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朝鮮人眼中的中國人(轉載)


摘要:朝鮮人最反感哪國人?是搞帝國主義的美國佬,還是“逆賊敗黨”的韓國人。答案可能會讓很多人吃驚,根據英國前駐朝大使的說法,朝鮮人最討厭的居然是中國人。這種說法可能片面,但卻揭開了“傳統中朝友誼”的老問題;兩國用鮮血結成的友誼,從開始就有瑕疵,金家人對待老朋友中國,始終懷著一種堤防的心態,甚至存在過尖銳衝突。領袖的對華姿態,也直接決定了朝鮮人對中國的態度,讓朝鮮戰爭以及友邦中國在朝鮮人心裡,有了獨特的朝鮮印象。

鴨綠江上的朝鮮人民軍和百姓望向中國邊境,神情中貌似透露著幾分警惕。

金日成與毛澤東。

中朝親密關係從一開始就有瑕疵
很多人認為,中朝用鮮血書寫的友誼開始於1950年的三年朝鮮戰爭。實際上,由於中朝領導人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出現的分歧和衝突,朝鮮對中國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種信任和感激。兩國間歃血為盟的友誼從開始就有瑕疵。
朝鮮戰爭,中國被蘇聯和朝鮮拖入戰爭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按照朝鮮說法,戰爭導火索為李承晚政權的不斷挑釁。但實際上是金日成為完成統一大業,主動發起的戰爭。剛剛經歷過國共內戰的中國,自然不願意被金日成拖進戰爭泥潭。朝鮮戰爭爆發前,為了維護蘇聯在東北亞的利益的斯大林,和雄心勃勃、志在統一的金日成達成一致。面對老大哥蘇聯的表態,中國不得不接受了戰爭即將爆發的事實。在徵得斯大林准許後,金日成曾赴北京見毛澤東。堅信能速戰速決的金日成,一口回絕了毛澤東向中朝邊境派兵的要求,傲慢的態度讓毛澤東極為光火。
戰爭期間,中朝兩國關係也沒有想像中融洽
金日成一直想盡力排除中國在朝鮮的影響,這從一開始拒絕中國出兵就能看得出來,而這也是蘇朝兩國高層間的共識。戰爭一開始朝鮮對中國完全封鎖軍事消息, 朝鮮戰爭是在沒有事先通知中國的情況下爆發的,毛澤東甚至是從外國報紙上得知這一消息的。此後中國對朝鮮戰爭情況的了解也主要通過朝鮮對外廣播了解的,這種情況持續了三個月,直到金日成一敗塗地,決定求援中國。
中國參戰後,圍繞軍隊整編和領導問題,中朝曾鬧過矛盾。圍繞戰略戰術安排,彭德懷與金日成之間也曾有過激烈衝突,為了一場慘敗,彭德懷甚至抽了金日成兩耳光。此外,基於不同的政治考量,中朝間圍繞朝鮮停戰協定(金日成在1951年談判中態度強硬,而在次年的談判中則主張接受美國的停戰條件)、戰俘等問題,矛盾也非常突出。
戰爭後,金日成治黨令中朝關係由夏轉冬
朝鮮戰爭後,金日成為了確定自己在黨內的絕對權威地位,對黨內的親蘇聯的莫斯科派和親中國的延安派,進行了大規模清理,延安派人員被迫出逃中國。這導致中國領導人對朝鮮的極端不滿。
從1965年開始,中朝兩國在邊界問題上多次發生爭端,中國一度在1968年關閉中朝邊界的中方通道。1965—1969年,兩國沒有簽訂新的文化與經濟合作協定,也沒有高層領導人的互訪,朝方甚至召回了其駐華大使。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朝鮮支持蘇聯的行動,與中國的態度截然相反。冰冷的兩國關係讓中國志願軍的功績幾乎被抹殺。
金正日秘密訪問中國。

