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氣質如何養成



作者: 潘杰客

二十年前的夏天,我曾在瑞士日內瓦教過一個瑞士女孩Angelina學習中文。Angelina在英國倫敦讀大學,暑假返回日內瓦與家人團聚。相識一段時間之後,我開始有些不解,這樣一個端莊貴氣、禮數周全的女孩,為何在日常花銷上如此謹慎,節儉的甚至有些過分?難道因為她仍舊是個學生?

一個週末,我和她的十幾位朋友應邀去參加她的家庭Party。她優雅地候在宅院門口迎接客人,身後那棟略帶古堡風格的三層小別墅,在十幾畝修葺整齊的綠地的映襯下顯得有些矮小和老舊。連接這座普通民宅與遠處高速公路的是一條彎曲而漫長的柏油馬路,它隔開了城市的喧囂與鄉村的寧靜,也連接著現代文明和傳統文化。

進入“古堡”,一眼就能看到樓梯間和過道的牆面上滿滿地掛著各種服飾和人物儀態的老舊圖樣。她告訴我,這些圖樣是她祖母的祖母傳下來的,是她們言談舉止的禮儀規範。從她咿呀學語時,這些圖樣是她的啟蒙讀物,她的母親就是她的第一位啟蒙老師。而她母親則從她外婆那裡學會了這些“規矩”,將來她也會把這些東西繼續傳授給她的孩子。我問她,圖上的很多服飾早都過時了,這樣世代相傳有什麼意義呢?“氣質”,她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外在的東西永遠都是變化的,再流行的東西也會有過時的那一天,唯有氣質來自於數代的積澱和修煉,歷久彌新。”後來,我才知道,她出身英國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歲月的變遷讓他們失去了原有的財富與社會地位,但那種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依舊令人動心。

在英語中,“貴族氣質”的本義是“貴族血統”。也就是說,氣質經由血脈傳承,流淌於血液之中,滲透在骨髓之內。

十年前,我在德國奧迪汽車公司工作,同時在萊比錫大學在職攻讀博士學位。一個下午,我走出圖書館時,數米之外一個正推門而入的德國學生停在了門口,他扶住大門,一直等我走出,才輕輕合上,並報以友好的微笑。當他用蹩腳的中文向我問候,說“你好”的時候,我立即消除了他可能認為我是日本人的誤解。這個叫An​​drea的青年人,後來成為了我很好的朋友。我曾問他:為什麼你對來自相對落後國家的人同樣彬彬有禮?Andrea給了一個讓我終生難忘的回答:只尊重有社會地位的人​​,有財富的人,有名望的人,甚至有知識的人,不是真正的尊重,而是勢利。作為一個紳士,尊重是對所有人生命的敬意和人性的關照。Andrea的祖先曾是普魯士王朝的一個貴族,他的父親如今是德國一家汽車公司的老闆。殷實的家道和尊貴的血脈並沒有使這個貴族後裔有絲毫的清高自大和傲慢無禮――他的高貴氣質清晰自然地流露在他真誠謙和的眼神裡。

再怎麼強調貴族的歷史悠久,貴族總有第一代,中國財富精英究竟該如何培養他們後代的貴族氣質呢?最好的教育莫過於身體力行,言傳身教。但是,這可能恰恰是第一代貴族最缺乏的。因為第一代貴族的父母不僅沒有時間,也沒有教育經驗。下面,我們來看看西方的“貴族教育”吧。

寄宿學校(Boarding Schools)設法將子女送入歐美最好的寄宿學校,不僅使他們遠離父母的嬌寵,也避免創業父母周遭環境的某些不良影響。在融入學校高尚教育的同時,摒棄原來生長環境中的功利心態和金錢至上主義。因為這些學校的主要目的,並不僅僅是傳授和培養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成為個性發展,人格完整的獨立個體,並立志成為有益於社會和他人的人。歐美最優秀的寄宿學校,不僅以開發學生的智商見長,還以培養學生的紳士風度著稱。這種貴族精神主要表現在“犧牲自己,服務國家”的理念上。當戰爭來臨、國家危急之時,這些學生們就成為“軍隊之魂”。難怪英國前首相威靈頓公爵率領英國軍隊擊敗法國拿破崙軍隊,成為滑鐵盧戰役的勝利者之後這樣說:滑鐵盧之役,英國其實是勝在了伊頓公學的操場上。而伊頓公學,正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寄宿學校之一。

崇尚運動在歐洲,體育運動歷來為貴族所深深推崇。不管是賽艇、橄欖球、足球,還是擊劍、馬術,幾乎所有體育項目的健將都是歐美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貴族之所以喜愛運動,是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貴族不應是病態的,健康的身體與陽光的心態是成為紳士或者淑女的基本要求。對貴族而言,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能夠激勵人們恪守已經建立起來的規則,培養人們成為有責任感的團隊成員。當代世界的很多運動項目,都是發源於民間,而後變成貴族遊戲,並由貴族圈子推廣到全社會。

