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撒切爾如何終結長達10年的滯脹

  英國在70年代面臨滯漲,經過凱恩斯主義需求側刺激失效後,1979-1990年撒切爾入主唐寧街後轉向供給側改革,大規模推行私有化、放鬆管制、減稅、緊貨幣控通脹、削減福利開支,經濟成功轉型,股債長牛。與里根經濟學雙星閃耀。

長達10年的滯脹如何被撒切爾終結
  長達10年的滯脹如何被撒切爾終結
  1、英國供給側改革的時代背景
  二戰後西方國家普遍奉行“凱恩斯主義+福利主義”的“社會民主主義”。一方面是由於大蕭條之後西方國家普遍認為市場有缺陷,會造成持續的生產過剩,需要政府進行干預,以凱恩斯主義為代表的需求側管理開始盛行。另一方面,為了應對二戰後蘇聯的挑戰,西方國家除了政治上實行民主之外,也在內部進行了調整,尤其是強化了政府的二次分配功能,大幅提高社會福利。由此造成個體創造財富的積極性下滑,財政入不敷出,經過20多年的累積,歐美經濟在20世紀70年代遭遇了長達10年的經濟滯漲。
  英國更是福利國家的典型,早在二戰後工黨艾德禮政府上台後就主張建設福利國家,使用凱恩斯主義干預經濟,以需求側管理方式實現充分就業,推行大規模國有化。為實現充分就業,英國掀起了一波國有化浪潮,從銀行到煤礦、航空、運輸、電力、煤氣、鋼鐵等行業全被收歸國有。20世紀70年代,執政的工黨又進行了一波國有化,汽車、火箭、電子等新興產業也被納入。國有企業的官僚主義、低效不僅使經濟增長緩慢,而且造成英國政府巨大的財政負擔,在撒切爾夫人上台前,僅1978年到1979年度,政府對煤礦、鐵路和鋼鐵行業的財政補貼就高達18億英鎊。
  另一方面,為建設福利社會,每年龐大的福利開支成為英國財政的又一重擔。財政收入佔財政支出的比重由1951-1970年的平均每年97.07%降到1971-1976年的83.5%,英國的財政狀況日益惡化。其中,英國的福利支出在政府支出中所佔比例在1970年達到59.93%,1976年增加到63.25%。為了彌補財政赤字而不得不增加國債發行額並擴大貨幣供應量,結果導致物價不斷上漲。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導致英國低增長、高失業、高通脹、國際收支惡化等經濟矛盾激化。面對危機,英國工黨政府依然採取凱恩斯主義的宏觀調控政策,試圖通過逆週期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需求來降低失業率,推動經濟復甦。但是英國經濟面臨的是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需求側的刺激不但沒有改善經濟,反而造成英國長期持續的經濟滯漲。
圖1 英國70年代失業率不斷攀升%
  圖1 英國70年代失業率不斷攀升%
  2.70年代英國面臨的主要問題
  20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戰後,英國經濟發展緩慢,在世界列強中的實力地位不斷下降,人們稱此現象為“英國病”。進入70年代後,英國的經濟形勢更加嚴峻,面臨的突出問題如下:
  2.1。國有企業效率低下
  二戰後,英國在工黨執政期先後掀起兩次國有化浪潮。到1979年,英國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比達到巔峰,煤炭、煤氣、電力、船舶、鐵路、郵政和電訊部門國有企業的比重達100%,鋼鐵和航空部門達到75%,汽車製造和石油工業部門也分別達到50%和25%。初期國有企業對促進英國基礎設施建設和傳統工業發展方面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戰後英國經濟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七十年代前,煤炭、煤氣、鐵路、航空和電力等資本密集型行業勞動生產率提高。
  進入70年代後,國有企業效率大幅下降,並且大面積出現虧損,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重工業需求下降,隨著英國進入後工業社會,社會對成熟的重工業(如鋼鐵、煤炭等)的需求不斷減少,而爆發於1973年的石油危機導致全球經濟衰退,更是加劇了重工業需求下滑,這些傳統工業部門都面臨著收縮和現代化改造的調整任務。二是國有企業在政府的保護下機構臃腫、官僚主義盛行、缺乏效率和激勵機制的弊端在需求下滑的環境中開始暴露。三是國有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使其無法按照收益最大化目標組織生產。這樣,在外部經濟環境惡化和內部企業管理不善的共同作用下,使當時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的英國競爭力不斷下滑。
