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習近平再挺佛教,大雁塔重放光芒

一國領導人的言語與舉動,往往只是在很小部分代表著自己的偏愛與傾向,而在更多程度上代表著一種國家意志與政策傾向,甚至預示著一種文化趨勢與思想走向。領袖的言行,即便不能影響一個世紀,也能左右一個年代。——純道題記


習近平14日下午在陝西大會堂會見了印度總理莫迪
2015 5 14 日,剛剛從俄羅斯等國出訪回來的習近平主席,在自己的家鄉陝西省西安市,迎接上任後首次到訪中國的印度總理莫迪,並陪同莫迪參觀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共同瞻仰在中印文化與佛教交流史上作出過卓越貢獻的唐代高僧玄奘。
5 12 日晚 9 54 分,印度總理莫迪在微博上表示出對訪華行程的期待,他說:“亞洲是佛陀之地,有責任確保本世紀讓我們避免戰爭。去年在艾哈邁達巴德接待習主席令我非常愉快。他親自到西安接待我,我感到榮幸。”佛教元素是其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多次強調的主題之一。5月4日,莫迪開通新浪微博,這一天,正是南傳佛教國家慶祝釋迦牟尼誕辰的“衛塞節”。


莫迪在微博上表示:“在佛誕節,我向大家表示祝福。今天我們謹記佛陀的理想和使命,他傳播了和諧及手足之情的理念並展望了一個和平世界。佛教是連接亞洲國家的結合力。它可以成為一種強勁的凝聚力,讓本世紀成為亞洲世紀。”
習近平與莫迪參觀大雁塔的這一特意安排,不僅僅表示出對一個與印度有關的歷史人物的充分肯定,更是對佛教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作用給予積極評價。一年前,習近平訪問印度,第一站也是來到了玄奘當年留學印度學習與生活過的地方,對中國古代高僧表現出來自政府方面的敬仰態度。習近平當時對莫迪表示:“我很高興一踏上印度土地,就來到你的家鄉古吉拉特邦,這裡是中國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經途經的地方,在兩國悠久友好交往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2014 9 18 日,習近平在會談中對莫迪總理髮出邀請:“中國唐代高僧玄奘到古吉拉特邦取經,然後把佛經帶回中國,在我的家鄉陝西西安傳經。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我邀請莫迪總理下次訪問中國時到西安去看看,看看當年玄奘藏經譯經的地方。我們要把兩國友誼與合作的紐帶傳承好、發揚好,把中印關係發展好。”
莫迪參觀西安大興善寺時與方丈寬旭法師合影
習近平在印度發表題為《攜手追尋民族復興之夢》的重要演講,演講中說:“佛興西方,法流東國,講的是中印兩國人民交往史上濃墨重彩的佛教交流。公元 67 年,天竺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中國洛陽,譯經著說,譯出的四十二章經成為中國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經翻譯。白馬馱經,玄奘西行,將印度文化帶回中國。”
莫迪一行14日上午參觀西安大興善寺參觀,全程由寬旭方丈接待。僧人在大雄寶殿站立低聲合念《心經》,在釋迦牟尼佛像前,主賓行合十禮,從寬旭法師手中接過燃香並上香。
印度香客每年經中印邊界強拉山口入境西藏,赴神山聖湖朝聖。為進一步促進兩國交流,習近平在演講時宣布,中方決定增開經乃堆拉山口的朝聖路線,以便利印度香客朝聖。他強調,雙方制定的中國 —— 印度玄奘交流計劃,目的就是要重視中印兩大文明交流互鑑的盛景。
大興善寺是中國佛教密宗祖庭。始建於晉,初稱遵善寺。隋文帝開皇二年擴建,更名大興善寺。印度僧人曾住寺內譯經。唐玄宗開元年間,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
為何要去大雁塔呢?因為大雁塔是取經歸來的玄奘法師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捲和佛像而修建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領導人在北京之外的城市接見外國領導人並且陪同其一起外出,實屬罕見。莫迪在他的推特中也表示:“習主席邀請我訪問他的故鄉西安,我感到榮幸;西安與去印度取經的玄奘有密切聯繫。”

