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成大事者不謀於眾



俗話說”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成大事者不謀於眾”的意思是:要成就大事,不應該去聽從身邊人的意見或者建議。為何那麼說呢?因為想成大事的人,心中肯定有一定的想法,眼光跟見解。想做一件大事時,如果聽這聽那的意見,思想就會出現動搖,這樣會影響你的決定,所以應該相信自己原本的決定。

成大事不謀於眾的原因還有就是,避免一些機密洩露出去。很多重要的計劃跟決定,多個人知道就多一份的危險。特別是別與自以為是的小人商量。成大事者不謀於眾,這是謀事的另一種情況。這一原則通俗地說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不必與人商量。因為謀求非常重大事情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與氣度,自己看準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去和別人商量,反倒麻煩。


首先,如果別人見識低下,心胸狹小,氣度平凡,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七嘴八舌,會動搖你的意志,也會破壞你的信心和情緒。

第二是人多心雜,也會出現走漏風聲、葬送機會的壞事。秦孝公時,商鞅就對孝公講一番道理:“對於一般人,事情開始的謀劃,和他們談不攏,只能成功之後和他們共同享樂。講究崇高道德的人;不附和於俗人,欲建立大功大業的人,不必和普通人商議。”

一般來說,胸怀大志的人由於人生目的和知識見解與普通人有很大距離,有些事他不和普通人商量,應當說是正常的。成大事者不謀於眾,對於其它人雖然不與人商議,在他本人卻必是深思熟慮的。另外,他必須確實具有成大事的謀略和能力,他心中的計劃還必須合乎事物發展的規律。如果僅僅是自以為了不起,自大狂妄,那隻有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還有,即使願望是好的,行為有人支持,但計劃脫離實際,雖然雄心勃勃,也必須放棄幻想。


秦孝公的商鞅變法就是這樣的情景。當時秦孝公支持商鞅改革,秦國的大臣都不太支持。商鞅就對孝公講一番道理:“對於一般人,事情開始的謀劃,和他們談不攏,只能成功之後和他們共同享樂。講究崇高道德的人,不附和於俗人,建立大功大業的人,不必和普通人商議。能使國家強盛,舊的章法便可換一換。”

當時有個叫甘龍的大臣立即反對,他說:“一點也不對,舊法度官吏熟悉,民眾習慣,大家一起正好相安無事。”

商鞅回答說:“平庸的人安於現狀,平常的讀書人局限於自己的見聞,這兩種人只能守著現在的攤子,實在不值得跟他們談現實和他們知識之外的事。有智慧的人可以為國家製訂新的法規,平庸的人只能看守現存的局面;賢明的人能更改制度,無能的人只能拘泥於現狀。”


商鞅這一套見解可能太狂了點,但確實是既深刻又合實際,說出了成大事者不謀於眾的道理,又合實際,所以他在秦國的變法就成功了。

一般來說,胸怀大志的人由於人生目的和知識見解與普通人有很大距離,有些事他不與普通人商量,應當說是正常的。正因為這樣,社會才會進步。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在起義前當長工時說:“伙計們,將來誰富貴了,可不要忘了老朋友啊!”陳勝說的是實話,表明他不甘做奴隸,要做一番大事業!

長工夥伴譏笑他,他嘆道:“唉!小燕雀哪裡曉得鴻鵠遠走高飛的志向呢!”陳勝這裡表現的就是一種成大事者不謀於眾的情緒,因為他和他的長工夥伴在這一點上談不到一起,只有各走各的道。


成大事者不謀於眾,對於當事人來說,雖然未與人商議,在他本人卻必是深思熟慮的。另外,他必須確實具有成大事的才乾和能力,他胸中之謀還必須合乎事物發展的道理。如果僅僅是自以為了不起,不知天高地厚,那隻有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01
心急於攻,得子而失勢: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們往往因為急功近利,表面上看暫時得到了一寸一卒的勝利,實際上是破掉了好不容易做成的局,無異於殺雞取卵、焚林而獵。

02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考慮方向性問題,往往需要把自己層層撕開來剖解,這本身是一個極為痛苦的過程,勞心勞力,傷筋動骨。出於趨利避害的本能,我們更容易用各種忙碌來掩蓋心底的恐慌。但,方向錯了,戰術多麼精彩絕倫,所得結果,都會與初衷漸行漸遠。

03
話說出口之前,話是你的寶藏。話說出口之後,你是話的奴隸:我們常因多言而懊惱,卻從不因寡語而後悔。

04
“一米寬,一公里深”的專業度:專業深耕需要抱持這樣一份態度,持續“深耕”。

05
只有你真正自信時,你才有可能真正謙卑:所有謙遜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都有著很高程度的自尊自信。他們知道自己是誰,並對自己感覺良好。
06
成大事者,不謀於眾: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不必與人商量。因為謀求非常重大事情的人,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與氣度,自己看準了,去做就是了。如果與人過多商量,反倒麻煩,不能理解,七嘴八舌,動搖意志,丟了時機。

07
虎卑其勢,將有擊也;狸縮其身,將有取也: “顯”是人的本性,而能藏而不漏者,要么是虛懷若谷的境界高人,要么是胸有成竹的謀大事者。不能輕易小看一個可以把姿態置於低處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https://m.lnka.tw/detail.aspx?articleId=3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