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全麥麵包,很可能是“偽全麥”!
我們習慣了吃白米飯、白饅頭這樣的精白米麵,有時還追求越精白越好,近年來卻聽說要吃全穀物才健康,也看到市場上有越來越來的全穀物食品。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全穀物(whole grains,WG)是指未經精細化加工或雖經碾磨(粉碎或壓片等)處理仍保留了完整穀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谷皮和糊粉層組分的穀物。
我國目前對全穀物食品沒有定義,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食品標籤中則規定配料中含有≥51%全穀物的食品才可以聲稱為全穀物食品。
為了便於消費者識別全穀物食品,2005年,美國全穀物理事會(WGC)在《美國全穀物食品標籤》和《國際全穀物食品標籤》中發布了2種全穀物標識—— 基本標識和100 %標識:
每份食品中至少含有8克全穀物原料;
每份食品中至少含有16克全穀物原料,而且食品中所有穀物原料必須是全穀物。
2006年,針對含肉類的穀物食品,WGC(美國全穀物理事會)在基本標籤中增加了“至少51%的穀物原料是全穀物”的規定。
對於我們平時經常吃的稻米、小麥、玉米、大麥、燕麥、黑麥、黑米、高粱、青稞、黃米、小米、粟米、蕎麥、薏米等穀物,如果加工得當,都是全穀物的良好來源。
但是,我們市場上的穀物往往經過脫殼、碾磨、拋光等精細加工,所以不一定能稱得上全穀物。而且,全穀物並不等於以前我們認識的粗雜糧,這些粗雜糧如果經過精細加工,也不能叫做全穀物。
至於全穀物食品,實際上我國並沒有相關規定,但如果食品原料是100%的全穀物,那麼,由它們加工烹調而成的,如1碗糙米飯、100%全穀物麵粉製成的麵包,就屬於全穀物食品。
此外,如果是進口的全穀物食品,建議參考美國農業部(USDA)網站上推薦的方法來幫助判斷和選擇,如:
我們市場上有些所謂的“全麥”,實際上是麵粉+麩皮,缺少胚芽,不屬於全穀物,我們可以通過看食品標籤的配料表進行分辨。
比如下面這款“全麥”(whole wheat)餅乾,配料中使用的是專用小麥粉、麥麩,而不是真正的“全麥粉”,這樣的產品不屬於全穀物食品。由此可見,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全麥食品未必就是全穀物食品。
全穀物包含谷皮、糊粉層、胚乳和胚芽四個部分,各個部分營養成分不盡相同:
如果經過精細化加工,把穀殼脫去,再進一步碾去谷皮,胚芽隨之脫落,就剩下胚乳了,成為“精製穀物”(refined grains,RG)。
與精製穀物相比,全穀物含有更多穀物的天然營養成分,如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植物甾醇,以及植酸和酚類等植物化學物。
由於我們的飲食是以穀類為主,穀類的食用量比較大,對膳食營養素的貢獻就很大。但如果以精製穀類為主的話,會導致膳食某些微量營養素(比如維生素B1)攝入較低。因此只有適當增加全穀物,才能更好的滿足我們對膳食營養素的需要。
另外,根據《食物與健康——科學證據共識》,通過“全穀物”和“單一穀物”(如小米、燕麥、蕎麥、玉米等)與健康關係分析研究表明,增加全穀物或穀物纖維攝入以及用全穀物替代精製穀物,對預防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具有潛在的有益作用。增加燕麥攝入可改善血脂異常。
既然吃全穀物有這麼多的好處,我們就要把它們融入一日三餐中。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大家每天吃50-150克的全穀物和雜豆類,當然,具體食用量最好因人而異,例如對於嬰幼兒、老人、以及某些疾病人群應適當減少食用量。
在具體食用方法上,建議把每天吃的1/3穀物換成全穀物,例如做米飯的時候,用1份糙米加2份精米。
同時,把它們分配到三餐中,如早上喝小米粥、或燕麥粥、或八寶粥(如糙米+黑米+大米+紅豆+綠豆+花生+蓮子+桂圓)、或五穀豆漿等;中午或晚上吃糙米飯、或玉米麵饅頭、或小米麵條等。
另外,由於全穀物口感比較粗糙,建議發揮廚房炊具的作用來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採用電飯煲、高壓鍋烹煮八寶粥,從而使其口感變柔軟。如果還希望它們吃起更加香甜美味,還可以適當加入芝麻粉、葡萄乾、大棗等食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