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吸金“黑洞”
隨著消費升級,近年來整形美容之風越吹越烈,大批愛美女性不斷湧入這個市場。然而,另一方面美容院也逐漸成為“高消費”的代名詞,從你踏進去開始,就大程度上已經開啟了刷信用卡“根本停不下來”的模式。
然而,你可知道,這些動輒開價萬元的美容項目,成本甚至不足千元,而且大多數療效甚微?
連日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暗訪廣州、上海等多家美容機構及供應商、加盟商,採訪多名業內資深人士,試圖從多個角度為消費者揭開這些美容機構的暴利真相。
據中研普華髮布研報顯示,截至2013年末,全國美髮美容企業單店達180萬家,從業人員1600萬人,營業額高達一萬億元。除去美髮營業額約3757億元後,美容行業的年產值超過6200億元,而這一數字在2002年僅為1680億元。
短短十年間,中國的美容行業產值翻了三番,但與此同時,“暴利”也成為了這個行業的代名詞。“美容院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美容項目和銷售我們的產品,美容項目的成本都不到售價20%,部分純手工項目的產品成本幾乎為零。”修身堂(8200.HK)加盟事業部華南區加盟經理劉女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化妝品利潤倍數計
事實上,除了以上所說的美容項目暴利以外,美容機構向顧客推銷的美容產品也同樣擁有豐厚利潤。
一般來說,化妝品主要分成大眾渠道和專業渠道,前者是指產品直接面對消費者,這時品牌廠商通常會通過廣告等營銷方式推動銷售,屬於走量型的銷售;而專業渠道指的主要就是美容院,化妝品廠商要么直接要么通過代理進入美容院渠道,以較高的價格出售給顧客,這種銷售方式很大程度是依賴前線美容師的推介,以及顧客在做美容項目時的感受,由於節省大量廣告成本,因此利潤較大眾渠道要高。
“對於廠商來說,走大眾渠道大概能有10%-30%的毛利率,視乎各個廠家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但走專業渠道的毛利率就可高達70%。”一位廣州化妝品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對於美容院來說,進貨價是50元的產品,可以賣到200、300元,除卻銷售人員的人工成本後,利潤高達三倍以上。
為了讓業務更多元化,修身堂在2005年收購了在上海的寶潔個人護理產業的分銷業務,在華東和華西分銷SK-II和Olay等美容及護膚品。據該公司此前披露的2013財年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年內,修身堂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營業額為13.6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4%。其中主要收入來源於分銷銷售化妝品及護膚產品,佔比高達91%。
據修身堂加盟事業部華南區加盟經理劉女士介紹,修身堂依照加盟費的高低,將加盟店分為四個等級,每個等級的店鋪經營不同的美容項目,等級越高意味著可經營的項目越多。同時,修身堂還為加盟店免費配送價值不等的產品、儀器、配套附屬品,並提供免費的員工技能培訓。而在店鋪開業之後,加盟商還能以低於市場約70%的批發價進購所需的美容產品。
正是這種獨特的經營模式讓修身堂更加積極發展加盟業務。截至目前,修身堂共訂立超過150份加盟合作協議,上一財年的加盟合作服務營業額佔總收入比為6%。
“加盟其實也是美容機構圈客賣產品的手段,只要你加盟了一個機構的品牌,那麼你就得持續消費他們生產的產品,成為他們固定的收入來源。”夏娃美業銷售經理司晨向21世紀經濟報導說道。
據介紹,經營美容院的主要成本是店租和員工的工資。一般來說,美容院員工的薪資由底薪、技術提成、業績提成三部分構成,技術提成指的是一天服務了多少個客人,而辦會員卡、項目卡就算是業績提成,業績提成標準一般是項目淨利潤的5%到10%。由此,員工的薪資一般佔據加盟店面總營業額的17%,而店租則要看具體的城市情況,以廣州為例,店租成本就佔據60%左右。
而美容機構除了為加盟商提供品牌、專業指導、開業所需的產品和儀器設備之外,也為加盟商制定一系列產品優惠政策。例如,加盟商可按產品批發價的30%進貨;根據加盟商的進貨金額或銷售業績,可免費配送或低價配送最新研發出的儀器設備;特定節日贈送新研發產品、項目等等。而美容院在低價拿到產品和儀器設備之後,又輔以美容院的服務高價出售,從中牟取暴利。
美容項目成本僅20%
據必瘦站(1830.HK)最新發布的全年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止年度,該公司共錄得收益4.7億港元,同比增長6.1%。其中,存貨及消耗品成本為1057萬港元,僱員福利及人力資源服務開支為1.3億港元,市場推廣開支、折舊費以及營運租賃租金分別為8249萬、2813萬以及5604萬港元,最終營利為1.07億港元,營業利潤率高達22.7%,純利率也維持在18%的高水平。
