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俄媒稱中國正成創新大國:美企將從中國“盜取”創意(2)

俄媒稱中國正成創新大國:美企將從中國“盜取”創意(2)

【延伸閱讀】港媒稱中國成全球數字巨頭:老牌山寨企業轉型創新先鋒
參考消息網 12月13日報導香港亞洲時報在線網站12月10日刊登《有意謀求的活力:作為數字巨頭的中國》一文,作者為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所長華強森。
文章稱,中國已經牢固確立了在消費者導向型數字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它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在全球交易中所佔份額超過40%,在自動駕駛汽車、3D打印、機器人技術、無人機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它的風險投資規模位列前三。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獨角獸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是中國公司,中國雲提供商的運算效率保持著世界紀錄。雖然中國的服務業總體存在貿易逆差,但最近它在數字服務方面實現了每年高達15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文章稱,推動中國數字經濟取得重大進步的是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這些企業正在將它們的服務大規模商業化,為世界帶來新的商業模式,這三家公司在各自領域擁有5億-9億月活躍用戶。如今,這些互聯網企業正利用自身地位投資於中國的數字生態系統以及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定義數字生態系統的新興執著創業群體。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總共投資了30%的中國最傑出初創公司,例如滴滴出行(500億美元)、美團點評(300億美元)和京東(560億美元)。
文章稱,憑藉世界最大的國內市場和充足的風險投資,中國的老牌山寨企業已經轉而成為強大的創新力量。他們在這個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上像角斗士那樣打拼,學會發展出先進的商業模式,並建立了堅固的壁壘來保護自身業務,因此,中國創新企業的估值比西方同類企業高出很多倍。此外,中國在從直播到共享單車的一些領域居於全球領先地位。最重要的是,中國處在移動支付的前沿,有超過6億的中國手機用戶能夠進行幾乎免費的點對點交易,中國的移動支付基礎設施所處理的交易量已經遠超美國的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這些基礎設施將成為進行更多創新的平台。
文章稱,隨著中國企業的技術能力越來越強,中國的市場優勢正變為數據優勢,這對於支持人工智能的發展至關重要。
文章稱,中國另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是“線上線下融合(OMO)”,這是創新工場除人工智能之外的另一個投資方向。物質世界變得數字化,企業可以知道消費者所處的位置、動向和身份,然後傳輸這些數據,用以塑造在線體驗。
例如,OMO商店將配備一些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像電商網站目前所能做到的那樣,無縫識別客戶身份和潛在行為。同樣,OMO語言學習將把遠程授課的母語教師、負責維持課堂氣氛的本地助教、糾正發音的自動軟件以及批改作業和進行測試的自動硬件結合在一起。中國具備重建線下基礎設施的條件,它可以以此確保自身在OMO領域的領先地位。
文章表示,雖然中國在消費行業數字化方面居於領先,但數字技術的商業應用存在滯後,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改變。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三股數字推動力——去中介化(去掉中間商)、分散化(將程序分解為多個組成部分)和非物質化(從實體形式轉變為電子形式)到2030年可能會占到(或創造)10%-45%的行業總收入。
中國政府為中國作為世界數字強國的未來製定了宏偉計劃。由國務院主導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項目帶來了8000多個孵化器和加速器。政府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為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者總共提供了274億美元,這是一項被動性投資,但擁有特殊的贖回激勵措施。政府目前正調動資源,投入1800億美元,用於在未來七年內建造本國的5G移動網絡,並且正在為量子技術的發展提供支持。國務院還發布了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指導方針,目標是到2030年使中國成為一個全球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目前正在建設中的雄安可能成為第一個為自動駕駛車輛設計的“智慧城市”。在廣東省,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令自動化率達到80%的宏偉目標。
文章稱,這些目標難免會影響勞動力市場,首先將影響常規的白領崗位(如客戶服務和電話營銷),其次是常規的藍領崗位(如流水線作業),最後會影響到一些非常規崗位(如駕駛甚或是放射影像診斷)。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最近的研究發現,在迅速自動化的情況下,約有8200萬到1.02億中國勞動者將需要換工作。

文章認為,通過實施扶持性政策並避免過度監管,政府做好了擁抱新興數字時代的準備,這已經令中國擁有了巨大優勢。(編譯/李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書是好事,要繼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