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永遠的貝多芬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振拔的苦难。”
——贝多芬
“贝多芬超越了纯粹艺术家的范畴——他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和理想的化身。他用生命和作品证实了:人类的精神可以不朽。”
——编者题记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我们常常听到人们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称为“乐圣”。为什么人们不冠之以“乐神”呢?
“神”、“圣”这两个字虽然经常在一起出现,但两者有明显不同的涵义:前者偏于天作之才,常常和“天赋”、“机遇”并存;后者则意味更多的人生奋斗,往往和“斗争”、“崇高”等联系在一起。前者虽令人悠然神往但却望而莫及;后者才能发人深省并成为世人效法之楷模。
在艺术领域,这种差别很明显。比如李白与杜甫,比如莫扎特与贝多芬。
任何一个领域,诞生一位“圣人”非常不易。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有 “诗圣”杜甫和“书圣”王羲之,纵观世界五千年的历史,只有一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西方音乐史上真正堪称“乐圣”而无愧的一个人,至今贝多芬仍是支持整个西方音乐体系的主要栋梁。大部分近现代的音乐潮流和音乐思想——从勃拉姆斯(Brahms,Johannes)、瓦格纳(Wagner,Richard)到马勒(Mahler,Gustav)、勋伯格(Schoenberg,Arnold),从管弦乐法到钢琴流派,都可追溯到和贝多芬的渊源。甚至可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或角度去考察考察西方音乐史,贝多芬都能进入你的视野。
贝多芬生平介绍
早熟的天才,艰苦的童年
注意这个年轻人!……有朝一日,他会震惊世界!
——莫扎特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唱诗班的男高音,又是一个经常酗酒的蠢汉。他的母亲是女仆。这是个清贫的平民家庭。
贝多芬是一个典型的神童型音乐家。由于 
他在音乐上的早慧,十二岁时就被人拿来同名垂青史的音乐神童莫扎特(Mozart,Wolfgang Amadeus)相提并论。他愚蠢的父亲急切地想利用这一点来赚取名利(莫扎特就是因为在音乐上的早慧而享誉,连他的父母和亲人都获得了名望和金钱),逼迫小贝多芬整天练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在贝多芬的记忆中,他根本就没有享受过父爱。
上天又偏偏赐给贝多芬一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壮——即使成年后也不过1 .58米。他的外貌使他从小就遭人讪笑,成年后也难于幸免。
清贫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亲,不惹人喜爱的外貌……所有这些构成了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后的反叛性格和强势作风,也造成了他成年后粗俗的言谈举止。贝多芬被许多同时代的人描述成“粗鲁、固执、脾气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随时随地乱吐痰。”
大约在十二岁左右,小贝多芬在波恩遇见了一位相当好的导师——尼弗(Neefe,Christian Gottlob)。正是尼弗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没有厌恶音乐,并奠定了他最初的音乐风格,使他十三岁便成为管风琴师,并创作了三首奏鸣曲。
1787年,贝多芬动身去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并拜见了莫扎特。当时十七岁的贝多芬默默无闻,而莫扎特早已名满欧洲。可能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连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对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给了贝多芬一段音乐让他用钢琴即兴发挥,自己却到隔壁屋子和别人聊天。然而邻屋充满灵感和气势的音乐使得莫扎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钢琴旁——作为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对于音乐的感悟力是非凡的。他从这个年轻人的琴声中听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灵感,因此一俟演奏完毕,莫扎特便对屋内的人说:“注意这个年轻人!……有朝一日,他会震惊世界!”
