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太上感應篇:心善之人,身上大都會有這五個特徵,有你嗎?

眾所周知,教人“斷惡行善”,其實是《太上感應篇》最核心的主題之一。

那麼,就個人而言,怎麼樣才能算是真正的行善呢?

其實一個人之所以會行善,其前提就是他的內心足夠善良,即心善之人,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行善。

反之,一個內心毫無善意的人,即便是做了一件好事,亦有可能是別有用心,另有目的。

甚至可以說,內心不善之人,很難會真正的行善。


而內心善良的人,我個人更傾向於《太上感應篇》中的說法,即:

“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卹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

大意是說,真正的行善,其實是積聚德業,累進功績,並將慈悲之心擴及萬物,如對君長要盡忠(君臣);對父母要盡孝;對兄長要尊敬,對後輩要友愛;不但能夠糾正自身的言行,而且亦可以勸化他人改邪歸正;既能夠憐憫孤獨者,也能夠周濟鰥寡者;既能夠尊敬衰老者,也能夠關懷年幼者;即便是對昆蟲和草木,依然會有生有仁愛之心,不加以傷害。

由此可見,心善之人,大都具有以下五個特徵,即:

一、忠誠

一般來說,內心善良的人,往往更忠誠。

為什麼?

因為他們很少有邪念,即便有邪念,也可以將其抑制,而不邪念所左右。

而這樣的人,自然可以節制自己的慾望,從而避免迷失自己。

進一步的說,這樣的人,大都會非常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以及努力的方向,從而會有堅定的立場,以至於會體現出忠誠的特性。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忠誠”其實是內心善良的人身上具有的特徵之一。

二、孝順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孝”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如古人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

言外之意,在古人看來,即便是生育、養育後代,也是一種孝。

由此可見,“孝”的重要性。

甚至可以說,一個不孝的人,在古人的眼裡,不但不能算是內心善良,而且還有悖於倫理,為人所不恥。

這其實亦是為什麼講“孝順”是內心善良的人,身上具有的另一個特徵之道理。

三、正己化人

古語有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大意是說,每一個人的言行,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毫無缺欠。

也就是說,人有缺點或缺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正視自己的缺點,以至於無法糾正自身的缺點。

而這當然不是內心善良之人的所為了。

言外之意,真正內心善良的人,不但可以正視自己的缺點並糾正自己的缺點,而且還可以幫助他人糾正他們的製點。

這亦是內心善良的人,身上具有的特徵之一。

四、尊老愛幼

如上所說,行善之人,往往都能夠憐憫孤獨者、周濟鰥寡者、尊敬衰老者、關懷年幼者,即尊老愛幼。

反之,一個人若是做不到這些,自然不能算是真正的行善了,更不能算是內心善良的人。

因此,“尊老愛幼”實際上亦是內心善良之人身上具有的另一個特徵。

五、有愛心

從某種意義上講,有愛心幾乎可以和內心善良畫上等號。

也就是說,很難想像內心不善良的人,會有愛心,即便有,也很可能是裝出來的。

進一步的說,一個真正有愛心的人,不僅需要尊老愛幼,而且對於那些花草樹木也一樣充滿愛心。

而這其實亦是內心善良的人,身上具有的特徵之一。

所以,綜上所述的這些內容,其實正是我們所講心善之人,身上大都會具有的五個特徵,亦是《太上感應篇》中以上這段話所詮釋的另一層深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他不給先給她道歉,她無法原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