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音樂,三百多年的歷史。多年的一直傳遞,是那麼的經典,是那麼的受歡迎。它不僅僅以最初的一種方式演奏,到後來演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卡農。
“卡農有著一種能讓你在絕望中得到希望的力量……”
“它能讓我感受到一種穿透脊骨的顫抖,直達靈魂……”
對我來說,每次聆聽《D大調卡農》,感受是同樣地刻骨銘心,儘管我已經聽了它很多遍,而每次我都會按照不同版本,一遍又一遍地聽,讓自己沉醉,然後莫名感傷,接著沉默,思緒開始發呆,沉溺在感動之中。
這是一種有魔力的複調音樂,它讓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的一個小節,最後的一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一如人世間忠貞不渝的愛情,生死相隨,繾綣終老。
緣起那年的五月,電影《凡夫俗子》的配樂帶我飄近了帕海貝爾的靈魂,旋律的神奇引領和穿透已然超越了所有距離,眼前的畫面和思緒演變成了自我與現實的脫離,神遊在音符的海洋中,我想:我愛上了它——這段一聽傾情的訴說。
何為卡農——卡農即Canon,或者Kanon,也被翻譯為華音。它是一種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輪唱」,原意為“規律”。是複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 【即同樣的旋律間隔兩拍或一小節、兩小節不等先後演奏】。
卡農的最早歷史,可以追溯至13世紀的民間音樂形式,如狩獵曲、輪唱曲等。輪唱曲是一種小型聲樂曲,其形式為各聲部以相同間距進入的同度無終卡農,13世紀以後流行於英國。 15世紀出現了完整的卡農曲,並為佛蘭德樂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後,卡農經常作為一種獨立的小型樂曲或大型樂曲中的一個段落而被運用。約翰•帕海貝爾——JohannPachelbel?約翰•帕海貝爾(1653-1706),德國管風琴家、作曲家。 ?1653年9月1日出生於德國的紐倫堡(Nuremberg)。曾是巴赫的老師。他是巴洛克時代後期的作曲家兼教堂管風琴師,也是一位相當激進的宗教作曲家。
帕海貝爾從小就展露對於音樂的興趣,他先後在聖羅倫茲(St.Lorenz)高等學校和阿爾道夫學校(Altdor)進行學習,後期學校特許他在校外跟從普倫次(KasparPrentz)學習作曲。在1673年前往維也納,成為聖史提芬教堂的管風琴師。五年後又來到艾爾福特(Erfurt)的普雷迪格教堂(Predigerkirche)擔任管風琴師。在這裡帕海貝爾的管風琴技術得以發揮,並發表不少重要的管風琴作品,奠立了他巴洛克後期管風琴名家的聲望。
1681年,帕海貝爾二十八歲時娶芭芭拉蓋布勒(BarbaraGabler)為妻,兩年後芭芭拉難產過世。隔年他再娶茱笛絲卓默(JudithDrommer),這一次婚姻為他帶來七名子女。 ?1692年秋,因為法國大軍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紐倫堡,最後輾轉到了戈塔(Gotha)。在紐倫堡的五年間,巴海貝爾寫下了感恩讚歌(Magnificat)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風琴賦格,被視為他晚年的代表作。
《D大調卡農》——帕海貝爾的卡農全名是《CanonandGigueinDmajorfor3violinsandBassoContinuo》(D大調為三把小提琴和巴鬆管創作的卡農和吉格)。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僅兩小節的旋律供重複拉奏;大提琴從頭到尾也僅有兩小節,重複達二十八次之多。這段音樂雖然不斷迴旋往復,但其旋律之美不讓人覺得單調,反而感覺動聽悅耳。
有故事說《D大調卡農》的創作源於作者和故鄉青梅竹馬一位美麗姑娘未了的愛情故事,真實性無從考證,但這纏綿淒楚的旋律想必定是摻進了創作時刻的深情。為愛而拋卻生命,戰場的無情和權勢的殘忍,足以葬送無數渺小的平凡愛情。幸運的是,這前三分之一的期待歡愉,後三分之二的絕望和撕心裂肺在這首纏綿悱惻中得到了永生。
因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的電影《凡夫俗子》採用它作為電影配樂,這首曲子廣為人知,《我的野蠻女友》同樣也在場景中運用了這首作品。
帕海貝爾的卡農約作於1680年,三百年後,魅力依然不減,成為最受現代人喜愛的器樂小品。
安靜夜晚,獨坐窗前,沉思中陪伴你的可以是它;寂寞午後,握著尚有餘溫的殘茶,追憶中它也可隨你漫步往事遊廊;幸福回味之時,耳邊奏響它的旋律,眼前搖曳愛人的笑顏;傷感別離剎那,把眼淚交給它吧!相信我,它會是你最忠實和耐心的朋友,為你療傷,不倦呵護。 。 。
愛音樂吧,它會回報給你幸福和快樂。 。 。
一首簡單的歌曲,相同的旋律,不一樣的方式,每一次都能給人不一樣的聽覺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