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古典音樂的發展(3)



  (六)浪漫樂派時期:時間是從一八二○年~一九○○年。

  筆者相信,今日一般愛樂大眾所欣賞的古典音樂曲目中,浪漫樂派時期的作品一定佔了最大的比例,何以見得呢?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坊間音樂書籍中所介紹的「重要大作曲家」名單,其中浪漫樂派的作曲家大概總會佔個六、七成。從整個西洋音樂史來看,遠的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不說,即便是只從巴洛克時期到今天,將近四百年的歲月中,浪漫樂派時期僅佔八十年左右,但被列入重要大作曲家名單的比例卻那麼高,這一個時期的人才輩出以及音樂的受歡迎便可見一斑了。
  熟悉西洋藝術史的人都知道,整個十九世紀,歐洲都籠罩在一股巨大的浪漫主義思想潮流之中。浪漫主義其實就是一種與古典主義相對立的思想。前面我們曾提到,古典樂派時期的音樂著重的是形式與規則,它要表現出形式上客觀的美感。浪漫主義既然與古典主義相反,那麼浪漫樂派的音樂便是要打破舊有的形式與規則,這時期的作曲家認為,音樂的主要功能是要反映出他們的情感,形式只是一種表達的媒介,所以當舊形式不足以滿足需求時,他們就任意的去加以變更。因此浪漫時期雖然延用了許多古典時期便已使用的音樂形式,但樂曲在內容上卻更自由、更不受約束。由這樣一個觀念所引起的現象之一,就是長達一個小時以
上的龐大交響曲和短至不到一分鐘的小曲子,在這個時期都同時並存,整個音樂世界因此也變得更多采多姿了。

  綜合浪漫樂派時期的音樂表現,這個時期的特色有以下幾點:

  1.標題音樂的確立:也許有人會問:「標題音樂怎麼會是到浪漫時期才確立的呢?海頓的許多交響曲不是也有著像是『驚愕』、『軍隊』、『時鐘』等等的標題,而貝多芬的『英雄』、『命運』、『田園』等交響曲則更有名了,難道這些曲子不是標題音樂嗎?」,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在這兒我們必須說明的是,並不是樂曲冠上了一個標題,它就是屬於「標題音樂」。
  所謂「標題音樂」,是指作曲家為了藉由音樂來描寫某一個故事或者是某一種情景的氣氛,於是他就應用描寫式的旋律或節奏,甚至是模仿真實聲音的擬音效果,來具體表示出樂曲內容的音樂。所以標題音樂除了有標題外,作曲者通常也會附上說明樂曲內容的文字,好讓聆賞者可以清楚地知道作曲者的創作意圖。
  儘管描寫性的音樂在浪漫時期以前已經出現過(例如巴洛克時期義大利作曲家韋瓦第所寫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就是非常著名的例子),但當時這種曲子多半是偶發性的創作,數量上非常少。一般學者認為,標題音樂的概念是從浪漫樂派時期法國作曲家白遼士所寫的「幻想交響曲」開始確立的,而且從那時起,「標題音樂」才漸漸成為古典音樂史上的主要角色。
  至於前面所提到的海頓及貝多芬的交響曲附有標題的問題,其實那些標題多半是由後人所附加上去的,就算有的是由作曲者所親提,但那些曲子創作的目的,並不是用音樂來描述事物,標題的附加頂多是用來傳達樂曲的概念而已,所以並不算是真正的標題音樂。

