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哈佛研究發現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是這三個問題

哈佛研究發現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是這三個問題
養育孩子過程中,常有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的時候:
● 動不動就哭鬧;
● 吃飯磨磨蹭蹭,非要看電視才肯吃;
● 叫學習就不情不願,東張西望;
● 做作業不專心,教了好幾遍都學不會

在孩子小時候,惹家長發火通常是孩子哭鬧、怎麼說也不聽的時候,而上了小學之後,就到了爆發期——
有一位媽媽朋友,在孩子上小學之前還信誓旦旦,表示絕不發火,一定耐心、溫柔地教孩子。從一年級開始陪寫作業,沒想到剛過期中考試,就憋不住了。
有一天,孩子寫作業又不專心,講了幾遍還答不上,媽媽忍不住就火了。孩子把筆往桌上一扔,瞪著她大聲說道:“你到底是誰!?我媽媽以前很溫柔的,你一定是妖怪妖怪妖怪!!”
她頓間有點懵,血氣上湧、看東西都有點模糊。想起之前看過的新聞,甚至想去掛個號…
陪孩子寫作業患腦梗
每天寫作業已經成了家長心頭的又一座大山,讓人血壓飆升,不僅損害身體健康,而且是破壞親子關係的元兇。
我們都知道,不要發火,要心平氣和地教孩子,孩子才能聽得進去,但是“臣妾做不到啊!”經常是忍...壓抑...忍不住了...大爆發,陷入“媽媽發火→孩子學不好→媽媽更生氣→更學不好”的惡性循環。
市面上關於家長的情緒管理課程、文章很多,多數是教我們如何壓抑、忍耐和轉移,但是情緒積壓久了,就像“高壓鍋”,一旦爆發破壞力更大。
這就是為什麼道理我們都懂,還是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
01 發脾氣的根源不是孩子
而是家長內心深處的
這三種「感受」
哈佛心理學家張璐說,“心理學上,專業的情緒管理中,憤怒是一種「次級情緒」,也就是這種情緒是由其他的「根源情緒」引起的。 ”
家長生氣的原因其實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家長心理底層的這三種感受:羞恥感、恐懼感、愧疚感。
① 羞愧感
為什麼考這麼差?腦子被豬啃了嗎?為什麼別的孩子能做到、你不行?怎麼這麼笨?
當孩子任性、不聽話或成績差時,家長的羞恥感引起的憤怒:
羞恥感是一種“自我評價情緒”:孩子是什麼樣的人,代表了我是什麼樣的人,孩子的成功與失敗,意味著我的成功和失敗,孩子成績不好,我會很沒有面子、很丟人。一感覺到丟臉,家長的火就上來了。
羞恥感會讓人很難保持冷靜和客觀,不自覺地強迫、控制孩子,有時候我們不經意流露出的語氣,都會讓孩子們接收到訊息。
② 恐懼感
要遲到了,還在磨磨蹭蹭,早幹什麼去了? !這麼簡單的題還做不出來,將來能考上好學校嗎?
現代家長都焦慮,焦慮的本質就是恐懼,害怕孩子不如別人、自己不如別人的父母。家長心底擔心孩子不能對自己負責,需要大人為她負責,對孩子未來的擔心、著急、焦慮,而對孩子發脾氣。
③ 愧疚感
整天都要買這買那,你要花多少錢才夠? !
當孩子提的要求家長沒辦法滿足,家長感到愧疚、難受,感覺對不起孩子,這是愧疚感帶來的憤怒。
當孩子想要買什麼東西、做什麼事情,家長可能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辦不到,難過,進而無法處理自己的愧疚感,就極力地否定孩子的需求,認為孩子提這樣的要求是不對的,甚至認為孩子無理取鬧,把孩子指責一番。
任何人都可以變得憤怒,這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向對的人,以適當的程度,在對的時間,為了正確的目的,使用有效的方法來表達憤怒,這是很不容易的。
——亞里士多德
大人應該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下次控制不住,想要發火的時候,請自我覺察一下,有沒有察覺到沒面子、焦慮、悲傷,這些情緒是來自於自己,而不是孩子,才能夠真正從底層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慢慢地會發現,我們已經能心平靜氣地跟孩子溝通了。
02 情商並不僅是指人際關係
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情商老師
其實只要把對像從“孩子”換成“朋友”或者“同事”,相信我們能明白: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有效溝通,讓對方聽得進去,本質上是情商的問題。
張璐老師說:“很多人在理解情商時,容易直接跳到最後一步:關係管理能力,以此去判斷一個人情商的高低。”這就是人們通常以為,情商高是指一個人會說話、人際關係好,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高情商。
關係的管理確實是能體現出一個人情商的高低,但是忽視了情商的前幾步,沒有對自我情緒的梳理,只是表面上搞好和他人的關係,最終會演變成討好別人,這是非常不健康的。
根據“情商之父”,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對情商的定義,情商包括下面4種能力:
自我覺察能力
自我情緒管理能力
人際交往中的情緒覺察能力
關係的管理能力
正確的情商培養,應該是從自我覺察開始。因為人很多內心深處的東西,其實是共通的。如果你能讀懂自己,你就更容易讀懂別人——不用多聰明,只是因為你也曾經經歷過。
隨著情商的提高,就能更好地讀懂孩子,體察孩子的情緒和感覺,從而幫助孩子去提高他的情商——孩子的情商,只能跟父母學。
孩子學會怎麼管理自己的情緒,學會自律,學會溝通,學會體諒他人。將來長大進入社會,尤其是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真正影響他的成就、生活質量的,除了是今天的成績、分數以外,最重要的是你小孩的情緒能力、強大的內心,和對幸福的感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https://m.lnka.tw/detail.aspx?articleId=3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