朝鮮的毛岸英墓曾在文革期間被毀。
金正日與金正恩時期,朝鮮對華也始終警惕
繼承了金日成衣缽的金日成和金正恩,也繼承了金日成對華的外交思維:對中國既當朋友,又從來保持警惕,不願走得過於親密。在周圍滿是敵人的東北亞,朝鮮需要中國的支持,但更固執地堅持著自己的主張,甚至對中國的不滿置之不理。
中國的支援是朝鮮生命線,朝鮮難以割捨
在朝鮮重建時期的最初幾年,中國做出的援助承諾,在金額合計上竟然超過了蘇聯與東歐國家的總和。這讓朝鮮經濟重建的三年計劃取得了重大成功。在金日成之後,中國的援助更成為朝鮮的生命線。朝鮮政權能在西方幾十年的封鎖中,仍然能屹立不倒,中國的援助和中朝貿易是重要因素。有西方分析人士認為,只要中國繼續為朝鮮提供物資支持,聯合國的製裁措施就無法迫​​使朝鮮做出真正的改變。
卻屢屢有“越軌”舉動,無視中國意見
中國的熱心腸似乎換來的總是朝鮮的冷臉。以朝鮮核試驗為例,在朝鮮的三次核試驗之後,中國政府均曾發表聲明,表示堅決反對,但朝鮮似乎從未聽進過耳朵裡。對中國創立的六方會談,朝鮮先是退出,在第三次核試驗之前,更宣布六方會談已經不存在。第三次核試驗後,中國政府極為罕見地專門召見朝鮮大使,提出嚴正交涉。有外媒稱,朝鮮核試驗已經讓中國對平壤日益加劇的不滿情緒達到頂點。
高層的態度直接影響了朝鮮民眾對中國的印象
英國前駐朝大使,去年夏天給全中國人民帶來了一個讓人心寒的消息,他說,據他觀察,朝鮮民間真正討厭美國韓國的人不多,大家厭惡的反而正是中國人。這個消息出乎意料,但卻有合理之處。因為朝鮮領導人對中國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民眾對中國人的態度。
朝鮮民眾對朝鮮戰爭與中國人的理解有明顯差異
朝鮮教科書和許多資料宣傳,朝鮮戰爭是金日成獨立率領朝鮮軍隊趕走美國人。“在金日成主席的英明領導下,人民軍擊退敵人的突然進攻,轉入反攻,並以連續打擊和圍殲戰置敵人於被動地位,在短時間內解放了南朝鮮的廣大地區。全國軍民為金日成主席所鼓舞,發揮了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集體英雄主義,痛殲敵人,終於取得了戰爭勝利。”許多朝鮮教科書和資料並沒有宣傳中國志願軍的流血犧牲,而是歸功於金日成?
中國走的是“修正主義”老路,朝鮮才根正苗紅?
按照朝鮮向民眾宣傳灌輸的“主體思想”,中國建設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無疑是修正主義,而朝鮮的社會主義才是根正苗紅。“中國人為了金錢,丟失信仰,缺乏敬業和認真精神,甚至連放心奶粉都要到境外去購買”。朝鮮為了向民眾宣傳其優越性和“幸福生活”,自然就會不遺餘力地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反面典型”進行攻擊。
中國“朋友”怎能站到敵對勢力那一邊?
朋友間的背叛,比敵人的打擊,更能傷害自己的感情。在朝鮮民眾眼裡,發展核武器和導彈,是朝鮮人捍衛國家主權應有的權力。作為朋友的中國理應站到自己一邊,但中國的表現讓他們極為失望。制裁朝鮮的安理會2006年的1718號、2009年的1874號決議時,中國均投下了贊成票。中國在安理會上公然站到敵對西方國家一邊,公然跟朝鮮唱對台戲,這焉能不讓朝鮮人傷心?
中國援助給力,但難讓百姓直接感覺到
中國的援助是朝鮮的命門,然而,由於朝鮮奉行的是“先軍政策”,中國祇管提供經濟援助,卻不管其分配和用途。所以,儘管中國對朝鮮的援助始終不遺餘力,但是許多朝鮮人卻並未在援助中得到實惠。這焉能不讓夢想喝一口肉湯而不可得的部分朝鮮人感到反感?
結語:說朝鮮人最討厭的是中國人,可能極不靠譜,但卻值得我們深思,已經走過甲子之年的中朝關係,卻仍難言不惑。如今又到中朝關係的節骨眼,面對年輕的金正恩,中國該不該、能不能重整思路,走出一條兩國關係的新路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