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鋼琴家的新約聖經

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地位至高無上,被19世紀鋼琴家、指揮家彪羅稱為“鋼琴家的新約聖經”。

       從貝多芬的作品目錄可以發現鋼琴奏鳴曲是他最青睞的體裁。儘管他在交響曲和弦樂四重奏上也取得了前無古人的成就,但他的鋼琴奏鳴曲不僅數量眾多,也貫穿了他的整個音樂生涯。一方面,貝多芬本人是一位傑出的鋼琴家,為鋼琴寫作可謂得心應手。另一方面,鋼琴奏鳴曲這一體裁的性質在貝多芬的時代也在逐漸變化,被賦予更豐富的可能性:鋼琴奏鳴曲在18世紀基本上是為家庭娛樂或技術練習而作的,到了19 世紀初就逐漸出現在音樂會節目單中。在貝多芬的所有音樂里,鋼琴奏鳴曲無論風格、形式還是內容都更加多樣,也更直觀地體現出他的探索精神。

       傳統上,人們往往很自然地按照創作時間的順序去考察這些奏鳴曲作品形式的發展。然而,這種做法是否真正有利於深入了解這些作品,則值得懷疑。固然,貝多芬的音樂語言在不同年代有所變化,然而在創作生涯中,他所重視的並不僅僅是音符而已。貝多芬的友人辛德勒表示,作曲家曾計劃出版一部他的作品目錄,並註明每首作品的創作靈感—— 它們幾乎都來源於音樂之外。

       儘管我們不可能也不必要為每一首作品尋找確定的畫面,但關注音樂的內容與意義,而非僅僅考慮形式,無疑將有利於音樂理解。因此筆者綜合考慮貝多芬全部32 首奏鳴曲的形式與內容,將它們分成幾類並加以簡單介紹,希望能為讀者們提供參考。

標題與想像

(Op. 13、26、27-1、27-2、28、31-2、31-3、81a)

       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這幾首有著最為明顯的畫面感,其中還包括唯一的一首標題音樂。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對創作背景的熟悉無疑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作品。

No. 8, Op. 13“悲愴”(1797-98)

   “悲愴”這一標題來自出版商,似乎與貝多芬創作當時的生活沒有多大的聯繫。然而,不少論者都指出了作品明確的內涵:青春、激情、強烈乃至於粗礪的音響與精巧的結構巧妙地結合。這首奏鳴曲的許多音樂素材來自於貝多芬在波恩時的創作,而一直以來它也同樣為青少年鋼琴家們所喜愛(車爾尼和莫謝萊斯都在十幾歲時演奏了這部作品)。

No. 12, Op. 26(1800-01)

       這是貝多芬第一首並非以奏鳴曲式樂章開頭的鋼琴奏鳴曲,且四個樂章之間似乎缺乏聯繫:抒情的變奏曲、自由的諧謔曲、英雄性的葬禮進行曲和練習曲一般的終曲。或許這首作品更多地體現著貝多芬在創作轉折期的思考,而細心的聽眾會發現,它的結構與肖邦的《第二鋼琴奏鳴曲》頗為相似。

No. 13, Op. 27-1(1801)

       貝多芬的Op. 27 兩首作品被他稱為“幻想曲式的奏鳴曲”。在其中的第一首奏鳴曲中,貝多芬特別要求各個樂章連續演奏、不需休止,而緩慢的開頭令聽眾不易錯過音樂的細節。這首奏鳴曲的和聲與曲式相對簡單,貝多芬更關注的是旋律的表達以及豐富的、幻想曲式的情緒變化。

No. 14, Op. 27-2“月光”(1801)

       稍有基礎的古典音樂聽眾大多都知道這首作品的別名“月光”和音樂內容並沒有直接聯繫。與前一首奏鳴曲相比,Op. 27-2 各樂章的界限分明,顯得併不那麼類似幻想曲。作品的首尾兩個樂章差異巨大,很容易令人忽略它們之間的聯繫:相同的曲式、分解和弦式的織體、以及類似的動機。

No. 15, Op. 28“田園”(1801)

       與《田園交響曲》相比,同樣被稱為“田園”的這首鋼琴奏鳴曲並不是典型的描繪性音樂,各樂章也並非都和鄉村風情有關。首尾兩個樂章風笛式的音響和清新的情緒容易令人忽略風格迥異的慢樂章。據車爾尼回憶,貝多芬直到晚年都相當喜歡這段憂鬱、沉思般的音樂,或許它令作曲家回憶起自己的青春。

No. 17, Op. 31-2“暴風雨”(1801-02)

       據說貝多芬在被問起這首鋼琴奏鳴曲的內涵時,以莎士比亞的《暴風雨》作答。激烈、深刻的悲劇性使這首奏鳴曲廣為人知;貝多芬曾親自向車爾尼傳授這首作品,他所使用的詩一般的比喻(第一樂章的宣敘調是“遠方傳來的哀歌”,第三樂章表現的則是快馬奔騰),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

No. 18, Op. 31-3(1801-02)

       沒有慢樂章的這首鋼琴奏鳴曲的結構頗不尋常。雖然表面上並不復雜,圍繞著它的許多難題一直令後人困擾,如第一樂章疑問式的開頭和出乎意料的解決,以及後面幾個樂章的世俗、節日氣氛如何與第一樂章信服地結合。貝多芬似乎決意拋開前一首奏鳴曲中的痛苦,轉向生活的歡樂。

