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8日 星期二

 歷史淵源悠長~~~俄烏戰爭讓我們又來翻翻亞歐歷史覺得現在讀歷史比學生時更容易理解。。。畢竟多了閱歷。。。

聯合國安理會就要求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的決議進行投票表決時,印度代表和中國一樣投出了棄權票。然後印度媒體報導,美國已經怒了,說印度這種棄權簡直就是在搗亂,要製裁印度。ps: 中國也投了棄權票。

而印度作為“油管五常”之一,這兩天連續發力,幾億印度網友一起“狂噴”西方,支持普京,也成了推特上的一景。

可能有人不知道啥叫“油管五常”,說的是印度、越南、土耳其、波蘭、韓國,這幾個國家的老百姓都比較“奇葩”,民族主義高漲,人又芝麻芝麻多,在油管上幾乎跟“蝗蟲”似的,所過之處,都覺番番的。

中印俄三家的歷史糾葛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個“緩衝區狂魔”,恨不得把地球上所有的領土都佔了,大家看地圖就知道,俄羅斯有3個擴張方向:

俄國最早是想向西發展的,尤其是拿破崙之後,非常衝動,不可一世的“拿皇”都被俄國人給粉碎了,所以徹底放飛了俄國的想像力,瘋狂向西。

終於在1853年,也就是中國剛開始鬧“太平天國”那時候,“西擴”的俄國和英法在克里米亞來了一次決戰,如果這仗俄國人打贏了,那歷史徹底改寫了,現在的土耳其應該是沒了,德國說不定也沒了。

不過俄國人沒打過,被英法反殺了,然後簽約認慫,答應不再向西擴張,但是向南和向東的擴張卻沒停止。

向南擴張的意圖很清楚,就是要去印度。

印度環境好,降雨量充足,種啥長啥,而且那裡的人天生溫和,東印度公司幾百人就征服了整個印度,帶著一部分印度人奴役另一部分印度人,以印製印。這讓俄國人腸子都悔青了,應該早點去找印度啊,把真正的軟柿子給漏了。

所以俄國人通過軍事擴張和修鐵路控制了中亞五國,再去控制阿富汗,過了阿富汗就是印度。這時候英國人急眼了,英國之所以是日不落帝國,主要是因為有印度,現在俄國人威脅印度,不能忍。

個背景下,英國準備主動出手,佔領阿富汗,武裝保衛印度。然後就爆發了我們知道的“阿富汗戰爭”,

英國人先下手為強,沒等俄國人佔領阿富汗他們就出手了。 1839年,英國人帶著印度人先打入了阿富汗,順利把阿富汗給佔了。不過阿富汗人一直都是個刺頭,在沙俄的支持下,1841年,爆發了一次大起義,把入侵進來的英國人最終“拒之門外”,入侵阿富汗的3萬英國人連帶家屬全軍覆沒,被殺得只剩下一個醫生跑回了印度。

後來英國不死心又組織了一次入侵阿富汗,還是沒打下來。但是英國和俄國的勢力在阿富汗那一帶僵持住了,英國沒能搞定俄國,俄國也沒搞定英國,但是俄國那雙盯著印度的眼睛卻一刻都沒轉開,那麼溫和的奶牛,誰不愛呢?

與此同時,沙俄開始向東方擴張,跑去打劫了大清的一部分領土,一度還想佔領整個東北來著,不過被英國支持的“亞洲狼”——日本給咬了,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日俄戰爭。

大家看出來英國當時的策略了吧,所有方向上圍著俄國,和現在的態勢一模一樣。

從這里大家發現了,只要俄國和英國出現的地方,肯定伴隨著戰爭。中國和印度第一次碰到這倆流氓,都是以戰爭開始。而這兩個流氓互相之間也沒少打,英國無論是在西歐,還是阿富汗,甚至東亞,都部署了“棋子”來阻擋俄國擴張。

俄國人和中國的關係史

日俄戰爭之後,俄國也進入了冬眠期,被日本人打傷了,而且傷了自尊,國內差點釀成革命,所以乾脆躲著不出門了。

隨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崩潰,沙皇全家被槍斃,取而代之的是蘇聯,外交策略也就全變了。

