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中國這是要買下德國?日耳曼人慌了!




德國人慌了!

據外媒報導,今年上半年,中國投資者以大約每週收購一個公司的速度收購德國企業,此舉引發德國公眾緊張!

中國最大家用電器生產商美的集團近期向德國機器人專業公司庫卡集團(Kuka AG)提出50億美元收購要約,更是引發一系列擔憂!這項收購要約甚至驚動了德國經濟部長加布利爾,表示要安排對庫卡發起另一個收購要約以對抗美的集團收購。

數據顯示,從年初到目前為止不足六個月的時間內,中國投資者已經向24家德國公司發出了收購提議。其中有一些收購對像被視作德國“工業4.0”倡議的關鍵參與者,對實現德國在製造業和工程技術方面的宏偉計劃具有重要意義!難怪連德國經濟部長都慌了!

到目前為止,今年中國在歐洲即將啟動包括已經完成併購的有119個項目。不過,歐洲只是中國企業開展大舉收購活動的目標地區之一。

中國全球大收購!外媒驚呼:像80年代的日本

 3月30日,美的集團以大約4.7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東芝家電業務80.1%的股權。這個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曉的日本家電品牌,將換“東家”了!

而在今年1月15日,中國另一家電巨頭海爾宣布將整合通用電氣的家電業務,通用電氣將從海爾獲得54億美元的現金對價。

實際上,不僅僅是家電業,近兩年來,中國製造一筆筆巨額海外併購在不斷刷新紀錄。不少分析人士都由此回想起80年代,那時日本企業大舉收購了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好萊塢的工作室等資產。

德國《時代周報》30日發表題為《大採購之旅》的文章稱,中國資本正在全球大肆收購。文章盤點了中國企業在境外的收購目標,指出中資正在收購德國以及歐洲的企業、投資非洲的基礎設施項目,還在全球範圍內收購土地。

中國海外收購狂潮震撼華爾街

 今年以來,已經有13家中資公司對海外目標發起總規模780億美元的主動收購。根據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數據,2015年這樣的收購案例達到創紀錄的17宗。而今年前五個月宣布的中資公司海外併購交易總額創出1190億美元的新高。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首屈一指的諮詢公司隔三差五就要讓其中國專家飛赴大洋彼岸,把委託它們協助出售的企業介紹給那裡的公司。

一個領導整個團隊對中國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投資進行指導的安永合夥人Yi Sun說:“中國企業在併購方面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功,而且還有更多的交易正在籌劃準備階段。 ”

放眼全球,年初迄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積極的海外收購國。如果在年終結束時中國仍在第一位,那這將會把自從2007年就一直昂居榜首的美國拉下馬。外媒報導稱,照這個速度,普通話不久便會徹底取代金錢,成為華爾街最能帶來機會的語言了。

“中國買斷全球”?揭秘中國海外併購激增背後的奧秘


中國海外併購激增,“中國買斷全球”盛行雖然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實際完成的海外併購不足外媒報導的20%,但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大幅增長的趨勢值得關注。

有分析認為,不必過於擔心中國海外併購大幅增加所帶來的資本流出,更應關切的是海外併購過程中的企業債務和國有資產流失問題。

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國內外數據相差一個數量級,主要原因在於統計口徑的差異。

二季度伊始,數家外媒紛紛報導一季度中國海外併購總規模將近千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一時之間引起軒然大波。對於外媒的報導,中國商務部進行了澄清。今年一季度,中國企業實施的海外併購項目共計142個,實際交易金額165.6億美元。

一個是一百多億美元,一個是一千億美元,為什麼商務部公佈的數據與外媒公佈的數據差異如此巨大?主要原因在於統計口徑的差異。商務部公佈的是已完成交割的中國海外併購交易。

外媒公佈的數據則囊括三類:一是已完成交割的中國海外併購交易;二是新宣布的中國海外併購交易,這時的項目可能只是還處於商業磋商階段;第三類交易是中外雙方基本達成併購意向,但還需要通過相關國家政府部門的安全審查。

可見,外媒公佈的數據范圍更廣,與商務部公佈的數據不具有可比性,於是產生了國內外數據相差一個數量級的巨大反差。

由於從宣布併購、到雙方磋商、再到政府審批、直到最終完成,中間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耗時從數月到數年不等。如果按照外媒的數據口徑,極易造成重複計算的問題。

除了統計口徑的差異外,海外併購數據本身也存在諸多令人詬病之處。

例如,部分企業海外併購使用的並非國內實體,而是註冊在離岸金融中心(例如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的子公司。如果該併購交易完全在海外市場融資完成,就不在中國國國內監管機構的統計範圍之內,但東道國仍然認為是來自中國的投資,這是造成數據差異的另一原因。

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大幅增長的原因有四:

一是少數案例形成異常值擾動。

一個非常顯著的案例是中國化工集團瑞士併購案。2月3日,中國化工集團宣布斥資428億美元收購瑞士種子和農藥巨頭先正達,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歷史上最大一筆海外收購。而此前規模最大的交易是2013年中海油以15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

