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8日 星期五

  很喜歡一句話:“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遠之。”

一個人要想做好 ,就要跟對人,做對事,走對路,遇到爛人爛事,就收起自己的善良。

善良過度,就是荒廢了自己的責任田,卻種好了別人的地。可惡的是,得了好處的人,還不懂得感恩。

生活中,遇到以下需要幫的“忙”,再善良,也不要幫,真的是出力不討好。

^_^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去幫助別人。

戰國時期,秦軍攻打趙國,老將廉頗指揮有度,英勇抗擊,秦軍難以取勝。

如何打敗趙軍?秦國的大臣們,心生一計——讓廉頗下台,讓趙王的兒子趙括取而代之。

很快,趙國到處都是謠言“秦軍最怕趙括將軍”。

趙括平時喜歡吹牛,紙上談兵,似乎比任何人都高明。趙王認為,謠言是有道理的,經過一番思考,讓廉頗讓位,趙括接位。

在長平這個地方,兩軍對壘,趙括一邊讀兵書,一邊調整佈局,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導致四十多萬大軍,全部被滅。

逞強、逞能的錯誤,並不少見。你不能當“趙括”,要堅持謙卑做人,要懂得量力而行。

古人云:“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辦不到的事情,就不要答應去做。你當仁不讓的勇氣,其實是“害人害己”的開始。

做生意的時候,你答應幫忙,又做不到,就失去信用;你幫朋友做事,因為效果不佳,反而被朋友奚落,友情也弄丟了......任何善事,都要言而有信,別隨口答應,避免趕鴨子上架。

^_^別助紂為虐:幫助一個人,同時傷害一個人,就是愚蠢。

朋友偷盜,你要是幫忙的話,那麼你就是同夥,朋友的錯誤,你要承擔一半。換個角度看,那些被盜的人,成為了受害者,他們會活得很痛苦。

夫妻鬧離婚,你去幫忙協調,結局不會太好。

在路上,遇到老人訛詐年輕人,你不明就裡,認為老人吃虧了。去幫忙。結果可想而知。

善良給錯了人,比拒絕幫忙更可怕。

任何事情,要清楚來龍去脈,要遵守道德法律。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因為人與人的感情、慣性思維,帶來了負面的能量。

^_^ 幫助別人做決策,一失足成千古恨。

多年前,有人問一朋友,到底是當公務員好,還是去企業好?

同學考上了公務員,也被某大型企業看中了,留了一個中層管理的位置給他。

我想,年輕人應該闖一闖,別活得太安逸了,企業應該比較適合;但是企業不夠穩定,萬一效益不好,工資獎金都會減少,也有失業的可能。

前思後想一番,我才明白,同學的決定,我愛莫能助。我也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左右他的人生大事。

蘇格拉底說:“想左右天下的人,必須先能左右自己。”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遇到事情,他會有自己的主張。那些反反复復問別人“怎麼辦”的人,不夠自信,也沒有目標。你幫他,結局不滿意的話,都是你的錯。

最氣人的是,左右都不滿意,任何一種結果,都不被人接受。

^_^借出去的錢,潑出去的水,遇到老賴,自找麻煩。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借錢裝孫子,還錢裝大爺。”

如果對方不是關係特別好,信譽非得靠譜,你不要藉錢給他。借出去的是錢,帶來的不是感恩,而是煩惱。

^_^ 幫助不懂感恩的人,終究會寒了自己的心。

農夫與蛇的故事,讓我們認識了蛇的本性,也看到了農夫的愚昧。在嘲笑農夫的時候,更要反思自己。

可是,人際交往的時候,總有看不清人的時候。人性是有陰暗面的。

那些壞人,沒有把“壞”字寫在臉上,反而會把自己偽裝成好人。

識別恩將仇報的人,然後拒絕幫助:其一,看他有沒有老賴的皮性,其二,看他周圍的人,是不是善良的人;其三,觀察他做事有無投機取巧,欺矇浮誇,其四,做人是否謊話連篇。

不必因為幫忙,傷透了自己的心。恩情不在乎大小,在乎溫暖,做人要講良心。

^_^三毛說: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有人向你求助的時候,他多半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並沒有非這樣不可。

你幫助別人,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被“自己設立的道德規矩”綁架了自己。適當冷漠一些,你會減少很多麻煩。

寧願少交朋友,也不要用以上幾種“幫忙”來維繫周圍的人。

古人說:“救急不求窮。”

但凡心窮之人,都不值得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書是好事,要繼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