我們此前講過,蘇聯人希望把中國變成一個跟蘇聯關係好的衛星國,解除帝國主義對蘇聯東方的威脅。有點像英國武裝日本對抗俄國,以及後來美國支持日本對抗蘇聯。

所以才派蘇共大佬來中國聯絡代理人。找來找去找到了孫中山,孫本人一生碰壁,到了晚年,萬般無奈之際,碰上了俄國人。

孫中山一生在尋求“平等待我之國家”,列強都希望中國四分五裂,只有俄國人希望中國強大點,中國強大了才能幫蘇聯忙嘛,黃埔軍校就在這個背景下搞起來了。黃埔軍校起來沒多久,孫中山去北京談判,很快就發現自己已經得了癌症,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從這時候起,中國和俄國好像結下了不解之緣。這種關係聽起來似乎持續時間很長,其實真正相處超不過10年,分為以下這幾個階段。

孫中山死後沒多久,蔣介石就清黨了,把當時能找得到的我黨的人和他們黨內左翼的人殺了個乾淨,從1927年4月12日開始,國民黨內堅持“三民主義”的黨徒已經被清洗乾淨了。

清黨後,國府徹底跟蘇聯決裂,蘇聯顧問也都回國去了。

下一次合作,要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了,中國在國際上一個盟友都沒有,怎麼辦?那時候美國還是日本最大的軍火供應商,所以蔣介石轉向了蘇聯。儘管蔣介石在10年前惹怒了蘇聯人,不過這次蘇聯還是伸出了援助之手。

當然了,蘇聯不是助人為樂的紅領巾,國家之間沒有紅領巾,全是赤裸裸的利益計算。當時蘇聯倒也不擔心日本打中國,主要是擔心日本打完中國要打蘇聯。所以希望中國能拖住日本,於是就開始大規模援華。

援助的物資規模較大,去沈志華的統計資料裡摘錄一段:

單是1938年,蘇聯運抵中國的武器包括94架伊-16戰鬥機、122架伊-15戰鬥機、94架轟炸機、120挺航空機槍、82輛T-26坦克、20門76毫米高射砲、180門37毫米反坦克炮及49萬發砲彈、50門45毫米反坦克炮、1000挺馬克西姆-託加萊機槍、300挺馬克西姆機槍、3000萬發機關槍槍彈、1500挺傑格佳廖夫機槍、360門76毫米野炮及36萬發砲彈、80門115毫米榴彈砲及8萬發砲彈、1000萬發步槍子彈、746輛汽車以及大量的零部件和裝具。

中蘇之間這次的友誼持續到1941年,那年德國入侵蘇聯,蘇聯自身難保,於是和日本簽了協議,互不侵犯,然後蘇聯就不再援助中國,自己全心全意打德國去了,讓蔣介石自己看著辦。好在日本攻打了美國,美國對日宣戰,開始給中國供應武器,國府又續了一口氣。


多說一句,同期蘇聯人給了國府大量物資,給了延安(共產黨)些啥呢?

一萬冊《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中文版,寄來了20只燈管和6節鹼性蓄電池和苛性鉀若干……還有紙張之類的。

毛澤東主席一直對這事有意見,說斯大林不厚道,給蔣介石飛機大炮,給他一堆雜誌。

一直到1949年解放軍渡長江前,蘇聯一直都是支持蔣國府的,甚至在解放軍攻陷南京之後,各國大使,包括美國大使司徒雷登都留下來跟共產黨接洽。唯獨蘇聯大使跟著蔣去廣州了,這事毛主席也念叨了很多年,對斯大林意見很大。

新中國成立後,迎來了和蘇聯最大的蜜月期,尤其是中國越境出擊,在朝鮮把聯軍趕到了三八線以南,震驚了整個東方陣營。

隨後蘇聯開始大規模援華,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蘇聯援建工業項目,從1953年持續到1957年,這可以算作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波工業轉移。

不過蘇聯人並非宅心仁厚,當時上台的是赫魯曉夫,於公於私,他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於私方面,赫魯曉夫“來路不正”,是通過一系列的小計謀上台的,既然來路不正,就需要人支持,他需要中國同志的支持,所以援助中國很積極。

不過赫魯曉夫的私人想法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蘇聯援華對於蘇聯來說,有百利無一害,正是因為利益充足,蘇共上層才能達成共識。