接着似乎应该是一段“千里马遇伯乐”的传世美谈,然而却什么都没有发生,因为随后传来了贝多芬母亲辞世的噩耗。这使两位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令人遗憾地分手,从此再未谋面。三年后(1791年),一代音乐大师莫扎特以三十五岁的年龄英年早逝,而这时二十一岁的贝多芬尚在波恩肩负着家庭的重担。
在贝多芬不幸的童年中,母爱可能是他唯一的美好记忆,十七岁丧母对贝多芬的打击非同一般。与此同时,他还要担起这个无人照管的家庭——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和一个不争气的父亲。
在艰辛的日子里,只有在与布朗宁一家的交往中,贝多芬才得到一点安慰和支持。伊丽奥诺·布朗宁是他的学生,比他小两岁,贝多芬对她怀有温柔的感情。当她后来与一位善良的医生韦格勒结婚后,贝多芬就将这种感情转为永恒的友谊并保持终生。贝多芬也从乡野的景色中找到了安慰——波恩那鲜花满枝、绿树成荫的小径,以及庄严浩翰的莱茵河,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位日渐忧郁的年轻艺术家。贝多芬终生对大自然都充满挚爱的情感,他音乐中宽广的意境和淳朴的旋律直接发轫于此。
定居维也纳,酝酿新世纪的音乐
贝多芬将来有一天会成为欧洲最伟大的一位作曲家。我将为自己被称作他的老师而感到自豪。我唯一的愿望是我能和他在一起多相处一段时光。
——海顿
1792年,贝多芬被选帝侯亲王派到维也纳继续深造,此后就在那里永久定居下来。
作为卓越的钢琴家,贝多芬受到维也纳上层社会的热情欢迎。同时他在维也纳拜师学艺,其中有著名作曲家海顿(Haydn,Jeseph)。海顿尽管钦佩贝多芬的才能,但心中并不十分喜欢他的性格,因为年轻的贝多芬有太多的热情和怪异的念头了。同时,贝多芬也并不喜欢海顿。这也难怪,全身都是叛逆的贝多芬,怎么能和幽默轻松的“海顿爸爸”谈到一起来呢?
贝多芬1802年(即在波恩和维也纳最初十年)以前的创作,被音乐史学家称为贝多芬的“第一期风格”。这些作品大都是些小型曲目,著名的只有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和《第三钢琴协奏曲》。此时的贝多芬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为了密切地观察和研究生活中的伟大变革,为了总结18世纪的音乐成果并运用它来反映急剧变化的现实,为了选择适合于他个性特征的新的创作手法,所有这些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紧张的探索。这个时期仿佛是“十年面壁”,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酝酿期。
这种酝酿有外在的条件——1789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当时的波恩大学是各种进步思想的摇篮,贝多芬经常在波恩大学旁听,并如饥似渴地学习人类自古以来伟大的精神成果:从历史文献到哲学,从荷马、莎士比亚到席勒、歌德。在学习的岁月和革命的年代中,贝多芬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
法国大革命催生了众多的历史巨人,贝多芬就是其中卓越的代表。法国大革命就象一条巨大的山谷,将贝多芬和另两位古典音乐大师海顿、莫扎特分隔开来。正是由于继承了前辈深厚的传统,同时又得到了自由气息的滋养,贝多芬得以创造出音乐史上又一风光无限的高峰。
直面命运的挑战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就在贝多芬一心准备投身音乐大干一场的时候,命运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从1796年(即他二十六岁)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诵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当时的贝多芬还爱恋着一位叫朱丽叶塔·顾伊齐亚蒂的姑娘,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献给她的。然而幼稚风流的朱丽叶塔辜负了贝多芬的一番情意,后来竟与一位男爵订了婚。
耳聋的治愈日渐渺茫,又痛失心仪已久的恋人,这双重的打击使顽强的贝多芬支持不住了。1802年,他写下了一封绝笔信,即现在被称之为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在信中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理想和痛苦。凡是误解贝多芬的人,如果仔细阅读了他的遗嘱,都能发现其中真实的原因,从而原谅他的种种缺点。
不过他还是重新振作了起来,他那坚强的个性不可能屈服于命运摆布。还是那篇遗嘱中,贝多芬说道:“是艺术,就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我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