  2.2。工會勢力強大
  英國大規模的國有化導致工會勢力空前龐大。在1979年撒切爾夫人上台時,工會會員已佔全國勞動力總人數的57%,而且英國工會被賦予了過多的法律保護和法律特權,工會規模和勢力的膨脹對英國產生諸多負面影響:一,扭曲市場機制,造成勞動力市場缺乏靈活性。工會不斷要求工資上漲,扭曲了勞動力市場的工資價格、增加了企業的僱傭成本,導致企業不願增加僱傭,失業率不斷上升,同時英國企業競爭力不斷下降。二,罷工頻繁,導致勞資關係緊張。如果提高工資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工會則會號召工人罷工,頻繁的罷工不僅使勞資關係緊張,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三,威脅政治社會穩定。工會的強大權力不僅影響到政府各項政策的推行,甚至能夠左右英國大選。70年代,在英國的罷工潮中,接連導致兩屆政府(保守黨希思政府和工黨卡拉漢政府)下台。
  2.3。社會福利支出龐大
  社會福利支出過於龐大,並導致企業投資、個人工作積極性大幅下降。社會福利制度是二戰後英國應對蘇聯挑戰的政治共識,然而到了70年代,隨著石油危機的爆發,英國經濟陷入衰退,其福利制度的弊端逐漸凸顯:一,社會福利支出增長過快,福利支出的增速遠超經濟增速。70年代英國出現老齡化趨勢,英國政府承擔的養老金費用不斷增加,而且英國國民健康保障制度規定大部分醫療服務免費。另外,失業者可以領取食品、住房補貼和其他各種津貼來維持基本生活,失業人群的生活水平並未比就業時下降很多,許多人成自願失業,導致政府的失業救濟支出居高不下。為維持不斷攀升的福利開支,政府只能舉債度日,1970-1980年間,英國財政呈現連續赤字狀態,其中1976年財政赤字佔GDP比率甚至達到-5.0%。二,高福利導致高稅收,撒切爾夫人稅制改革前,英國個人所得稅的基本稅率為33%,最高稅率為83%;公司稅稅率為52%,使得企業投資意願低,個人工作的積極性下降,失去了進取與自立精神。
  2.4。公共債務不斷攀升
  不斷攀升的福利開支,虧損國企的巨額補貼,再加之英國政府巨大的海外開支(海外駐軍),導致了英國政府入不敷出,財政收支日益困難。70年代爆發的石油危機,導致英國經濟衰退,政府收入下降,但支出是剛性的,致使英國財政赤字雪上加霜。面對不斷擴大的財政赤字,英國政府不得不擴大舉債規模和貨幣供應量,結果導致持續的高通脹。1979年,英國公共債務佔GDP的比重達55.2%,遠高於同期聯邦德國的29.7%和法國的20.8%。
  2.5。國際收支逆差大幅擴大
  進入70年代,英國國際收支逆差大幅擴大。英國歷來從殖民地輸入食品、原料及燃料等,並向海外出口工業品,但二戰後,殖民體系瓦解,英國不得不向從殖民地獨立的新國家進口這些農業、工業初級產品,同時英國工業品競爭力卻日趨下降,在世界工業品出口貿易中的份額不斷下降,直接導致英國出口的增長嚴重滯後於進口的增長,商品貿易逆差日益嚴重。此外,英國政府的海外開支(海外駐軍)龐大,進一步加重了其國際收支的壓力。英國50年代國際收支為順差11.8億英磅,到60年代時即變為逆差1.7億英磅,70年代前7年逆差高達44.6億英磅,1974年經常項目赤字佔GDP比例更是達到- 3.9%。直到70年代末,英國發現北海油田,石油出口大增,國際收支才有所好轉。
  2.6。經濟增長長期低迷
  二戰後,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西歐經濟迅速恢復,但與其他歐洲大國相比,英國的經濟增速明顯偏慢。1951~1970年,英國GDP的年均增長率僅為3.2%,明顯低於西德的6.3%和法國的5.2%。1973年爆發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造成嚴重衝擊,西德、法國、英國的經濟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而英國的下滑幅度更​​大。1971~1980年間,英國是三個國家中年均增速最慢的國家,GDP的年均增長率僅為2.1%,而西德為2.9%,法國為3.7%。
  2.7。陷入長達10年的經濟滯漲