當時蘇聯要跟西方全面競爭,所以就需要拉攏每一個可拉攏的盟友,中國的潛力巨大,這一點蘇聯和美國都看出來了。蘇聯覺得幫助中國工業化之後就可以幫蘇聯看著東線。

到了1957年,蘇聯覺得既然自己是老大哥,又給了你們那麼多援助,就開始摻和中國內政。事實上,蘇聯摻和了每一個盟友的內政。這讓毛主席非常不高興,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雙方決裂了,“獨立自主”這4個字,一直是毛澤東的核心戰略,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蘇俄邊境對打過。

ps:不得不承認,蘇聯在1960年代前對中國的影響是深遠的。。。

下一次中蘇關係再緩和,要到1976年之後了,但是已經很淡了,僅僅停留在“不敵對”的狀態。

蘇聯解體後,美國開始轉入瘋狂進攻模式,開始輸出革命了,作為被攻擊對象,中俄自然而然地開始結盟對抗。

但也只是一直停留在這個狀態上,雙方缺乏更深層次的“相互利用”基礎,中國除了需要向俄羅斯購買一些軍用物資,其他的並不需要俄羅斯了,俄羅斯對中國也沒啥需求,自然也就發展不出來更加複雜的關係,之前一條油氣管道談了20年,就是基於這個背景。

直到最近這些年,中國的工業能力被引爆,兩國貿易額激增,中國一躍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關係才開始出現了新玩法,關係也才越來越密切。

不過中俄之間有些事不太願意說,大家看下圖就能看出來了,俄羅斯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的遠東,就在中國眼皮底下。而且雙方的實力已經呈現出了越來越不平衡的趨勢,中國的國力很快就要超過10個俄羅斯了。俄羅斯或許會有些擔心。

所以《紙牌屋》電視劇裡對這事有描述,那個俄羅斯總統問美國總統說:西伯利亞平原上站著個鑽井工人,你第一反應會覺得他應該是哪國人?美國總統說是俄羅斯人。俄羅斯人很激動地說,對啊,西伯利亞是俄羅斯人的地盤,不是中國的。

拍電視劇的美國人是第三方,他們看得很清楚,俄羅斯天天都在擔心中國“染指”他們的遠東。

而且中國不少網民對俄羅斯的遠東確實“有想法”,覺得那地方是我們的啊,海參崴、唐努烏梁海、外蒙古,都是我們的,表示:俄羅斯搶走中國的領土最多。

俄羅斯強大的時候可能不擔心這事,現在疲成那樣了,不擔心才不正常。這還不是關鍵,問題的關鍵是中俄之間的實力差距正在繼續拉大,如果中國國力是俄羅斯的100倍,那會發生啥?

到時候俄羅斯人別想睡覺了。

而且美國有個研究國際關係的大佬,他說中俄走到一起,主要是因為美國;如果美國哪天崩了,中俄之間的友誼也就到頭了。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

只要兩國還是鄰國,關係就不會太好;只要美國還是老大,關係就不會太差。

俄印關係

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說了好半天,但是俄羅斯和印度之間的關係就非常簡單了,因為他倆之間的友誼一直都非常穩定。

事實上從沙俄時代開始,俄國就看上了印度,彼得大帝改革的時候就要求成立“印度學”,專門研究印度,一直跟印度上層民族主義者咯咯搭搭。

到了蘇聯時代,大家都在針對蘇聯,處處為難蘇聯,蘇聯在中國扶持的夥伴蔣介石也把他們給咬了,新中國後來也跟蘇聯翻臉了,那問題來了,是誰從來沒有離開過蘇聯?

對,你們猜對了,是印度。

印度最偉大的領導人應該是尼赫魯,尼赫魯本人就特別愛蘇聯,也愛社會主義,所以才在憲法裡規定印度是社會主義國家(現在依舊是)。 1946年,印度還沒獨立,就迫不及待地跟蘇聯建交。

蘇聯對印度也有很大的需求,印度資源豐富,蘇聯跟它完全不是一個緯度,一個在寒帶,一個在熱帶,資源互補,所以蘇聯缺的東西,印度基本都有。

再加上印度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一國控兩洋,蘇聯也給這個小伙伴充分的支持,印度一建國,兩國就黏在了一起,再也沒分開過。

上文說了,中國建國之後,蘇聯給了156個工業項目。但是很少有人提,同時期,蘇聯還給印度提供了102個工業項目,幫助印度工業化,只是印度人天性散漫,吸收得很差。

這也是為啥1949年那時印度比中國的條件好得多,畢竟他們的首都沒淪陷,沒在一場戰爭裡犧牲3000萬人,印度還有英國人留下的基礎,加入世貿的時間也比中國早,國際環境也比中國好得多,但是現在和中國相差20年。