英雄的年代
这就是我们热爱的贝多芬,我们爱他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他雄壮的悲伤,他发人深省、令人感动的奋斗,还有他扼住命运咽喉那铁一般的意志。
——斯特拉文斯基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探索,战胜了命运和感情的双重打击,应和着欧洲革命的蓬勃发展,从1802年开始,贝多芬仿佛浴火的凤凰,焕发出巨大的创作热情,开创了音乐史学家称为“第二期风格”即“英雄时代”的辉煌业绩,向19世纪的黎明吹响了音乐革命的号角。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包括第三到第八交响曲,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黎明》、《热情》钢琴奏鸣曲、歌剧《菲德里奥》等。
贝多芬在音乐创作的“英雄时代”的主要特征为:以斗争的思想作为这些作品总的构思,反映了英雄生活的各个方面,充满了对人的理性和力量的炽热信心,阐明了生活的目的和达到这目的的道路。上述这些作品都可以归入人类艺术文化的伟大成果之列。
贝多芬1803年开始创作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这部交响曲的创作灵感来自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当时贝多芬将拿破仑看作自由之神,希望他能在法国建立一个英雄的共和国,并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遍欧洲。他怀着热烈的心情创作了这部交响曲,命名为“波拿巴”交响曲并准备题献给他心中的英雄偶像。因此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其愤怒和失望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咆哮着吼道:“……他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罢了!”他愤然划掉了乐谱封面上的“波拿巴”的字样,由于情绪激动甚至将稿纸也划破了。贝多芬重新在封面上写道:“‘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英雄而作。”
这部交响曲的手稿,甚至那张被划破的封面,至今仍保存在德国波恩的贝多芬故居纪念馆中。我们应当理解的是,这部伟大的作品,拿破仑仅仅是一个参考而已。贝多芬音乐中那种自由的精神、斗争的意志、慷慨悲歌的葬礼和人民的胜利,早已超越了时代的界限,成为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和人类精神不朽的象征。
《英雄交响曲》首演后不久,贝多芬就开始创作歌剧《菲德里奥》。剧情大概是:主人公受冤入狱,他的妻子装扮成男子并成为看守的助手,拯救了丈夫,并使陷害丈夫的监狱官判了罪。贝多芬感兴趣的是其中包含的道德观念和夫妻的爱情,并为他这部唯一的歌剧呕心沥血,三易其稿,终于使它成为歌剧史上的不朽之作。
这时,幸福的生活仿佛又向他招手。1806年,贝多芬与苔莱丝·德·勃伦斯维克订了婚。这种宁静愉快的心情,反映在他同年创作的《第四交响曲》中。在这之后的四年里,他还创作了《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田园”》、钢琴奏鸣曲《热情》等几部代表作品。
从1804年开始,贝多芬就在酝酿一部非凡的交响曲。这部《c小调第五交响曲》成为贝多芬最受欢迎、在某些方面也是最有特点的作品,它向我们揭示了作者天才中几个最动人的特征。由于贝多芬将音乐刚开始那猛烈的三连音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这部交响曲又约定俗成地被称为《命运交响曲》。
伟大的艺术家总是孤独的。在火热的创作和奋斗的生活中,贝多芬总是在大自然中寻求慰籍。童年时代的莱茵河,青年时代写遗嘱时停留过的海利根施塔特村郊外的田野,以及德国一望无际的原野和大森林,都促使贝多芬于1808年完成了不朽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向世人描述了英雄心中的大自然。
尽管1810年贝多芬终于放弃了与苔莱丝·德·勃伦斯维克的结合,但生活和艺术创作给了贝多芬更为深沉博大的内心,也给了他自信与勇气,他不可战胜的天性中已经出现了伟人般的光荣感。因此这时候的贝多芬对于社会习俗不屑一顾,对于旁人的意见也毫不在乎。他在别人的眼里显得不近人情,傲慢自大。这里有两件事情可以充分反映当时贝多芬的个性:
第一则:维也纳的李区诺夫斯基亲王在贝多芬早年时,曾给予他很大的帮助。但有一次,亲王的母亲为了听贝多芬演奏,不惜跪在他的脚下请求。而贝多芬竟不理不睬,连头都不转一下。后来加上别的缘由,贝多芬和亲王反目。他临走时留下的的字条写到:“亲王,您之为您,是靠了偶然的出身;我之为我,是靠了我自己。亲王们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至于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第二则:贝多芬年轻时代非常崇拜歌德,而歌德对贝多芬也心仪已久,因此两人在波希米亚的见面显得非同寻常。当他们俩并肩散步时,远远走来了当时奥匈帝国的皇后、太子和一大群重臣。这时贝多芬背着手径直向人群走去。皇后向他打着招呼,太子向他脱帽致敬,大臣们让开了一条路。而歌德却摘下帽子,毕恭毕敬地躬着腰,在路边向皇亲贵族们敬礼。