  70年代,英國遭遇了長達10年的高失業率與高通脹共存的“滯脹”現象。外部因素如石油危機引起的油價飛漲,固然是英國高通脹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內部因素更加重要。面對經濟低迷,英國政府採取凱恩斯的需求刺激政策,財政和貨幣政策雙寬鬆,變相債務貨幣化,致使通脹不斷攀升。另外,英國工會濫用勞資談判的權力,過度追求工資增長,導致英國工資水平與通貨膨脹間的螺旋式上漲。1974-1980年間,英國GDP增長率平均只有1.0%,而通貨膨脹率平均達到15.9%。同時,英國的失業率卻不斷攀升,從70年代初的3.8%上升至70年代末的5.5%,80年代初更是攀升至11.9%,致使經濟深陷滯脹泥潭。
  3.70年代英國政府的凱恩斯主義應對措施
  70年代,英國經濟低迷,又遭遇石油危機和布雷登森林體系瓦解。面對困境,英國政府依然堅持凱恩斯的宏觀調控政策,通過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需求,來恢復經濟增長。但英國面臨的是供給側結構性和體制性問題,而非外部性和周期性問題。因此,需求側刺激不但沒有提高經濟增速,反而造成持續的高通脹,使英國陷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滯漲。
圖2 英國股市幾乎10年未漲
  圖2 英國股市幾乎10年未漲
  英國在1971-1974年大幅投放貨幣,M2增速高達20.2%,無風險利率攀升至10%以上。受刺激政策影響,英國通脹高企,經濟陷入滯漲,失業率上升。股市出現明顯泡沫,在1972-1974年間重創65%,而且在整個70年代,英國股市幾乎沒有漲幅;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7.0%上升至16.3%,並且長期維持在10%以上,金融市場遭遇股債雙殺。
圖3 10年國債收益率長期維持在10%以上
  圖3 10年國債收益率長期維持在10%以上
  4。撒切爾夫人推行供給側改革
  面對七十年代持續的經濟滯漲,工黨政府的凱恩斯主義失靈,無力使英國擺脫經濟困境。1979年,撒切爾夫人領導的保守黨擊敗工黨,出任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政府的經濟政策開始從需求端刺激轉變為供給側改革。
  4.1。減少干預,推行私有化
  撒切爾夫人上台後,堅決反對過去那種在國家干預下刺激需求,依靠不斷擴大投資和提高社會福利來增加就業和消費的經濟發展方式,而是採取減少國家干預、重視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方法,來扭轉英國經濟的頹勢。淘汰競爭能力差的“夕陽”工業企業,大力扶持並發展中、小型新興技術公司。
  撒切爾夫人將私有化作為振興經濟的重要政策,以鼓勵企業家精神、個人創造性和自由市場經濟。通過大規模出售國有企業股份,推行“大眾資本主義”,使人人成為資本家,先後將電信、航天航空、造船、汽車、鋼鐵、電力、供氣供水等國有壟斷公司的股票賣給民眾,同時高額的私有化收入也為緊縮的政府財政提供了支持。英國政府還通過特許投標的方式,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服務領域,將學校伙食、路面清潔、垃圾收集、公路養護等服務承包給私人部門,鼓勵私人部門開辦學校、醫院和養老院,還將原屬地方政府的公屋出售給私人。
  4.2。放鬆管制
  撒切爾夫人執政後,英國開始逐步放鬆管制,實行開放與鼓勵競爭的政策。取消石油、郵電通信等領域享有的壟斷地位,鼓勵企業家精神、個人創造性和自由市場經濟。同時,取消物價管制委員會,縮小國家企業局的權力,廢除了180多項限制經濟活動的規定。另外,廢除實施了40年之久的外匯管制條例,放任英鎊匯率自由浮動。放鬆對金融業的管制,制訂《金融服務法》,效法美國,廢除固定佣金制度、容許外資收購倫敦證交所的會員經紀行、股票交易電子化等,恢復倫敦在全球金融業的競爭力。
  4.3。減稅
  撒切爾夫人上台後即推行減稅,減少政府乾預,讓更多的資源由市場調配,進而提高整個經濟體的效率。撒切爾政府將個人所得稅的基本稅率從原來的33%降到30%,之後又降到25%;最高稅率從83%降到60%,之後又降到40%;同時,將個稅起徵點由8000英鎊提高到1萬英鎊,免稅人數大約增加了130萬人。為了減輕公司的稅收負擔,激發公​​司投資動力,將英國公司稅的稅率由1982年的52%下降到1990年的35%。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鼓勵私有企業與國有企業開展公平競爭、增強市場活力,撒切爾政府還將小企業的公司稅稅率從1982年的40%下調到1990年的29%。另外,除了多次下調各種稅種的稅率,還大幅簡化稅收程序,提高徵稅效率。