而且蘇聯對中國的援助到1957年就結束了,對印度的援助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整整30多年。印度也投桃報李,大量向蘇聯提供他們的土特產,比如橡膠、咖啡什麼的。

1962年中印戰爭前,中國和印度在邊境上發生了流血衝突,雙方互有傷亡,蘇聯當時就是站在印度一邊的,赫魯曉夫還專門跑了一趟中國,指責中國為啥要欺負印度。

在1962年戰爭爆發後,蘇聯也第一時間站出來聲援印度。

戰爭結束後,中國和印度、蘇聯都鬧翻了,蘇聯正好利用印度來牽制中國,所以他倆之間的關係更鐵了。

不僅如此,20世紀70年代蘇聯入侵了阿富汗,那次行動引發了整個穆斯林世界對蘇聯的反感,巴基就是穆斯林國家,也反感蘇聯,這下蘇聯就更有必要和巴基的老對頭印度搞好關係了。

更離譜的是,當中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核彈後,印度也開始從蘇聯引進核技術,當時還偷摸跟美國來往,美國為了拉攏印度,也下了血本,也提供了一部分技術,在這個背景下,印度於1972年成功引爆了第一顆核彈,名字比較逗,叫“微笑佛陀”。隨後巴基在某種東方神秘力量的支持下也開始研發核技術,最終取得了成功。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之後,蘇聯因為油價暴跌,終於自顧不暇,也就沒法幫印度了,蘇聯對印度的輸血才停了下來。

但是輸血停了之後,不代表雙方的感情就結束了,事實上雙方的關係非常穩定,印度需要蘇聯的武器,蘇聯需要印度的外匯,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現在。

儘管中間印度在貸款方面坑過俄羅斯一次,蘇聯解體的時候,盧布暴跌,印度突然要求俄羅斯還錢,把欠下的百億美元欠款用貶值盧布還了,俄羅斯也沒客氣,後來在賣印度軍火的時候也坑了它幾次。

不過他倆之間有歷史基礎、有共同利益,互相沒有威脅,所以關係好得不得了,有點像中國和巴基之間的關係。

三國,四方

到這,大家應該明白這個關係了吧:

中國和俄羅斯,對抗美國的威脅;中國和巴基,對抗印度的威脅;俄羅斯和印度,對抗中國的威脅。

所以美國前總統川普當時上台後,既拉攏俄羅斯,又拉攏印度,還拉攏巴基(他在到訪印度,在對印度人民講話的時候,竟然說巴基是美國的好朋友,印度人當場就不爽了),其實川普的目的就是想孤立中國、不過沒啥用,因為如果改變不了利益格局,你啥都動不了。就像你平時不好好學習,高考前轉發再多錦鯉都沒啥用一樣。

只要美國還是世界第一,並且要持續打壓對他有威脅的國家,中俄就是難兄難弟。只要俄羅斯搬不走西伯利亞,它就會一直防著中國。同理,印度也沒法搬離喜馬拉雅,它就一直感覺受中國“威脅”,肯定會跟俄羅斯眉來眼去。而這些國家之間貿易規模又越來越大,所以關係也不會有多壞。

上次中印衝突的時候,俄國還賣給印度大量軍需,看完本文大家就知道了,其實沒啥可說的,它倆的軍購歷史比中國的建國時間都長。這種交易也只是屬於買家和賣家合同里的常規操作。畢竟窮得叮噹響的俄羅斯也得過日子,印度既是它的大客戶、戰略夥伴,又有長期的合作經歷,沒道理不做買賣。

俄國表現得也像個社會人,bussiness is bussiness,對中印之間的事也沒摻和、沒表態。

這段時間,俄羅斯陷入了困局,印度也幫不上實質的忙,政府層面惹不起美國,但是敢棄權,民間利用人多的優勢,湧入推特和YouTube,到處找人辯,俄羅斯的聲望有一半是靠印度人給撐著,另一半被印度人給毀了(到處替俄羅斯人招惹別人)。

不過整體而言,中、美、俄三國都是麼得感情的殺手,純粹是利益和威脅指數之間的博弈。而且列強裡沒有一個沒打過中國的,也沒有一個不跟中國做買賣的,國家製定政策也不是以個人感情作為出發點,所以還是要像個社會人生意人一樣看待這類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書是好事,要繼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