这幅惟妙惟肖的图象,活灵活现地反映了贝多芬与歌德的不同性格。这时的贝多芬,找到了为之奋斗的目标,掌握着最高超的创作技巧,他不断诞生的杰作拖拽着音乐界和听众,使人们都膜拜在他的脚下。他成了当时音乐界和思想界的先驱,声誉日隆。正如歌德的一位女友见到贝多芬后对歌德惊呼:“当我第一次看见他时,我觉得整个宇宙都从我面前消失了。贝多芬使我忘记了世界,甚至你!啊,歌德!我确信此人远远超越了现代的文明。”
随着《第七交响曲》和《第八交响曲》的诞生,贝多芬的荣誉达到了顶峰。1814年维也纳会议时,他得到了全欧洲的王亲贵族对他的敬意。他被视为音乐之圣,成了备受官方推崇的音乐家。
这时,经历过艰苦奋斗而功成名就的贝多芬自信地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振拔的苦难。”
困顿的晚年与伟大的创作
“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骄傲的;他惋惜地看到这一事实:艺术没有尽头。他感觉到自己离目标还多么遥远。”
——贝多芬
“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的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格利尔巴采
命运的发展总有起伏。紧接着1814年的巨大成功后,贝多芬的命运急转直下,跌入了低谷。这个低谷是如此之深,因此当贝多芬最终走出后就真正永垂不朽了。
首先,他的经济陷入困境。维也纳这个城市从骨子里是轻佻而浮华的,它从未对高傲而独立的贝多芬报有真正的好感。自从1814年维也纳会议之后,维也纳的音乐口味日渐趋向于意大利乐风,他们推崇的是罗西尼,而将贝多芬视为“迂腐”。贝多芬的朋友和赞助人,或分散,或故去,现实的经济困难顷刻来临: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听众,没有稿约……没有起码的经济保障,再伟大的艺术家也一筹莫展。贝多芬不得不把他宝贵的时间耗费在精打细算的日常生活开支和与女厨的争吵上。他曾写到:“我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而我还得装着日常生活并不艰窘的神气。”
与此同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这样他连所热爱的钢琴演奏和指挥工作也不得不放弃。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打击来自他指挥彩排他的歌剧《菲德里奥》。由于他根本听不见乐队和演唱,整个排练一团糟,重新开始后依然如故。贝多芬从听众难堪的表情中领悟到了原因,回到家中捧着脸一言不发。他的朋友说:“在我和贝多芬的全部交往中,没有一天能和这致命的一天相比。他的心灵受到的极大的伤害,至死不曾忘记这可怕的一幕。”
沉重的家庭苦难也折磨着贝多芬。贝多芬的一个弟弟于1815年逝去,留下了八岁的儿子查理。查理的母亲是个微不足道的女人。贝多芬为了收养查理,不惜和她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诉讼,一直到1820年才告胜利。贝多芬将他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查理身上,希望能将他培养成材。但贝多芬明显犯了个错误:查理并不是童年的自己,他根本就成不了音乐家。由于贝多芬过于主观和急躁,养成了查理的逆反心理,不断地给贝多芬找麻烦,使贝多芬伤透了心。终于在1826年,在干了数不清的蠢事之后,查理开枪自杀。但他居然笨得连开两枪也没有成功。
自己满腔的心血和感情白白地浪费,还受到别人误解和嘲笑,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伤心了!查理的自杀使贝多芬高傲的内心感到极大的难堪,对他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加上自1817年他百病缠身,他的朋友说他“突然变得象个七十岁的老人,疲乏无力,丧失了意志。”
在无尽的烦恼、痛苦和忧愁中,贝多芬的创作受到严重的影响,作品很少。贝多芬的敌人甚至断言他已穷途末路。
经历了多年命运的打击,此时的贝多芬已不再是那个充满自豪感的贝多芬,不再是那个感到自己的才华具有至高无上的力量、能去征服整个宇宙、去把自己的音乐思想布施给每个人、并能取得所有人的尊敬的贝多芬。现在的他是一个终于远离尘嚣、独身隐居、不再寻求任何功名的贝多芬,他专心致志于自己的艺术,对外界的褒贬无动于衷。他完全沉浸于苦难之中,却微笑着顺从一种毫无反抗的忧郁,有时又以一种惊人的意志力量使自己达到宁静的欢乐之中。
