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仲夏夜之夢

《仲夏夜之夢》,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青春時代最為成熟的喜劇作品,同時也是威廉·莎士比亞最著名的喜劇之一,講述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此劇在世界文學史特別是戲劇史上影響巨大,後人將其改編成電影、故事、遊戲、繪畫等。
  《仲夏夜之夢》的首次上演,是在1594年5月2日托馬斯·赫尼奇爵士和騷桑普頓伯爵夫人結婚的前夕,地點是在騷桑普頓莊園,看來該劇是為爵士婚禮助興之作。
  《仲夏夜之夢》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早期的著名喜劇。該劇創作於十六世紀九十年代,正是英國歷史上伊麗莎白女王統治時期。這一時期政權相對鞏固,社會比較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英國文藝復興運動和入文主義運動也進入繁榮昌盛階段。古希臘、羅馬作品的手抄本和藝術品的發現使沉悶的歐洲忽然發現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古希臘、羅馬文中所描繪的人、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世界和人們對現世幸福的不懈追求,飽受教會壓制的人們產生了強烈的衝破中世紀精神枷鎖,粉碎所有清規戒律的慾望。文藝復興使人們開始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人權、人性、人道逐漸代自了神的統治。
  《仲夏夜之夢》便是一部集中體現文藝復興精神和人文主義思想的喜劇。雖然劇中的故事發生在古希臘時代,但人物的思想感情、道德標準卻完全是以當時英國現實生活為依據的。莎士比亞在劇中滿腔熱情地描繪了資產階級新女性爭取自由戀愛和婚姻自主的權力、反抗父權制的鬥爭,並通過現實與自然的對比,表達了人與人平等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人文主義理想。

  赫米婭是莎士比亞筆下資產階級新女性的代表,她對父權制的勇敢抗爭表達了新興資產階級對於女性地位和權利的重新考量。中世紀的教會對塑造社會的價值取向具有權大的影響力,在婦女的社會地位問題上也不例外。教會聲稱女人是夏娃的後代,只會誘惑男人走向墮落,這一觀念在整個中世紀時期都佔據著統治地位。亨利八世繼位後,發動了宗教改革運動,改革者們對羅馬教會的信仰提出了質疑。1534年,亨利八世宣布自己為英國教會的最高統領。從此,教會對英國的統治告一段落,教會對婦女的不公正態度也受到了極大地動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https://m.lnka.tw/detail.aspx?articleId=3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