  4.4。緊縮貨幣政策,抑制通脹
  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期(1979—1990),在宏觀經濟政策上放棄傳統的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轉而採取貨幣主義控制貨幣供應量,將治理通貨膨脹優先於充分就業。撒切爾政府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提高銀行利率,減少貸款發放額,從而減少市場貨幣流通量,壓縮國內需求以控制通貨膨脹。1979年撒切爾夫人上台後,將英國央行的基準利率由12%提高到17%的歷史最高點。1980年起控制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增長率,M2增速從1980-1981年的18.5%-25.2%降至1983年的10.3%。通貨膨脹從1980年的18.0%降至1983年的4.6%,1986年進一步降至3.4%。
  4.5。削減福利開支,擴大公共品市場化
  撒切爾政府大力推行社會福利制度改革,大幅削減政府福利支出,擴大公共品的市場經濟成分。具體措施如下:一、支持私立學校發展,改革高校助學金制度,實行學生貸款制度。二、住房私有化改革,按新住宅法規定,在共有住房居住滿一定年限的居民可以按市場價值的30-50%折扣購買其住房,使得社會住房的公共開支從1980年的45億英鎊下降至1990年的14億英鎊。三、規定養老金的調整隻與通貨膨脹掛鉤,不再與工資增長率掛鉤,而且強調國家基本養老金只提供最低限度的生活費用,降低養老金的發放標準。四、在失業救濟金方面,實行嚴格的失業登記,以打擊欺詐行為。五、改革公共醫療制度,倡導發展私人診所,要求雇主承擔部分疾病和產婦的津貼。
  4.6。限制工會權利
  通過一系列改革,消減英國工會權利,緩和勞資關係。撒切爾夫人上台時,英國工會權力過大,經常罷工使正常的生產秩序癱瘓,政府難以有效地行使其職能。撒切爾夫人首先使用法律手段遏制、打擊工會勢力,嚴厲限制罷工,力推五項重要立法,取消了工會作為一個整體所獨享的普遍法律豁免權、限制工會權力,同時使工會改革有法可依。其次,撒切爾政府對工人罷工採取強硬措施,甚至不惜動用武力對工人罷工進行鎮壓。再次,改革工資制度,以利潤共享工資制取代固定工資制。
  5。撒切爾夫人改革效果顯著
  1979年撒切爾夫人上台後,開始供給側改革,減少國企補貼,消減福利,財政風險下降,控制貨幣供應量,收縮無效融資需求,英國央行的基準利率和資本市場的無風險利率得以穩定的下降,基準利率從1979年的17%下降到1984年3月的8.75%。經濟增速從1982年的-2.2%一路回升至1988年的5.9%,而通脹卻從1980年的18%迅速回落至1986年的3.4%。
  另外,在改革初期,由於經濟轉型,大量國有企業、傳統企業倒閉,失業率曾一度攀升至兩位數,但撒切爾政府頂住壓力,堅持推進供給側改革,最終使經濟成功轉型,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崛起,失業率也從1984年起進入長期下降通道。
圖4 八十年代英國股市走出一波大牛市
  圖4 八十年代英國股市走出一波大牛市
  供給側改革後,英國經濟基本面全面向好,加之減稅使居民收入增長,使得他們有富餘的資金投入股市,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英國金融市場開始走向繁榮,英國股市FT30指數從1981年10月的不到500點一路飆升到1986年4月接近1400點;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16.3%回落至9.0%。英鎊匯率在改革初期經濟遭遇困境時,面臨貶值壓力,但隨著改革推進,經濟重拾動力,英鎊匯率也由貶轉升,成功收復失地。
  (本文作者介紹: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中國金融40人論壇特邀研究員、中國新供給50人論壇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兼職研究員等。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室副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天超級累,三場論壇,回到家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