口述者:張迎,39歲,已婚3年

和法國人結婚想擁有和諧默契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們稍一不小心就冒犯了他們。法國人推崇個人主義、個人自由和個人隱私權。這與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儒教思想簡直是水火不相容。在中國人看來,隱私是骯髒和不可告人的。在法國人看來隱私是高於一切的個人空間,一說“隱私”就神聖不可侵犯。像年齡、工資、甚至住址都不可隨便問。

有一次電話賬單來了,信封上寫的是他的名字,我打開看了,他就很不高興。聖誕節那天,我正在外邊度假,他的母親寄給我們的節日賀信上寫的是我的名字,他一直等我回來打開。我問他:這是媽寄的,你打開有什麼關係?他告訴我,如果他拆開寫著我的名字的信,我有權控告他。

在適應法國人的“隱私權”中,我們有過許多衝突。有一次我的中國朋友來看我,朋友怕我們去機場接給我們添麻煩,就沒打電話直接來了。我是多麼喜出望外,可我丈夫不讓她進來,因為事先沒有約好時間,隨時闖到別人家是沒有禮貌和粗魯的,去法國人家必須事先預約。我好一頓解釋,我們中國人串門,從來不預約,只要敲門就可以,這也是我們的文化。

洋丈夫與前妻的兒子,今年13歲,我們想接他回來住一段日子。他與兒子通電話說好晚上5點去學校接他,我們的車開到學校門口早了20分鐘,他執意坐在車上等到準時5點才進校門。

有一次他告訴我他要去參加前妻的婚禮。我不同意他去,他執意要去,於是我和他大吵起來。我說他對我不專一,他說他對我專一才把這事告訴我的。我氣著吼道:你和她藕斷絲連,欺負人嘛!他也喊道:這事用不著你管,我高興怎樣就怎樣,你們中國人就是小心眼。他堅持說:在法國人人都有自由權。其實我並沒有做錯,去只是為了表示祝賀,我又不會和她上床,至少目前不會!說完他不再理我,一走了之。我氣得一夜沒合眼。

我在中國也有一段婚姻史,我們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我曾經是國內一家一流劇團的主要演員,丈夫是某中學的一個教師。離婚不久我就遇到了現在的洋丈夫,真沒想到我們一拍即合,很快我就做了他的新娘,來到了法國。其實他對我也挺關心、體貼的,只是中法兩國的文化背景不同,很難達到中國式的“夫唱婦隨”、“亦步亦趨”,就連擁有一個和諧默契的家庭都難以達到。

我曾經試探性地問他能否把我的女兒接來住住,他說這是我的權利,他不能過問。於是我費盡了千辛萬苦把女兒接到了自己的身邊,總算是圓了母女的團圓夢。但我的良苦用心並不為女兒理解,她不理解一個好好的家庭為什麼被拆散。

其實,洋丈夫對我的女兒很好,剛來就給她買了一身衣服,但女兒不領情,竟然反目成仇。甚至連她的東西都不讓洋爸爸碰。他對此非常反感,並向我傾訴苦衷,提出到朋友家住一段日子。丈夫走後我對女兒說,你肯聽我們的話可以留在法國上學,洋爸爸也會跟我一樣待你。女兒不同意,她要和中國的爸爸一起生活。

送女兒走的那天,我沒告訴丈夫,怕他們再產生矛盾。丈夫回來後大動肝火,說他沒能送我女兒。我說這沒必要。他說這是他們的文化,法國人接客送客都由主人親自出馬,送客一定要送到機場才揮手道別的,不然被朋友知道他們會笑我對客人沒禮貌,辦事沒修養。我覺得很委屈,在中國接客送客很隨便,有時送客到樓下喊一輛“的士”就行,根本沒那麼講究。我越來越發現中法兩國的文化背景相差甚遠。

總之,愛情是沒有國界線的,如今的涉外婚姻也越來越多,也有很多人通過涉外婚姻拿到該國的綠卡。然而,有的女人嫁給外國人是另一種幸福的開始,而有的卻遇到了種種不順。具體就與每個人的性格和經歷相關了。

來源:鐵血網
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望諒解。請直接在公眾號留言,以便我們及時更正,多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書是好事,要繼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