中國化工的這一筆海外併購就是一季度全部已完成併購金額165.6億美元的將近3倍!大幅拉動了中國對外併購的整體金額。

二是寬鬆資金面的支持。

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就業穩定和金融風險上升,貨幣政策有所放鬆,信貸和社融投放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實體經濟資金面趨於寬鬆。在寬鬆資金面的支持下,部分企業能接觸到低成本的貸款,實體經濟投資意願有所回升。然而,受國內諸多行業產能過剩、資本市場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國內資產並不足以支撐起企業的需求。這使得資金充裕的企業將目光投向全球。目前全球經濟尚處於復蘇期,存在大量優質低估值的企業,對中國企業具有較大吸引力。

三是人民幣匯率仍將承壓,企業加強海外優質資產配置以抵御風險。

去年的“8.11”匯改的初衷是增強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但突如其來的貶值卻在海內外引起了巨大震盪。為了慰平動盪和穩定人民幣匯率,央行不得不在離岸和在岸市場上進行大規模的外匯干預。

在央行的一系列舉措下,市場對人民幣過於悲觀的預期得到修正。但人民幣匯率單邊升值預期已經被打破,企業對於遠期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仍然存在一定憂慮。由於人民幣仍將承壓,使得部分企業加強對海外優質資產的配置,以抵御風險。

四是對外投資審批環節簡政放權,釋放了企業海外投資活力。

2014年底之前,中國境外投資相關審批手續較為繁瑣,導致許多企業採取地下通道實現境外投資。2014年4月,國家發改委頒布了《境外投資項目核准和備案管理辦法》。同年9月,商務部頒布了新修訂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至此,“備案為主,核准為輔”的管理模式得以建立。

2015年6月起,境外直接投資項下外匯登記改由銀行直接審核辦理,外管局只是通過銀行對直接投資外匯登記實施間接監管。這一系列對外投資監管領域的簡政放權,大大增強了市場活力。以前通過灰色通道出去的海外投資,漸漸浮出水面。

有人擔心,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大幅增加會不會隱藏了相當數量的私人資本外逃?

上述分析i認為,目前不必有這種擔心。得出這一判斷的根據是,我們對一季度前十大中國海外併購已完成項目進行了考察,這十大交易占一季度總完成金額的95.8%,發現有如下特點。

一是國有企業占主體。在前十大交易中,國有企業海外併購7起,併購金額佔比76.2%。其中,地方國企佔48.6%,央企佔27.6%。國有企業在海外形成的資產仍然是國有資產,仍應在國資委監管下。如果在海外形成的國有資產是優質的戰略性資產或重要的資源類資產,將有利於提高中國國有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此外,海外優質的國有資產如果能得到良好的吸收和轉化,在國內加以利用,將助力國內經濟轉型升級。

二是國家和行業分佈顯示海外併購並未出現大規模異常流向。除了 ​​一起(中國廣東核電收購Mastika Lagenda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外,前十大交易中的九起均在發達國家和離岸金融中心,包括開曼群島3起,美國、澳大利亞各2起,德國、瑞士各1起。

開曼群島的3起交易全部由國企完成,包括:第三大收購,海航集團旗下渤海租賃斥資26.6億美元併購飛機租賃公司Avolon Holdings Ltd. 100%股權;第六大收購,上海錦江國際酒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收購Keystone Lodging Holdings Ltd. 81%股權,Keystone經營多個高、中、低檔酒店,擁有鉑濤菲諾、麗楓酒店、7天品牌等;以及第八大收購,海航以5億美元的投資取代京東,成為途牛第一大股東。

三是單個季度的併購激增不改變整體上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較低、佔GDP比重偏低的事實。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起步較晚,雖然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但存量佔全球的比重只有3.4%,不僅低於美國的24.4%,也遠低於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

此外,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佔GDP比重同樣偏低,不僅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也低於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2014年,流量上,中國、發展中國家(不包括中國)、世界和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佔GDP比重分別為1.15%、2.23%、1.85%和2.24%;存量上,這一比重分別為7.25 %、25.79%、32.93%和43.75%。

四是中企海外併購的結構不斷優化,“走出去”有望對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行業結構不斷優化。熱點行業出現顯著轉移,由原來產能過剩的能源、礦產、化工等領域轉為互聯網、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以及金融業和先進製造業。在一季度前十大對外併購中,沒有一筆是資源類投資。

境外併購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高水平參與國際分工合作的一種重要方式,對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服務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製造,雄起!

回顧往昔,多少我們耳熟能詳的民族品牌不斷成為外國企業的囊中之物:南孚電池、中華牙膏、樂百氏飲料、娃哈哈飲料、小護士化妝品、蘇泊爾家電、大寶化妝品、雙匯火腿腸、匯源果汁……品牌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經濟實力和市場信譽的重要標誌。擁有品牌的多少,還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象徵。

以前都是外國企業收購我們的民族品牌,現在輪到我們了。中國製造雄起!
新財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書是好事,要繼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