周遊世界遊歷各國不僅是為了培養子女的開創和冒險精神,更是為了了解社會和自然,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周遊並非簡單的照照相片,到此一遊;貴族旅遊需要文化知識方面的充分準備和深入實地的勘查了解,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一個善於發現問題的頭腦。一般來說,歐洲貴族建議子女至少用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周遊世界。這種周遊,既不是遊山玩水,也不是蜻蜓點水,而是帶著興趣指導老師同遊同學,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藝術怡情培養子女對於音樂的愛好是貴族氣質的另一個核心要素。不懂得欣賞音樂、雕塑、繪畫、舞蹈、戲劇、詩歌和文學作品的人絕不屬於貴族之列。貴族可以沒有政治修養,但不能沒有文學藝術修養;貴族也許會三緘其口,不與人爭辯,但卻滿腹經綸,深諳修辭辯術。前面提到的Angelina和Andrea在這些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每當我打開車上的音樂,他們二人都會與我分享他們的心得,幾乎對每首曲子都非常熟悉,甚至對音樂創作和流傳過程中的趣聞軼事也瞭如指掌。當談到歷史、文學、地理或哲學方面的問題時,他們儼然像資深教授,讓人很難相信他們是二十歲左右的大學生。在公眾或社交場合時,他們往往寡言少語,禮貌的聆聽,卻常有不凡之語,或機智,或幽默,或深刻。

參軍受在歐洲,自有貴族以來,就有送子女參加軍隊接受訓練的傳統。軍隊培養的是貴族的國家精神和奉獻意識。與中國俗語講的“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正好相反。貴族之所以成為貴族,精英之所以成為精英,恰好與他們所承擔的社會和國家責任相符合。他們絕非貪圖安逸享受,不顧國家興衰、民生疾苦之輩。直到今天,貴族的這一傳統也毫無任何改變。英國王位繼承人查爾斯王子年輕時就在軍中服役達七年之久,而他的兩個兒子威廉和哈里王子在伊頓公學畢業之後也全都正式進入了英國桑德赫斯特陸軍軍官學校(Sandhurst Military Academy)。畢業之後,他們還繼續留在軍隊中服役。哈里王子甚至被派遣到阿富汗前線體驗戰爭。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貴為王子,軍校畢業之後,威廉和哈里王子的軍銜與其他畢業生一樣,也就是少尉而已――因為沒有立過戰功,沒有為國家做出貢獻,即便是貴族也不能輕易晉升。

參加社交。社交是貴族子女實踐和提升禮儀素養、謙恭品質和優雅風度的場合。各種各樣的貴族禮儀教育其最終目的是提升心靈的優雅。因此,獨處之時仍舊保持表裡如一的風範是貴族的精神內核。這和我國古代儒家文化中“君子慎其獨”的理念頗為相似。“慎獨”是貴族的內功,禮儀則是內功的外在表現形式。禮儀是一整套修煉內功的方式和方法,謙恭禮讓是貴族待人接物的核心準則,優雅溫和是謙恭禮讓的表現形態,而參加社交活動則是練習和檢驗優雅行為的最佳場合。所以衣著講究、舉止得體、行為優雅就成為貴族在社交場合中約定俗成的潛規則。那麼,貴族都參加哪些社交活動呢?以英國為例,每年四月賽馬,五月賞花,六月比網球、高爾夫,七月划船賽艇,八月觀畫展,九月聽音樂會、歌劇,十月看舞劇、話劇,不一而足。只有在社交場合,貴族的氣質才會盡顯,也只有不斷地參加社交,才能真正實踐和提升貴族的精神。

隨著社會的變遷與進步,雖然在貴族的生活方式中許多已經不再延續,許多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革――比如2005年英國議會頒布法令,明文禁止已經風行了六百年的古老貴族運動――獵狐運動。然而,很多貴族精神如今仍舊值得推崇,比如待人接物時謙恭禮讓、優雅溫和;面對榮耀或困難時淡定從容、沉著冷靜;服務國家與公眾的奉獻意識和犧牲精神;熱衷於一切修身養性之物(如文學、藝術、運動、社交等),但卻從不自以為是,誇誇其談。中國古代《論語》中所倡導的“溫良恭儉讓”與西漢思想家董仲舒所宣揚的“仁義禮智信”剛好就是中國的君子風範,北宋政治家歐陽修說:“君子之修身也,內正其心,外正其容”。所以,不管是東方君子還是西方貴族,他們的氣質都是由內而來的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前天太累了,忘記了昨天宋楚瑜和黃志芳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