  2.交響詩的產生:運用標題音樂的概念所譜作的樂曲中,要以「交響詩」最具有代表性了。「交響詩」這種樂曲形式是由匈牙利鋼琴家兼作曲家李斯特首創,它是一種不分樂章而且形式自由的管弦樂曲。交響詩既然是標題音樂的一種,它的目的自然也是在描述事物,它可以陳述一個故事、描繪一個景緻,或者是表達出作曲者對於某件事物的感想。繼李斯特之後,浪漫時期有許多作曲家也從事交響詩的寫作,其中較著名的有史麥塔納、聖桑、德弗乍克、雷史碧基及理查‧史特勞斯等人。
  3.民族主義與音樂的結合: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民族主義興起,歐洲各民族的民族意識相繼覺醒,這個潮流影響所及,歐洲各國的作曲家們紛紛往自己民族的傳統素材中找尋作曲的靈感。他們有的運用民謠曲調及節奏,有的則以各民族的傳說、軼事作為創作的題材。一時之間,一股有別於當時以德奧體系(主要是德、奧、法、比四國)為音樂主流、富有各民族獨特色彩的音樂,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出現。這一批德奧體系之外,包括俄羅斯、東歐、北歐及南歐等國家的作曲家們,所譜寫的音樂因為都具有民族特色,因此便形成了所謂的「國民樂派」。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國民樂派的出現,在時間上是與浪漫樂派相重疊的,國民樂派的興起,正如各式多彩繽紛的花朵,將浪漫樂派時期粧點得更加絢爛美麗。


  (七)現代樂派時期:時間是從一九○○年迄今。

  時序進入廿世紀以後,西洋音樂史又經歷了一次重大的革命,人們開始覺得自巴洛克時期以來作曲家所使用的大、小調音階調性系統,以及傳統的和聲應用,已不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於是便開始尋求新的和聲理論,並且發展出諸如無調性、多調性等等的音樂。  廿世紀這一波音樂史的新風潮,應該可以從法國作曲家德布西創造出印象主義音樂開始算起。德布西天生就具有反叛性,他的音樂在和弦的使用上相當大膽,完全不受傳統和聲理論的規範,他並且喜歡應用六全音音階來作曲,可說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作曲家。不過德布西所寫的印象主義音樂,仍未完全打破傳統的調性理論。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奧國作曲家荀白克發表了十二音列系統的新理論,並依據這個理論創造出十二音列的無調性音樂,至此傳統的調性觀念和大、小調音階體系終於完全被打破了。荀白克之後,各式各樣的新音樂理論相繼被人提出與採用,諸如噪音主義、具象音樂、電子音樂、機遇音樂以及微分音音樂等等各種實驗性色彩濃厚的音樂。一般來講,這些新音樂都非常的不和諧,完全否定了音樂必須優美悅耳的傳統觀念。因此許多愛樂者認為廿世紀的音樂都是嘈雜、難聽,而將之列為「拒絕往來戶」。

  其實在本世紀的音樂當中,仍然有一些並不那麼前衛而教人難以忍受,甚至還稱得上是「好聽」,例如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普羅高菲夫、法國作曲家米堯、浦朗克以及瑞士作曲家奧乃格等人所譜寫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難接受。更何況有些被歸入後期浪漫樂派的作曲家如馬勒、理查‧史特勞斯、西貝流士及拉赫曼尼諾夫等人,他們在跨入廿世紀以後,依然繼續寫作具有浪漫風格的曲子,所以愛樂的朋友千萬不要因為某個曲子創作的年份是在廿世紀以後,就將它列入「拒絕往來戶」,那樣才不會喪失許多聆賞好曲子的機會。


  綜觀二十年紀西洋古典音樂的發展,與前面我們所提過的各個時期比較,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以前各個時期的音樂作品,多半能夠歸納出屬於自己的時代風格,但是這一點在廿世紀的音樂中便行不通了,現代樂派的音樂,創作者在創作理念上往往是天差地別,音樂的呈現方式也是五花八門,它們之間並沒有什麼普遍性和共通性。所以有人就說:「廿世紀是西洋音樂史上最『混亂』的一個時期」,至於廿世紀所發展出來的許多音樂,是否有傳世的價值?由於當代人看當代的事物總是很難客觀,這一點恐怕就要留待後世的人來評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https://m.lnka.tw/detail.aspx?articleId=3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