疑問式的開頭和出乎意料的解決

No. 26, Op. 81a“告別”(1809-10)

       貝多芬為離開維也納避難的魯道夫大公創作了這首三個樂章都有明確標題的奏鳴曲(“告別”、“不在”、“重逢”)。音樂很少有描繪性的段落,相反,貝多芬更注重於情感的抒發,儘管作品中輝煌的鋼琴技巧很容易吸引聽眾的注意。另外,巴赫也作過一首隨想曲獻給離家的兄長,值得與貝多芬的奏鳴曲一同欣賞。

以主題發展為中心

(Op. 2-1、53、57、110)

       這幾首作於不同時代的奏鳴曲集中體現了貝多芬音樂的結構魅力:用簡單的動機構造出豐富的音樂世界。樂章間的主題聯繫在這些作品中也體現得最為顯著。

No. 1, Op. 2-1(1793-95)

       貝多芬出版的第一首鋼琴奏鳴曲與海頓、莫扎特的奏鳴曲截然不同,儘管他借用了一些前輩大師們的樂思(第一樂章的主題脫胎於莫扎特g 小調交響曲K550 的末樂章主題)。在這裡,英勇、堅定的音樂形象佔了主導地位。一個下行音階構成的動機首先於第7小節呈示,之後以各種變形出現於四個樂章中,似乎是一部戲劇中的主角。

1. 第一樂章主題vs 莫扎特第40 交響曲末樂章主題,2. 下行音階動機

No. 21, Op. 53“華爾斯坦”(1803-04)

       在貝多芬遺留下的草稿本中可以找到這首奏鳴曲的初稿片段——簡單的音階和琶音,似乎不過是一些手指練習。即使在我們今天聽到的定稿中,也充斥著練習曲式的段落。這首作品之所以脫離了練習曲範疇而成為貝多芬最廣為人知的鋼琴奏鳴曲之一,得益於貝多芬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在他的筆下,通過節奏、和聲、織體的巧妙變化,使得簡單的音樂材料產生了豐富的色彩感。

No. 23, Op. 57“熱情”(1804-05)

       在這首史詩性的作品中,最令聽眾著迷的是永不停息的動力感,而整首作品都建立在一個簡單的、由兩個相鄰音符組成的動機上。與貝多芬同時期的許多其他作品一樣,這首奏鳴曲極富戲劇性,令人難以喘息的緊張度使聽眾沉浸在悲劇性的氣氛當中。

No. 31, Op. 110(1821-22)

       在貝多芬的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中,這一首的形式相對自由,和另外兩首不同,沒有使用長大的變奏曲。作為或許是貝多芬最富於一體感的鋼琴奏鳴曲,全曲都建立在第一樂章開頭幾個小節的旋律上,然而與前面提到的幾首作品不同,在這裡聽眾感受到的並非渾然一體的氛圍,而是各樂章之間以及樂章內部瞬息萬變的情緒變化。

兩樂章的作品

(Op. 49-1、49-2、54、78、90)

       除了兩首早期作品以外,貝多芬的兩樂章鋼琴奏鳴曲都創作於1804 年以後,與多樂章作品相比,它們並不那麼渾然一體。如果說常見的多樂章奏鳴曲似乎在講述一個有始有終的故事的話,那麼在這些兩樂章作品中,兩個樂章的並置,樂章間主題與情緒上的微妙聯繫,體現的是兩個截然不同而又相輔相成的音樂世界。

Nos. 19 & 20, Op. 49(1805 出版)

       這兩首早期作品的創作目的與莫扎特和海頓的鋼琴奏鳴曲類似——為業餘演奏者而作,因而經常被當作簡單的教學性作品而忽視。但很可能貝多芬在重新整理出版這兩首作品時,萌發了兩樂章形式奏鳴曲的想法。而作品本身優美的歌唱性旋律也是貝多芬作品中不多見的。

No. 22, Op. 54(1804)

       這首簡短的鋼琴奏鳴曲或許是貝多芬同類作品中最抽象的一首。第一樂章乾脆,甚至有些生硬的音響,第二樂章的無窮動風格,前後兩個樂章在速度、節奏、旋律和形式上的尖銳對照都使這部作品顯得頗為特殊,而音樂中最突出的或許還是貝多芬直率、頑童似的幽默。

貝多芬第22 奏鳴曲

No. 24, Op. 78(1809)

       這首鋼琴奏鳴曲使用了在貝多芬時代相當罕見的升F 調,而它的兩個樂章之間的差異甚至超過了Op. 54:第一樂章寧靜、優美、抒情,需要輕柔的音響,而第二樂章歡快、幽默、機智,並不缺少炫技因素。作品題獻給貝多芬的學生泰蕾莎——許多學者認為她就是那位“永恆的愛人”,這也引發了後人對作品內容的各種猜測。

No. 26, Op. 90(1814)

       這首鋼琴奏鳴曲題獻給李希諾夫斯基伯爵,當時他剛與一位女演員成婚,而貝多芬告訴他這首作品描繪了“理智與心靈的鬥爭”和“愛人間的對話”。第一樂章疑問式的開頭之後充斥著情感矛盾和對話,而第二樂章則是貝多芬作品中少見的安靜、溫柔、愉悅的終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https://m.lnka.tw/detail.aspx?articleId=3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