記者在網上團購了該公司一個88元的纖體體驗套餐,據網站顯示,這個原價為3888元的纖體套餐包括了:健康指數與脂肪分析(10分鐘)、TNT極速排脂塑身或V8深層排脂緊緻塑身(二選一、60分鐘)以及線酵素熱毯(30分鐘)。
但體驗後記者發現,所謂的健康指數與脂肪分析實際上就是讓記者站到一台所謂的日本進口測試機器上,輸入年齡、身高,機器就會計算出人體脂肪含量、新陳代謝指數,然後銷售人員隨即展開激烈“科普”轟炸,讓記者進一步購買其他項目。而所謂的線酵素熱毯也只是一張雙面發熱的塑料毯,主要是讓使用者出汗。粗略計算,整個體驗過程包括消耗掉的一次性用品及水、電、人工成本,連同機器折舊費,也遠不到3888元。
“我們是上市公司,而且只做直營,所用的儀器、產品都十分安全,所以價格也比一般美容院貴。”體驗還沒結束,一位現場銷售人員便向記者極力推荐一項售價為5200元的纖體套餐,但當記者表示價格太高無法接受後,該銷售人員馬上改口稱“價格可以商量”,報價也一下子下降近千元。最終記者以2868元的價格購買了8次爆脂纖體項目,平均每次花費358.5元。
據了解,當下美容機構主要有兩大收入來源:提供美容纖體服務以及銷售纖體美容產品。而對於中高端美容院來說,主要的利潤來源是服務項目本身。
“像加盟店做一個淡斑的美容項目,售價是5888元,其中的產品成本也就是兩三元,部分使用套盒的成本也就一百元左右。而儀器設備則全部由我們來配送,成本很小。”普麗緹莎美容連鎖機構招商經理胡女士向記者說道。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在修身堂近幾年的熱門美容療程中,包含了“淋巴引流按摩護理”、“Pilates手造塑身療程”等一系列純手工項目。這些項目在操作過程中不需要輔以任何的產品或儀器,僅僅花費少額的人工成本。部分配合儀器設備操作的項目,成本亦不會超過售價的20%。而這樣的低成本項目在美容院售價往往高達幾百甚至幾千。
“經營一家美容院,除去店租、薪資、水電等成本,一般有50%到55%的純利潤空間。”劉女士告訴記者,目前美容院的成本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是經營成本,包括店租、員工薪資和其他。由於員工薪資與業績掛鉤,成本不大,店舖租金為主要開支;其次是加盟成本,或者是前期購買設備和產品的成本,這部分成本一般在三個月到半年就可以收回;第三是廣告支出以及美容院預留的流動資金。
違規涉足醫學美容背後
近年來,除了生活美容服務,部分美容院推出了醫學美容項目,利用一些醫學美容儀器,從而將項目售價提高數十倍。
“一台普通機器要做10次的效果,高端醫學儀器可能兩三次就可以做到了,所以價格要比一般儀器的貴。”上述必瘦站銷售人員稱。
根據我國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從事生活美容的機構不得開展任何醫學美容項目。開展醫學美容項目的機構必須是醫療機構,醫師必須有醫師資格證且執業範圍為整形外科或美容外科。
據記者了解,醫學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修復與再塑,像漂唇、割雙眼皮、文唇線、繡眉、去眼袋這些美容項目都屬於醫學美容的範疇。
但事實上,違規涉足醫學美容在美容業內卻是存在已久的現象,而且因為比起普通的生活美容項目,這些醫學美容項目售價可高達數万元,在巨額暴利的促使下,就連一些大型的知名連鎖美容機構也不惜鋌而走險。此前必瘦站深圳羅湖人民南路分店就被媒體曝光違法給消費者提供俗稱“微針”的醫療美容服務。但在該公司的衛生許可證上卻明確標示,許可項目是“美容店(不含醫學美容)”。
而為了逃避監管,必瘦站羅湖分店在向客人介紹的時候還故意將“微針”服務說成“飛針”,但實際上都是一回事。而對於記者在廣州必瘦站分店所購買的爆脂纖體項目,一位美容醫師認為實際上也屬於醫學美容的範疇:“雖然沒有傷口和直接侵入,但因為已經對體內脂肪結構帶來影響,其實也是醫學美容的一種。”
為此,記者向必瘦站公司諮詢在大陸地區是否具有開展醫學美容資質,但截至本報發稿為止,該公司尚未對此作出回复。
修身堂加盟事業部華南區加盟經理劉女士更坦承,該公司在醫學美容領域非常專業。“抗衰老以及一些微創項目,可以由你們帶客戶到我們的醫美中心進行服務,然後我們進行利潤分成。”劉女士說。
而對於醫學美容,一些小型美容院則更加猖狂,公然做起了微整容的生意。“我們揚州有個加盟店在做液態無創整形項目,媲美於我們的微整形,只是不用注射開刀。這個項目廠家拿貨的價格是5888,加盟店拿貨就是1740,我們的揚州店在推廣給客戶的時候,售價高達5萬多。”普麗緹莎美容連鎖機構招商經理胡女士告訴記者。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醫學美容儀器的售價雖然高達幾萬甚至幾十萬元,但美容院卻可以零門檻使用。其方式通常是:儀器供應商免費提供給美容院首5位客人使用,若美容院願意繼續使用,美容院只需與儀器供應商進行收入分成,例如300元每次的服務項目,美容院收取其中6成,儀器供應商收取4成,具體比例最終由雙方確定。所以對於美容院來說,不需要花費巨資來購買儀器,違規成本大大降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