大雁塔在有關部門有效的防護下,繼續見證著中印之間的情誼。2014 6 26 日,莫迪正式宣誓就任印度總理, ​​他之前承諾要在上任後的第一年訪問中國,現在他是來兌現自己承諾了。這將是莫迪首次作為印度總理出訪中國,此前他曾多次以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的身份來華學習發展模式和招商引資。離開西安後,莫迪將與李克強總理一同出席在北京天壇舉行的有關瑜伽和太極的活動。2014年,莫迪在第69屆聯合國大會上呼籲設立國際瑜伽日,還首次在內閣中設立了“瑜伽部長”。
莫迪總理在大興善寺參觀
瑜伽是印度六派正統哲學體系之一,和太極同為古老的健身養生法,有助於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網上還流傳印度總理推薦的瑜伽動作,看來這位總理是要為瑜伽代言了。瑜伽中的打坐動作與禪修中的打坐動作幾乎一致,從莫迪的代言圖片中可見一斑。
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演講中曾強調:“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但傳入中國後,經過長期演化,佛教同中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給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留下了深刻影響。”範文瀾先生晚年得出一個結論,不懂得佛教,寫不好中國文化史。
在習近平的重視之下,對於秉持走出去戰略的中國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了佛教的價值與作用,正如代表中國政府聲音的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指出:“我國的佛牙、佛指舍利是佛教聖物,在各國佛教徒心目中有著神聖的地位。這些年來,佛牙、佛指舍利先後應邀赴緬甸、泰國、韓國等國家供奉,受到這些國家佛教徒的熱烈歡迎,參拜者都達到數百萬人,盛況空前。佛教已經成為我國人民與周邊佛教國家人民之間的友好紐帶。”

拍攝於清朝末期的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內,被視為古都西安和陝西省的象徵。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現存塔身七層,通高 64.5 米。2014 6 22 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 38 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 ​​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08年日本學者足立喜六拍攝的大雁塔
唐代永徽三年(公元 652 年),取經歸來的玄奘法師為保存由天竺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修建。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著佛教傳播而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漢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
玄奘法師從天竺取回佛經,曾在慈恩寺主持寺務,以“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並妥善安置經像舍利為由,擬於慈恩寺正門外造石塔一座,遂於唐永徽三年(公元 652 年)三月附圖表上奏。唐高宗由於玄奘所規劃浮圖總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難以成就,又不願法師辛勞為由,恩准朝廷資助在寺西院建五層磚塔。
1908年日本學者足立喜六拍攝的大雁塔
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磚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層皆存舍利。玄奘法師親自主持建塔,歷時兩年建成。因磚表土心,風雨剝蝕,五十餘年後塔身逐漸塌損。和寶雞的法門寺因塔建寺相反,大雁塔則是因寺建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後來又經過多次修整。

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唐代詩人岑參曾在詩中讚道:“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大雁塔的恢宏氣勢由此可見。大雁塔底層南門洞兩側嵌置《大唐三藏聖教之序》碑與《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兩碑建於永徽四年(公元 653 年)。《大唐三藏聖教之序》由右向左書寫,置於西龕,《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由左向右書寫,置於東龕。
兩碑分別由唐太宗李世民和皇太子李治(後來的唐高宗)撰文,時任中書令的唐代書法家褚遂良書寫。兩碑規格形式相同,碑頭為蟠螭圓首,碑身兩邊線有明顯收分,呈上窄下寬的梯形(此為唐碑典型形制),碑座為有線刻圖案的方形碑座,兩碑通高 337.5 厘米,碑面上寬 86 厘米,下寬 100 厘米。
大雁塔由於屢遭人為破壞,加之自身結構等問題,在 1719 年就發現塔身傾斜。20 世紀 60 年代,大雁塔周邊過量開採地下水,引起地面大範圍的不均勻沉降,加速了古塔傾斜下沉。 1985 年已傾斜了 998 毫米,至 1996 年,古塔向西北方向傾斜達 1010.5 毫米,平均每年傾斜 1 毫米。後經有關部門長達 20 多年的綜合整治,大雁塔的傾斜狀況已明顯趨於緩和和穩定, 2005 年傾斜量為 1001.9 毫米。
2009 年起,政府為保護大雁塔古文化實施通過封井、回灌地下水,加速地下水位回升。在全市先後建成 6 處地下水回灌示範點。希望以此盡快抬升地下水位,逐漸扶正大雁塔。西安市每天向地下注水約 1200 噸,大雁塔已逐漸回正。監測顯示,回灌區域地下水位埋深最大抬升 2.1 米,傾斜的大雁塔已經得到抑制,“改斜歸正”不再繼續傾斜。
史料記載,玄奘從印度取經歸來後,帶回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貝葉梵文真經及八尊金銀佛像。為了供奉和珍藏帶回的佛經、金銀佛像、舍利等寶物,經朝廷批准,玄奘親自主持建造了大雁塔。但直到現在,玄奘所帶回的珍寶到底珍藏在哪裡,卻無人知曉。和法門寺寶塔下有地宮一樣,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宮,只是大雁塔地宮尚未發掘而已。由此推測,大雁塔下的地宮裡極有可能藏有玄奘當初帶回的佛教珍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https://m.lnka.tw/detail.aspx?articleId=3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