1815-1826年,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他的“第三期风格”。这期间的代表作是《D大调庄严弥撒》、《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五首钢琴奏鸣曲和一些弦乐四重奏。
这时期贝多芬把音乐结构放在第二位,他找到的形式更能自然地符合情感上的要求。因此,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人类天才创作中所从未有过的最杰出的作品,它超越了贝多芬从前所有的音乐作品,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
《D大调庄严弥撒》被贝多芬称为他“最完美的作品”。这根本不是为了宗教和教堂的音乐,而是贝多芬本人情感和思想的流露。至今这部弥撒还是西方音乐同类题材的代表作。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凝聚了贝多芬一生的心血。从1795年贝多芬就草拟了这部交响曲最后乐章的主题,以后他在许多作品中曾无数次地尝试。经过多年的探索后,贝多芬决定破天荒地在交响曲中加入人声,引用席勒的《欢乐颂》诗句,来表达他毕生的夙愿:歌颂欢乐,欢乐战胜了痛苦,欢乐解放了人类并把他们引向上帝。
当时全欧洲笼罩在封建势力摧毁法国大革命成果的黑暗时期。在此背景下,《第九交响曲》于1824年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从此人类历史上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诞生了。当激动人心的大合唱结束时,狂热的听众不顾一切地鼓掌,相互拥抱,许多人禁不住失声痛哭,仿佛发生了一场骚乱。在维也纳这个讲究礼仪的城市,皇族出场不过鼓三次掌,但贝多芬享受了观众热烈的五次鼓掌谢幕,以至于警察不得不出面干预……
贝多芬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已经达到了音乐的最高境界。1827年3月26日下午5时3刻左右,狂风大作,雨雪交加,隆隆的雷声震动着贝多芬的屋子。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空,使贝多芬的屋内充满了奇异的光亮。与此同时,处于弥留之际的贝多芬猛然睁开眼睛,向上举起了右手。当他的手放下时,眼睛半闭着,心脏停止了跳动。
两万多维也纳市民参加了他的葬礼,著名作曲家舒伯特(Schubert,Franz)等艺术家扶着他的灵柩。贝多芬的墓碑上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Grillparzer)的诗句:“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的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我们也可以引用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的墓志铭来形容贝多芬:“让我们感激吧,一个多么伟大的人曾为了人类的荣耀和进步而活在世上。”
名垂千古的乐圣,音乐的普罗米修斯
——对贝多芬的评价
“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
“我从未想到为声名和荣誉而写作。我心坎里的东西要出来,所以我才写作。”
——贝多芬
《牛津音乐大词典》如是说:
贝多芬在音乐史和音乐发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解放了艺术,使之民主化,他是基于内心的需要而创作,而不是为了成为炫技演奏素材的提供者。他并不是一位动作敏捷的作曲家,从他的草稿本即可看出,他从有时看似平凡的开端直到定稿之间,的确经过一番苦思。他以精湛的结构技巧和重要的调性关系技巧为基础,在奏鸣曲式的处理上加以革新。贝多芬充分显示交响曲是作曲家最重要乐思的宝库。他把尾声从形式上扩展成壮观的高潮;把小步舞曲乐章改为暴风骤雨般的兴高采烈的诙谐曲乐章;他是第一个把“前导动机——主题”用作一种贯彻始终的形式手法的人。在他的慢乐章中,音乐表现出一种神秘的升华,这种境界甚至连莫扎特也从未达到。在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奏鸣曲中,贝多芬大大地提高了乐器的技巧和表现性能(虽然在钢琴曲方面,一直到最后几首奏鸣曲中,他对乐器的技巧应用才超越前人)。如果说今天他的作品被演奏的频率居所有作曲家之冠,一点也不为过。
罗曼·罗兰(著名法国文学家,音乐评论家)如是说:
……在此英勇的队伍内,我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他在痛苦中间曾自信他能成为别的受难者的榜样,“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籍以自慰。”经过了多少年超人的斗争与勇气,克服了他的苦难,完成了他所谓“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大业之后,这位胜利的普罗米修斯,回答一个向他提及上帝的朋友时说道:“噢,人啊,你当自助!”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称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面对着世界的劫难而感到忧伤时,他会来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身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面对德与善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仿佛在他和大自然不息的沟通之下,他竟感染了自然的深邃的力。……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保·朗多尔米(法国音乐学者)如是说:
贝多芬戏剧性的一生完全浸透在他的作品之中。我们可以在19世纪大部分的大音乐家身上发现这样的情况:即在他们自己的历史、梦幻、愿望、恐惧、欢乐和痛苦之中,寻求艺术的基本素材,或最重要的主题。
杨民望(我国著名音乐评论家)如是说: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从最简单的歌曲到最复杂的交响曲,都同民间音乐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而又极朴实鲜明,他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他音乐中那无比新颖而有深意的内容,都要求他改革并扩大了一些曲式结构原有的容量和深度。……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所感到亲切的。
萧伯纳(著名英国作家、戏剧家和音乐评论家)如是说:
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享受不尽的美丽的乐曲;他能挑出最干燥无味的旋律,把它们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回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他那激动人心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
约瑟夫·马克利斯(美国音乐史学家)如是说:
贝多芬属于受到了法国大革命强烈影响的一代人,自由和个人尊严的憧憬哺育了他。时间、地点和个性这三者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对新世纪的脉搏最为敏感的艺术家。他创造了一个英雄时代的音乐,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
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艺术评论家)如是说:
说贝多芬是古典时代与浪漫时代的过渡人物,实在是低估了他的价值,低估了他的艺术的独立性与特殊性。他的行为的光轮,照耀着整个世纪,孵育着多少不同的天才!音乐,由贝多芬从刻板严格的枷锁之下解放了出来,如今可自由地歌唱每个人的痛苦与欢乐了。由于他,音乐从死的学术一变而为活的意识。所有的来者,即使绝对不曾模仿他,即使精神与气质和他的相反,实际上也无异是他的门徒,因为他们享受着他用痛苦换来的自由!
赵鑫珊(我国著名作家)如是说:
作为精神世界的巨人,贝多芬的一生是洒脱的一生。他正是后来海明威所赞赏的那种斗士:“人并不是生来被打败的。”
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性的根本孤独者。因为他孜孜不倦地创造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而一切真正的科学、艺术和哲学创造,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既顽强又猛烈的自我意识,都是一种神圣的孤寂的生涯。因为贝多芬双耳失聪,他的听觉总是面对着永恒的孤寂和寂静的永恒,或者面对着在他看来是一个狭小的、严重缺乏永恒性的世界和人生。为了打破、砸烂这个先验的、不堪忍受的和带根本性的悲剧框架,他只有洒脱,幽默,悲愤地击盆而歌,使用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器来制作一个理想的音响艺术世界。音乐创作之于他,就是解放,就是超脱,就是灵魂的自由和最稳当的归宿。……
德国古典文化,原是一个无限丰富的多面体。以贝多芬为代表的德国古典音乐只不过是这个伟大多面体的一个金碧辉煌的侧面;其他三个主要侧面还有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以歌德、席勒为代表的德国古典文学;以及从洪堡、高斯到普朗克、爱因斯坦、玻恩和海森堡为代表的德国自然科学及其优秀传统。从统一的文化角度来看,这四个侧面都是等价的。旁及并了解其中任何三个,必将有助与人们渗透第四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書是好事,要繼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