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中國民樂和西方古典音樂的差別

西方和中國古典民樂來自於不同的文化背景,兩種音樂辨識度極高,就算再不懂音樂的人也不會將兩者混淆,那麼是什麼讓這兩種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音樂差異如此之大,辨識度如此高呢?
一、音樂形態之比較
1、西方音樂:理性,邏輯,多線條,立體
先說說複調,這是區別於東方音樂的根本要素。複調是一種多線條音樂同時發展的一種作曲方式。複調大致分為對比和模仿兩種形式,對比指各聲部旋律差別較大,模仿指各個聲部都是從一個旋律變化而來。
從遠古到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東方與西方音樂沒有本質差異。到了中世紀,宗教只允許人們演唱單聲部聖詠,後來由於人與宗教之間的爭取自由和妥協,漸漸允許人們在演唱聖詠時加入自由發揮的聲部,便產生了多聲部音樂。在後來的演變中,聖詠的地位逐漸淡化,人們才開始真正的自由創作。
由這個演變過程可以得出結論,西方音樂的每一步發展都是非常理性、邏輯的:他們要不斷地向宗教爭取自由,每跨出一步都有會發生鬥爭的,所以它的下一步發展都是根據上一步推導出來的。這種理性的特質是一直存在於他們的文化基因中的。
複調音樂開始,西方音樂發展進入全新的階段,線條、立體、邏輯是其外部特徵,而其具體構成方式又形成了對位法、和聲學、曲式學、配器法等四大基本學科。
2、中國音樂:感性,天然,單線條,平面
中國音樂在遠古時期發展與西方差不多,大致分為宮廷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和民間音樂四種。
宮廷音樂從夏商就產生,所謂六代之樂,到唐代為鼎盛時期,之後宮廷音樂一直趨於沒落,現在很難聽到宮廷音樂,其藝術價值也並不高;文人音樂主要以古琴音樂為主,常結合詩詞吟唱,藝術價值較高;宗教音樂主要指道教佛教音樂,其功能為宗教儀式;民間音樂非常豐富,包括民歌、歌舞、戲曲、器樂、曲藝等,流行於民間,從唐代時開始興盛,一直流行到現在。
以上說了這麼多種,但是幾千年來在音樂本質上卻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發展,這是非常驚人的。中國音樂向來都是追求自然、意境和感性體驗,而其形態一直非常簡陋,都是單旋律為主,雖然也有多聲部形態支聲複調但只是各個聲部以自己特性演奏同樣的旋律,本質還是單線條思維。
二、發聲載體之比較(樂器)
1、西方音樂
木管樂器:短笛、長笛、雙簧管、英國管、單簧管、巴鬆管銅管樂器:圓號、小號、長號、大號
弓弦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親鍵盤樂器:鋼琴、古鋼琴、管風琴、巴揚/手風琴撥弦樂器:豎琴、吉他、曼陀林
打擊樂器:定音鼓、三角鐵、木琴、馬林巴、擊镲、吊镲等
2、中國音樂
吹管樂器:笛子、簫、笙、嗩吶、管子、塤等
彈撥樂器:琵琶、揚琴、柳琴、中阮、大阮、古箏、古琴、月琴等拉弦樂器:二胡、高胡、中胡、板胡、京胡及合地方胡琴打擊樂器:鑼、鼓、鐃、鈸、編鐘、編磬、木魚、板鼓、梆子等一一了解它們,便可知道西方樂器很明顯是跟隨工業革命而革新的,複雜的工業製作工藝尤其體現在管樂;而中國樂器則基本上處於非常雛形的狀態,與千年前的記載差別不是很大。
電影《藝妓回憶錄》中,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曾用小提琴模仿過二胡的聲音,但是我們仍能很輕易地分辨出中西方樂器音色以及音樂的不同,不同風格不同文化背景的音樂為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又添了重要的一筆,我們就盡情享受多樣性的音樂世界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https://m.lnka.tw/detail.aspx?articleId=3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